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经典诵读.docx
《儿童经典诵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经典诵读.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儿童经典诵读
儿童经典诵读,意义深远
从儿童时期就诵读经典,是一种意义深远,合乎人性的素质教育,具体的施教也是非常轻松愉快的。
但由于近现代教育观念的片面性及其影响,一般人还不太理解诵读经典的深刻意义及其合理性,不易接受传统的诵读学习方式,因此必须略作理论之说明,
近代的教育观念,大体是以美国实用主义为主导,也可以说是以“儿童中心本位”为主的教育观念。
其理论的大要如下:
(1)教材的选编要按照类化原则,也就是教材要依儿童理解能力,按部就班,由浅到深,由易到难,也就是他能懂的知识才教给他。
(2)教育的目标是遵循实用原则,也就是他生活上需要的知识才教给他。
(3)教学方法要注意兴趣原则,也就是顺应儿童的兴趣,对某些知识有兴趣才学得好。
如果依照这三个原则去推论,也许是不该教儿童诵读经典的。
不过,以上三个原则,虽有其合理性,但从完整的人类教育观念看,仍有值得商榷之处。
首先以类化原则说,要求教材依由浅入深的顺序,以适合学生的理解力进行教学,这只有在科学知识技能的学习中才是完全合理的。
然而人类的学习,不能以科学知识技能完全概括之。
在教育部中占有很重要地位的关于精神性、文化性、人格性陶冶培养,是否也要遵循“理解而后学”的原则?
还有一个问题,什么叫做理解?
是不是人类所有的精神活动,都得像理解数学公式那样具有精确性才算理解?
这些都是一直被含混的问题。
其次,所谓实用,有儿童期当前能用的知识,也有他将来成长时乃至终身所需的知识,要不要一齐照顾?
儿童能不能学他现在不用(或不考试)的知识?
要不要教他将来成长所需要的知识?
这是当今的教育界应该深切讨论的问题。
其三,所谓兴趣,是可以用各种方式培养的,儿童是否一定要做游戏才有兴趣?
是否对不了解的东西,就没有兴趣?
这种问题,应该由实验来判断才对。
姑且举音乐的学习为例。
如果我们的音乐教育,一向只教他能懂的音乐,只教他当时要用的音乐,则一个小学儿童因为只懂儿歌,所以只能教给他儿歌。
如是,则小学毕业时,他只有小学音乐水平。
升初中后,便觉得歌太浅用不上,必须再学少年之歌,初中三年又只学少年歌,毕业时也只有初中的音乐程度。
到了高中,初中音乐又无用,又必须再学青年之歌。
如此,则每长一岁便没有音乐可用,须学新的音乐,从小学到高中十余年的音乐教育,到高中毕业时,只有高中水平。
除了音乐系外,我们所有大学生、成人,一辈子的音乐素养只停留在高中的水平,成人若只有高中水平,便是没有水平。
难怪我们社会中的成人,一辈子只能跟着儿女听流行歌,这是音乐素养低落的表征,现在书店的音乐类畅销书大多是古典音乐的“入门书”,可见十于年的学校音乐教育是多么贫乏而不足。
应该更换一些教育思想,充分理解教育界的多无性质,教育起码有两个基本层面:
即除了有知识性的学习之外,另外还有性情的,美感的学习和属于永恒性的学习。
在其理解性的、技巧性的学习,如乐理和歌唱乐器上的学习,遵照类化原则,配合年龄,由浅到深以外,在其精神性的欣赏方面,多用高水平的、有美感的音乐,让他多听多接触。
之样做,不见得儿童就会排斥,但他的音乐鉴赏能力必能在耳濡目染中渐渐养成,而永远成为一个有音乐审美素养的人。
请看有些音乐素养的家庭,儿童自出生起即听经典音乐,没听说孩子会掩耳不听,长大成人以后,其音乐感受力自然不同。
若要问儿童不懂那么深的音乐,怎么学?
