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一天中四个学习的高效期.docx
《高中生一天中四个学习的高效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一天中四个学习的高效期.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一天中四个学习的高效期
高中生一天中四个学习的高效期(2011-05-0508:
27:
39)转载▼
标签:
杂谈分类:
级部工作
第一个学习高效期:
清晨起床后,大脑经过一夜的休息,消除了前一天的疲劳,脑神经处于活动状态,没有新的记忆干扰。
此刻学习一些难记忆但必须记忆的东西较为适宜,如外语、定律、历史事件等。
有时即使强记不住,大声念上几遍,也会有利于记忆。
第二个学习高效期:
上午8点至10点,人的精力充沛,大脑易兴奋,严谨而周密的思考能力、认知能力和处理能力较强,此刻是攻克难题的大好时机,应充分利用。
第三个学习高效期:
下午6点至8点,也是用脑的最佳时刻,不少人利用这段时间来回顾、复习全天学过的东西,加深印象,分门别类归纳整理,也是整理笔记的黄金时机。
第四个学习高效期:
入睡前一小时。
利用这段时间来加深印象,特别对一些难于记忆的东西加以复习,则不易遗忘。
提高上课效率须改三点习惯(2011-04-0115:
29:
55)转载▼
标签:
杂谈分类:
高三班务
高三的学习生活已经过去半个月了。
一些高三教师反映,仍有不少学生不能有效利用课堂时间。
有关老师提醒学生,要改正不预习、课上钻“牛角尖”和埋头记笔记三个习惯,全身心投入学习,才能提高上课效率。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也是老师传授重要知识点的时间,课上的听课效率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
钢院附中高三教师杨光说,学生课前不预习,缺乏相关的知识准备,容易导致上课听不懂、收获少。
上课前,尤其在老师讲新知识前,学生一定要做好预习工作,提前知道听课的重点,还要将预习时弄不懂的地方标记出来,待上课时重点听老师讲解。
这样,学生在听讲时就会感到比较轻松了,可以尽可能地把精力放在理解和思考问题上,提高听课效率。
一些学生听课容易钻“牛角尖”。
他们在听课过程中遇到听不懂的地方就停下来自己琢磨研究,经常跟不上老师的讲课节奏,很容易听不到老师后面讲解的重要内容。
学生在课上如果遇到没听懂的问题,可以做好记号,先放一放,等到课后再向老师、同学请教。
这样就不会因某个问题影响学习其他内容,可以充分利用课堂上的听课时间。
课上只顾埋头记笔记也是导致一些学生听课效率不高的原因。
这些学生把课上的时间都用来机械地抄笔记了,既不利于独立思考,也不益于理解、消化知识。
在课上,抄写笔记是必要的,但老师讲的内容很多,学生并不需要全部记录下来。
在课堂上学生要以听课为主,记笔记为辅。
书上有的内容不必重复记录,要记一些书上没有的典型例题和解法以及老师反复强调的有关内容。
如果看见什么就记什么,势必影响听课效率
实用治班技巧:
“宽严相济”、“赏罚并举”(2011-02-2419:
34:
22)转载▼
标签:
杂谈分类:
高一班务
实用治班技巧:
“宽严相济”、“赏罚并举”
宽与严是班主任治班的风格,赏与罚是班主任治班的手段。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只有科学、能动地展示宽与严的风格,合理、有效地运用赏与罚的手段,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班效果。
一、宽严相济,宽严有度
宽是班主任的一种风度,一种雅量,班主任对学生不可无宽,无宽则不亲和,不亲和就会陷入孤立,四面楚歌。
严是一种威仪,一种力量,班主任对学生不可不严,不严则不能立威,不能立威则政令不行,班级管理就不能成功。
宽严的运用必须把握好火候与尺度,做到宽严相济、宽严有度。
1、先严后宽
《菜根谭》中讲到,“先严后宽者,人感其恩;先宽后严者,人怨其酷”。
初接触学生时,班主任一定要示学生以威严。
