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05177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26.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关于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关于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关于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关于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docx

《关于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docx

关于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农业农村

经济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

一、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二、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面临的严峻挑战

(二)面临的难得机遇

三、进一步加快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二)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互动发展,做大做强农业全产业链

(三)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

(四)优化支农资源配置,着力支撑“三农”发展

(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提高农村社会保障能力

(七)加快农村改革开放步伐,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八)夯实执政基础,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

 

关于我市农业农村

经济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

为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开展我市经济发展状况大调研的工作部署,农业调研组综合运用多种调研方式,深入基层农户,深入一线群众,深入农业企业,点线面结合,就17个专题全方位、多视角,对所有涉农区县进行了深入调研,全面了解和掌握了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和摸清了发展过程中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和问题,系统地提出了针对性对策措施。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十二五”以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部署,以深化农村改革为统领,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突出发展现代农业,做强县域经济,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是农业农村经济总量再创新高。

到2014年底,全市实现农村地区生产总值3056亿元,是2010年的1.4倍,占全市比重达到43%,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3.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290.2亿元,是2010年的1.8倍,占全市比重达到36.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08亿元,是2010年的1.7倍,占全市比重达到50.4%(见表1)。

 

表12010-2014年我市农村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二是农民人均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945元,比2000年的3135元增加了12810元,年平均增长12.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0.1%。

增速连续十一年高于城镇居民增速,特别是2012——2014年三年增速跑赢GDP增速。

其中,工资性收入持续提速,成为农民增收主渠道。

2014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7016元,比2010年提高9.2个百分点,成为农民收入最直接、最重要来源。

家庭经营性收入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作用凸显。

2014年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7542元,是2010年的3.5倍,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7.3%(见表2-4)。

 

表22000-2015年我市农民收入水平及增长率单位:

元、%

年度(年)

农民人均纯收入

CPI

GDP

绝对值(元)

增长率(%)

实际值

增长率(%)

2000

3135

11.3

100.1

2006

5713

11.3

101.8

14.7

2010

10022

10.5

102.9

12.5

2011

11575

10.0

105.4

11.0

2012

13045

10.2

103.0

9.1

2013

14467

8.5

102.5

7.9

2014

15945

8.0

102.2

6.0

2015

17221

6.0

102.0(预计)

注:

本表增长率为实际增长(扣除物价),2015年为预计数据,物价指数预计102

表3农村居民四项收入来源构成单位:

%

年份

纯收入

工资性收入

家庭经营纯收入

财产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

2000

100

27.3

69.5

2.3

0.9

2005

100

31.0

59.7

5.6

3.7

2010

100

34.8

52.7

6.6

5.9

2013

100

35.9

55.6

2.8

5.7

2014

100

44.0

47.3

2.8

5.9

表4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性收入构成情况单位:

%

收入项

2000年

2005年

2010年

2013年

2014年

家庭经营收入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第一产业

82.0

76.9

79.9

77.9

74.6

第二产业

3.1

0.8

4.1

2.3

3.2

第三产业

14.9

22.3

16.0

19.8

22.2

三是菜篮子工程稳步实施。

全市耕地面积1024万亩,占全省1/6,粮经作物比基本稳定在70:

30;粮食总产量稳定在70亿斤以上,占全省的1/5,并连续三年总产量超过80亿斤,其中,2013年粮食产量82.1亿斤,创历史新高,粮食单产1062斤/亩,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48.1%和17.1%。

特别是在大旱的2014年,粮食总产量仍达到71.98亿斤,实现了十一连丰。

2014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120万亩,产量达到548.4万吨。

畜牧养殖总量约占全省1/5,2014年畜牧业产值达到339.4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51.8%,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名列前茅;我市畜牧业标准化水平全省第一,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02、79.7、51.8万吨,总产量占全省近1/3。

表52010-2014年我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四是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壮大。

全市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95万亩,其中,超过3万亩规模乡镇9个,1万亩大区26个,5000亩大区25个。

