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粗提取方案.docx
《DNA粗提取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NA粗提取方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NA粗提取方案
DNA粗提取与鉴定
日期:
2013年10月20日
目录
一、实验背景2
1、DNA的发现2
2、DNA的提取原则2
3、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法2
4、十六烷基三乙基溴化铵(CTAB)法3
二、实验目的3
三、实验原理3
1、实验材料的选择3
2、DNA的除杂和析出3
3、DNA的鉴定4
四、实验方案——菜花DNA粗提取4
(一)实验材料与用具4
(二)实验步骤4
(三)注意事项5
(四)讨论与作业5
(五)用品清单和试剂配方5
五、分工细则5
六、实验相关问题与资料5
七、关于教材中DNA粗提取与鉴定的讨论9
鸡血DNA粗提取与鉴定9
八、关于教材的讨论与比较11
1、实验材料11
2、DNA除杂11
附表一:
11
试剂配方11
附表二:
12
药品清单12
附表三:
14
实验器材14
DNA粗提取与鉴定方案
一、实验背景
1、DNA的发现
20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在DNA被确认为遗传物质之后,生物学家们转向了对DNA结构的研究。
当时主要有三个实验室几乎同时在研究DNA分子模型。
第一个实验室是伦敦国王学院的威尔金斯、弗兰克林实验室,他们用X射线衍射法研究DNA的晶体结构。
当X射线照射到生物大分子的晶体时,晶格中的原子或分子会使射线发生偏转,根据得到的衍射图像,可以推测分子大致的结构和形状。
第二个实验室是加州理工学院的大化学家莱纳斯·鲍林实验室。
鲍林发现了蛋白质的α螺旋结构。
第三个则是非正式的研究小组沃森和克里克。
23岁的沃森于1951年从美国到剑桥大学做博士后,旨在研究DNA分子结构却由于本身缺少X射线晶体衍射学方面的知识,而无法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恰逢同一办公室的克里克正好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所以沃森说服克里克一起研究DNA模型。
他们从1951年10月开始拼凑模型,几经尝试,终于在1953年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这使分子生物学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获得空前的发展。
2、DNA的提取原则
保证DNA结构的完整性,纯化后不应存在对酶有抑制作用的物质,排除有机溶剂和金属离子的污染,将蛋白质、多糖、脂类等含量降到最低程度,排除其他核酸分子的污染。
3、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法
SDS是一种阴离子去污剂,在高温(55~60℃)条件下能裂解细胞,使染色体离析,蛋白质变性,同时与蛋白质和多糖结合成复合物沉淀,释放出核酸。
酚/氯仿抽提对去除DNA样品中蛋白质残留非常重要,因为酚/氯仿能使蛋白质失去水合状态而变性,经过离心而变性的蛋白质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所以能与水相分离,沉淀在水相下面从而与溶解在水相中的DNA分离。
但是对蛋白质等含量较少的样品,省略酚/氯仿步骤抽提可以减少DNA损失。
在传统的SDS法过程中省略了抽提步骤,提高了DNA浓度。
SDS沉淀法的优点是提取基因组简便、快速、提取的DNA浓度高、质量好,适合大规模的检测需要。
近年来又提出了利用SDSTris- Cl-- EDTA 等直接裂解细胞使其释放出DNA的方法。
4、十六烷基三乙基溴化铵(CTAB)法
CTAB是一种阳离子去污剂,它能与核酸形成复合物,这些复合物在低盐溶液中会因溶解度的降低而沉淀,而在高盐溶液中可解离,从而使DNA和多糖分开,再用乙醇沉淀DNA而除去CTAB。
二、实验目的
1、说出DNA的理化特性及根据其理化特性而提取和鉴定的原理。
2、学会DNA的粗提取的原理,二苯胺沸水浴遇DNA变蓝的特性。
3、学会DNA的粗提取和鉴定的方法。
4、在对实验原理、步骤的理解和分析过程中学会发散自己的科学思维。
5、学会二苯胺试剂鉴定DNA的基本原理。