则必须辨明懂音乐和懂数学不一样,我们如果要用现在单一的知识性考试的方式去衡量他的知识,那他当然一点也“不懂”但如果教育思想不那么僵化,如果我们从更长远的观点看,可以推断他当时表面上好象不懂,但其实他可能有某种默默的“懂”而且可能“懂”得很深,“懂”到他整个生命里去,也许这才是懂的真意!
毕竟生命是一大神奇,你以为儿子童不懂,甚至连儿童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懂不懂,但小时有了默默的酝酿,到了适当时候就会“害然开朗”。
我们应给教育保留这一扇人生的可贵门才好。
我们当前要尊重科学、重视实用,但一切以实验科学为标准,唯实用是尚,泛科学化、泛功利化的教育,可能会抹杀了一些人生很宝贵的面向。
语文的学习也一样,可分为技能性、实用性的一面和文化性、永恒性的另一面。
技能学习大体是解决认字写字的问题,实用性则照顾到现实所需要的语文技巧和生活观念。
依照当前流行的教育理论制;定的小学语文课本,只供应现实技术层面的知识既然儿童所知、所需的语文知识甚为简单,因此语文教学内容也就十分简单。
如此教下去,到了初中、高中,他除了认得一些字外,其它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便不够用,他必须再打基础,这时他已经太忙,基础再也打不起来了,他已不能从语文教学得到深刻的、永恒的东西了。
若不是大学语文系的人,一生便只能具有高中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他永远只能成为一个语文程度低和人文素养苍白的人。
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人一辈子都会有缺乏之憾,十余年的语文教育,这样的浪费是非常冤枉的。
古人所谓“十年寒窗”不仅是为了考状元,更重要的是学习和修养一生受用不尽的才华,低水平的语文教育,明显的不利于学生的素质教育,这种教育实在是值得我们反省的。
我们现在的教育观念把语文教学弄得太扭曲、太繁杂了。
现今的学校的语文课费力很多而收效甚微。
儿童仅仅学到两三千个字,以及应付他生活上需要的浅显语言,文字要表达一点文采也很难。
且从识字说起。
低年级学生的认字能力虽然很强,但是到了实际的写字、用字则有相当大的困难,因为认字是靠记忆力,而实际应用则需要理解力。
本来,低年级学生的理解力弱,应着重认字,而少要求书写及应用。
字会认了便可阅读,阅读时不太明白也没有关系,从糊里糊涂的大量阅读中,自然会有一些吸收,自然界可培养出理解力。
而大量阅读的同时,也增加认字数量,认字如滚雪球,会愈认愈多,一般智力的儿童,在两三年内,几乎可以认完一辈子所需用的字。
起先是会认不会写、会读不会用,但这都不要紧,等长大了,理解力提高了,自然就会写、会用,这岂不是简单又自然!
但是我们正规的教育观念认为,每教一字就要求先会写,然后会用,才算学会了,号称“深究”。
其实这是强他所难,所以老半天也教不好一个字、一个词。
最后,认为既然不会写不会用,就是不懂,不懂就不要教,所以课本就那样简单。
但虽然教的很少,却要学得很精,天天在原地磨呀磨。
老师教得很吃力,儿童也学得很痛苦,不知道错过了多少时机、浪费了多少心血、埋没了多少才华!
曾有某日本学者认为汉字最能训练图形智力,所以在幼儿园教日本小孩认汉字。
他的方法是:
每天让儿童读一首中国诗,只读十分钟,便挂在教育室后面不管,明天再读一首。
三年下来,一个幼儿园大班的儿童,可以认得一千多个汉字,比日本高中学生还从多。
此法如应用在国内,以读经的方式进行,光从认字的价值来说,则三年的幼儿园读经,可能认得三千字至五千字以上,在他升小学一年级时,便可能随意阅读。
此时,若能提供大量的课外读物,则一个儿童在小学期间,不知能吸收多少知识,还愁他不会造句、不会作文吗?