无威不能立望,学生如果不把班主任放在眼里,学校的规章制度便难以严格落实,难以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而班级的初始班风一旦偏斜,今后再想扭转,恐怕非一日之功可就。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带班之初形成良好的班风可为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班级的一切工作走上正轨之后,班主任应逐渐亲善学生,针对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宽严的尺度。
要善于容学生之短,宥学生之错。
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班主任以宽松的方式处理为佳。
因为学生的很多错误都是成长中的错误,是阶段性的产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也会逐渐意识到以往的幼稚可笑之处,回想到以前不懂事时犯的错误,班主任宽以待之,他们必会心存感激,而以奉献于班级作为对班主任的回报。
2、整体严,个体宽
面对班级整体,班主任应明确宣布规章制度、布置工作任务,严格落实班主任的各项要求。
对于班级出现的不良事件,要面向全体学生讲明问题的严重性,深入挖掘,指出厉害,强调指出事件对班级造成的恶劣影响。
针对具体情况,可点名或不点名地对犯错学生加以斥责,以对全班学生起到警示作用。
面对学生个体,班主任可私下与之交流,可多站在学生角度为之分析违纪的危害,讲明班主任为了维护集体利益而批评处罚他的原因,相信他今后可以改正缺点,也希望老师和学生之间互相理解。
这样既能让学生认识到错误,也会让学生理解老师的意图,让犯错学生在明理中规范行为,避免因班主任的批评处理严厉而导致师生关系的疏远。
3、严后必宽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任何场合,学校的规章制度、班主任的“师道尊严”都必须维护,对于违规、违纪学生,班主任为达到教育警诫全班学生的目的,必须对其严肃处理,即使学生当时不认可班主任的处理方式,甚至痛恨班主任,从大局考虑出发,班主任也必须“有法必依”,否则不足以正班风、树正气。
对问题学生进行纪律处理只是第一步,后面的第二步工作是万万不可少的,即对被处理学生的安抚工作。
《菜根谭》中说“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太高,当使其可从。
”学生的思想境界毕竟还未达到“依理不依情”的地步,不管班主任如何正确,学生只要失了颜面,心中总会有郁结之气。
存有郁结之气,早晚会寻机与班主任对立。
因此,班主任事后一定要找被处理的学生谈心,做好善后工作。
此时班主任应以和缓的语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要挖掘学生日常行为中的闪光点,鼓励他改正错误,并让他理解班主任怒其不争的心情。
在班级管理中,无论宽与严都应饱含着爱的深情,以教育好学生为根本目的。
严是责任,严而不酷;宽是智慧,宽而不乱,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赏罚并举,赏罚分明
《孙子兵法·计篇》中讲:
“主孰有道?
将孰有能?
天地孰得?
法令孰行?
兵众孰强?
士卒孰练?
赏罚孰明?
吾以此知胜负矣。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出“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从古至今,无论是治国还是治军,都把合理赏罚看作是激励士气、惩诫不法、取得成功的重要手段。
治班亦是如此,没有赏罚不足以明制度、立规矩,没有赏罚不足以励士气、扬正气。
班级管理必得有赏罚,赏罚必得有依据、讲方法。
1、赏罚有据
所谓“赏罚有据”,是指“赏罚”必须有事实和规章的依据。
“赏”,一定要给予有功之人;“罚”,一定要给予主观上有过之人,不能随心所欲。
无论是赏还是罚,班主任一定要在全体学生面前充分讲清赏罚的理由。
