最终版二2我们传承的文明之世界历史与文化深圳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提纲考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06213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终版二2我们传承的文明之世界历史与文化深圳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提纲考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最终版二2我们传承的文明之世界历史与文化深圳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提纲考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最终版二2我们传承的文明之世界历史与文化深圳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提纲考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最终版二2我们传承的文明之世界历史与文化深圳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提纲考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最终版二2我们传承的文明之世界历史与文化深圳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提纲考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终版二2我们传承的文明之世界历史与文化深圳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提纲考点.docx

《最终版二2我们传承的文明之世界历史与文化深圳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提纲考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终版二2我们传承的文明之世界历史与文化深圳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提纲考点.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终版二2我们传承的文明之世界历史与文化深圳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提纲考点.docx

最终版二2我们传承的文明之世界历史与文化深圳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提纲考点

黄埔学校2013中考考纲解析——世界历史与文化

考点一:

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的地理位置。

埃及的金字塔。

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汉谟拉比法典》。

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

(八【上】第24~43页)

一、埃及文明

1、地理位置:

非洲东北部(过苏伊士运河,有部分亚洲领土),世界第一条长河尼罗河流域。

2、文明成就:

①、埃及金字塔:

是古代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成为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古代七大奇迹之一)。

在今天埃及首都开罗一带,有约80座,其中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旁边有狮身人面像的是哈佛拉金字塔。

②、象形文字。

二、两河流域文明

1、地理位置:

亚洲西部(西亚),发源于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定都巴比伦城。

(今伊拉克巴格达)

2、文明成就:

《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是一部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法律。

(还有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星期制度、太阴历。

三、印度文明

1、地理位置:

古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发源于印度河与恒河流域。

2、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

名称——种姓制度。

(参见八上32页图2-14种姓制度示意图)

第一等级:

婆罗门——僧侣,掌握祭祀大权;

第二等级:

刹帝利——包括国王、武士、官吏等,把握军政大权;

第三等级:

吠舍——包括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供养前两个种姓):

第四等级:

首陀罗——包括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处在社会最底层。

四个等级之间有严格的界限,下一等级的人不能从事上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相互通婚。

3、突出文明贡献:

古代印度人发明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因此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还创立了“佛教”,具体见考点三)

***综合运用:

(八上P28)

 

1、早期人类文明大都发源于大河流域的原因有哪些?

大江大河灌溉水源充足,水利资源较丰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大致都位于北纬20°—40°(北温带)适宜人类生存,利于农作物生长,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

也反映了人类早期生产力水平低,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很强。

2、四大文明中有哪些成果对今天有直接影响?

古埃及的太阳历;西亚的星期制度;古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和现在一般通用的计数法、佛教;西亚的“60进位法”。

考点二:

古代希腊、罗马的地理位置。

斯巴达和雅典及其政治特色。

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及其政治特色。

(八【上】第50~56页)

一、古代希腊、古罗马:

(古代以海洋为中心的海洋文明的代表)

古希腊、古罗马创造了辉煌的古典文明,孕育出后来的西方文明,造就了西方文化之根。

二、古代希腊:

地理位置——欧洲南部、地中海东北部的希腊半岛及爱琴海地区。

公元前2000年左右,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后来移至希腊半岛,出现迈锡尼文明。

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合称爱琴文明,历时约800年。

它是希腊文明的开端。

古代希腊最重要的两个城邦国家是雅典和斯巴达。

 

1、斯巴达:

内陆国家,农业生产较发达。

社会政治特色:

尚武,注重军事训练,整个斯巴达就像一座大兵营。

(也实行奴隶制民主制)

2、雅典:

濒临爱琴海,海上交通便利。

航海、商业贸易发达。

政治特色:

(奴隶制)民主制度(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当政时期,达到极盛。

表现:

①、公民大会——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

由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投票决定国家的

内政、外交等大事。

②、五百人议事会——负责处理城邦的日常事物;

③、陪审法庭——最高司法机构。

负责审理重大案件,参与立法。

各级官员和陪审员由公民中抽签产生。

陶片放逐法——制约权力保障民主制度正常运行的制度。

评价:

使公民积极参政议政,享受到更多的民主权利。

但这种民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占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国人都没有任何权利。

