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诠释问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04628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量子力学诠释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量子力学诠释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量子力学诠释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量子力学诠释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量子力学诠释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量子力学诠释问题.docx

《量子力学诠释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量子力学诠释问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量子力学诠释问题.docx

量子力学诠释问题

量子力学诠释问题

(一)

作者:

孙昌璞(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北京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1引言:

量子力学的二元结构和其发展的二元状态上世纪二十年代创立的量子力学奠定了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科学基础,成功地解释和预言了各种相关物理效应。

然而,关于波函数的意义,自爱因斯坦和玻尔旷世之争以来众说纷纭,并无共识。

直到今天,量子力学发展还是处在这样一种二元状态。

对此有人以玻尔的“互补性”或严肃或诙谐地调侃之,以“shutupandcalculate”的工具主

义观点处之以举重若轻。

这样一个二元状态主要是由于附加在玻恩几率解释之上的“哥本哈根诠释”之独有的部分:

外部经典世界存在是诠释量子力学所必需的,是它产生了不服从薛定谔方程幺正演化的波包塌缩,使得量子力学二元化了。

今天,虽然波包塌缩概念广被争议,它导致的后选择“技术”却被广泛地应用于量子信息技术的各个方面,如线性光学量子计算和量子离物传态的某些实验演示。

早年,薛

定谔曾经写信严厉批评了当时的物理学家们,他在给玻恩的信中写到:

“我确实需要给你彻底洗脑……你轻率地常

常宣称哥本哈根解释实际上已经被普遍接受,毫无保留地这样宣称,甚至是在一群外行人面前——他们完全在你的掌握之中。

这已经是道德底线了……你真的如此确信人类很快就

会屈从于你的愚蠢吗?

”1979年,Weinberg在《爱因斯坦的错误》一文中批评了玻尔对测量过程的不当处理:

“量子经典诠释的玻尔版本有很大的瑕疵,其原因并非爱因斯坦所想象的。

哥本哈根诠释试图描述观测(量子系统)所发

生的状况,却经典地处理观察者与测量的过程。

这种处理方法肯定不对:

观察者与他们的仪器也得遵守同样的量子力学规则,正如宇宙的每一个量子系统都必须遵守量子力学规则。

”“哥本哈根诠释可以解释量子系统的量子行为,但它并没有达成解释的任务,那就是应用波函数演化方程于观察者和他们的仪器。

”最近温伯格又进一步强调了他对“标准”量子力学的种种不满。

在量子信息领域,不少人不加甄别地使用哥本哈根诠释导致的“后选择”方案,其可靠性令人怀疑!

其实,在量子力学幺正演化的框架内,多世界诠释不引入任何附加的假设,成功地描述了测量问题。

由于隐变量理论在理论体系上超越了量子力学框架,本质上是比量子力学更基本的理论,所以本文对Bell不等式不作系统讨论。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人们先后提出了各种形式迥异的量子力学新诠释,如退相干、自洽历史、粗粒化退相干历史和量子达尔文主义,但实际上都是多世界诠释的拓展和推广。

2哥本哈根诠释及其推论哥本哈根诠释的核心内容是“诠释量子世界,外部的经典世界必不可少”。

波函数描述微观系统的状态,遵循态叠加原理,即:

如果|?

1>

和|?

2>满足运动方程,则也是系统的可能状态。

当|?

1>和|?

2>是某一个力学量的本征态(对应本征值al和a2),则对|?

>测量A的可能值只能随机地得到al和a2,相应的几率是|c1|2

和|c2|2。

因而,A的平均值是这就是玻恩几率解释的全部内容,不必附加任何假设,足以解释所有实验数据。

但哥本哈根诠释却要通过附加的假设拓展玻恩几率解释。

从JohnvonNeumann开始,人们追问被测量后系统的状态及其波函数是什么,并且都主张紧接着的重复测量给出相同的结果。

冯•诺依曼首先将测量定义为相互作用产生的仪器(D)和系统

(S)的关联(或笼统地叫做纠缠)。

特殊相互作用导致的总系统D+S演化波函数为根据上面的方程,一旦观察者发现了仪器在具有特制经典的态|D1>上,则整个波函数塌缩到|?