若赏罚无据,赏罚不当,不但班主任的威信会下降,而且会使受赏的学生会遭到其他学生的排斥,受罚的学生会赢得其它学生的同情。
这样校纪班规就不能正常推行了。
要使赏罚公正,班主任一定要事先多了解情况,弄清事实原委,要多倾听学生的意见,只要做到客观公正,一般就不会出问题。
2、赏罚有信
所谓“赏罚有信”,是指该赏则赏,该罚必罚,全班学生概莫能外。
在赏罚中班主任必须一视同仁,绝不能将个人的感情因素掺杂在赏罚之中。
对于班级的优秀学生犯错误,班主任要给学生讲明,尽管他是优秀班干,犯了错误同样也要接受处罚。
但同时要说明,只要是人,都会犯错误,希望大家能够看人以长,今后还要支持这位班干的工作,绝不能拿他这次受罚作为不服从他管理的理由。
对于不喜欢的学生班主任也要做到该赏则赏,这样反而能增加全体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感,也会化解该生对班主任以前的抵触情绪。
3、赏罚有度
不管是赏还是罚,都要把握好一定的尺度,所谓“过犹不及”是也。
赏过头,会造就受赏学生的傲慢心理,同时也会激起其它学生的忌妒心理;赏不足,会导致当事学生的失落心理,会挫伤他的积极性,同时丧失了一次在全班树立典型教育形象的机会。
(班主任工作)罚过量,会导致受罚者对班主任的愤恨及全班学生对班主任的疏远;罚不足,今后就仍会有效尤者。
因此,赏罚适度是班主任必须要慎加考虑的。
尤其是对于同一类型事件的首次赏罚,班主任一定要慎重对待,因为这将成为日后每次遇到这一事件时学生心中的处理参照,如果以后的赏罚与此差距较大,学生必会拿第一次的处理方式与班主任论争,那么班主任将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
4、赏罚有方
赏罚一定要讲究方法与策略,方法掌握不好往往会影响赏罚的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
(1)赏罚并举
战国军事家吴起曾说:
“进有重赏,退有重刑”。
有罚必要有赏,重罚必有重赏。
赏与罚都不应单独存在。
只罚不赏很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情绪、抗拒心理,即使最终达到了目的,隐患也定然潜伏了下来。
只赏不罚,会降低班主任的威力,受赏的没有深刻感受到特殊的礼遇,未受罚的也依然会我行我素。
赏罚并举,甚至是同时进行,对学生将会起到最好的触动作用。
在处罚犯错学生之后,最好立刻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行赏。
罚之前一定要明确表明班主任对此事件的态度,并强调今后累犯者将从重处罚。
赏之前一定要讲明赏的原因,并大肆表扬受赏学生。
这一冷一热的瞬间变化达到的效果有二:
第一,教育中间学生去恶趋善,找准自己的方向。
第二,赏罚同时进行,互相印衬,使学生印象更为深刻,加强了教育效果。
(2)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并重,身体处罚与精神处罚并行
“赏”分为物质的与精神的。
物质奖励一定要有,因为实物是直观的,效果是直接的,学生拿在手里,心里是满足的。
兵法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指的就是物质奖励。
但比物质奖励更有价值的当是精神奖励。
士为知己者死,虽赴汤蹈火而在所不辞的例子古往今来大有所在。
长征路上红军战士缺吃少穿,贫病交加,但仍愿跟着共产党走,就是最好的例子。
它的前提是正确的价值观必须树立起来,物质的作用是一时的,而精神信念的作用是长久的。
所以班主任对学生长期而有效的正确价值观的教育是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前提。
对于问题学生,批评教育、纪律处分虽然是必要的,也是有效果的,但身体处罚也是必不可少的。
问题学生之所以会犯错误,就是因为思想上有偏差,认识上还未达到高层次,纯“理”的说教往往还难以让他受到触动,这时辅以身体的处罚就很有必要了。
对于身体的处罚,最有效、最可靠的做法就是令犯错学生罚站。
罚站算不算体罚呢?
