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练习册习题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04696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3.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练习册习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吉林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练习册习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吉林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练习册习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吉林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练习册习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吉林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练习册习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练习册习题答案.docx

《吉林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练习册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练习册习题答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吉林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练习册习题答案.docx

吉林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练习册习题答案

教育学

一.单选

1.根据社会需要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实践活动是(教育的本质)。

2.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全部信息是(教育影响)。

3.教育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利托尔诺)。

4.美国教育家孟禄的教育起源说的观点是(心理起源说)。

5.教育家庭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凯姆佩尔)。

6.凯洛夫的教育起源说的观点是(劳动起源说)。

7.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是(平等性)。

8.作为专门教育机构的学校正式产生于(奴隶社会)。

9.据史料记载,世界上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埃及)。

10.终身教育的提出者是(保罗·朗格朗)

11.古希腊具有鲜明特色的两大教育体系包括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

12.欧洲中世纪具有鲜明宗教色彩的教育史(教会教育)。

13.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为(六艺)。

14.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四书五经)。

15.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令的国家是(德国)。

16.记述孔子教育思想及言论的著作是(<<论语>>)。

17.死街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

18.战国后期从正反两个方面中介如家教育理论和经验的著作是(《学记》)。

19.“精神助产法”的创立者是(苏格拉底)。

20.苏格拉底的问答法也称为(产婆术)。

21.柏拉图的代表作是(《理想国》)。

22.古代西方第一部教育学著作《雄辩术原理》的作者是(昆体良)。

23.近代第一部教育学著作是(《大教学论》)。

24.标志教育学走向独立的著作《大教学论》的作者是(夸美纽斯)。

25.1963年英国哲学家洛克出版了体现他完整绅士教育理论的著作是(《教育漫话》)。

26.以小说体写成的教育著作《爱弥儿》的作者是(卢梭)。

27.使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规范学科的标志是(《普通教育学》)。

28.20世纪初德国教育家梅伊曼和拉伊等创立的教育理论流派是(实验教育学)。

29.美国使用注意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是(杜威)。

30.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

31.最早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探讨教育学问题的教育家是(克鲁普斯卡娅)。

32.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理论有着重要影响的教育学著作是凯洛夫的(《教育学》)。

33.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新教育大纲》的作者是(杨贤江)。

34.人力资本论的创立者是(舒尔茨)。

35.教育万能论的代表人物是(康德)。

36.直接制约教育目标制定的因素是(社会的生产力)。

37.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事(生产力发展水平)。

38.促进教学组织形式、手段和方法变革的主要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

39.决定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是(政治制度)。

40.影响国家或交通教育投入的主要因素是(人口数量)。

41.人口的就业结构影响着(教育结构)。

42.减少人口数量并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手段是(教育)。

43.提高人口素质重要手段是(教育普及)。

44.人口结构合理化主要决定因素是(教育)。

45.人类所特有的在意识方面的特性称人的(主观能动性)。

46.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

47.教育工作必须循序渐进的进行取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48.教育工作必须分阶段的进行取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49.教育工作必须抓住人的发展的关键期取决于认得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50.认得生理或心理的某一方面行为和能力最适合形成的时期称为人的发展的(关键期)。

51.教育工作必须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取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52.一个国家或政党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称为(教育方针)。

53.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称为(培养目标)。

54.根据个人的本性和法则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的观点为(“个人本位论”)。

55.“个人本位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卢梭)。

56.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的观点为(“社会本位论”)。

57.“社会本位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58.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建立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59.造就全麦面发展的人的最好途径和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60.人的各种基本素质获得相对均衡和比较均称的发展称为(和谐发展)。

61.人能够自主的具有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发展称为(自由发展)。

62.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创立者是(布鲁姆)。

63.加涅在1992年修订出版的《教学设计原理》中提出了期著名的(学生素质结构理论)。

64.我国在1957年提出的教育方针称为(“三育两有”)。

65.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活动是(智育)。

66.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并发展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史(美育)。

67.盛赞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育家是(加里宁)。

68.学生有权在义乌教育年限内在校学习,教师不得随意侵犯或剥夺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权利是(学习权)。

