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行政管理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04897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3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大行政管理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安大行政管理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安大行政管理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安大行政管理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安大行政管理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大行政管理教学大纲.docx

《安大行政管理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大行政管理教学大纲.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大行政管理教学大纲.docx

安大行政管理教学大纲

安徽大学

《行政管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前言)

《行政管理学》是研究国家行政机关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政府内部事务客观规律

的科学。

它源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也应当服务于行政管里体制改革的实践。

因此,

行政管理学不仅要及时总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的经验教训,而且要严格地遵循学科理论

发展本身的既有逻辑,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践提供前瞻件的理论指导。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和要求是:

本课程是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

习和研究,要求达到:

第一,系统了解行政管理学的内容体系、研究范围和基本概念;第二,

掌握行政学的基本原理,能够运用基本原理观察和分析行政管理实践中的问题;第三,熟悉

行政管理实践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第四,掌握行政管理活动所涉及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先修课程要求:

管理学、政治学、法学基础理论

本课程计划72学时,4学分。

选用教材:

《公共行政学》,杨寅主编,王辉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教学手段:

课堂讲授、讨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考核方法:

考试

教学进程安排表:

周次学时数教学主要内容教学环节备注

14

第一章绪论行政学概述、行政学的产生、

演变、未来发展趋势

讲授2--37

第二章行政职能行政职能概述、市场经济

条件下的政府职能、我国政府职能转变

讲授

安排案例

课堂讨论

3--47

第三章行政组织行政组织概述、行政组织

建设的原则、我国行政组织改革

讲授

安排案例

课堂讨论

5--68

第四章行政领导行政领导概述、行政体

制、行政领导艺术和方法

讲授作业

8--98

第五章人事行政人事行政概述、西方公务

员制度的产生、演变;我国古代人事行政概

况;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内容

讲授

安排案例

课堂讨论

106

第六章行政道德行政道德概述、行政道德

在行政行为中的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

行政道德建设

讲授讨论

11--126

第七章公共财政公共财政概述、我国公共

财政体制的历史演变、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

公共财政

讲授

134

第八章机关管理机关管理概述、机关管理

内容、机关管理改革与发展趋势

讲授作业

14--158

第九章行政决策与执行行政决策概述、行

政决策体制、行政执行理论

讲授

安排案例

课堂讨论

166

第十章行政监督行政监督概述、我国行政

监督体系及其完善

讲授讨论

174

第十一章行政法治行政法治概述;行政立

法、执法、行政诉讼

讲授

184

第十二章行政绩效行政效率概述;绩效管

理的原则、方法、程序;目前我国绩效管理

的问题及其完善

讲授

安排课堂

讨论第一章绪论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行政管理和行政管理学的含义,了解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理解行政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掌握行政管理学研究意义和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行政管理与行政管理学

一、行政管理的含义

(一)概念梳理

(二)概念界定

行政管理是指国家行政机关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谋求公共利益、承担公

共责任的管理活动。

正确理解公共行政的关键,是对国家行政机关、公共权力、公共事

务、公共利益和公共责任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二、行政管理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地位

(一)行政管理的历史发展

(二)行政管理的社会地位

三、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

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有效原则、服务原则、法治原则。

第二节行政管理学

一、行政管理学的涵义和内容构成

(一)行政管理学的涵义

行政管理学是研究国家行政机关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政府内部事务客观规律

的科学。

行政管理的主体是行政机关,行政管理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政府内

部事务,行政管理具有客观规律性。

(二)行政管理学的内容构成

行政管理学的内容构成应包括:

行政职能、行政组织、行政领导、人事行政、行政

道德、公共财政、机关管理、行政决策与执行、行政监督、行政法治、行政绩效等。

二、行政管理学的历史发展

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威尔逊被认为

是行政管理学的奠基者。

他在1887年发表的《行政学研究》一文中从政治和行政相分

离的角度,主张建立一门独立学科——行政学。

(一)西方公共行政学的发展

1、行政管理学形成时期(1900—1930)2、行政管理学成长发展时期(1930—1960)

