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抱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04467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90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不抱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永不抱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永不抱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永不抱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永不抱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永不抱怨.docx

《永不抱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不抱怨.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永不抱怨.docx

永不抱怨

永不抱怨

你嘴上说的是什么,你的人生就是什么-永不抱怨(15)

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这就是大觉世尊本师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的宇宙间最最深奥的因果定律。

内心的思想,不仅定格了一个人当下的生命体验,也框定了这个人未来的遭遇。

例如,慈爱的心在一个人的内心生起,这个人立即就会体验慈爱给他(她)带来的美好的生命体验;不仅如此,慈爱的心还会吸引与慈爱有关的人和事出现在这个人周围;此外,慈爱的心在这个人的阿赖耶识中还会埋下种子,这个种子在未来因缘成熟的时候,就会变现成外境上的人和事——当初的心是怎样的,未来所变现的人和事就是怎样的;心和未来果相的对应,不会有丝毫差错,这就是因果的无欺性。

同样的道理,忿恨的心在一个人的内心生起,这个人立即就会体验忿恨给他(她)带来的痛苦的生命体验;不仅如此,忿恨的心还会吸引与忿恨有关的人和事出现在这个人周围;此外,忿恨的心在阿赖耶识中埋下的种子,在未来还会变现成外境上与忿恨相关的人和事。

经书上说,宇宙间其实只有两种东西:

一种是无形无相的如来藏,一种是无形无相的心,世间万象无一不是这两者的变现——我们内在的身体,外在的山河、虚空、大地、花草、动物等等,都是这两者的变现。

我们常说“相由心生”,一切万象都产生于无形无相的心和如来藏。

心向如来藏输送什么“相”,如来藏就会变现什么“相”,如来藏变现的“相”和心所输送的“相”,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如同印章上雕刻的内容与印章印在纸上的内容一样,不会有丝毫的偏差。

所以,佛陀告诉我们:

“如是因,如是果。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生命体验与未来的遭遇。

我们知道,任何思想都必须依靠语言才能存在。

就像波浪不能离开水而独立存在一样,离开了语言,思想就根本不能单独产生或存在。

实际上,任何一个思想都有“外在形式”和“内在内容”这两个方面——这个“外在形式”就是语言,而“内在内容”就是世间的种种现象。

以语言形式存在的思想又可以分成两种:

一种是没有用嘴巴表达出来的,一种是用嘴巴表达出来的。

一般来说,一个人真心实意用嘴巴表达出来的思想,其创造外境的力量会远远超过没有用嘴巴表达出来的思想。

一个人不使用扩音器,距离稍远的人就很难听清楚他在说什么;但如果使用了扩音器,方圆几里的人甚至都能听到他的声音。

同样的道理,隐藏在内心的思想有造业的功能,但用嘴巴表达出来的思想,其造业的能力就会提升上百倍、上千倍,甚至上万倍。

有人说:

“我刀子嘴,豆腐心。

”也有修行人说:

“心好就可以了,嘴上说的话语不是很重要。

”这都是对“思想”与“语言”的关系未加细致观察所导致的奇谈怪论。

语言就是人的思想,用嘴巴表达出来的、露在他人面前的思想尚且如此糟糕,怎能期望不用嘴巴表达出来的、隐藏在自己内心的思想有多高尚呢?

孔子在论语中说:

“观察他所说的,观察他所喜欢的,这个人就根本无法隐藏了!

”一个人嘴上所说的,就是露在外面的心;一个人行为上所喜欢的,往往就是隐藏在内的心。

对这两者善加观察,就可以掌握这个人内心世界的全部了。

知道了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就知道了这个人的内在生命体验,也就可以预测这个人的未来遭遇了。

所以,一个人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首先应该改正嘴巴上所说的话语。

嘴巴上的话语改变了,露在外面的思想就变了;露在外面的思想变了,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思想就会跟着变;思想变了,行为也就变了,因为行为也必定是思想的外现。

有一本书的名字叫《你嘴上所说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这是日本的佐藤富雄写的。

懂得因果奥秘的人,自然会对这个命题心领神会;而不懂因果律的人,会狐疑不信,他们反问:

“嘴上所说的,怎么会是一个人的人生呢?