6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70.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71.在对待自我上,教师是(反思实践者)。

72.中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向师性和模仿性,说明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

73.教师私拆学生的信件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74.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说明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75.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是指(教师资格制度)。

76.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项权利是(人身权)。

77.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要素是(教师素质)。

78.学生个体在生理、心理上接近成熟的时期一般称之为(青年初期)。

79.专门教育机构为提高在职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而进行的一种继续教育称(教师培训)。

80.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称(教师职业道德)。

81.从中小学生年龄发展特征看,被心理学家成为“心理性断乳期”的事(少年期)。

82.实践证明,在几种类型师生关系中,教育效果最佳的当属(民主型)。

8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既不指导也不控制,任其自然发展,此种类型师生关系属(放任自流)。

84.教师工作方式专断,不讲民主,不尊重学生意愿,此类型师生关系属(专制型)。

85.心理学家认为,学生情感发展最困难,最令教育者操心的时期是(少年期)。

86.从中小学生年龄发展特征看,学生的生息发展相对稳定和平衡,速度比较均匀时期是(童年期)。

87.1979年提出课程层次理论的美国学者是(古德拉德)。

88.课程理论建立的标志是1918年博比特出版了他的代表作(《课程》)。

89.后现代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多尔)。

90.学校有目的,有计划传授的学科或者是学校课程表内列入的所有有组织的活动就是(显性课程)。

91.最早实现选修制的国家是(德国)。

92.行为目标的创始人是美国学者(泰勒)。

93.生长目标的代表人物是英国学者(斯腾豪斯)。

94.美国课程学者艾斯纳提出的一种课程目标是(表现性目标)。

95.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叫做(课程内容)。

96.规定课程门类、开设顺序、教学时数,并对学校的教学、劳动、课外活动等方面作出全面安排的是(课程计划)。

97.整体上规定着某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及其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内容选编的依据以及课程实施建议的是(课程标准)。

98.泰勒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八年研究”时运用的评价模式是(目标达成模式)。

99.外貌课程评价模式的代表人物是(斯塔克)。

100.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称为(校本课程)。

101.核心课程于20世纪初最早出现在(美国)。

102.课程标准的主体部分是(内容标准)。

103.基于教育目标,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所构成的相对完整的学单元是(模块)。

104.为了实现某种教学目的、由各教学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教学功能的整体叫做(教学系统)。

105.教师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106.主张以儿童身心发展为基础,认为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教育教学中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教学理论是(儿童中心说)。

107.学科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施瓦布)。

108.学生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杜威)。

109.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是得学生能够主动的学习,以达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教学原则是(启发性原则)。

110.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创建的(京师同文馆)。

111.由贝尔和兰卡斯特于19世纪初所开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叫做(导生制)。

112.20世纪后半叶出现在美国,在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学习合在一起,并以灵活的时间单位来代替传统固定上课时间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叫做(特朗普制)。

113.由美国人华虚朋于1919年在芝加哥创建的教学组织形式叫做(文纳卡特制)。

114.,文纳卡特制的创建人是(华虚朋)。

115.道尔顿的创建人是(帕克赫斯特)。

116.20世纪30年代开始流行于英国,后在英美等国幼儿园及小学所采用的一种非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是(开放教学)。

117.从1997年9月起率先在上海市的10所小学起始年级中进行首轮试点的教学组织形式改革叫做(小班教学)。

118.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的事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119.教师教学工作的准备环节是(备课)。

120.教师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上课)。

121.以个体的价值认识、理性觉识为核心,对人的各方面的态度、思想、观念产生影响的教育是(思想教育)。

122.主要通过对民族、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际关系的情感、立场、态度教育有目的地形成人们一定的政治观点,信念和信仰的教育是(政治教育)。

123.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关系的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是(道德)。

124.个人依据一定社会的到的道德标准和规范行为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叫做(品德)。

125.1882年,率先以法令的形式将“道德课”列入学校正式课程的国脚是(法国)。

126.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

127.把道德认知的发展确定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的心理学家是(科尔伯格)。

128.德育活动要努力培养学生品德素养的教育目的叫做(的与任务)。

129.完成德育任务所要从事的具体工作,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价值与规范叫做(德育内容)。

