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02579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docx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docx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发展心理学

第2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1、成熟势力说

代表人物: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

理论:

1、成熟:

通过基因来指导发展过程的机制

2、成熟是推动个体发展的主要动力

3、成熟与学习的区别:

成熟是一个内部因素,决定这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模式;而学习室一个外部因素,对个体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4、个体心理发展具有方向性。

发展取决于成熟,而成熟的顺序取决于基因决定的时间表,因此年龄便成为心理发展的主要参照物。

5、发展的本质是结构性的,只有结构的变化才是行为发展变化的基础。

心理结构的变化表现为心理形态的演变,其外显的特征是行为差异,而内在的机制仍是生物因素的控制。

(儿童在成熟之前,处在学习的准备状态,只要生理上准备好了,学习就会发生。

6、格塞尔的理论表明了身体成长为心理发展和个性形成提供了天然的物质基础,但过于注重基因规定的顺序,对外在环境与教育的作用关注不足。

相关研究:

<双生子爬楼梯研究>

得出结论——儿童的学习取决于生理上的成熟,成熟之前的学习和训练难有显著的效果。

2、行为主义观

【华生】(早期行为主义)

理论:

1、心理的本质就是行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就是可观察到的行为,而不是意识。

(否认遗传在个体成长中的作用,认为一切行为都是刺激—反应的学习过程。

发展史行为模式和习惯的逐渐建立和复杂化,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因而不体现出阶段性。

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应该是客观的方法。

包括:

观察法、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测验法

3、心理学研究的目标是为了“预测人的行为,并控制人的行为”。

认为环境与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

(曾提出可以把婴儿养成任何职业…)

相关研究:

<通过条件反射习得害怕>

得出结论——任何行为(包括情绪),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可以通过条件反射习得。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对行为获得的解释)

理论:

1、行为分为两类:

应答性行为、操作性行为。

2、应答性行为:

经典条件反射中由特定的、可观察的刺激引发的反应行为。

操作性行为:

在没有任何能观察到的外部刺激的情境下的有机体行为,它似乎是自发的。

(eg:

斯金纳箱)

3、应答性行为比较被动,由刺激控制;操作性行为代表着有机体对环境的主动适应,由行为的结果所控制。

4、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如游泳、写字等等,行为的习得与及时强化有关。

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同时,得不到强化的行为就会逐渐消退。

这一理论不仅适合于儿童新行为的获得与塑造,也同样对不良行为的矫正有指导意义。

3、社会学习论

【班杜拉】

理论:

1、观察学习:

经由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现存的反应特点得到矫正。

1.1:

替代强化:

榜样所受到的强化对于学习者来说是一种“替代强化”。

1.2:

“无尝试学习”:

观察学习可称为“无尝试学习”。

(不需要亲自体验强化)

2、人类许多复杂的行为都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

学习不是被动的外部因素直接强化的结果,而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3、从观察到学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认知过程,包括注意、保持、动作复现和动机等。

4、除了观察学习过程中的替代强化,个体还存在着自我强化。

自我强化:

个体当自身的行为达到自己设定的标准时,以自己能支配的报酬方式来增强、维持行为的过程。

用自我肯定或自我否定的方法来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反应,而往往以自己的行为是否比得上范型来确立个人标准。

儿童根据成人的反应建立起一套自我评价的标准,并以此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获得发展。

5、自我效能理论(该理论的出现,标志着班杜拉的理论从社会学习论到社会认知论的跨越)

自我效能理论:

个体对有效控制自己的生活诸方面能力的知觉或信念。

6、社会认知论

6.1社会认知论和社会学习论的区别:

社会学习理论着重于人类行为的习得,社会认知论着重于人类行为的操作。

6.2班杜拉认为,一种行为的启动以及行为过程的维持主要取决于行为者对自己相关行为技能的预期和信念(自我效能感)。

强调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对其思想和行为所起的作用。

4、精神分析论

【弗洛伊德】

1、将心理结构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1.1前意识:

平时并未被意识但随时可以进入意识的观念。

1.2潜意识:

压抑的愿望与本能冲动。

2、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

2.1本我:

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是无意识、非道德的,受快乐原则的支配。

2.2自我:

个体出生以后,在外部环境的作用下形成的。

(协调本我、超我的关系)

2.3超我:

人格的最高部分,社会道德观念内化而成,包括自我理想和良心。

3、精神分析论着重于对“无意识”的探究。

4、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心理的基本动力,心理的发展就是心理性欲的发展。

4.1力比多(libido)

4.2性感区

4.3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

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青春期。

【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1、心理发展阶段:

基本的信任对不信任(0~1岁)

自主对羞耻、疑虑(1~3岁)

主动对内疚(3~6岁)

勤奋对自卑(6~11岁)

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青春期)

亲密对孤独(成年早期)

繁殖对停滞(成年中期)

自我整合对绝望(成年晚期)

2、在人格的发展过程中,要经历顺序不变、又相互联系的八个阶段。

3、每个阶段都有一个普遍的发展任务,这些任务都是由个体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间不断产生的冲突或矛盾所规定的。