高效特色作物面积316.8万亩,并形成以蔬菜、花生、两瓜为主导产业的格局,三大作物面积达到252.5万亩,占高效特色作物79.7%。

辽中县和于洪区被评为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县。

新民“梁山西瓜”和法库“牛产业”获省级“一县一业”示范县。

启动133个都市农业项目建设,投资总额64.3亿元,实施面积16.6万亩。

目前,全市都市农业年营业收入20.85亿元,年利润总额6.55亿元,年接待游客520.5万人次,辽中县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示范县,苏家屯区乐农庄园、沈北新区紫烟薰衣草庄园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

表62014年我市优势特色产业面积

 

五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到2014年底,经认定的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66户,包括国家级7户、省级57户、市级202户,其中,超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80户。

禾丰牧业和辉山乳业成功上市,成为我市农业产业化最具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领军企业。

农业产业化链条不断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日渐紧密,以各种方式带动省内外农户99万户,我市农民收入的40%以上来自于产业化经营。

全市拥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53户,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企业385户,2014年实现总产值2555亿元。

全市农产品加工园区数量达到7个,规划面积17.97万亩。

列入省补贴范围的投资10亿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大项目共15个,计划总投资255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25亿元。

六是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

县域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优势产业集群规模快速壮大,超百亿产业集群达到14个,辉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晋升国家级,法库陶瓷获批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康平塑编成为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县域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已达16个。

县域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9342.2亿元,是2010年的1.7倍,占全市比重提高到66.6%,县域工业化率达到79.7%,工业已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截至2014年底,17个新城新市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88.9亿元,基础设施完成投资352.5亿元。

新民兴隆温泉、近海东北亚国际物流、法库陶瓷城和康平新城等4个重点服务业集聚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4.4亿元,吸纳就业14.4万人。

康平新城成功晋级省级服务业集聚区。

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市建成宜居乡村29个乡镇、320个行政村,新、改建农村公路650公里。

七是农业科技创新获得新成果。

市县乡三级农技推广网络不断完善,种植、畜牧等公益性推广机构实现全覆盖。

农业科技资源不断向生产一线流动,科研攻关和先进技术推广能力进一步增强,新技术新品种研发推广和示范力度不断加强。

多元化的农技推广网络已经形成,目前,实施科技共建项目104个,技术集成示范区50余个,域内主要农业科研机构成果转化率达到75%以上,年均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20余项,年均组织培训4300余场次,一线农民参训比例达35%以上,种植业良种覆盖率在99%以上,畜禽良种覆盖率在95%以上。

八是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持续提升。

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2013年,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面积累计达到713.3万亩,占耕地和果园总面积的67.3%,农业标准化生产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10,三品一标数量居全省首位。

建成并投入运行集远程视频、语音通话、质量追溯、检测监控、农资监管等功能于一体的全省首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综合信息化服务平台,为农产品质量监管提供了“千里眼”和“顺风耳”。

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农产品定性检测合格率在99%以上,目前,我市共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2个。

在农业部例行的农产品质量监测中,我市农产品合格率居全国137个大中城市的前列。

构建了市县动物卫生监督平台,强化重大疫情防控,发展健康养殖,完善畜牧业全产业链条,生鲜乳合格率99.9%,“瘦肉精”、兽药残留合格率100%。

九是林业产业加快发展。

“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造林面积226.4万亩,新增绿化面积118.4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了6个百分点,初步建成沈西北边界地区防风阻沙带、辽河沿线生态防护带、蒲河生态廊道三道生态屏障。

到2014年底,全市有林面积达到60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1%,初步形成东部以防治水土流失工程、北部以防沙治沙工程、中西部以平原绿化工程主体的环我市中心城区的森林生态圈。

同时,经济林产业快速发展,到2014年底,全市经济林总面积达到63.8万亩,年产水果32万吨,年产值12.8亿元;全市林下经济总面积达到近30万亩,总产值达到4.1亿元,有林粮、林油、林经、林菌、林禽、林畜、林苗、林菜、林草、林药等10种模式。