(雅典的民主制有很大的局限性。

三、古罗马:

地理位置:

欧洲南部,地中海北岸的意大利半岛中部(亚平宁半岛,公元前8世纪)。

 

1、罗马共和国: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前509年—前27年)

政治特色:

奴隶制民主政治,执政官有很大权力。

尚武。

(“法西斯”一词,起源于古代罗马。

设有保民官,体现民主制度,是罗马人在世界政治史上的创举。

经过不断扩张,前2世纪,罗马共和国取得了地中海世界的霸权。

2、罗马帝国:

①建立:

公元前27年,屋大维自称共和国的元首,独揽大权,实际上成为罗马帝国皇帝,

从此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

②政治特色:

元首大权独揽。

尚武,重视军事,通过武力扩张,2世纪,成为地跨欧、亚、非

三洲的奴隶制军事大帝国。

(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海,戏称为“罗马人的小澡盆”)

(对应联系:

我国汉朝、丝绸之路)

③衰亡:

罗马帝国后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

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标志着奴隶社会在西欧的结束,欧洲进入封建社会。

考点三社会文化现象的变迁与文明传承的时空联系。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创立与传播(八【上】第42-43,57~58,61-62页)

三大宗教

创立时间

创立地点

创始人

经典和教义

佛教

前6世纪

古印度

(今尼泊尔)

乔达摩·悉达多

(释迦牟尼)

佛经:

“众生平等”;灭欲修行;

宣扬忍耐顺从。

“极乐世界”。

基督教

1世纪

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

耶稣

《圣经》:

信仰救世主耶稣,忍受苦难以便死后升入天堂,宣扬对人类的博爱。

伊斯兰教

7世纪

麦加

(阿拉伯半岛)

穆罕默德

《古兰经》:

只信奉唯一的真主安拉,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三大宗教:

都产生于亚洲。

注意其宗教建筑风格不同。

1、佛教的传播:

主要归功于阿育王,宣布佛教为国教,召集高僧整理佛教经典,开始向外传播。

主要有两条传播路线:

南传——传入东南亚。

北传——向西北传入中亚。

公元前后(西汉末年),佛教经由中亚(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内地,此后又有中国传入朝鲜和日本。

通过佛教传播和商业贸易,印度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宗教和文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宗教建筑:

寺庙

 

2、基督教的传播:

(1)后来基督教的领导权和主导思想发生变化,反抗精神逐渐消失,罗马统治者把它定为国教。

(2)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许多国王皈依基督教,基督教利用国王的力量扩大自己的影响,通过各种手段占有大量地产,并经常干涉和控制各国的事务。

在中世纪,基督教成为欧洲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教育也为教会所垄断。

(3)新航路开辟的动机之一就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明清时期西方传教士相继来华传教。

如:

意大利的利玛窦(与明朝徐光启合作翻译《几何原本》,绘制当时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郎世宁(参与圆明园设计),德国传教士帮助修改中国历法,法国传教士用奎宁治好了康熙皇帝的疟疾。

宗教建筑特色:

教堂有关宗教节日:

圣诞节、复活节等。

3、伊斯兰教的传播:

随着阿拉伯帝国的不断扩张,伊斯兰教先后传到了中亚、印度、北非、欧洲等地。

后来通过经商交往、文化交流等多种途径而得到广泛传播(中国少数民族回族、维吾尔族等信仰伊斯兰教),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伊斯兰教徒称穆斯林,意为信仰“真主”安拉的人。

伊斯兰教宗教建筑:

清真寺。

宗教节日:

开斋节、宰牲节

***综合运用:

1、穆罕默德在宗教及政治活动中的大事:

610年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在麦加传教;

622年被迫出走麦地那建立了穆斯林军队和政教合一的国家;去世前,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

2、三大宗教的代表性建筑,并尝试分析他们的建筑风格有何象征意义?

基督教教堂建筑的高耸入云显示上帝高高在上的威严;

佛教寺庙用类似皇宫的建筑来表现它的地位;

伊斯兰教清真寺上面的穹顶建筑是为了召唤信徒。

3、三大宗教教义宣传的共同点是什么?