6、说出研磨,过滤,加入研磨液等各种药品,在提取DNA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三、实验原理
1、实验材料的选择
DNA主要存在于动植物(鸟类血液的红细胞、新鲜菜花、蒜黄和菠菜等)细胞的细胞核内,且往往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质。
在进行DNA粗提取的实验中,应选用DNA含量相对较高、便于提取、价格适宜、无毒无刺激性且不能含有大量色素的生物材料。
同时,因为DNA常温下会自行降解,所以取材要尽可能新鲜,并进行冷冻处理抑制细胞内DNA酶的活性。
本次实验材料选择菜花。
菜花表皮部分细胞分裂旺盛、DNA含量高、价格便宜、实验效果明显,是开展中学生DNA粗提取实验的理想材料。
2、DNA的除杂和析出
在0.14mol/L浓度下,DNA的溶解度最小;在NaCl溶液浓度低于0.14mol/L时,DNA的溶解度随NaCl溶液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0.14mol/L时,DNA溶解度最小;当NaCl溶液浓度继续增加时,DNA的溶解度又逐渐增大。
利用DNA的溶解性,可以将DNA溶于高浓度的NaCl溶液中,使DNA物质分开。
可以将DNA溶于低浓度的NaCl溶液中,使DNA物质析出。
通过此过程可以除部分蛋白质和RNA。
DNA不溶于酒精,而提取液中的某些物质(某些盐类、蛋白质、糖类或其他大分子物质)可以溶于酒精,多次过滤能出去DNA中的蛋白质。
冷却的酒精可以抑制DNA酶的活性。
在研磨的过程中需要加入研磨液,研磨液(SDSTris- Cl-- EDTA )中的SDS使DNA与蛋白质分离,裂解细胞,DNA变性;EDTA会抑制DNA酶的作用。
研磨液的PH约为8,呈弱碱性,以中和细胞液的酸性,防止DNA被破坏。
3、DNA的鉴定
本实验通过二苯胺使DNA显色。
二苯胺试剂包括二苯胺、浓硫酸、乙醛和冰醋酸。
DNA在酸性条件下加热,其嘌呤碱与脱氧核糖间的糖苷键断裂,生成嘌呤碱、脱氧核糖和脱氧嘧啶核苷酸,而2-脱氧核
糖在酸性环境中加热脱水生成ω-羟基-γ-酮基戊醛,后者与二苯胺试剂反应生成蓝色物质。
四、实验方案——菜花DNA粗提取
(一)实验材料与用具
1、材料:
菜花
2、用具:
铁架台、镊子、电炉、石棉网、玻璃棒、纱布、滴管、研钵、量筒、烧杯、漏斗、试管、天平、称量纸、试管夹、离心管、
3、试剂
二苯胺、95%乙醇、研磨液、氯仿和异戊醇混合液(24:
1)
(二)实验步骤
1、将菜花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分别放进冰箱冷冻至少24小时。
2、称取8g菜花,去梗,切碎。
3、将菜花倒进研钵中,倒入5mLDNA研磨液。
充分碾磨至少10分钟。
4、在漏斗中垫上两层湿纱布,过滤到10mL至塑料离心管里面,1000r/min离心5min,将含有DNA的上清液倒进50mL塑料小烧杯,加入等量的氯仿和异戊醇混合液,混合以后,将液体分装到两个10mL的塑料离心管,2000r/min离心7min.
5、用滴管将上清液取进50mL塑料烧杯中,然后加入二倍体积的95%的冷酒精。
6、用玻璃棒缓慢沿着一个方向旋转,并且尽量不要碰到烧杯壁,使DNA缠绕在玻璃棒上,会看到白色的絮状物。
7、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1、2,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2mol/LNaCl,然后将玻璃棒上透明的絮状物放入1号试管中轻轻搅拌,使DNA完全溶解,再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2ml二苯胺试剂,混匀后观察溶液颜色,都不变蓝。
沸水浴10min,观察颜色。
(三)注意事项
1、实验中较关键的一步是对实验材料的研磨要充分,使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细胞膜与核膜完全被破坏才能得到较多的DNA物质。
2、玻璃棒搅拌的方向如果不一致,会使部分DNA黏稠物再溶解,也可能会破坏DNA的完整性。
3、因为二苯胺会散发出有害的刺激性气体,对人的呼吸道有毒害,所以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要打开窗户,加强通风排气。
(四)讨论与作业
1、本次试验有哪些影响因素?
2、解释DNA提取实验中主要步骤的目的。
3、你认为本次试验有哪些缺点或值得改进的地方?