全市有森林公园4处、生态休闲地22处、以生态采摘为主的农家乐131处,年接待游客530.3万人次,直接经济收入1.16亿元,间接经济收入2.3亿元。

十是全面深化农村各项改革成效显著。

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妥推进。

全市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的权属调查工作基本完成。

“9+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已完成实测面积27.3万亩,已顺利通过公示阶段,陶家屯镇国家级整乡推进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基本结束。

河湖水域岸线登记已完成登记进度的60%。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迈上新台阶。

“7+1”土地流转模式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04.8万亩,相当于过去几年的总和。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逐步完善,累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540家,其中,市级以上示范社469家;家庭农场305家,市级龙头企业266家。

农村金融服务快速发展,一市三县新增亿元以上小贷公司2家,累计9家;发展村镇银行6家,涉农业务担保机构13家,累计担保额44.6亿元。

完成大田作物保险406.3万亩,保费总额1.05亿元。

养殖业保险试点工作开展稳步开展,承保牲畜6.3万头,保费1837.5万元。

完成森林保险210万亩,生态公益林全部纳入保险范围。

十一是支农惠农政策全面加强。

不断完支农善惠农政策体系,连续出台多个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政策,同时制定若干项目实施方案、实施细则、实施意见等,进一步促进农业农村发展。

公共财政投入逐年增长。

近三年,财政“三农”投入稳步增长,累计投入413.6亿元,其中2012年127.1亿元,2013年140亿元,2014年146.5亿元,年增幅为10.2%(2011年115.3亿元)、10.1%和4.6%。

主要用于扶持县域经济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农业农村基础建设、强农惠农补贴类、转移支付和推动农牧渔产业发展等方面。

表72012-2014公共财政投入“三农”资金

十二是农村民生事业稳步发展。

2014年,新建改造农村幼儿园78所,建成标准化学校115所,浑南、苏家屯和于洪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区验收;建设乡镇文化站18个、新改扩建农村社区文体广场111处;完成29个乡镇、320个行政村宜居达标工作和18.35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工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巩固发展,参合农民达228.2万人,参合率99.2%;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进一步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增长幅度近一倍。

农村低收入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四年来累计实现减少低收入贫困人口11.93万人,全面完成省、市确定的减少低收入贫困人口工作目标。

到2014年末,农民人均收入明显提高,贫困地区人均纯收入达到9250元,比2013年增幅4.4个百分点,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目前,全市人均纯收入在60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还有17.4万人,人均纯收入在32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6.7万人。

扶贫工作体系日臻完善,由以救济式扶贫为主向以发展优势产业扶贫为主转变,有序开展产业扶贫、智力扶贫、贴息扶贫、移民扶贫、整村推进和到户扶贫。

二、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农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阶段,即将来临的“十三五”则是我市农业现代化加速发展阶段。

准确把握“十二五”我市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态势,认真分析“十三五”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有助于我们做出科学判断,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一)面临的严峻挑战

经过多年特别是“十二五”时期的不懈努力,我市农业农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在快速发展的背后,我市农业农村经济依然大而不强,快而不优,也积累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加快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难。

1.县域综合实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014年,全市8个涉农区县,4个郊区的综合实力普遍高于4县(市),其中,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沈北新区是康平县的2.7倍。

在全省14个市县均主要指标排名中,我市县均地区生产总值排名远低于大连和鞍山,与营口相当,一市三县地区生产总值同瓦房店市相当;县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低于大连、盘锦和丹东;固投则低于大连、鞍山和盘锦。

县域经济整体实力和同等城市相比较,还有一定差距。

一是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三次产业比例不合理,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占比较低。

如,法库县2014年三次产业比为18:

54:

28,服务业仅占28%,与我国南方沿海地区服务业占比超过50%相比,有较大差距。

二是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融资成本、原材料价格、人工费用上涨等因素影响,产业集群、重点项目和企业运行困难加大,县域主要经济指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2014年,县域地区GDP增长仅为4.6%。

去年,国务院为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出台了《关于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由于没有了优惠政策,县域特别是康平等区位优势不明显地区,吸引投资能力减弱,招商引资将更加困难(见表8)。