一个提早认字的儿童。
可以提早阅读,而养成阅读习惯的儿童,不但自己吸收知识,也省了父母亲多少担心!
更能消减社会上多少的暴戾之气!
要解决当今语文教育问题,须从教育观念入手,不要再迷信“懂不懂”的理论,不要再把儿童当作理智的“工具”看,要正视儿童学习能力的特点,要给予他合乎人性的教育!
即是先要分清实用的知识学习和永恒的文化学习的不同。
而在实用的考虑上,以提前认字和增广阅读来代替单调繁复的课文深究。
特别是应该在永恒的文化陶冶方面,参酌加入一些有长远意义的“经典教育”。
儿童的经典诵读教育总括地说,只有两个重点:
一、从教材说,自小就让他接触“最有价值的书”、“永恒之书”,只要有价值,不管艰深不艰深.二、从教法说,就是要他反复多念,乃至于会背诵!
只要能背呸管懂不懂。
人类有两大学习能力记忆力和理解力。
记忆犹如电脑资料的输入和保存,理解犹如程序的设计和应用。
无程序空有资料,则资料是死的,无资料空有程序,则程序逻辑是虚的,二者缺一不可。
但记忆力和理解力在人生长过程中的发展曲线是不同的,依照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一个人的记忆力的发展是自0岁开始,1——3岁即有显著的发展,3——6岁其进展更为迅速,6——13岁则为一生中发展的黄金时期,至13岁达到一生记忆力的最高峰,以后最多只能保持此高点,20岁以后心境若不平衡,便有减退的可能。
而理解力的发展,与记忆力大不相同,理解力也是自0岁开始酝酿,1——13岁总是缓慢上升,13岁以后方有长足的进步,18岁以后渐渐成熟,因经验及思考之磨练而一直有所进步,直到老死为止。
我们提倡儿童诵读经典教育,即是要利用儿童期的记忆力,记下一些永恒的东西。
反复诵读,是儿童的自然喜好。
背书,是他的拿物手好戏。
你不准备些有价值的书让他背,他就只好背小学课本,甚至背电视广告。
如果在其记忆力正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其记忆力会达到较高的程度,(根据近年的实验,读经半年一年之后,约有百分之五十的儿童,可达到近乎“过目不忘的”能力)其能力一辈子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但如错过了13岁的时机,将永远翻身之日。
好像一个弱视的小孩,过了15岁就无法再训练了,此点请务必慎重关切,勿错过了时机!
有些人认为,理解才重要,叫一个不理解文意的人背书,是不应该的,那是“填鸭”式的教育,所以特别讥之为“死记硬背”、“食古不化”而反对之。
殊不知,在理解力不发达的年龄,该“死背”就须“死背”而不理解,应“食古”就须“食古”而不理解,以后慢慢理解,可谓终身受益。
这正是合乎人性的教育。
他如果善于背而给他背,他很自然就背上了,怎可说是“填鸭”呢?
“填鸭”是鸭胃小,吃不下硬填,填了不消化。
现在,儿童背诵能力强得很,好象一头有四个胃的牛,给他“读经”,应该比喻为“填牛”!
填多了,年龄大了,他会慢慢“反刍”(理解)!
你现在不给他好好“吃”几本经典,正是“饿牛”,等他长大了,一点本领和理解力也拿不出来!
所以在儿童期不给他背诵,正是浪费他的时光;在儿童期就要求他理解,正是遏止他的成长。
如今的教育恰恰相反,儿童理解力发展尚未到时期,硬要他“理解”,现今的科学教育,教材太深,超乎正常学生的理解能力,又加上参考书和联考的推波助澜,造成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儿童少年“怕数学”、怕科学。
其实有关理解力的学习,在儿童少年时期,是只能凭其天生的发展,而很难训练的。
天分高、早开窍的只占少数,现在的科学教育却是以高标准来要求一般的学生,致使绝大多数的人产生理解力上的困难,而这种理解能力上的困难是不能“勤能补拙”的,是打他骂他也没有办法的。
在理解力低下的年龄硬逼着他学习很多需要高度理解力的科学知识,学生何其痛苦!