如果你嘴上说的是“好的”、“一定会有办法的”、“没问题”等等诸如此类的积极词汇,你的内心当然就体验着这些词汇带给你的正能量,此时你的热情、智慧与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激发,你会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直这样坚持下去,最终就会得到这些词汇所描述的人生。

每天都能说出这些积极话语的人,他们的每一天都会过得非常顺利,即使遇到了困难,他们也能够跨过难关。

相反,如果你嘴上说的都是“太糟了”、“太让人气愤了”、“没办法了”等等抱怨的词汇,那么,你的内心当然就体验着这些词汇带给你的负能量。

此时,你的热情、智慧与能力就会被这些词汇所暗示的结局扼杀。

如果一个人不幸让这些负面的词汇占据了自己的嘴巴,那么这个人遇到的挫折就会特别多,运气也会显得特别糟糕。

人的心如何相信,就会如何得到,相信——是心创造一切外境最强有力的方式了。

对这个极其深奥的心灵秘密,我们应当静下心来仔仔细细地加以观察,直到生起定解为止。

一个人在你面前吐了一口痰,如果你相信这个人正借助于吐痰的动作侮辱你,你的内心自然就活在被侮辱之中;如果你相信这个人只是因咽喉发炎而吐痰,你就活在“见到一个因咽喉发炎而吐痰的人”的生命体验中。

当一个人的“相信”被不断重复时,所相信的内容就会在外境上渐渐固化,成为千真万确的真理。

这就是一切外境被心创造的基本原理。

如果我们用录音机记录一个人在一年内所说的所有话语,然后将这些话语转换成文字,对这些文字进行词频分析,你会惊奇地发现,这个人使用频率最高的那些词汇,就是这个人的人生主旋律,或者说命运。

例如,如果“真倒霉”是一个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你会发现这个人真的会遇到一件又一件的“倒霉”事;如果“没钱”是一个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那么这个人肯定会被“没钱”所困扰。

相反,如果一个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是“谢谢”或“感恩”,那么让这个人“感恩”的事情真的就是一件一件地出现在他的生活中;如果一个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是“太棒了”,那么这个人的人生一定很精彩。

如果你认为,一个人是因为遇到了“倒霉”事,嘴上才说“真倒霉”的,那就大错特错了,真实的原因是——这个人嘴上说了“真倒霉”,嘴上所说的“真倒霉”使得内心真正相信他自己就是一个倒霉的人,于是倒霉的事就被他内心的相信招来了。

同样,如果你认为是一个人遇到了好事,才嘴上说“谢谢”和“感恩”的,那也错了。

实际情况是,这个人常说“谢谢、感恩”,这些词汇强化了他对美好外境的相信,于是美好的事就被他一件一件地吸引来了。

我们必须意识到,每天从我们嘴巴里说出的话拥有巨大的威力——它会逼迫我们的心去相信这些词汇所暗示的结果;一遍一遍地重复这些词汇,就会强化内心的相信,随着内心相信程度的提升,最终这些词汇所对应的事情就会被吸引到我们的生活中来。

佛教中常说:

“取舍因果如粉末”,可是有几个人懂得这句话的深奥内含呢?

将一切不美好、不精彩的词汇——如抱怨、讽刺、摧毁、辱骂用语等,从我们的词典中通通划去,换之以美好而精彩的词汇——如感恩、祝福、建议、鼓励用语等。

如果我们能坚持这样做,命运自然会渐渐好转。

在此基础上,修行更高的解脱道或者帮助他人离苦得乐才有可能。

永不抱怨(16):

皮革马利翁效应

等到罗森塔尔及其助手再次来到学校时,校长与教师们都迫不及待地询问他,到底是用了什么方法发现了这些孩子具有超长的智力?