3、行政管理学成熟繁荣时期(1960年以后)

(二)中国行政管理学的发展

1、中国传统的行政文化

2、我国近现代的行政管理学

3、新中国的行政管理学

三、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四、行政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及意义

(一)研究方法

1、规范方法(理论方法)

2、经验方法(实证方法)

3、是案例方法

4、比较方法

(二)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学的意义

1、行政管理学研究旨在从行政活动中寻找规律,可丰富行政学理论。

2、行政管理学研究对处在转型期的中国公共行政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3、行政管理学研究对于提升政府公务员水平,提高政府管理能力提供保障;对于

有志于从事公共管理的人来说,是知识和能力的储备。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一)西方行政管理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发展演变概况、

(二)我国开展行政管理学研究的意义

四、思考与练习

(一)行政管理学为什么会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

(二)行政管理学自产生后至21世纪初的近百年时间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三)试述我国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第二章行政职能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行政职能的含义、特点和基本构成,理解行政职能的历史发

展以及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要点。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行政职能概述

一、行政职能的涵义和特点

1、行政职能的涵义:

又称政府职能,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公共行政活动中所承担

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行政职能主要涉及政府管什么、怎么管、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

2、行政职能的特点:

行政职能具有公共性、执行性、法定性、排他性、系统性和

动态性等特点。

二、行政职能构成

(一)基本职能

1、政治职能

主要是指保卫同家的独立和主权,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各种合法权益,保护国家、

集体和个人的财产不受侵犯,维护国家的政治秩序等方面的职能。

2、经济职能

对政府经济职能内容的界定,分歧较大,就我国来说,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

容:

宏观经济调控、区域性经济调节、国有资产管理、微观管制、组织协调全国的力量

办大事。

3、文化职能

是指领导和组织精神文明建设的职能,包括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对科学、教育、文

化等事业进行规划管理等,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素质,铸造可以使国民自立于世界

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支柱。

4、社会职能

即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对社会公共生活领域进行管理的职能。

(二)层级职能

1、中央政府专有职能

2、地方政府专有职能

3、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有的职能

(三)运行职能

1、计划职能

2、组织职能

3、控制职能

第二节行政环境与行政职能

一、行政环境的涵义、特点和类型

(一)行政环境的涵义:

指直接或间接作用或影响公共行政主体及其活动过程、活

动方式的外部要素的总和。

(二)行政环境的特点:

行政环境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差异性和变异性等特点。

(三)行政环境的类型:

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

二、行政环境决定并制约行政职能三、行政职能的履行可以有效利用和改造行政环境

第三节行政职能历史发展

一、自由放任理论阶段

二、福利国家理论阶段

三、新古典主义理论阶段

(一)对个人理性的假设

(二)基于上述假设推演出的模式

(三)市场力量的角色最大化

(四)政府角色的最小化

第四节行政职能转变

一、政府职能转变

(一)政市分开

(二)政企分开

(三)政社分开

(四)政事分开

二、当前政府承担的主要职能

(一)经济调节职能

1、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

2、研究制度统筹兼顾的政策和规则。

3、加强区域发展协调与指导。

(二)市场监管职能

1、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2、维护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三)社会管理职能

1、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

2、加强社会事务管理。

3、建立健全社会公共安全机制。

(四)公共服务职能

1、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

2、发展教育卫生文体等社会事业。

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一)职能理论的历史发展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

(三)现阶段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中的问题及其解决的路径

四、思考与练习

(一)政府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二)行政职能与行政环境的关系

(三)现阶段我国政府职能如何定位的?

(四)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中存在哪些问题?

如何解决?