(五)用品清单和试剂配方
见附表
五、分工细则
实验背景和原理:
六、实验相关问题与资料
1、整个实验注意事项整理
⑴研磨要充分,使用的DNA提取材料和酒精要充分预冷24小时;冷酒精和含DNA的氯化钠溶液1:
1比例混合,玻璃棒沿一个方向搅拌。
⑵加入洗涤剂后,动作要轻缓、柔和,否则容易产生大量的泡沫,不利于后续步骤地操作。
加入酒精和用玻璃棒搅拌时,动作要轻缓,以免DNA分子的断裂,导致DNA分子不能形成絮状沉淀。
⑶二苯胺试剂要现配现用,否则会影响鉴定的效果。
⑷盛放细胞液的容器,最好是塑料容器。
细胞破碎以后释放出的DNA,容易被玻璃容器吸附,由于细胞内DNA的含量本来就比较少,再被玻璃容器吸附去一部分,提取到的DNA就会更少。
因此,实验过程中最好使用塑料的烧杯和试管,这样可以减少提取过程的DNA的损失。
2、为什么要特别充分的研磨,不能用石英砂?
充分的研磨会使细胞破碎的更彻底,保证滤液中含有更多的DNA。
石英砂对DNA有吸附作用,会影响DNA的最终含量。
3、为什么要用两层湿的纱布?
两层是为了过滤的效果,使得滤液中较大的杂质更少,三层速度比较慢,干纱布不仅会吸收滤液,过滤的速度也比较慢。
4、为什么用塑料的烧杯杯?
塑料的比一般的玻璃更结实耐用,抗碱腐蚀,玻璃的更好清洗,耐酸耐高温。
在本次实验中不能用玻璃烧杯,玻璃很容易带正电,而DNA是携带负电的物质(DNA中由于磷酸基团的存在显酸性,带大量负电荷)因此DNA会容易吸附在玻璃表面。
5、二苯胺试剂
A液:
1.5克二苯胺溶于100mL冰醋酸中,再加1.5mL浓硫酸,用棕色瓶保存(光下分解)。
如冰醋酸呈结晶状态,则需加温后待其熔化再使用。
B液:
体积分数为0.2%的乙醛溶液。
显色原理:
DNA在酸性条件下加热,其嘌呤碱与脱氧核糖间的糖苷键断裂,生成嘌呤碱、脱氧核糖和脱氧嘧啶核苷酸,而2-脱氧核糖在酸性环境中加热脱水生成ω-羟基-γ-酮基戊醛,后者与二苯胺试剂反应生成蓝色物质。
冰乙醇:
二苯胺溶剂,二苯胺不溶于水。
浓硫酸:
调节PH至酸性(DNA在酸性条件下发生上诉反应)
乙醛:
增加显色。
因为二苯胺见光易分解,所以要用棕色试剂瓶。
因为乙醛容易被氧化,硫酸是氧化剂,所以需要现配现用。
6、有哪些物质能使二苯胺变色,以及影响二苯胺的变色?