罗森塔尔微笑着回答他们说:

“我没有任何发现这些孩子具有超常智力的方法,这些孩子只是我从学生名单中随机挑选的。

我做这个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观察,教师内心对学生的态度与想法对学生智力发展的影响。

这些孩子智力超常发展的事实说明,即便教师嘴上不去说一个学生智力超常,但若内心真正相信一个学生智力超常,也会对学生智力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罗森塔尔的这个实验说明了一个事实:

只要你(或一群人)对某个人有着某种相信,这个人就会受到这种相信的激发,真的成为你所相信的那样。

在这个实验中,校长与教师们因为真的相信了这些学生是智力超群的,于是这些学生就成了他们所相信的那样——智力超群。

后来,罗森塔尔又给这种心理现象起了一个更加动听的名称——皮革马利翁效应。

皮革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人物,他是塞浦路斯的国王,非常擅长雕刻,有一次他用象牙雕刻了一个美女像。

由于与这尊美女像久久相伴,他竟对自己的雕刻作品产生了爱慕之情。

他每天将这个美女像当做活着的真人一样对待,与她说话聊天。

这样过了好几年,他对美女像的真诚感动了爱神阿佛罗狄忒,阿佛罗狄忒就加持这座美女雕像,使之真的活了起来,皮格马利翁遂娶她为妻。

罗森塔尔用“皮革马利翁”的名字命名这个心理效应,意在告诉人们这样一个奥秘:

如果我们能够像皮革马利翁那样真诚地相信,就会像皮革马利翁那样,得到我们所相信的。

其实,罗森塔尔所发现的这个现象,在佛教中早就不是什么秘密。

如《华严经》云: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意思是说,就像工画师能够画各种各样的场景一样,世间一切万象,无不是由心而造。

又说:

“始从一念终成劫,悉依众生心想生。

”意即,下至一念,上至一大劫那样长的时间内显现的种种世间万象,都是由众生的心妄想而成。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是佛教最基本的世界观了,这个世界观告诉我们,世间一切万法都是我们的心,经过反复串习而有的现象。

我们的心对某个“事实”的相信,是最有力而强大的串习,这种串习就会使得这个“事实”成为现实,并长久地显现在我们面前。

罗森塔尔虽然发现了这个现象,但对其原理还是处于懵然未知的状态,而佛教早就深刻地揭示了这一现象背后的原理。

原来,组成世界最基本的要素就是“如来藏”和“心”,世间一切现象都是“心”在“如来藏”中的造作所致。

如来藏无形无相,没有任何质碍,其一无所有的空性特性为“心”提供了一个极其自由的游舞空间,使得“心”所想象以及相信的对境可以没有任何阻碍地呈现出来。

如《广百论》所云:

“犹如梦中所见事等,皆虚妄现,都无一实,一切皆是识心所为。

”世间的一切现象就像梦中所见到的事一样,都是虚妄显现,没有一个是真实而有的,世间一切现象都是识心造作而成。

有人问:

“既然如此,为什么很多时候人们都不能心想事成呢?

”原因其实只有一个:

那就是心不够专注与真诚——一个理想出来之后,往往有无数与这个理想相悖的念头产生,从而阻碍了理想的实现。

皮革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

要想让别人取得进步走向成功,就应该经常想着此人的优点,并加以相信、鼓励与祝愿,而不应当总是盯着别人的错误,怀疑、抱怨与诋毁。

相信、鼓励与祝愿是对他人的一种良性期待,如果我们的心足够真诚且有力量,相信、鼓励与祝愿就会给予他人以正面的能量,加持他人最终成为我们所相信、鼓励与祝愿的样子。

如果我们怀疑、抱怨与诋毁,而且抱怨与诋毁得很认真,他人也就会真的成为我们所怀疑、抱怨与诋毁的样子。

所以,相信、鼓励与祝愿是我们能给予他人的最好礼物。

《弟子规》中说: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如果我们称道别人的优点与善行,这就是善,别人知道了,就会更加努力,做得更好;如果宣扬别人的缺点和恶,这就是恶,他人听到之后,会很怨恨,这种怨恨就会引发各种灾祸和痛苦的产生。