第三章行政组织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行政组织的含义、特点和基本要素,掌握行政组织结构和行

政组织体制的基本知识,理解行政组织建设的基本原则以及当前我国行政组织建设的基

本内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行政组织概述

一、行政组织的涵义和特点

行政组织作为诸多社会组织中的一种,是指国家为实现对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管理

而依法建立的政府组织实体及其活动过程。

其特点有:

政治性、社会性、服务性、执行性、权威性、法制性等。

二、行政组织的要素

(一)职能目标

(二)行政人员

(三)物质资源

(四)机构设量

(五)职位设置

(六)权责关系

(七)规章制度

(八)管理流程

三、行政组织的类型

(一)根据管辖的地域范围,可分为中央行政组织和地方行政组织。

(二)根据权限性质,可分为一般权限机关与专门权限机关。

(三)根据功能和作用,可分为领导与决策机构、职能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和辅助机构。

(四)根据管理的客观复杂程度和管理对象的差异,可分综合管理行政机构和专门

政府管理机构。

第二节行政组织结构

一、行政组织结构的涵义

所谓行政组织结构,简单讲就是行政组织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是指构成行政组

织的各机关、各部门、各职位以及各层次之间,为推行公务面形成或建立起来的关系体

系。

二、行政组织结构的实质

行政组织结构是行政组织部门化与层级化的反映与结果。

在行政组织结构关系中,

最重要的是处理好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

(一)行政组织的层级化和部门化

1、行政组织的层级化

2、行政组织结构的部门化

(二)行政组织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关系

三、行政组织结构的形式

(一)直线式结构

(二)职能结构

(三)直线——职能结构

(四)矩阵式组织结构

第三节行政组织体制

一、首长制和委员会制

(一)首长制

又称独任制或行政首长负责制,是指行政组织法定的最高决策权和领导权集中于行

政首长一人,并由其承担全部决策责任和领导责任的组织体制。

(二)委员会制

又称合议制或集体负责制,是指组织法定的最高决策权和领导权交由两人以上组成

的集体共同执掌、集体决策、共同负责的组织体制。

二、层级制和职能制

(一)层级制

层级制又称分级制,指一个行政组织的事权按照纵向上的隶属关系,交由层层节制

的各层次部门或单位处理与行使,且所管辖的事权在性质上是完整的、在领域上是部分

的。

(二)职能制

职能制又称分职制,是指一个行政组织的事枚按照横向的水平分工,交由若干平行的部门或单位分别处理与行使,且每一部门或单位所管辖的事枚在性质上是部分的、在

领域上是完整的。

三、集权制和分权制

(一)集权制

集权制是指一切行政权力主要集中在上级行政组织,上级行政组织对下级行政组织

有完全的直接指挥、管理、监督权,下级行政组织依据上级命令、指令,在上级行政组

织的授权范围内享有有限处理公务白主权的行政组织体制。

(二)分权制

分权制是指下级行政组织对其管辖范围内的行政事务有较大的自主决定权,上级行

政组织仅处在监督地位的行政组织体制。

四、完整制和分离制

(一)完整制

完整制又称一元统属制,是指行政组织中同一层级的各个部门完全受同一行政机关

或行政旨长领导、指挥和监督的行政组织体制。

(二)分离制

分离制又称多元制领导的行政组织体制,是指同一层级各个部门隶属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领导的行政组织体制。

第四节行政组织建设原则

一、行政组织建设的一般原则

(一)只能目标原则

(二)完整协调原则

(三)职、责、权一致原则

(四)精干高效原则

二、中国行政组织的建设原则

(一)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

础性作用,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实现

政企分开。

(二)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优化政府

组织结构,实行权力制约。

(三)按照职、责、权一致的原则,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部门之间

的职能分工,相同或相近的职能交出同一个部门承担,克服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弊端,

上下级政府职能部门的职责要避免“同构”现象。

(四)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行政体系的法制建设,实现政府机构、

职能、编制、工作程序的法制化。

三、重点、难点和教学手段

(一)行政组织的含义、特征、构成要素

(二)行政组织体制、行政组织建设的原则

(三)行政组织的改革

四、思考与练习

(一)什么叫行政组织?

其特征和构成要素是什么?

(二)么是首长制、委员会制、层级制、职能制、完整制、分离制?