二苯胺与脱氧木糖、阿拉伯糖也有蓝色反应。
乙醛可增加二苯胺测定DNA的发色量,又可减少脱氧木糖、阿拉伯糖的干扰,可提高测定灵敏度。
蛋白质多糖类及其衍生物,芳香醛、羟基醛等能与二苯胺反应形成有色化合物。
7、二苯胺试剂中毒症状、急救措施及操作注意事项
毒性:
吸入:
刺激鼻腔及咽喉等呼吸道,可能引起慢性变性血红素血症。
皮肤接触:
刺激感,有害皮肤吸收。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8、研磨液
DNA研磨液配方:
Tris(三羟甲基氨基甲烷):
10.1g,先加50mL蒸馏水溶解,用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的盐酸调至pH8.0,再加下述药品。
NaCl:
8.76g,最后配置浓度大概为0.15moL/L。
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37.2g
SDS(十二烷基磺酸钠):
20g
待上述药品全部溶解后,再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oL/LmL。
若在室温低于20℃时配制药液,SDS呈沉淀析出,此时需要加温,才能将SDS溶解。
如果提前配制的研磨液出现了沉淀,则应加温使沉淀溶解后再使用。
研磨液中几种药品的作用:
SDS:
可使蛋白质变性,与DNA分离。
EDTA:
为DNA酶的抑制剂,可以防止细胞破碎后DNA酶降解DNA。
0.15moL/L的氯化钠溶液:
能很好地溶解DNA。
Tris/HCl:
提供缓冲体系,DNA在这个缓冲体系中呈稳定状态。
9、氯仿、苯酚
原理:
酚与氯仿是非极性分子,水是极性分子,当蛋白水溶液与酚或氯仿混合时,蛋白质分子之间的水分子就被酚或氯仿挤去使蛋白失去水合状态而变性。
经过离心、变性,蛋白质的密度比水的密度为大,因而与水相分离,沉淀在水相下面,从而与溶解在水相中的DNA分开,而酚与氯仿有机溶剂比重更大,保留在最下层。
作为表面变性的酚与氯仿,在去除蛋白质的作用中,各有利弊。
酚的变性作用大,但酚与水相有一定程度的互溶,大约10%-15%的水溶解在酚相中,因而损失了这部分水相中的DNA,而氯仿的变性作用不如酚效果好,但氯仿与水不相混溶,不会带走DNA。
所以在抽提过程中,混合使用酚与氯仿效果最好。
经酚第一次抽提后的水相中有残留的酚,由于酚与氯仿是互溶的,可用氯仿第二次变性蛋白质,此时一起将酚带走,也可以在第二次抽提时,将酚与氯仿混合(1:
1)使用。
用量:
10 ml裂解液,1/10体积酚,于65℃下20-30 min,然后加入等体积的氯仿。
实验中此步操作应注意事项:
由于苯酚属于高毒类,所以在本次实验中不使用。
氯仿的中毒方式:
氯仿可经由吸入,口服或皮肤接触而致中毒.氯仿系一刺激剂,对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脏系统会产生抑制作用,并可对肝,肾造成毒性.文献上曾有人摄食10cc即导致昏迷,死亡。
氯仿(三氯甲烷)经由肝脏之p450酵素系统形CCL3OH,其後再分解成盐酸和有毒的光气COCL2.光气随即和水作用释出二氧化碳及形成氯离子,氯离子则和肝脏的作用形成最终产物。
当氯仿吸收量过多时,可导致体内含量缺乏,而导致肝,肾之伤害。
临床症状:
五官:
对眼睛可造成灼热疼痛,结膜炎及角膜伤害.常导致口乾及喉咙不适。
心脏血管系统:
过量可致心律不整而致死,血压降低.呼吸系统:
可产生呼吸抑制,吸入性肺炎或肺水肿。
神经系统:
头痛,全身无力,意识不清。
胃肠症状:
恶心,呕吐及上腹疼痛.肝,肾毒性:
于食入10至48小时内,即可导致肝细胞坏死,且可致肾功能变差,甚至肾衰竭。
血液方面:
可致溶血,白血球上升及凝血时间降低。
皮肤:
产生刺激感,灼伤或皮肤坏死。
治疗:
1、将患者移除暴露源,且依其症状来治疗。
2、皮肤接触:
脱去受沾染之衣服,并用水冲洗。
3、眼睛接触:
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
4、口服:
避免催吐,若刚食入,可考虑洗胃及给予活性碳治疗,惟须注意呼吸道之保护,避免吸入性肺炎,口服致命剂量就成人来说,约每公斤0.5至5公克。
5.吸入性伤害:
移至新鲜空气处,监测呼吸情形,若有呼吸不适,则给予100%氧气。
防护措施:
实验用量尽可能的少实验过程中戴上手套进行操作以避免直接与这些物质接触。
10、DNA的二次抽提
二次抽提,用苯酚、氯仿、异戊醇混合液25:
24:
1,苯酚可以使蛋白质更好的变性,抽提出来的DNA纯度更高更透明。
但是苯酚会溶解在水中,氯仿不会。
氯仿对蛋白质的变性作用比不上苯酚。
所以可以两者混合使用,加异戊醇可以避免蛋白质变性产生气泡(降低分子表面张力),并且使离心的各个相面更稳定。
七、关于教材中DNA粗提取与鉴定的讨论
(高中教学可用的方案)
鸡血DNA粗提取与鉴定
(一)实验材料及用具
材料:
新鲜鸡血
仪器:
离心机、冰箱、电炉、玻璃棒、漏斗、离心管、量简、塑料烧杯、试管、试管夹、纱布、滴管。
试剂:
二苯胺试剂、95%酒精、蒸馏水、10%柠檬酸钠、2mol/lNaCl溶液
(二)实验步骤
1、制备鸡血细胞液
提取鸡血细胞液、鲜鸡血与10%柠檬酸钠的体积比为3:
9:
5,准备充足的鲜鸡血,然后用离心机以1000r/min的速度离心2min,并用吸管除去上清液(血浆),就可获取所需鸡血细胞液。
由于DNA中的磷酸基带负电荷,会吸附于玻璃表面,故实验中最好使用塑料容器,以减少提取过程中DNA的损失。
如果没有离心机,也可按血:
抗凝剂=1:
1.5比例加入放置冷冻即可。
2、提取细胞核物质
取5—10ml鸡血细胞液注入烧杯中,加蒸馏水20ml,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快速充分搅拌5min以上,然后用单层纱布覆盖烧杯口直接过滤(目的是为了缩短实验操作时间,下同)取其滤液。
该步骤中,加蒸馏水的目的是为了使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细胞过度吸水胀破释放细胞核物质,但是,释放出来的DNA和RNA往往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
搅拌的目的是为了加速细胞破裂。
3、分离DNA和蛋白质
在滤液中加入40ml2mol/L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充分晃动烧杯,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搅拌1min,即可将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该步骤中,加NaCl的目的是为了溶解DNA,原因是在浓度较高(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的NaCl溶液中核蛋白容易解聚,DNA而游离出的DNA溶解度很高,能与NaCl结合成溶解态的DNA钠盐因此,当加入NaCl后,必须充分晃动烧杯,使二者混合均匀,加速染色质中DNA与蛋白质分离,让DNA充分游离并溶解在NaCl溶液中。
搅拌的目的是为了使NaCl与DNA混合均匀。
4、DNA的析出与获取
根据DNA在浓度较低(物质的量浓度为0.14mol/L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低而RNA溶解度高的原理及蛋白质的盐溶现象,向上述溶液中加入约500mL蒸馏水稀释NaCl溶液至0.14mol/L。
同时,用玻璃棒缓缓搅动使DNA黏稠物出现并聚集其上。
然后,多层纱布过滤,取纱布上的黏稠物。
此步骤亦可用离心机以1000r/min的速度离心15min后,除去含有蛋白质的上清液,取离心管下部的DNA沉淀物。
该步骤中,加蒸馏水的目的是降低NaCl溶液的浓度,使DNA溶解度降到最低点,这样,DNA分子可以从NaCl溶液中析出。
搅拌的目的是为了稀释NaCl溶液,并析出含DNA的黏稠物。
5、DNA的再溶解
取含DNA的黏稠物或沉淀物,放入盛有20ml2mol/lNaCl溶液的烧杯中,用玻棒沿一个方向充分搅拌3min,然后,用两层纱布过滤DNA原NaCl溶液,取其滤液。
该步骤中,加NaCl的目的也是为了DNA的再溶解,不过这时溶液中蛋白质含量已很少。
搅拌的目的是为了使含DNA的黏稠物尽可能多地溶于溶液中。
6、DNA的沉淀和浓缩
用酒精沉淀法沉淀和浓缩已除去大量蛋白质的核酸溶液,可获取较纯净的DNA。
即在上述滤液中加入相当于其两倍体积的冷无水乙醇,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轻轻地搅拌混匀,缓缓旋起玻璃棒,可见乳白色DNA丝状聚焦其上。
由于丝状物实际上是由许多DNA分子凝集成丝后盘聚形成的,故其直径并不表示一个DNA分子直径的大小。
该步骤中,必须使用至少在5度以下冷却24小时以上的无水乙醇,而且将1份DNA的NaCl溶液加入到2份冷无水乙醇中。