我们应当知道,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人的精神支柱,是一个人成功的先决条件。

所以,不管是家长、老师还是领导,都应牢记,不要视别人的自尊心、自信心为儿戏,摧毁了一个人自尊心与自信心,就等于摧毁了他的全部;成就了一个人的自尊与自信,就等于造就了一个人。

我们应当在相信他人的基础上,给予鼓励与赞扬。

据说,戴尔·卡耐基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在他9岁那年,父亲又娶了一个女人。

继母进门那天,父亲指着卡耐基向她介绍说:

“以后你可千万要提防他,他可是全镇公认的最坏的孩子,说不定哪天你就会被这个倒霉蛋害得头疼不已。

”卡耐基本来就不打算接受这个继母,在他心中,一直觉得“继母”这个名词会给他带来厄运。

但继母的举动却出乎他的意料,她微笑着走到卡耐基面前,摸着卡耐基的头,然后笑着责怪丈夫:

“你怎么能这么说呢?

你看哪!

他怎么会是全镇最坏的男孩呢?

他应该是全镇最聪明最快乐的孩子才对!

”继母的话深深地打动了卡耐基,从来没有人对他说过这种话!

即使生母在世时也没有。

就凭着继母这一句话,他和继母之间开始建立友谊;也就是这一句话,成为激励他的一种动力,使他日后勤奋刻苦地学习,著书立说,成为美国励志与成功学领域的祖师。

直到如今,卡耐基的著作仍畅销全球,帮助了千千万万的普通人走上了成功与幸福之路。

如果当初戴尔·卡耐基的继母和他父亲一样,看不起卡耐基,从心里相信卡耐基不是一个好孩子,并且坚持盯住卡耐基的一些暂时的缺点,同时用言语喋喋不休地怀疑、抱怨与诋毁,那么,卡耐基很有可能就成为他们怀疑、抱怨和诋毁的样子了。

所以,一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中,千千万万要避免怀疑、抱怨与诋毁。

对人对事都要坚决地往好处想,话往好处说,因为皮革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我们的心如何相信就会如何得到——心往好处想,话往好处说,就是在将人和事往好处推;相反,心往坏处想,话往坏处说,就是在将人和事往坏处推。

对这个道理,我们应当再再观察与思惟,有福报与智慧的人,自然能深生信解,欢喜奉行。

语言的力量-永不抱怨(17)

“语言能有什么力量呢?

只不过是嘴皮子动动而已。

”很多人心中都这么认为,但是当你对语言的力量仔细观察后,或许就不会那么想了。

下面是一个道友亲眼所见的事情。

道友的邻居张某,是一个动不动就爱抱怨发火的三十来岁的妇女,经常用“精神病!

你脑袋有问题啊?

”之类的话语辱骂家人。

丈夫儿子都不堪其苦,甚至到了张某一开口,全家都内心紧张,唯恐避之不及的地步。

张某有一个儿子很调皮,在学校成绩不好,经常挨老师批评。

张某虽然脾气不好,但内心还是很爱自己儿子的,但由于儿子成绩不好,不听话,也就对儿子没有好声气,动则恶语辱骂。

张某家附近有一条火车铁轨,经常有火车驶过,可能是她见惯了火车驶过的样子,“我怎么生了你这个败类?

你怎么不被火车撞死?