1>?

|D1>,从而由仪器状态D1读出系统状态|?

1>,对|?

2>亦然。

自此,哥本哈根学派将这种波包塌缩现象简化为一个不能由薛定谔方程描述的非幺正过程:

在|?

>上测A,测量一旦得到结果al,则测量后的波函数变为|?

>的一个分支|?

1>。

这个假设的确保证了紧接着的重复测量给出相同的结果。

然而,玻尔从来都不满足于物理层面上的直观描述和数学上的严谨表达,对于类似波包塌缩的神秘行为他进行了“哲学”高度的提升:

只有外部经典世界的存在,才能引起波包塌缩这种非幺正变化,外部经典世界是诠释量子力学所必不可少的。

加上波包塌缩假设,人们把量子力学诠

释归纳为以下6条:

(1)量子系统的状态用满足薛定谔方

程的波函数来描述,它代表一个观察者对于量子系统所能知道的全部知识(薛定谔);

(2)量子力学对微观的描述本质上是概率性的,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是其对应的波函数分量的绝对值平方(玻恩);(3)力学量用满足一定对易关系的算符描述,它导致不确定性原理:

一个量子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无法同时被准确测量(海森伯),△x△p>?

/2;(4)互

补原理(Complementarityprinciple,亦译为并协原理):

物质具有波粒二象性,一个实验可以展现物质的粒子行为或波动行为,但二者不能同时出现(玻尔);(5)对应原理:

大尺

度宏观体系的量子行为接近经典行为(玻尔);(6)外部经

典世界是诠释量子力学所必需的,测量仪器必须是经典的(玻尔与海森伯)。

一般说来,“哥本哈根诠释”特指上述6条

量子力学基本原理中的后4条。

然而,玻尔等提出的4条“军规”,看似语出惊人,实质却可证明为前两条的演绎。

第3条海森伯不确定性关系并不独立于玻恩几率解释。

只是由于不确定关系能够凸显量子力学的基本特性——不能同时用坐标和动量定义微观粒子轨道,看上去立意高远!

玻尔和海森伯等从哲学的高度把它提升到量子力学的核心地位。

但是,今天大家意识到,只要用波函数玻恩解释给出力学量平均值公式,就可以严格导出不确定关系。

其实,在研究具体问题时,不确定性关系可以解释一些新奇的量子效应,但

不能指望它给出所有精准的定量预言。

哥本哈根“军规”

第4条——玻尔互补原理后半句话“波动性和粒子性在同一个实验中,二者互相排斥、不可同时出现”经常被人们忽略,但它却是互补原理的精髓所在。

玻尔互补原理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视为哲学性的描述。

玻尔本人甚至认为可以推广到心理学乃至社会学,以彰显其普遍性!

然而,虽然它看似寓意深奥,在操作层面上却不完全独立于不确定性关系。

然而,对于玻尔这种主要表现在互补原理之中的“啰嗦的、朦胧的”哲学,狄拉克无法接受。

1963年,狄拉克谈到互补原理时说,“我一点也不喜欢它”,“它没有给你提供任何以前没有的公式”。

狄拉克不喜欢这个原理的充分理由,从侧面反映了互补原理不是一般的可以用数学准确表达的物理学结论。

其实,尽管互补原理不能吸引狄拉克,但也许还是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的思维,在狄拉克《量子力学原理》前言当中及其他地方,他强调的不变变换可以看做是玻尔互补观念的一种表现。

其实,我们能够清晰地展示互补原理的不独立性。

在粒子双缝干涉实验中,要探知粒子路径意味着实验强调粒子性,波动性自然消失,干涉条纹也随之消失,发生了退相干。

玻尔互补原理对此进行了哲学高度的诠释:

谈论粒子走哪一条缝,是在强调粒子性,因为只有粒子才有位置描述;强调粒子性,波动性消失了,随即也就退相干了。

海森伯用自己的不确定性关系对这种退相干现象给出了比较物理的

解释:

探测粒子经过哪一条缝,相当于对粒子的位置进行精确测量,从而对粒子的动量产生很大的扰动,而动量联系于粒子物质波的波矢或波长,从而导致干涉条纹消失。

海森伯本人认为,通过不确定性关系很好地印证了互补性原理。

然而,玻尔并不买海森伯的帐,认为只有互补原理才是观察引起退相干问题的核心,测量装置的预先设置决定了“看到”的结果。

强调不确定性关系推导出互补性,本质上降低了理论的高度和深度。

当然,玻尔本人也认为不确定性关系是波粒二象性的很好展现:

△x很小,意味着位置确定,这对应

着粒子性,这时△p很大,波矢不确定所以波动性消失了。

哥本哈根“军规”第5条是对应原理,它可以视为薛定谔方程半经典近似的结果。

经过这样的分析甄别,可以断定

只有第6条才是“哥本哈根诠释”独特且独立的部分,也正是它导致了量子力学诠释的二元论结构:

微观系统服从导致幺正演化的薛定谔方程(U过程),但对微观系统测量过程的描述则必须借助于经典世界,它导致非幺正的突变(R过程)罗杰•彭罗斯(RogerPenrose)多次强调,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诠释的全部奥秘在于量子力学是否存在薛定谔方程U过程以外的R过程。

当年,玻尔认为这种描述是十分自然的:

为了获取原子微观世界的知识,对于生活在经典世界的人类而言,所用的仪器必须是经典的。

然而,仪器本身是由微观系统组成,每一个粒子服从量子力学,经典与量子之间必存在边界,但边界却是模糊的。

哥本哈根诠释要想自洽,就要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边界的位置,可以在仪器—系统之间,可以在仪器—人类观察者之间,甚至可以是视觉神经和人脑之间。

如果说“边界可变”的哥本哈根诠释是一条灵动而有毒的“蛇”,哥本哈根“军规”第6条是其最核心、最致命的地方。

温伯格先生对此的严厉批评和质疑,正好打了

“蛇”的七寸。

七寸处之“毒”在意识论上会导致冯•诺依曼链佯谬:

人的意识导致最终波包塌缩。

让我们考察冯•诺依曼量子测量的引申。

我们不妨先承认玻尔的“经典必要性”。

如果第一个仪器用量子态描述,为什么系统+仪器的复合态会塌缩到|?

1>?

|D1>,答案自然是有第二个经典仪器D2存在,使得更大的总系统塌缩到|?

1>?

|D1>?

|D2>?

以此类推要塌缩到以下链式分支上:

据此类推,最末端的

仪器在哪里呢?

那么,要想有终极的塌缩,末端必须是非物质“神”或“人”的意识。

冯•诺依曼的好友维格纳(EugeneWigner)就是这样推断意识会进入物质世界。

我个人猜

想,目前国内有人由量子力学论及“意识可独立于物质而存在”,正是拾维格纳的牙慧,把哥本哈根诠释进行这种不合理的逻辑外推。

然而,这个结论逻辑上是有问题的,如果我们研究的系统是整个宇宙,难道有宇宙之外的上帝?

对此的正确分析可能要涉及一个深刻的数学理论:

随着仪器不断增加到无穷,我们就涉及了无穷重的希尔伯特空间的直积。

穷重和有限重直积空间有本质差别,序参量出现就源于此。

哥本哈根诠释还有一个引起歧义的推论:

波包塌缩与狭义相对论的冲突。

例如,如图1,一个粒子在t=0时刻局域在一个空间点A上,t=T时测量其动量得到确定的动量p,则波包塌缩为动量本征态$(x)〜exp(ipx),其空间分布在T时刻后不再定域,整个空间均匀分布。

因此,测量引起的波包塌缩导致了定域性的整体破坏:

虽然B点在过A点的光锥之外(即A和B两点是类空的,不存在因果联系),但在t>T的时刻,我们仍有可能在B点发现粒子。

按照狭义相对论,信号最多是以光的速度传播,而在瞬时的间隔发生的波包塌缩现象,意味着存在“概率意义”的超光速——T时刻测量粒子动量会导致体系以一定几率(通常很小很小)“超光速”地塌缩到不同的动量本征态上。

这个例子表明,如果简单地相信波包塌缩是一个基本原理,会出现与狭义相对论矛盾的悖论。

事实上,对于单一的测量,我们并不能确定地在B点发现粒子。

因此,“事件”A和B的联系只是概率性的。

而对于微观粒子而言,讨论经典意义下的因果关系和相关的非定域性问题,不是一个恰当的论题。

概率性的“超光速”现象意味着,在概率中因果关系必须要重新考量。

图1四

维时空中的整体波包塌缩:

对定域态的动量测量,接受哥本哈根的观点,则会认为系统塌缩到动量本征态,从而可以出现在类空点上综上所述,哥本哈根诠释带来概念困难的

关键之处是广为大家质疑的第6条“军规”——经典必要性或波包塌缩。

量子力学的其他诠释,如多世界诠释、退相干诠释乃至隐变量理论,均是针对这一点,提出了或是在量子力学框架之内、或是超越之外的解决方案。

3多世界诠释对量子力学诠释采取“工具论(instrumentalism)”的态度,可以认为波函数不代表任何物理世界中的实体,也不描写实际的测量过程,而只是推断实验结果的数学工具。

因此,在哥本哈根诠释中,波包塌缩与否,都不意味着实体塌缩,只是塌缩后可以据此推断重复测量的结果。

虽然玻尔自己晚期也多次谈到这一点,但哥本哈根学派的思想并没有逻辑上的一致性。

他们由此推及诠释量子力学必须借助经典世界,明显走向了本体论(ontology)的一面,经典世界是客观存在的本体。

因此,从哲学意义上讲,哥本哈根诠释是一种二元论的混合体:

微观世界由观察或意识决定,但实施观察的经典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温伯格和盖尔曼(MurrayGell-Mann)等著名的物理学家并不满足于哥本哈根诠释的绥靖主义和哲学上二元论的理解,他们从实在论(realism)立场出发,直到今天还在锲而不舍地追问波函数到底是什么、测量后变为什么。

非常幸运,早在上一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埃弗里特对这些基本问题给出了“实在论”或“本体论”式的回答——这就是相对态理论或后称多世界诠释。

量子力学的多世界诠释起源于休•埃弗里特(HughEverett)(图2)的博士论文。

1957年在《现代物理评论》发表了这个博士论文的简化版。

发表文章的题目《量子力学的相对态表述》有些专业化,但科学上很准确。

文章发表后被学界冷落多年,1960年代末德维特(BryceSeligmanDeWitt)在研究量子宇宙学问题时,重新发现了这个“世界上保守好的秘密”,并把它重新命名为“多世界理论”。

这个引人注目的名称复活了埃弗里特沉寂多年的观念,也引起了诸多新的误解和争论。

图2休•埃

弗里特(1930—1982):

多世界诠释的创立者埃弗里特提出多世界诠释之后,面对玻尔的冷落,不管他的老师JohnWheeler如何沟通“多世界理论”和“标准”哥本哈根诠释、平滑它们的冲突,在答复《现代物理评论》编辑部的批评意见时,他还是挑明了与哥本哈根诠释的根本分歧:

“哥本哈根诠释的不完整性是无可救药的,因为它先验地依赖于经典物理……这是一个将’真实’概念建立在宏观世界、否认微观世界真实性的哲学怪态。

”这一点也是温伯格在尖锐批评哥本哈根诠释时所不断重复的要点、灵动之“蛇”的七寸。

今天,不少人认为,多世界诠释是使量子力学摆脱“怪态”走向正常态的基本理论。

多世界诠释认为,微观世界中的

量子态是不能孤立存在的,它必须相对于它外部一切,包括仪器、观察者乃至环境中各种要素。

因此,微观系统不同分支量子态|n>也必须相对于仪器状态|Dn>,观察者的状态|On>……环境的状态|En>来定义,从而,微观系统状态嵌

入到一个所谓的世界波函数或称宇宙波函数(universal

wavefunction):

它是所有分支波函数的叠加。

埃弗里特等人认为,如果考虑全了整个世界的各个部分细节,Cn可以

对应于微正则系综Cn=1/VN,N是宇宙所有微观状态数。

不必预先假设玻恩规则,通过粗粒化,可以证明|Cn|2代表事件n发生的概率。

当然,这种处理取决于人们对概率起因的理解。

图3薛定谔猫“佯谬”多世界图像:

处在基态|0>和激发态|1>叠加态上的放射性核,通过某种装置与猫发生相互作用。

处在|1>态的核会辐射,触动某种装置杀死猫,而处在|0>态的核不辐射,猫活着。

这个相互作用结果使得世界处在两个分支上:

在“死猫”的分支上,核辐射了,杀死了猫,观察者也看到了这个结果;在“活猫”分支上,没有辐射,猫还活着。

两个分支都存在,但观察者们不会互知彼此的观察结果。

多世界诠释认为,量子测量过程是

相互作用导致了世界波函数的幺正演化过程,测量结果就存在于它的某一个分支之中。

每一个分支都是“真实”存在,只是作为观察者“你”、“我”恰好处在那个分支中。

薛定谔猫在死(活)态上,对应着放射性的核处在激发态|1>(基态|0>)上,这时观察者观测到了猫是死(活)的。

我们写下猫态:

多世界诠释是说,两个分支|->=|死,1,O1>=|

死>?

|1>?

|01>和|+>=|活,0,O0>三|活>?

|0>?

|00>都是真实存在的。

测量得到某种结果,如猫还活着,只是因为观察

者恰好处在|+>这个分支中。

如果仅仅到此为止,人们会马上质疑多世界理论,并视之为形而上学:

仅说碰巧观察者待在一个分支内,作为观察者的“你”、“我”在另一个分支里看到了不同的结果,观察者的“你”、“我”便“一分为二”了。

人们显然不会接受这种荒诞的世界观。

然而,埃弗里特、德维特利用不附加任何假设的量子力学理论,自洽地说明不同分支之间,不能交流任何信息。

因此,在不同分支内,观察者“看到”的结果是唯一的。

最近,本文作者及合作者通过明确定义什么是客观的量子测量,严格地证明了这个结论。

我们的研究进一步表明,埃弗里特的多世界诠释变成了一个犹如量子色动力学(QCD)一样正确的物理理论。

QCD假设了夸克,但“实验观察”并没有直接看到夸克的存在。

所幸QCD本身预言了渐进自由,它意味着夸克可能发生禁闭:

两个夸克离得越近,它们相互作用越弱,反之在一定程度上,距离越远,相互作用越强,因而不存在自由夸克(当然,严格地讲,渐进自由是依据微扰QED证明的,而QCD研究禁闭问题的本质可能是非微扰)。

多世界理论常常被误解为假设了世界的“分裂”、替代波包塌缩。

事实上,埃弗里特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假设。

多世界理论是在量子力学的基本框架(薛定谔方程或海森伯方程加上玻恩几率诠释)描

述测量或观察,不附加任何假设。

“分裂”只是理论中间产物的形象比喻。

当初,埃弗里特投稿《现代物理评论》遭到了审稿人的严厉批评:

测量导致的分支状态共存,意味着世界在多次“观测”中不断地分裂,但没有任何观察者在实际中感受到各个分支的共存。

埃弗里特对这个问题的答辩也是思辨式的,但逻辑上很有说服力。

他说,哥白尼的日心说预言了地球是运动的,但地球上的人的经验从来没有直接感觉到地球是运动的。

不过,从日心说发展出来的完整理论——牛顿力学从相对运动的观点解释了地球上的人为什么会感觉到地球不动。

理论本身可以解释理论预言与经验的表观矛盾,这一点正是成功理论的深邃和精妙所在。

今天看来,作为理论中间的要素,不自由的夸克和不可观测的世界分裂都是一样的“真实”,其关键是量子力学的多世界诠释能否自证“世界分裂”的不可观测性。

由于世界波函数的描述原则上包含了所有的观察者,上帝也不可置身此外。

因此,我们不再区分仪器、观察者或上帝,世界是否“分裂”问题于是就转化为观察或测量的客观性问题(Box1):

两个不同观察者观察的结果是否一致,观测结果之间是否互相验证一致。

事实上,为了证明多世界诠释中世界的分裂是不可观测的,埃弗里特首先明确什么是“观察”或“测量”。

今天大家已经公认,测量是系统和仪器之间的经典关联,如果要求这种关联是理想的,对应于不同系统分支态的仪器态是正交的(完全可以区分)。

如果观察者可以用另外的仪器去测量原来的仪器状态,得到相同的对应读数,则两个仪器间形成理想的

经典关联(Box1)。

多世界诠释似乎完美地解决了哥本哈根诠释中面临的关键问题,但其自身仍然在逻辑上存在漏洞,这就是偏好基矢(preferredbasis)问题。

我们以自旋测量为例说明这个问题,设自旋1/2体系世界波函数为其中|UT>(|UJ>)代表相对于自旋态|T>(|J>)的宇宙其他所有部分的态。

按多世界论的观点,测得了自旋向上态|T>,

是因为它的相对态|UT>=|DT,OT,?