若悬浮在溶液中的DNA丝状物较少,可将混合物放入冰箱中冷冻约15min。
搅拌的目的是为了提取含杂质较少的DNA。
7、DNA的鉴定
DNA遇二苯胺呈蓝色的特性,可以鉴定DNA的存在。
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ml)物质的量浓度为0.015mol/lNaCl溶液,将DNA丝状物放入其中一支试管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后,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4ml二苯胺试剂混匀。
将试管置于沸水浴加热/5min,待试管冷却后,比较两试管的颜色变化,可见加入DNA丝状物的试管中溶液呈蓝色(溶液蓝色的深浅与溶液中DNA含量的多少有关),从而鉴定DNA的存在。
另外,有条件的学校,亦可用紫外灯照射法来鉴定DNA,效果很好。
同样,该步骤中加的NaCl溶液浓度虽比前4次低很多,但还是为了溶解DNA。
而且,沸水浴说明了DNA能耐高温(100℃),高温有利于加快染色的反应速度,室温有利于DNA的析出。
(三)注意事项
1、玻璃棒搅拌的方向如果不一致,会使部分DNA黏稠物再溶解,也可能会破坏DNA的完整性。
2、因为二苯胺会散发出有害的刺激性气体,对人的呼吸道有毒害,所以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要打开窗户,加强通风排气。
八、关于教材的讨论与比较
1、实验材料
教材中选取鸡血作为动物的DNA提取材料。
动物细胞较容易破碎。
蒸馏水对于鸡血细胞来说是一种低渗溶液,水分可以大量进入浓度较高的血细胞内,使细胞胀破,再加上机械搅拌作用,就加速了破裂,从而释放出DNA。
2、DNA除杂
提取DNA的方法可以用SDS法,SDS能够裂解细胞,使染色体离析、蛋白质变性,同时与蛋白质和多糖结合成复合物沉淀,释放出DNA,实验中采用含有SDS的洗涤剂是节省成本和简化步骤的考虑,但是它的成分很复杂,会带来杂质和影响因素。
DNA能溶于氯仿难溶于95%的酒精,所以采用利用氯仿反复抽提后从95%的酒精析出的办法提取DNA,此法更为经济实用,步骤简单,适宜中学生了解DNA性质时采用。
缺点是提取得到的DNA纯度较低。
书本上方案一利用DNA在NACL溶液在高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高,在低浓度溶液中溶解度低,在0.14mol/L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小。
蛋白质在低浓度中溶解度高,在高浓度溶液中会发生盐析析出。
所以可以用2mol/LNACL溶液先溶解DNA,析出蛋白质,在加计算好体积的蒸馏水使溶液浓度降低至0.14mol/L析出DNA。
该方案操作简单,步骤也简单,器材药品易得,但是蛋白质不足,会损失较多的DNA,适宜中学生实验,不适宜精确实验。
书本上的方案二,是利用酶的专一性。
嫩肉粉中含有木瓜酶(适用PH宽,最佳温度40摄氏度左右),能分解很多蛋白,但是嫩肉粉的问题与洗涤剂一样,但是它的成分很复杂,会带来杂质和影响因素,其优点在于取材于生活,可以增加学生的探究兴趣。
书上的方案三,使用蛋白质与DNA对温度的耐受差异。
大多数蛋白质在60-75既可以变性,而DNA在80度以上才会变性,所以用75度的水浴10-15分钟,即可使蛋白质变性而DNA不变,在通过过滤即可出去变性的蛋白质。
该方法简单,而且可以让学生对于温度对生物材料的影响有直观的认识。
附表一:
试剂配方
2moL/LNaCl溶液配方
NaCl
5.85g
蒸馏水
50ml
2moL/LHCL配方
浓HCL
8.3ML
蒸馏水
50ml
DNA研磨液配方
Tris固体
1.01g
EDTA固体
3.72g
SDS固体
2g
NACL
8.76g
蒸馏水
50ml
(注:
需用2moL/L的HCL适量调节PH至8)
二苯胺试剂配方
A液
B液
二苯胺
0.75g
乙醛
40ul
冰醋酸
50ml
蒸馏水
20ml
浓硫酸
0.75ml
(注:
取0.mlB液滴于10mlA液中,混合均匀后即可使用,现配现用)
附表二:
药品清单
药品清单
液体
固体
浓HCL
Tris
蒸馏水
NACL
浓硫酸
EDTA
苯胺
SDS
乙醛
冰醋酸
95%酒精
氯仿
异戊醇
在实验前需要配置2moL/LNaCl溶液、2moL/LHCL、DNA研磨液、二苯胺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