”竟然成了她挂在嘴边辱骂儿子的“口头禅”。

有一天,她的咒骂终于应验了,儿子出门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被在这条铁轨上呼啸而过的火车撞死了。

得知儿子死讯的张某,痛苦万分,嚎啕大哭之后精神失常,有时嚎哭,有时傻笑——此时,她自己真的成了她嘴上常说的“精神病、脑袋有问题”的人了。

还有一件事情是这样的。

孙某是一个长相不错的姑娘,经人介绍认识了相貌出众、人品也好的李某。

两人一见钟情,很快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而且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然而,不知什么时候,孙某养成了怀疑、挑毛病与抱怨的习气,经常无端地怀疑丈夫在外面有外遇,并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喋喋不休地抱怨指责丈夫。

每次抱怨指责到极点时,可能是孙某实在想不出其它可供抱怨的话语了,于是就会说“我当初瞎了眼,怎么找了你这个人,咱们离婚算了!

你到外面重找一个人过日子吧!

”起初说这句话时,孙某自己心里也明白,只是嘴上说说,发泄发泄内心的怒火而已,其实她内心最在乎的就是自己的丈夫了。

可是,有一天孙某又因为一件小事与丈夫争吵起来的时候,两人激动之余居然鬼使神差地签了离婚协议。

过了几天,孙某冷静下来之后,开始后悔起来。

平心而论,丈夫其实是一个很难得优秀的男人,都是自己脾气不好经常抱怨,才导致关系恶化。

她鼓足勇气,找到丈夫说想与他复婚。

但丈夫告诉她,已经不可能,因为他即将与另外一位女子结婚了。

丈夫痛苦地告诉她说:

“本来我是想与你好好过一辈子的,可是你每天都在我耳边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抱怨,并说‘离婚、你到外面重新找一个女人过日子’之类的话,我是被你经常重复的这句话气得真的在外面找了一个女人来过日子。

还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

两三个星期来,老王感到胸部不适、咳嗽,而且有点呼吸困难,吃药也无多大改变,于是就到大医院接受检查。

医生仔细看完化验报告后,郑重地对他说:

“你得了快速扩散的恶性肿瘤,这种病一般只能撑两三个月左右。

”这个可怕的坏消息惊呆了老王和他的全家。

两天后,老王的病情果然开始恶化——他感到身体非常虚弱,体重迅速下降,无法离床。

家人都认为,他很难熬过这个月底了。

正在大家商量如何处理他的后事时,医院打来电话,一个带着歉意的声音告诉老王的妻子说:

“他根本没得癌症!

是因为医院有一名患者与老王的名字一模一样,于是化验报告就被搞混了。

”得知实情之后,老王在二十四小时内立即就能下床行走了,他的食欲也恢复了,疼痛也消失了,并且行动自如,他的所有“癌症”症状都奇迹般地不见了,留下的只是刚开始的症状——咳嗽与呼吸困难。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有这样一个公案:

一个婆罗门女用精美的食物供养了一个佛教大成就者,她满心欢喜地将此事告诉了她的丈夫和儿子,不料丈夫却恼羞成怒地说:

“我没有用饮食供养婆罗门,也没有孝敬父母,你却首先供养了那个佛教光头,那个光头怎么不吃糠秕呢?

”儿子也气愤地说:

“那个光头怎么不喝铁水呢?

”这个婆罗门女有一个儿媳与仆人,她们偷吃了婆罗门女的食物后,却不认账,儿媳妄言说:

“我吃你的食物还不如吃自己的肉呢!

”仆女赌咒说:

“我偷吃你的食物还不如喝脓血呢?

”结果,来世这个婆罗门女的丈夫、儿子、儿媳、仆女都堕入了饿鬼道,感受了如他们各自语言所描述的痛苦——当别人布施食物给他们时,食物到了丈夫手中立即会变成糠秕,到了儿子手中立即就变成了铁水,到了儿媳手中立即就变成了儿媳身上的肉,到了仆女手中立即就变成了脓血。

此外,佛教的很多经典都有“言语在来世成真”的公案。

例如《百业经》中记载了一个女子骂出家人为“母狗”,很多世后果报成熟投生为母狗的公案;还有一个出家人辱骂另外一个得道高僧“小眼”和“狗”,很多世后果报成熟,500世投生为狗,报尽转身为人做沙弥时,也感受“眼小”的恶报。

看了上面的这些公案,相信不少人会改变对言语的看法。

我们应当知道,人生来都有一张会说话的嘴巴,这张嘴巴不是什么话都可以不假思索地乱说的。

自己不想看到、听到或经历的事情,绝对不要用自己的嘴巴说出来。

即便自己生气了,也不能丧失理智地乱说话。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发愿:

“生气时,宁愿闭口做哑巴,也不乱说不吉利的话!