三是创新能力不强,新兴产业发展不足,主导产业不突出,现有产业集群还没形成完整产业链,企业提档升级缓慢,县域地区仍以传统产业和产品为主,缺乏核心竞争力。

四是基层财力普遍薄弱。

乡镇经济发展缓慢,几乎没有税收来源,财政收入增长乏力;大部分村集体没有经济收入,有的村集体债务负担沉重,无法满足各种公共服务所需,严重制约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据调查,截至2014年,辽中县肖寨门镇负债总额4127.91万元,全镇19个行政村均有负债,其中大兰坨村负债487.9万元,三西村负债406.88万元。

五是城镇化进展缓慢,城镇化率不高,县城建设步伐迟缓,产城互动发展融合度不够,整体形象不佳。

表82010-2014年县域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率

2.现代农业发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去年农业部发布的《中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报告2013》,对全国35个主要大中城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测算结果显示,北京、上海、大连、天津等城市总体发展水平较高,我市位列第10位。

报告又分农业现代化、“菜篮子”产品保障、质量安全、休闲与生态农业发展以及示范辐射能力等5个单项分别评出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其中,我市仅在“菜篮子”产品保障方面位居第三,其他四项均未进入前8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市现代农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

一是现代农业发展基础薄弱。

农业先进技术、现代装备的支撑能力不足,资源、资金和人力等生产要素向农业配置不够,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和农民素质较低,农业发展方式仍然粗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低,农田水利设施不够完善,全市灌溉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40%左右,易涝耕地面积占耕地面积一半以上,农业抗灾减灾能力较弱。

二是设施农业发展水平不高。

目前,我市设施大棚多数没有进行更新和升级改造,一些早年建设的棚区因设计不合理、架材老化等原因,生产能力和效益显著下降。

设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不够健全,不能完全适应生产需求,基层技术推广服务人员短缺、栽培技术创新不足,生产品种与市场需求契合度不高,设施农业种植结构雷同,产品结构性、区域性、季节性产量过剩,拉动农民增收能力不强。

如,法库县秀水河子镇从2010年开始发展设施农业,累计设施农业面积达到4万亩,但由于上述等原因,加之没有老旧棚区改造补贴政策,目前仅存设施大棚5000亩。

三是现代都市农业项目规模小、档次低。

近年来,虽然我市都市现代农业取得一些成绩,但还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总体规模偏小、产业形态单一、各地区发展不平衡。

一方面是项目建设资金不足,加之农业项目抵押物的局限性,金融融资渠道不畅,如,辽中世外桃园、东陵怡冠项目因无法融资导致资金链断裂。

另一方面是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缺少,都市农业部分项目因没有用地指标无法落地,严重影响了都市农业新上项目的建设。

如东陵区德天农庄按园区规划建一个农产品加工车间及冷库,因没有建设用地指标,只能将园区一块一般农田转为建设用地的申请报市区有关部门,但能否通过审批或多长时间审批下来,企业无法确定,阻碍了项目建设进程。

四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山多峰少,实力弱。

目前,我市国家级龙头企业仅有7家,省级57家,与大连市国家级龙头企业20家,省级83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集中体现在总体规模、经济实力、影响力、竞争力等方面,在产业竞争中优势不明显。

五是品牌创建任重道远。

近年来,我市的现代农业品牌建设虽有起色,但一直落后国内先进地区,且差距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如成都市仅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就有39个,其品牌价值超过50亿元。

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对现代农业品牌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在国际甚至是国内鲜有雪花啤酒、红梅味精、双喜压力锅等叫得响的知名品牌。

3.农村农业资源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一是农业资源持续减少。

由于对土地、水等农业资源的掠夺式开发,耕地的数量不仅在减少,质量也在下降,不仅使生态环境严重受损,而且危及农业的长远发展。

二是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严峻。

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仍较突出,用肥结构不合理、施肥方法不科学造成农田氮、磷流失,加速水体富营养化;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农作物秸秆焚烧以及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

三是林业生态建设不容乐观。

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林分质量差,生态防护功能低下,全市森林资源进一步增长难度较大。