(三)行政组织建设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第四章行政领导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行政领导的含义、特点,掌握行政领导者的产生方式、基本

的权责关系、基本素质和能力,理解行政领导艺术的基本内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行政领导概述

一、行政领导的涵义和特点

(一)行政领导的涵义

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中的领导者依据宪法和法律授予的权力,并借助于诸多非权力因

素,指挥、影响下级和广大群众,共同完成行政事务的过程。

行政领导是一个由领导者、

被领导者及其环境三项基本要素组成的有机系统,行政领导是一个动态的行为过程,行

政领导是高层次的社会管理活动。

(二)行政领导的特点

行政领导具有法定性、权威性、协同性等特点。

二、行政领导的地位和作用

行政领导是整个政府管理系统的中心,也是行政运作的指挥中心。

行政领导决定着

—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政治安定、国力强弱和民族兴哀。

行政领导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导向作用、指挥作用、督导作用、激励作用、协调作用和服务作用。

第二节行政领导者

一、行政领导者的产生方式

(一)选任制

(二)委任制

(三)考任制

(四)聘任制二、行政领导者的职位、职责与职权

行政领导者是指行政机关中享有一定的法定职权,率领和指挥下属完成行政事务,

负有特定的义务和责任的人。

(一)行政领导者的职位

(二)行政领导者的职责

(三)行政领导者的职权

三、行政领导者的素质和能力

(一)行政领导者的素质

(二)行政领导者的能力

四、行政领导班子结构优化

行政领导班子,即行政领导集体。

行政领导班子结构,是指行政领导各成员之间的

相互搭配和组合方式。

行政领导班子的结构是否优化,组合是否合理,对于领导职能作

用的发挥程度,对行政目标能否实现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行政领导班子结构的优化,就是指领导班子的各个成员,要由不同的专业知识、工

作经验、年龄、性格、气质的人员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合理组合和搭配。

第三节行政领导方式

行政领导方式是行政领导者从事领导工作的风格和行为。

行政领导方式与领导体

制、领导环境、领导观念以及行政领导者的素质能力密切相关,它规定和影响着行政领

导方法和领导艺术的运用,并决定着领导活动的成败得失。

一、行政领导方式的类型

二、行政领导方法

三、行政领导艺术

行政领导艺术与行政领导方法是相通的,前者是后者的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运用。

行政领导者巧妙地利用自己的职权、知识、才能、胆略、技巧、个性,巧妙地利用领导

环境、领导条件,巧妙地利用领导规律和领导方法,针对领导对象采取合适的方法和技

巧,就形成了独特的领导艺术。

领导艺术有四个特点:

创造性、科学性、经验性和灵活

性。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一)行政领导理论、行政领导体制、行政领导产生的方式;

(二)行政领导者素质、行政领导结构

(三)行政领导的方法、类型和艺术

四、思考与练习

(一)什么是选任制、委任制、考任职、聘任制?

(二)叙述行政领导的职务、职权、职责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当代行政领导者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四)行政领导集体结构科学化的内涵是什么?

怎样才能做到领导集团结构科学化?

第五章人事行政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人事行政职能的含义、原则和内在管理机制,掌握人事行政

的类别,理解人事行政的历史发展以及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过程。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人事行政概述