注意了,这里有个前提和度的把握。
前提是:
一、该生确实有错。
二、该生屡犯此错。
三、该生错而态度不好。
度的把握是:
一、该生身体健康、四肢健全,无精神性疾病,能够长时站立。
二、该生当天无身体不适症状。
三、罚站时间一次不宜过长,以半小时内为宜。
四、罚站时未剥夺该生听课的权利。
五、罚站后学生身体无不良反应。
符合以上前提和度的把握,就是对违纪学生的正常惩诫而非体罚。
(3)表扬的作用永远大于批评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
“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受到他人重视,自己的行为被认为有特殊的重大意义时,人的主观能动性便能够被充分被激发,潜在的能量才能够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和运用。
研究还表明,对学生而言,表扬的作用大于批评,批评的作用大于漠视。
班主任对学生的表扬可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及时表扬与阶段总结性表扬结合。
二、当众表扬与私下表扬结合。
三、实事求是性表扬与适当夸大性表扬结合。
四、物质表扬与精神表扬结合。
学生取得了成绩或进步,通过表扬加以巩固,可促使学生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4)罚点赏面
既然赏的作用大于罚,班主任就应坚持“罚点赏面”的原则。
缩小罚的面,扩大赏的面。
当部分学生同时犯错误时,找出“首犯”重点处理,即所谓“擒贼擒王”,毕竟法不责众,打击面不可过广。
对于“赏”,则应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普遍的“赏”不一定级别很高,一句表扬的话,一颗光荣榜上的红五星,一个小奖品都可令学生心满意足。
(5)赏不逾时,罚不过夜
无论是赏还是罚,都要及时处理。
《司马法·天子之义第二》:
“赏不逾时,欲民速得为善之利也。
”逾期赏罚,赏罚所达到的效果会打折扣。
尤其是“罚”,如果拖得太久,会使学生怀疑班主任处置的公正性,至少会阶段性地造成“军心”不稳。
(6)先赏后罚与先罚后赏
赏罚宜并举,这里就存在一个赏罚先后顺序的问题。
对学生个体而言,宜先赏后罚。
当学生犯了错误,班主任不能一味地批评,一味地批评会引起学生的对立情绪。
班主任应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批评之前先肯定其优点,用表扬与肯定作为铺垫,这样学生对批评也就容易接受了。
对学生整体而言,宜先罚后赏。
罚在前,以突出校纪班规的严肃性。
赏在后,作为缓冲,让全体学生明辨识是非,看到希望,有利于学生去恶趋善,寻求进步。
5、罚之禁忌
“罚”虽然是学生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但“罚”不当将产生严重后果,会造成学生与班主任的直接对立,让班主任今后的工作陷于被动。
以下几种惩罚方式是应该严厉禁止的。
(1)讽刺贬损:
即对学生讽刺挖苦,用语言贬损学生的人格,尤其是当众讽刺挖苦学生。
(2)打骂:
无论什么原因,只要打骂学生,再有理的班主任也会变成无理。
(3)体罚:
如让违纪学生头上顶椅子罚站,蹲马步等。
(4)侮辱性惩罚:
如给学生嘴上粘封条,让学生学狗叫等。
(5)公布隐私:
如将学生的日记、信件、情书、两性行为等公之于众,此种情况的严重后果甚至会导致学生轻生。
(6)孤立犯错者:
令全班学生不许和犯错学生说话。
(7)剥夺参与权:
令犯错学生不得参与运动会、春游等集体活动。
(8)剥夺求知权:
如不给犯错学生批改作业,不解答犯错学生学习上的疑问。
(9)学生“连坐”:
一个学生犯错,全小组甚至全班学生受罚。
如一人未打扫卫生,要求全组罚扫。
不知教室玻璃是被谁打碎的,要求全班学生赔钱。
(10)家长“连坐”:
学生有错,殃及家长。
如讽刺贬损家长,让家长在全班当众检讨等。
(11)无关联惩罚:
学生在此事上犯了错误,在彼事上受惩罚。
如学生顶撞老师,老师将学生的学习成绩打低。
“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引以为戒,改正错误,再行进步,班主任切不可以不当的惩罚方法使学生走向教育目的的反面。
综上所述,“宽严相济”可有效地树立班主任的威望,“赏罚并举”可令班级迅速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道路,二者是班主任搞好班级管理的重要风格与手段。
班主任在加强对学生的正面教育引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的同时,只有科学、合理、得体地使用“宽严相济”、“赏罚并举”的风格与手段,充分发挥二者的重要作用,才能积极调动学生的上进心,使学生自觉自愿地走上追求进步、趋向光明的道路!