>包含了指针向上的仪器DT,看到这个现象观察者OT以及相应的环境等。

多世界诠释的要点是认为另外一个分支|UJ>=|DJ,OJ,?

>仍然是“真实”存在,但外在另一个(向上)分支中的

观察者无法与这个分支进行通信,不能感受到向下分支的存在。

然而,量子态|?

>的表达式不唯一,即原来的世界波函数也可以表达为其中新的基矢|土>=(|T>±|J>)/V2代表自旋向左或向右的态,而|U±>=(|UT>±|UJ>)/V2代表系统与世界相对应的部分。

很显然,|U±>不会简单地写成仪器和观察者因子化形式,它不再是仪器、观察者和环境其他部分的简单乘积,测量的客观性不能得以保证。

上述考虑带来了所谓的偏好基矢问题:

为什么对于同一个态,在谈论自旋取向测量时,我们采用了自旋向上和向下(|T>和|J>)这种偏好,而非自旋左右。

埃弗里特知道这个问题的存在,但他并不在意,他觉得任何测量都要有体现功能的仪器的特定设置,这种功能选择设置仪确定了偏好

基矢。

例如,在测量自旋的施特恩—盖拉赫实验中,我们通过选择非均匀外磁场的指向,来确定是测上下还是左右的自旋。

然而,很多理论物理学家还是觉得多世界理论的确存在这样的不足。

1981年祖莱克(WojciechZurek)把迪特尔•泽(DieterZeh)1970年提出的量子退相干观念应用到量子测量或多世界理论,为解决偏好基矢问题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Box1:

“世界分裂”的不可观察(测量)性我们先

假设观察者0通过仪器D测量系统S。

三者的相互作用导致系统演化到一个我们称之为世界波函数的纠缠态:

在每

一个分支中,{|S>}是系统的完备的基矢,{|dS>}和{|0S>}分别是与系统基矢|S>相对应的仪器和观察者的态基矢。

为了简单起见,一般情况下|0S>可以代表系统和仪器以外世界所有部分,包括观察者和整个环境,通常不预先要求它们是正交的。

由于0是宏观的,则它对量子态反

映是敏感的,有S|OS‘>=8SS'。

平均掉环境作用,系统和仪器之间形成一个经典关联,进而,如果仪器态是正

交的,S|dS‘>=8SS',贝UpSD代表一种理想的经典关联。

这时,如果观测的对象是系统的力学量A,|S>是它

的本征态,A|S>=aS|S>,贝系统本征态是正交的,从而仪器和观察者之间也形成理想的经典关联:

这表明,观察

者0在仪器D上读出了S,且对于aS的几率为|CS|2。

以上分析表明,观察者0用仪器D测量系统S的(厄米)力学量

A,理想的测量要求三体相互作用导致的纠缠态“>是一个

GHZ型态,即{|dS>}和{|0S>}是两个正交集。

这时,观察者和系统之间也会形成一个系数相同的理想经典关联态,因而我们说测量是客观的,这里可以把仪器和观察者当做两个不同的观察者,不同的观察者看到相同的结果。

现在

我们假设仪器的状态|dS>不是正交的,则|dS>可以用正交基|DS>(B|DS>=dS|DS>)展开:

其中,CSS'=S'|dS>。

这时这表明|S>分支中的观察者有一定的几率看到了另一个分支中仪器的读数——分支态|Dm>,观察到了“分裂”!

因此,要求理想测量(W>是理想的GHZ态),则我们观测不到分裂。

我们还可以用反证法说明世界分裂是不可观

察的。

设世界波函数为当|O1>=|O2>,观察者O不能区分|S1>和|S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