130.以教师的语言作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的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表达道德情感和价值观念的德育方法叫做(讲授法)。

131.以师生交谈的方式进行知识教学和价值辅导的德育方法叫做(谈话法)。

132.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秀业绩来影响教育者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法)。

133.通过道德实践和对道德行为的价值领悟、策略训练、奖惩等方式进行德育,以巩固道德信念、磨练道德意志、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是(行为训练法)。

134.20世纪60-70年代,英国德育专家麦克菲尔及其同事首创的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关心的、以道德情感教育为主的德育模式叫做(体谅方法模式)。

135.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路易斯·拉斯等人从杜威的经验主义价值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尊重儿童的角度出发提出的教育方法模式是(价值澄清方法模式)。

136.全面负责一个班级教育与管理工作,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的教师是(班主任)。

137.班级教育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是(班主任)。

138.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重要场所是(班集体)。

139.一个班的集体舆论持久的发生作用形成一种风气就是(班风)。

140.在集体中占优势并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是(集体舆论)。

二、多选。

1.教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它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2.关于教育的起源问题历史上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包括(家庭起源说,生活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劳动起源说,心理起源说)。

3.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教育与劳动不分化,平等性,内容的贫乏性,方法的简单性)。

4.古代教育的特点包括(阶级性,等级性,教育与劳动的脱离性)。

5.欧洲封建社会的教育类型主要包括(骑士教育,教会教育)。

6.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教育规律)。

7.《学记》中提出的教学原则主要有(藏息相辅,师道尊严,教学相长,启发诱导,学不躐等)。

8.20世纪出现的几大教育学理论流派主要包括(实验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文化教育学,批判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9.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理论主要包括(人力资本论,教育万能论,教育独立论)。

10.社会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包括(制约教育的性质,制约教育的领导权,制约教育的目的,制约受教育者的权利)。

11.人口数量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影响教育质量,影响教育发展规模,影响教育投资,影响劳动人口受教育程度)。

12.教育能促进人口结构合理化,有助于人口的(性别比例的平衡,行业与职业结构的合理,年龄结构的平衡,地域流动)。

13.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人的主观能动性,遗传素质,环境,教育)。

14.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主要包括(个体思想意思社会化,个体行为的社会化,职业角色意识的形成)。

15.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主要包括(顺序性,阶级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全面统一性)。

16.教育目的的构成主要有(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教学目标,教育目的)。

17.历史上关于教育目的确立的主要教育流派包括(个人本位主义,社会本位理论)。

18.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主要包括(完整发展,和谐发展,自由发展)。

19.布鲁姆认为教育目标包括(认知领域,情感领域,技能领域)。

20.加涅认为学生的素质应包括(先天素质,在发展中形成的素质,后天习得的素质)。

21.素质教育的基本特点包括(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22.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包括(德育,劳动技术教育,体育)。

23.教师的劳动特点主要包括(复杂性,创造性,长期性,连续性,间接性)。

24.教师的专业态度主要包括(职业道德,教育理念,专业情意)。

25.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设计能力,课堂驾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我反思能力)。

26.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即(专业知识,专业态度,专业能力)。

27.学生的受教育权主要包括(受法定教育年限权,公正评价权,学习权)。

28.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主要包括(通识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

29.教师进修培训权的行使,要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

一般应贯彻(在职为主,业余为主,自学为主)。

30.学生的人身权主要包括(隐私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

31.学生的人身权主要包括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和(身心健康权,隐身权,名誉权,荣誉权)。

32.教学系统包括相互作用,存在着内在关系的如下要素,即(教师,学生,内容,环境)。

33.在教学中常用的具体直观手段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

34.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

35.根据评价的功能,也就是评价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作用的不同,可把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36.根据评价基准的不同,教学评价可分为(个体内差异的评价,相对评价,绝对评价)。