二、加强班级管理网络建设,提高班级管理质量
班级建设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情,与我们每个任课教师都息息相关,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要提高认识,以责无旁戴的责任心,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建立建好三条网络。
年级组——班主任——学生干部的常规管理网络,班主任——任课老师——学生的教学、思想教育网络,和班主任——老师——家长管理网络。
要保证网络的的畅通和有效使用。
特别是任课教师,要大胆管理,全力以赴,强化对学生的理想、信念、前途教育,以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以积极、奋发、充满活力的年级氛围迎接高三的到来。
加强学生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1.加强理想教育,解决学生动力源的问题
没有远大理想,就没有学习的动力,没有近期目标,就没有脚踏实地,勤奋拼搏。
我们的学生,之所以调皮、没有上进心,难管理,主要是理想教育不到位,安于现状,对未来没有自己的打算。
我们强调的学习现实多,理想教育少,使成绩好的学生沾沾自喜,成绩差的学生丧失信心。
均不能很好的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人是需要理想的,理想才是学生勇于拼搏的动力源。
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一要真正重视理想教育,帮助学生指明目标和方向;二要尊重、关爱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老师是为他们的终身负责、为他们找出路,减少对立情绪;三要加强学生责任心教育,结合“自主与责任教育”工程,让学生明白,祖国的建设、学校的发展、家庭的幸福,舍我其谁的意识;四要调整班会的结构,坚决杜绝简单总结反馈常规,然后让学生学习的不良做法,充分认识“磨刀不误砍柴功”的古训,以灌输和生动事例相结合,加强学生的理想教育,全面挖潜学生的学习动力。
班主任、任课教师要把理想教育作为提升学习动力,进而提高班级、学科成绩的重要手段来抓好。
4、善结小帮派。
早恋现象较理科班为多。
由于文科班女生多,女生天生的特点,使其感情细腻、真诚,往往同学间的一小点矛盾,就造成隔阂,结成小帮派,企图孤立对方,抬高自己;高二时期的学生,正值十六、十七岁,处于花季之年,生理开始发生变化,重打扮,好异性。
而文科班又基本上集中了年级女生的“精华”,时常招来男生的骚扰,造成情绪波动。
这些情况十分不利班级的团结、稳定。
第四,密切班主任与学生联系,通过经常性的个别谈话,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战胜自我。
学生行为规范的培养,除了严格的管理还应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及出现问题,通过个别谈话,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
贝多芬说明:
“卓越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中百折不挠。
”针对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就应帮助她仔细分析,找出自己的优点与长处,认识自己的潜力;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
对学生间出现的早恋现象并不完全是严格的纪律所能约束的,大庭广众之下的批评,只能引起相反的结果,而通过个别交流,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总之,对高二文科行为规范的培养,既要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又要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优势,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管理学生和学生自主有机
1.在学习上两极分化日益明显。
经过高一一年的学习,学生在知识掌握程度上已较明显的分出层次。
一部分学生在一年学习中(尤其是在考试中)屡遭挫折,对学习的灰心、自卑甚至害怕等心理也在渐渐固化,出现兴趣转移,偏科等倾向。
对中下等水平的学生来说,学习目的模糊,学习动机不强,处于一种淡漠的被动状态。
2.偏科现象严重。
分科之后,许多学生对语文数学英语很重视,但是对自己所选综合科中的部分科目重视不够。
导致偏科现象严重。
3.孤独感和焦虑感较强。
高二学生是高中阶段的“断层”时期。
因为高一新生刚进入高中,对学校、老师、同学以及学习都有新鲜的感觉,同时,其兴奋心情也使其具有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高三的学生因为就要参加的高考,家长和老师对他们给予更高度的关注。
相反,老师和家长对高二的学生的关注就相对较少,使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孤独感和失落感较强。
其次,很多学生目标不明确,既没有高一时的雄心壮志,也没有面临高考的紧迫感,是一个容易出现动荡和茫然的时期。
一旦遇到挫折,特别是考试中受到打击,就会自我怀疑,产生焦虑。
4.早恋现象增多。
有人用“三动”来形容高中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情感变化:
高一是按兵不动,高二是蠢蠢欲动,高三是雷打不动。
高二是高中阶段恋爱发生率最高时期,其中有生理发展和社会影响的因素,还有其心理原因。
高二学生所要承受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越来越多,他们非常需要理解和关心。
然而,由于家庭、学校对他们的关注不够,导致他们只能从外界获得关爱的感觉。
有些学生谈恋爱就是要寻找一种被爱、被重视、被珍惜的感觉。