”如果无所顾忌地说一些不吉利的话,那些不吉利的事情就会在说者身上应验;而那些让自己与他人都愉悦的美好事情,要尽量经常用自己的嘴巴去一遍又一遍地重复。

总之,不管怎样,人的嘴巴要说吉利的好话。

有人问:

“为什么说什么就会得到什么呢?

”以张某为例,当她经常嘴上说“精神病、脑袋有问题、被火车撞死”时,这些“词语”所对应的“画面”就会经常涌现在她自己以及听者的心中。

当孙某不停地重复“我当初瞎了眼,怎么找了你这个人,咱们离婚算了!

你到外面重找一个人过日子吧!

”,这就是不断在她自己与丈夫的心中唤起这样一个精神画面——你不要做我的丈夫了,你去做另外一个女人的丈夫吧!

当一个“画面”在一个人心中涌现的时候,就在一个人的心中留下了种子——画面是什么,种子就是什么,这丝毫也不会有差错。

如果不断重复一个词汇,这个词汇所暗示的画面就会在听者心中不断地重复涌现,于是心中的这个种子就被迅速熏习成熟,最后成了活生生的现实。

大觉世尊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现实中的一切都是第八识(阿赖耶识)中的种子成熟之后的显现;当心中这个极其细微的种子成熟时,就成了定业,那时,任何人想阻止,都已经没有办法了。

《入行论》中说:

“众生不欲苦,反行痛苦因;愚人虽求乐,毁乐如灭仇。

”这是对不明白言语之道的众生的真实写照!

对于张某来说,虽然最疼爱的人就是她自己的儿子,可是她却在用言语创造她最不愿意看到的画面;孙某其实内心最珍爱的就是与丈夫生活在一起,可是她却在用言语将自己的丈夫赶走……。

人们说出最愚昧之语的原因就是只有一个——他们不知道言语之道,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就像一支枪会射出子弹击中靶子一样,言语这把枪,会射出“画面”的子弹,谁的心被击中,“画面”就会在谁的心中埋下种子,如果对这些埋在心中的不好的种子不用忏悔与发愿的力量加以消除,将来就会成为现实。

明白这个道理之后,你还敢乱说话吗?

如果你是一个对自己和别人负责的聪明人,就再也不敢乱说话了。

不仅不敢乱说话了,也不愿意听不好的话,不愿意想不好的事情,因为你知道,心中涌现的“精神画面”是世间一切事物的源头。

当一个画面出现在某个人的心中时,这个画面就具备了成为现实的机会;一个画面要想成为现实,别无他途,只有通过成为某人心中的精神画面,才有可能。

你还在喋喋不休地抱怨着吗?

你还在口无遮拦地用不好的词汇数落着你的家人吗?

如果是这样,建议你反反复复地阅读思惟这篇文章,你就会知道自己有多么愚痴与可怜了!

每个念头每句话都是在描绘自己的未来-永不抱怨(18)

常言说: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

”意即,在人生路途中我们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事情中,十件有八九件都是不如意的。

确实,日常生活中各种不如意的事情就像天上降落的雨滴一样,一滴未干,另一滴又打了过来。

细细想想,生活中让人心生烦恼的事情多得简直数不过来。

例如,天气炎热、寒冷或者阴雨连绵,各种不合理社会现象的报道不停地冲击着眼根与耳根,孩子不听话、成绩不好,配偶为一些琐事喋喋不休地抱怨,父母身体欠佳,同事说一些不合情理的话,老板无理要求,工作压力大等等……,面对这些不如意的烦恼对境,很多人会心里非常不舒服。