同时,由于林业经济周期长、效益差,退耕还林补贴仅90元/年/亩,远低于大田玉米的收益,农民积极性不高,毁林复耕、林地小开荒以及偷盗林木等问题十分突出,由于边治理边破坏,全市林业生态环境,特别是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开始恶化。

四是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还需加大力度。

目前在一市三县的12座垃圾处理场、61座转运站、1024台收运车辆,仅有8座垃圾场、19座转运站正常运行,且整体运行状况较差,配备的收运车辆大部分未投入运行。

按每400人配置一名保洁员的标准,全市农村村级扫保人员共需配备6625人,目前仅落实3568人,而且由于区县投入资金不足,扫保人员工资不能及时足额发放。

4.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有待进一步夯实。

一是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薄弱。

“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

一些农田水利设施还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家底,部分农村道路破损严重,电水气等重大基础设施还不配套,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如,新民市卢屯乡黄岱子村只有2条连接外部道路,虽仅有9公里,但多年没有得到维修,村民出行非常困难,严重制约当地发展,像这种破烂不堪的道路在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非常普遍。

部分地区对基础设施重建设、轻管理,管建不管修,缺少必要的维护、维修经费投入,导致公共基础设施损毁严重。

二是基层组织建设需要规范。

当前由于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村干部待遇普遍偏低,个别农村党员干部工作简单粗暴、拉帮结派、任人唯亲,村务管理工作不规范,导致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干群关系比较紧张,降低了基层党组织和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公信力,严重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和谐乡村建设和社会稳定。

三是社会保障和民生工作还需扎实推进。

一方面,从调查数据看,“十二五”期间我市农民收入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总体呈扩大趋势,2000年为1.2:

1,2014年为1.9:

1。

主要是农村发展滞后,农民增收基础还很薄弱,特别是全市农村还有近17.4万人的贫困地区低收入群体,需要尽快脱贫致富,任务艰巨。

另一方面,由于城乡之间社会保障还不同步,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相差悬殊,大量优质资源依然集中在城市,农民在就业、就医、就学等方面有巨大差距。

特别是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应予以高度重视,由于缺乏基本理财技能和谋生手段,一些失地农民在领取大额补偿后,要么管理不善蚀了本,要么投资无门坐吃山空,更有甚者“吃了、喝了、赌了”挥霍一空,并催生了一批“种田无地、上班无岗、社保无份、创业无钱”的“四无”人员。

据调查了解,目前,我市38.4万失地农民中,还有3.7万人尚未就业,有3.6万人未被纳入养老保障范围(见表9)。

四是政策扶持还需形成合力。

当前,国家、省市逐年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对促进“三农”发展起了决定作用,但也应看到,这些资金分属不同的部门,投入领域也各有侧重,由于缺乏全局谋划和统一规划,往往遍地开花但效果不佳。

据问卷调查,有54.8%的农民认为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手段,而2012年以来,我市用于扶持农业优势产业发展的投入为20.2亿元,仅占总投入的4.9%。

以2014年为例,支持高效特色农业发展的投入资金为1.9亿元,占当年投入的1.3%,用于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仅为0.6亿元,占当年财政“三农”投入的0.41%。

表9全市各区县(市)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情况一览表单位:

人、元

项目

地区

己参加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含基本生活保障)人数

尚未纳入保障

范围人数

月领取

养老金

全市

169312

36108

--

和平

7997

2257

765

沈河

6264

3959

765

铁西

30262

767

765

皇姑

7235

2779

765

大东

6987

0

765

浑南

73452

7806

648

于洪

14825

7869

648

沈北新区

10591

690

648

苏家屯

9603

1893

648

新民

921

0

465

辽中

0

1241

465

法库

549

6711

465

康平

626

136

465

(二)面临的难得机遇

危机与出路并存,挑战与机遇交织。

新常态在带给我们诸多挑战的同时,也为我们加快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诸多有利条件。

一是从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来看,最大的投资空间在农村,最大的消费潜力在农民,最好的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