其次,受电视、电影、网络等影响,很多学生把爱情过于美化、理想化,向往浪漫的爱情,因而会模仿成人谈恋爱。
对于学生的早恋或者男女异性同学交往过密等,总是让很多家长头痛。
但是,如果我们一味地强调早恋为孩子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不考虑其不可抹杀的固有的特性,对孩子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也是不科学的。
对此,我们可以注重跟孩子说明早恋的原因和它将给早恋者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其次,早恋问题源自于性,那么我们就从源头开始引导。
很多家长认为性是难以启齿的东西,回避或很少和孩子谈论有关性知识。
因此,而孩子由于生理和心理的日趋成熟,对性存在很大的好奇心,希望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当他们不能从家长和老师那里获得性知识时,他们便会到杂志、报刊、网络、影碟上寻找,从同学、朋友那里寻求,而从这些途径获取的性知识却不一定是健康、科学的。
我们要大方教给学生有关性方面的知识,让学生懂得性知识,使他们对性有科学的认识,不再对它有一种神秘和好奇的心理。
对已经早恋的学生给予理解和加以正确的引导,尽量将他们“恋情”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低程度。
二、高二学生的心理特点的有效对策
1.老师的对策:
明确高二学年在整个高中学习中的地位,把握准高二学生的心理特点制订有效的教学对策
高二是承上启下的一年,是学生成绩分化的分水岭,学生的成绩往往形成两极分化:
行则扶摇直上,不行则每况愈下。
在这一年里学生必须完成两个转变:
第一,思维方式的转变。
从初二开始,学生的思维开始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经验型水平向以抽象思维为主的理论型水平转变,到了高二年级这种转变要初步完成。
第二,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初中,由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较差,获取知识主要是从教师那里被动接受。
到了高一,这种情况虽然有所改变,但对老师的依赖还是比较重。
直到高二,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增强,获取知识一方面从教师那里接受,但这种接受也应该有别于以前的被动接受,它是在经过自己思考、理解的基础上接受。
另一方面通过自学主动获取知识。
学生能否顺利实现这两个转变,是学生成绩能否突破的关键。
高二面临着文理科的选择,不管学生选择理科还是文科,都表明他对理科(文科)的学习有兴趣,对学好理科(文科)有信心。
外加一些文科(理科)课程的停开,学生有如步履艰难的跋涉者甩掉了一些包袱,有如释重负之感。
觉得时间充足了,负担轻了,可以轻装上阵,将落下的课程补上,将自己的竞争对手赶上并超越。
真可谓雄赳赳气昂昂,有一种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情。
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学生的自信心和奋发精神是学生赖以发展成长的最根本的内在动力和最宝贵的积极的心理因素。
教师要抓住这一大好契机,创造成功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充满自信、激发潜能,使学生的学习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到了高二,班级重组、班主任的变更、班上有些课程的授课教师的变动,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
他(她)必须经过一段时间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新教师的授课方式。
做为教师,对这些从其他班级新分来的学生,应加倍呵护,使他们尽快融入这个班级;应多与他们交流,帮助他们尽快适应自己的教学方式。
高二学生对高中的新鲜感没了,看到高三学生紧张的学习状态,高考的冲击,开始意识到时间的紧迫。
学习自觉性加强,自学能力提高。
经过高一一年的学习,学生基本上已经跨越了由初中到高中的一个大的台阶,慢慢适应了高中的学习。
高二学生普遍感到学习不再象高一那样吃力。
经过几次大考,比较全面地认识了自己的学习实力,那种因考试的成败而大喜大悲的浮躁心理已基本能自我控制。
能理性地思考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客观地评价自己,不怨天尤人。
也多多少少摸索出了一些零碎的但缺乏系统的学习方法。
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指导学生如何自学、如何提高自学质量和效率,要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学,不要总是担心学生不会自学浪费时间,事事包办,象幼儿园教师一样,手把手地教。
这样不仅教师教地累,而且学生学地也累。
第二、教师要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结合各科课程特点尽快建立一套适合不同课程学习的方法;将学生零碎的学习方法系统化,形成有自我特色的学科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要把学习方法的指导渗透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即一方面改革教法,着重能力培养,一方面具体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得当,学生学起来轻松,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否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