为了排解内心的不舒服,有人就开始抱怨、指责,说一些非常难听的不吉祥的话语,甚至破口大骂。

以佛法的智慧来观察,用对抗或拒绝的心态来面对这些不如意的事情,并伴随嘴上的抱怨与指责,这是非常愚痴的行为。

因为这样的心态和反应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使自己陷入到更加糟糕的境地。

如果长期一贯地这样去面对不如意之事,就会让内心形成一种条件反射。

这种不良的条件反射在未来世经不断串习,会越来越坚固,最终肯定会使此人堕入到三恶道中去,饱受痛苦,无法自拔。

就像“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样,最初完好大堤上的一个小小的蚁穴也没有什么了不得的,但是不去重视与对治,而是任凭蚁穴放大,最终就会决堤。

同样,当一个人的福报具足时,抱怨指责一两次,也不会立即看到什么可怕的后果。

但是,随着抱怨次数的增多,自心就会形成抱怨的恶习,这个恶习越是串习它,就越难改掉。

不仅如此,就像吸铁石能够吸引铁块一样,抱怨就是不如意之事的“吸铁石”,越抱怨,不如意之事就越多。

最终,一个人会因为内心根深蒂固的抱怨习性堕入到恶趣,饱受各种难忍的痛苦。

所以,每一个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人,应该在内心暗暗发愿,无论遇到什么不如意的事情,都不要抱怨、指责。

有人问:

“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为什么不能生气、抱怨呢?

”原因很简单:

生气、抱怨是一种愚昧;展开说,是对过去、现在、未来的愚昧;概括说,是对因果律的愚昧。

为什么说生气、抱怨是对过去的愚昧呢?

大觉世尊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因果律是支配世间万象的根本规律。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见到的一切,无论是如意的事情还是不如意的事情,都是自己过去的心念所导致的结果。

一个人的心念所导致的果报,不会成熟于他人的相续中,而只会成熟于自相续。

现在我们所遭遇的一切不如意都是自己过去不正确的心念所导致的结果。

但是,由于我们内心愚痴昏暗,对“自己过去的心念导致现在的恶果”的事实无知无觉;不仅如此,我们的内心还有一种邪见,认为这些不如意的事情都是外在的某个人或某件事造成的。

因此每当我们遭遇不如意,立即就会将矛头指向外在的某个人或事,认为是这个人或这件事导致了我现前的痛苦。

我们这样做的时候,其实已经犯下两个过失:

一是将造成自己现前不如意的真正元凶放置在一边,甚至保护起来,任其逍遥法外;

二是冤枉了外在的人与事。

这是很愚昧的举动。

为什么说生气、抱怨是对现在的愚昧呢?

有什么样的心,就有什么样的生命体验,这是任谁都能观察到的道理。

面对不如意的外境,用宽容祥和的心对待,内心就会体验宽容与祥和;用抱怨与生气的心态对待,内心就会体验痛苦与烦恼。

我们要么是对这样一个明显的道理不知不觉,要么就是虽然知道,但还任凭自己随恶习而漂泊,依然抱怨与生气。

《太甲》中说:

“天作孽,犹可违;人作孽,不可活。

”意思是说,不如意之事的降临是“天作孽”——这里的“天”可以理解为“因果律”,也即是因果律发生作用的结果,此时只要我们内心不去在意不如意的外境,外境的不如意实际上就不会对我们的心造成实质性的伤害;但是,如果我们的心开始抱怨不如意的外境,这实际上就是“人作孽”,此时内心就会真正受到伤害。

现代有智慧的人也说:

“大声喊痛,痛就进入了自己的心;不去理会痛,痛就没有机会进入自心。

”对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应当深深思维。

有什么心就过什么日子,这就是无欺的因果律在“现场办公”,我们不能不引起注意。

为什么说生气、抱怨是对未来的愚昧呢?

我们当下生起的每一个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