要求人民忍受苦难,顺从命运安排,放弃斗争,换得来世幸福。

这些往往被统治阶级所利用来维护其统治。

4、世界三大宗教主要影响地区:

佛教—亚洲;基督教—欧、美、大洋洲;伊斯兰教—亚、非洲。

5、三大宗教:

都产生于亚洲。

注意:

其建筑风格不同(佛教建筑:

寺庙;基督教建筑:

教堂;伊斯兰教建筑:

清真寺)。

基督教建筑佛教建筑伊斯兰教建筑

考点四:

阿拉伯帝国对外扩张成为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

《天方夜谭》。

(八【上】第61~64页)

1、阿拉伯帝国:

穆罕默德逝世后,他的继承者打者圣战的旗号,先后发动了大规模的对外战争,武力扩张,先后征服了中亚、北非和欧洲的许多地方。

8世纪中叶,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从8世纪开始,巴格达就是阿拉伯帝国的都城,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对应当时我国唐都长安也是一座百万人口的国际性大都市)

2、阿拉伯文化:

最为人熟知的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它吸收了印度、埃及、希腊等地的民间故事,反映阿拉伯帝国境内各国和各民族人民的生活和思想,在世界上广为流传(是研究古代阿拉伯历史文化的重要口述资料)。

其中以《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与《阿拉丁神灯》最为著名。

***综合运用:

1、阿拉伯文化有什么突出特点?

阿拉伯文化对世界文明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特点:

阿拉伯文化与伊斯兰教紧密结合的鲜明特点,在当时具有领先的地位以及很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作用:

阿拉伯人是古代世界文化的吸收者和传播者,起到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吸收了古埃及、两河流域、波斯帝国和希腊罗马文化,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

如:

把古希腊、罗马的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然后传播到世界各地。

同时,它也把中国和东方国家的一些文化传到欧洲。

)主要是因为阿拉伯帝国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处,交通便利。

(现在因为石油和东西方交通要道等战略地位仍为世界热点地区)

考点五:

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影响。

达·芬奇及《蒙娜丽莎》。

(八【下】第10~11页)

1、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14世纪,随着工商业的发展,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手工工场,作坊主和富商开始演变成资产阶级。

14世纪,在意大利商业发达的城市里,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

这就是“文艺复兴”运动。

它随后传播到法国、德国、英国等其他国家。

2、文艺复兴的核心精神:

人文精神,即“人文主义”。

其内涵是以人为本,歌颂人性,重视人的作用,尊重人的基本情感、欲望和需要。

(将人尊奉为世界的中心)

3、文艺复兴的主要代表:

意大利艺术家达·芬奇被称做“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多才多艺)

代表作品:

绘画作品《蒙娜丽莎》。

(展示了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努力冲破中世纪教条对人性的压抑和束缚。

)(其他代表:

英国的莎士比亚等)

4、文艺复兴的影响:

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一次崭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使人们的思想逐渐从中世纪的宗教愚昧中解放出来。

(对后来的宗教改革、近代科学革命、启蒙运动,以及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

5、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

反神学、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考点六:

16世纪科学革命中的代表人物:

哥白尼和“日心说”、牛顿和万有引力定律

(八年【下】第13~15页)

1、16世纪科学革命的背景:

培根(英国)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思想,开启了掌握自然规律,为

人类造福的序幕。

文艺复兴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的体现,近代科学的诞生了。

2、16世纪科学革命代表人物:

①、16世纪,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绕着太阳转。

日心说提出的意义:

否定了教会的权威,鼓励人们去探索自然现象,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

②、英国科学家牛顿在物理学领域提出万有引力定律,把科学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3、科学革命的意义:

近代科学诞生对中世纪神权的思想产生了巨大冲击,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人类迎来了技术发明(工业革命)的高潮。

考点七:

新航路开辟的条件、主要人物及航线、影响。

(八【下】第18~23页)

一、新航路开辟的时间: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又称“地理大发现”。

二、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1、客观条件:

①、西欧造船技术的提高,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知识;

②、中国发明的指南针已传人欧洲,并广泛应用于航海事业;

③、15世纪,传统的东西方陆上商道被阻断。

2、主观条件:

①、哥伦布等航海家的探险精神以及超人的意志和智慧;

②、《马可.波罗行记》激起了西欧人去东方追求黄金和香料;