37.学校德育的层次主要有(道德理想教育,道德规则教育,道德指令教育)。

38.以德育方法的概括程度为依据可以把德育方法划分为如下几个层次,即(具体操作性德育方法,概括性德育方法,原则性德育方法)。

39.情景陶冶法的具体实施途径一般有(教师的师爱,榜样陶冶,艺术陶冶)。

40.现代学校中的班级至少具有如下几种基本功能,即(归属功能,社会化功能,个性化功能,选择功能,保护功能)。

41.按照行为科学的观点,班级的组织可分为(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

42.班级制度管理的内容主要有(成文制度,非成文制度)。

43.班级是一种社会组织,其基本成员主要包括(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

三、名词解释

1.学校教育:

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2.义务教育:

依据国家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民国教育。

3.教育学:

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4.环境:

人生活于其中,围绕在人周围并影响人的发展的一切外部世界。

5.遗传素质:

即遗传,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人的机体结构、形态、感觉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特征等。

6.主观能动性:

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它是人的主观意识方面的特性。

7.教育目的:

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

8.教育方针:

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根据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9.培养目标:

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也就是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培养人的具体质量规格标准。

10.智育:

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

11.体育:

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身体运动及其保健方面的基本知识,增强他们体质,发展他们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教育。

12.美育: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13.劳动技术教育:

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现代生产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良好劳动习惯的教育。

14.素质教育:

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15.教师:

履行教育教学责任的专职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16.教师资格制度:

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

17教师聘任制:

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有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学岗位设置,聘请有教师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的教师职务的一项教师任用制度。

18.教师轮岗制:

又称教师交流制或教师轮换制,是指为了促进教师成长和教育均衡,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行政部门有计划地组织其所属行政区域内的教师,在不同学校间进行定期或不定期交流任教的制度。

19.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个体各方面专业素质有不成熟到成熟的变化过程。

20.师德:

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21.师生关系:

师生在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决定着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态度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师生的教育关系,心理关系等。

22课程:

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23.课程类型:

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课程内容的范围以及课程的选择性等划分的课程种类及其具体表现形式。

24.核心课程:

以问题为核心,把几门学科结合起来,由一个教师或教学小组通过一系列活动进行教学的课程。

25隐形课程:

又叫隐蔽课程或潜在课程,指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为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是课程表上看不见的课程。

26.校本课程:

有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根据国家规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27课程内容:

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他们的方式。

28.课程计划:

关于一定学段课程的整体规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知道性文件。

29.课程标准:

根据课程计划制定的有关学科教学的目标,水准,结构与教学要求的纲领性文件。

30学分制:

把规定的毕业最低总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量和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31.教学:

主要是学校教学,是教师引导,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

32.教学原则:

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33教学组织形式:

教师和学生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二按一定要求在人员,时间,空间等方面结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34.班级授课制:

也称课堂教学,是按学生年龄和知识水平分长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一般为单位,按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课程表,分科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35.复式教学: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36.教学设计:

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及传播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问题的策略方案,实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

37.教学策略: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惊醒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38.说课:

教师以口头表达的方式,以教育科学理论和教材为依据,针对某节课的具体特点,以教师为对象,在备课和上课之间进行的教学研究活动。

39.德育任务:

德育活动要努力培养学生品德素养的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德育方面的直接体现。

40.德育内容:

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价值与规范,是完成德育任务所要从事的具体工作。

41.德育方法:

教师和学生在德育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德育目标而采用的有序的,相互关联的活动方式和手段的组合。

42.思维训练法:

以道德知识的学习和道德思维能力的提高为主要目标的德育方法。

43.情景陶冶法:

通过设置一定的情景让学生自然而然的得到道德情感和心灵的熏陶,教育的暗示性德育方法。

44.行为训练法:

通过道德实践和对道德行为的价值领悟,策略训练,奖惩等方式进行德育,以巩固道德信念,磨练道德意志,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

45.修养指导法:

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受教育者主动的为自己提出目标,自觉采取措施,实现思想转化和进行行为控制,从而使自己逐步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46.班级:

学校根据管理的需要,把年龄相近,文化程度大体相同的学生分割成一个个小范围的聚合体。

它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校管理的基本组成部分。

47.班主任:

由学校指导的,全面负责一个班级教育与管理工作,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的教师。

48集体舆论:

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称赞的言论和意见。

50班风:

一个班的集体舆论持久的发生作用而形成一种风气。

 

四、简答

1.简述教育本质的含义。

教育本质即教育的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