这才是真正意义的填鸭!
我真希望我们的科学教育学学美国,把数学科学教育的难度降低两三年程度,使人人先不怕数学科学,而代之以多量现时多变的习作,以养成善用思考的习惯。
我们初中高中的数学科学知识实在太深,平时生活用不上,现时其高度又不足以参与发明创造,变成两不着边。
其实中华民族要迎头赶上科学先进国家的发展,恐怕不是教一般人在课堂上塞得很多就可以达到的,而是要出“天才”,有创造性的科学家要靠天才,我们应在发现并特意培养科学天才上努力,方是正途。
一般人所需要的思考训练是逻辑和人生哲学,而我们高中却没有逻辑和哲学,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是想要发科学知识的学习和数学演算来训练洞察力与思考力,但学那么深的数理化,又要求解题速度,反而不能培养其洞察的眼光和思考的习惯,只有令他在学校时以解题技巧掠取分数而已,只令他一辈子害怕思考、心胸滞浊而已。
这样的教育不但不能培养出有创造力的科学家,连整个社会的“科学精神”、“研究风气”也都被扼杀了,此为“科学填鸭”之过也。
科学教育与语文教育走的是两条路,不应该相互抵触,而应兼顾互补。
简而言之,儿童时期背经典,不浪费好的记忆力,好的记忆力有助于将来提高理解力。
在儿童时期,让他在语文学习上“死背”、“食古”,犹如电脑之输入资料,愈多愈好,选择愈珍贵的愈好,“食古”多了其中自会有所酝酿发酵,将来他理解力提高了,或与生活经验恰合了,自然会“活用”。
生命是难以测度的,你安知“食古”一定“不化”?
依认知心理学家的观察,记忆多的人,其理解力也相对提高,其想象力也比较丰富。
我们当然不必像考数学那样确切判定他一定懂还是不懂,也不必像实验室实验一样预测他什么时候能用得上,甚至怎么用。
但我们至少可以知道的是:
现在预备了,将来一定有用。
事到临头只凭原始的一点聪明,因着刺激而反应,常不免慌乱失措,窘态毕露!
以上是从“懂不懂”、“有用无用”的角度看,说经典教育是可以暂时不懂,但将来却有大用的,以破除当今偏颇的教育思想。
若再进一步说,光从“用得上、用不上”来衡量经典诵读教育,也还是很表面的。
其实现在就用的上,只是考试用不上而已——因为不考。
何谓现在就用得上?
请看现今社会上、校园中,“问题青年”愈来愈多,大家都知道,原因不是出在经济上,也不在聪明不聪明上,甚至也不是知识够不够的问题,而是文化教养的问题!
文化教养之出问题,由来也久,病怎么来就怎么去。
有人天真地以为社会乱到一个程度,就会“物极必反”地自然纠正,这是错把天地的自然变化误想成文化也会如此。
天地可自然地循环,但文化教育是人自己创造出来的。
坏,是人的自我破坏;好,也需要人的自我培植。
我们社会必须重植文化之根!
南昌植文化之根的最简易可行之策即是儿童诵读经典,使他及早受经典文化教育的浸润。
有些现代人的心态,凡是不能一时见效的,就等不及,凡不能供将来耍嘴皮、争名位的,就认为没有用,这是社会风气的浮燥,是人世间的衰象!
要给儿童读经典凡此等陋习鄙见均须淘滤净尽才可。
究实而言,让一个儿童接受经典诵读教育,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是要他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使他的生命陶溶出某种深度,以维护人性光辉,以提升人格品质,以造就人才,以陶铸大器。
这是人类天经地义的期盼,这是教育主政者以及所有教师、所有家长的责任!
也是一个有忧患意识的知识分子,一个某国以忠的政治家,所应慧眼洞见的远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