③、西班牙和葡萄牙国王为能从东方直接获取金银、香料等商品,对远洋事业的支持;

④、人们逐渐接受地圆学说。

三、主要人物及航线(按时间顺序)

1、1487-1488年,葡萄牙人迪亚士(葡萄牙支持),沿非洲海岸南下,发现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东行:

欧洲的葡萄牙——大西洋——非洲好望角)

2、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国王支持下,开始远洋航行,发现了今天的美洲新大陆。

(西行:

欧洲的西班牙——大西洋——美洲:

新大陆,今年是521周年)

3、1497-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葡萄牙支持)沿迪亚士的航线继续航行,到达印度。

(东行:

欧洲葡萄牙——大西洋——非洲好望角——印度洋——印度)

4、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率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

验证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西行:

西班牙—大西洋—美洲麦哲伦海峡—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欧洲)。

 

四、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①、正面影响:

全球联系加强。

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不同地区人类文明和经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促成了新的民族产生;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开启了全球化进程,世界开始走向一个整体。

对于欧洲国家来说:

扩大了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加速发展和技术革命,

最终导致了资本主义革命的爆发和资本主义政权的建立。

②、负面影响:

欧洲殖民者对美洲、非洲、亚洲进行殖民扩张,掠夺土地和财富;毁灭印第安文明;贩卖黑奴。

总之,造成了亚、非、拉美长期的落后与贫穷。

***延伸扩展: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1、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引起了欧洲人对黄金等贵金属的狂热追求,以及对东西方贸易的需要。

(根本原因)

2、东西方之间的传统商路被阻断,《马可·波罗行记》进一步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3、想要在全世界传播基督教等等。

考点八:

启蒙运动中的代表人物:

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八【下】第15~16页)

一、启蒙运动(理性之光):

1、时间——17、18世纪。

指导思想——理性主义

2、主要内容:

批判专制主义(王权)和宗教愚昧,宣传(个人)自由、(权利)平等和(政治)民主。

成为近代政治文明的思想基础。

3、顶峰:

18世纪后半期,法国。

4、意义:

欧洲第二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政权的建立作了思想和理论准备。

(美国独立战争的《独立宣言》、法资产阶级革命的《人权宣言》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启蒙运动的思想要求。

注: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之前已完成。

二、代表人物:

1、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旗手,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一切人都

有追求生存和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利是天赋的,不能被剥夺。

美国的《独立宣言》引用)

2、卢梭(法国),人民主权思想。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有权委任和撤换政府和官吏,直至有

权举行起义,消灭奴役压迫人民的统治者,为法国大革命等人民起义,甚至处死国王提供了理论基础。

3、孟德斯鸠:

“三权分立”学说。

主张君主立宪制,将立法(议会)、行政(国王)、司法(法院)三权分开,分属不同的机构,相互制约,避免暴政,腐败和极权。

为后来新独立的美国所改进应用。

***综合探究:

古今中外思想解放运动及其带来的社会变化。

(共同作用:

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欧洲:

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社会变化——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工业革命等;

中国:

百家争鸣(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秦朝的统一,西汉的大一统);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等。

考点九: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日本明治维新。

(八下P26-32、P62)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1、爆发的原因:

(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1)英王查理一世等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损害了资产阶级、新贵族的利益,激化了社会矛盾。

(根本原因)

(2)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日益壮大,要求获取权力和发展资本主义。

(革命任务)

(3)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

2、爆发的标志:

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革命开始。

领导人:

克伦威尔。

内战:

1642年,查理一世宣布“讨伐议会”,挑起内战;

议会军在克伦威尔的领导下打败王军取得了胜利。

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3、1688年政变:

1688年,资产阶级发动宫廷政变,采取不流血的方式推翻了复辟王朝,拥立了一位能满足他们要求的新国王。

历史上称为“光荣革命”。

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4、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

意义:

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

确立了由议会制约国王权力的君主立宪制政体。

这种资产阶级的民主政体,一直延续至今,并为日本、荷兰等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

二、美国独立战争:

起止时间:

1775年-1783年。

领导人:

华盛顿(大陆军司令)

1、原因:

(1)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北美人民要求独立。

(2)英国对北美13个殖民地经济的竭力压制,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根本原因)

(3)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

2、过程:

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

(导火线:

波士顿倾茶事件。

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的发表,美利坚合众国正式诞生。

这一天成为美国“独立日”和国庆节。

1781年,华盛顿带领美国人民最终打败英国军队,双方转入和平谈判。

1783年,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结束。

3、美国“1787年宪法”:

这是美国第一部宪法,确定了美国三权分立(立法、行政、司法)的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规定:

联邦政府由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组成。

体现了三权分立、互相制约的原则,防止任何一个权力过大而流于专权。

华盛顿(被尊为“合众国之父”)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总统,美国首都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4、独立战争性质:

美国独立战争既是民族解放运动,又是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三、法国大革命

1、原因:

法国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启蒙思想家的推动。

2、爆发: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掀开了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7月14日,成为法国国庆日。

法国颁布了《人权宣言》,宣布在“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启蒙运动思想的反映)废除君主专制,宣布实行君主立宪制。

3、1792年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打败外国联军,国王路易十六被处死,废除了君主制,建立共和国(共和政体)。

法国国歌《马赛曲》诞生。

4、1793年,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罗伯斯庇尔(深受卢梭思想的影响,是法国大革命的重要领导者之一)等人掌握政权,实施了一系列革命措施,打退反法同盟的进攻,使大革命达到顶峰。

5、影响:

法国大革命结束了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也沉重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

它是

资产阶级领导的,但充分显示了人民群众的力量。

四、日本明治维新:

1868年明治政府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走上发展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1、背景:

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幕府的统治之下,闭关锁国,封建落后,遭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的侵略,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2、日本明治维新内容:

政治:

废藩置县,颁布宪法;

经济: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兴办工业企业;

文化教育:

仿效西方建立从小学到大学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

风俗习惯、生活方式:

改历、易服、剪发。

3、作用(影响):

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步改变落后面貌,经济发达,军事实力强大,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同时,日本也从此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给亚洲邻国带来深重的灾难。

***综合运用:

1、欧美亚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比较

名称

原因

重要人物

重要事件

结果和作用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封建专制的严重阻碍

克伦威尔

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

1688年政变(光荣革命);

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

实行君主立宪制(议会限制国王的权力)

美国

独立战争

起止时间:

1775年-1781年

英国对北美13个殖民地进行殖民统治和压迫,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北美人民要求独立。

华盛顿

(美国第一任总统)

序幕:

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

独立日(国庆日):

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的发表;

1781年,打败英国;

1787年宪法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世界最早)

法国

大革命

封建专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面临危机,阶级矛盾激化

启蒙运动的影响

1、路易十六

2、罗伯斯庇尔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国庆日);

《人权宣言》的制定;

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

罗伯斯庇尔时期

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共和政体),是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日本

明治维新

封建统治下的日本受到美国等国的侵略,为改变落后挨打的局面,挽救民族危机,顺应工业文明大潮。

明治天皇

明治维新

日本逐渐改变落后的面貌,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的国家,并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

2、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异同对比

(1)相同点:

性质:

都是资产阶级革命,一种新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取代了旧的封建专制制度;

都颁布过重要的历史文献;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人民群众是革命的主力军。

(2)不同点:

目的:

英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是推翻封建专制制度,而美国则是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

政体:

革命胜利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而法国与美国则是建立了共和政体;

性质:

英国、法国的革命是单一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而美国独立战争既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又带有民族解放运动的性质。

考点十:

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状况及其影响。

工业革命:

时间、发源及扩展,开始部门,标志,重大成果(瓦特和改良的蒸汽机;史蒂芬孙和蒸汽机车),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标志,重大成果(爱迪生和电灯,莱特兄弟和飞机、贝

尔和电话),影响。

(八【下】第50~57页)第三次科技革命(九122-125)

一、工业革命(第一次):

1、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2、发源与扩展:

最早发源于英国。

后扩展到美国、法国等国;(在地图上找到有关国家)

3、开始部门:

棉纺织部门;

4、标志: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5、特征:

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革命性的变化)

6、重大成果:

英国——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火车陆上交通运输工具的革命);

7、结果:

英国于19世纪40年代,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当时世界上唯一的工业国。

8、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世界联系日趋紧密,初步成为一个整体。

(3)、西方列强加紧殖民掠夺,给亚非拉地区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