一、人事行政的含义

建立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础上的人事行政,也可称为国家公共部门人力资源

管理。

它是指以国家行政组织为主要分析对象,研究管理机关依据法律规定对其所属的

人力资源进行规划、录用、任用、使用、工资、保障等管理活动和过程,包括宏观公共

部门人事行政和微观人事行政两部分。

前者是指为保证整个公共组织系统工作性质与人

力资源整体结构的相互匹配以及发展的需要,对公共部门内外的人力资源供求状况进行

宏观和中长期统计、预测、规划,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制度、政策、管理权限和管

理标准,维持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流动、和人才市场的秩序等进行的管理。

后者则

指具体的行政组织、政府工作部门,依法对本部门内现实的人力资源进行开发和管理的

活动及其过程。

二、人事行政的基本任务与基本原则

(一)人事行政的基本任务

1、确立国家人事行政制度

2、制定人事政策与计划

1、具体对人事行政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

人事行政的基本原则

(二)现代人事行政应当遵循如下原则

1、任人唯贤、德才兼备

2、严格推行功绩制

3、用人之长、适才适用

4、结构互补、整体优化

5、不断更新、合理流动

6、依法管理、用人与治事相结合

三、人事行政的内在管理机制

(一)行政竞争机制

(二)人事行政更新机制(三)人事行政保障机制

(四)人事行政激励机制

(五)人事行政监控机制

四、人事行政分类

(一)职位分类

1、职位分类的含义

是指将行政组织体系中的各个职位,按照其工作性质、业务内容、技术复杂程度、

责任轻重大小以及所需资格条件,区分为若干规范化的种类和级别,以此作为公务员管

理的依据。

2、职位分类的过程

(二)品位分类

1、品位分类的涵义

2、职位分类与品位分类的比较

职位分类是以“事”为中心,以公务员所在职位的工作、责任为分类的依据,以工

作的多少来定待遇,是按事设职,按职择人;品位分类是以“人”为中心,以公务员个

人的资格条件为分类的主要依据,以品位的高低来定待遇。

第二节人事行政的历史发展

一、中国古代人事行政制度的历史演变

中国的古代人事行政制度经历了发生、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

(一)发生阶段:

奴隶制国家夏朝诞生以后,中国开始进入阶级社会。

在奴隶制社

会人事行政基本上是实行以宗法血统关系为特征的世袭制,即世卿世禄制。

(二)发展阶段:

从秦朝至南北朝。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

制的封建国家,对人事行政制度作了大范围修改和调整,主要表现在:

废除奴隶制的封

国制和官吏世袭制,采用立功进仕、招聘等多样方式,选拔官吏;建立官吏的考核制度;

设立官学和私学,培养人才等。

两汉至南北朝,中国人事行政制度又有了新的发展,人才的录用方式朝多样化方向

发展。

主要有:

察举、征僻、九品中正制。

(三)成熟阶段:

从隋唐至清末。

隋朝建立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度。

举制为中国各个朝代的封建政权收罗了大量的人才,发挥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到了明

清时代,科举制逐步走向了腐败。

二、西方文官制度的发展历程

三、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内容

一、公务员的义务、行为规范和权利

二、职位分类三、公务员的考试录用

四、公务员的考核与奖惩

五、公务员培训

六、公务员的升降、任免、辞退

七、公务员的交流与回避

八、公务员的工资、福利、退职与退休

九、公务员的申诉与控告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一)人事行政的概念、地位和一般原则

(二)我国古代的人事行政、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形成、发展和主要特征

(三)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内容、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区别

四、思考与练习

(一)人事行政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什么是职位分类?

(二)简述西方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及其基本特点。

(三)简述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同异。

(四)简述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内容。

第六章行政道德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行政道德的含义、特点、作用和基本内容,掌握行政道德的

基本原则与行为规范,理解行政道德建设的基本要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行政道德概述

一、行政道德的涵义与特点

(一)行政道德的涵义

作为职业道德的一种,行政道德是指从事政府管理的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在

其管理过程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难则。

(二)行政道德的特点

1、明显的政治性

2、一定的强制性

3、层次性4、示范性

二、行政道德的作用

行政道德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行政道德是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保障

(二)行政道德是抵制腐败的有力武器

(三)行政道德对于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具有表率作用

第二节行政道德内容

一、行政道德内容的立体分析

(一)主体性角度

从行政道德的主体性角度分析,行政道德的内容有国家行政人员的行政道德意识、

行政道德活动以及行政道德规范等方面;在行政组织群体作为行政道德主体的意义上、

行政道德的内容包括行政组织、行政领导集团以及党政机关在从事行政领导、管理、协

调、服务等事务中所遵循的政治道德与行政道德的总和。

(二)政治性角度

按照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政治道德在社会道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在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