4、个体就是这样在不断的解决冲突、克服心理社会危机、完成发展任务的过程中从一个阶段向下一个阶段过渡。

5、相互作用论

【皮亚杰】

理论:

(一)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1、研究儿童的逻辑(为什么这样回答问题),是了解人类心智发展的基础。

2、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不是先天结构的展开,也不完全取决于环境的影响。

(“从内向外”)

3、发展受四个因素的共同影响:

成熟、自然经验、社会经验、平衡化。

其中平衡化是决定性因素。

3.1成熟:

机体的成长,特别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成熟。

皮亚杰认为,借助成熟,个体可以获得发展的可能性,但要使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必须通过机能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并且,儿童的年龄渐长,自然和社会环境影响的重要性将随之增加。

3.2自然经验:

主要是通过与外界物理环境的接触而获得的知识。

可分为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

3.3社会经验:

指社会相互作用和社会传递,主要有语言、教育、社会生活等。

皮亚杰认为,社会经验对人的影响比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大得多。

(良好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加速认知发展,但教育对发展的影响也是有条件的)

3.4平衡化

3.4.1认识(思维)来自于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3.4.2思维的本质是适应,可以用格式、同化、顺应、平衡来说明适应过程。

3.4.3格式:

类似于认知结构。

格式的复杂水平直接决定了思维水平的高低。

同化:

将环境刺激纳入个体已有的格式。

顺应:

当机体的格式不能同化客体,建立新的格式或调整原有格式以适应环境。

(顺应和同化可结合p49的例子进行理解)

平衡:

在个体的成长发展过程中,会不停地遇到外来刺激,通过同化和顺应机制机体的格式从相对较低水平的平衡,到该平衡被打破,发展到相对较高水平平衡的建立,个体的心理水平也相应达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不断发展着的平衡状态,就是整个心理的发展过程。

平衡,不是一个静止的、固定的状态,而是一个持续地追求更好状态的连续的过程。

(2)认知发展的阶段

1、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1.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思维与动作密切相连

1.2前运算阶段(2-6岁)

思维得以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表象思维与直观形象思维成为主导。

1.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儿童是否具有守恒概念是具体运算阶段区别于前运算阶段的主要标志。

这个阶段,个体思维具有内化性、可逆性、守恒性、整体性。

1.4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

又称命题运算阶段。

儿童的思维已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而着眼于抽象概念上。

能把内容与形式区分开来,对假设进行推理。

6、社会文化理论

【维果斯基】

理论:

(1)人的高级心理机能

1、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它以人类社会特有的语言和符号为终结,受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所制约,思维、有意注意、高级情感、逻辑记忆等心理过程属于高级心理机能。

2、高级心理机能的特点:

①是随意的、主动的

②反映水平是概括的、抽象的

③实现过程是间接的,是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

④在起源上是社会文化历史的产物,受社会规律所制约

⑤从个体发展来看,它们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产生并不断发展起来的。

(2)心理发展的内化说

1、“由外而内”——个体通过内化从情境中吸取知识,获得发展。

强调环境和社会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2、心理发展的实质是在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下,个体的心理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3、人类的精神生产工具,就是各种符号(包括语言)。

(3)最近发展区(ZPD)

1、两种发展水平:

现有发展水平(现实能力);

在有指导的情况下,通过他人的帮助可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潜在能力)

2、ZPD是一种介于儿童看得见的现实能力(表现)和并不是显而易见的潜在能力(表现)之间的潜能范围。

3、发展变化本质上是不同时期一系列最近发展区的获得。

4、最近发展区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处于某一年龄阶段的儿童,他的最近发展区在一定条件下转变为下一个年龄阶段的现实发展水平,而下一个阶段又有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5、维果斯基认为,教学的可能性是由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决定的。

6、“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①教学在发展中起主导作用;②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

7、不仅对儿童的正确反应感兴趣,对他们的不正确反应也感兴趣。

在儿童做出错误回答之后,提供一些有助于问题解决的指导性暗示,观察其在成人帮助下解决问题的能力。

(ZPD)

7、生态系统理论

【布朗芬布伦纳】

理论:

1、理论前提:

行为或心理是人与环境的函数,心理学研究应将自然环境作为必不可少的研究单元。

2、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渐进过程——在发展过程中,遗传和非遗传因素一起选择性地控制着导致心理行为表现复杂性的基因表达,儿童的心理发展变化不过是儿童发展的生态环境系统适应性调节的必然结果。

3、基本思想:

①有机体处于一个复杂关联的系统网络之中,既不能孤立存在也不能孤立行动

②所有有机体均受到来自内部和外部动因的影响

③个体主动塑造着环境,同时环境也在塑造着个体,个体力求达到并保持与环境的动态平衡以适应环境。

4、四种环境系统:

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宏系统(从大到小层层包括,具体见p56图)

5、除了四种环境系统外,还存在一个时序系统,用于解释成长的时间维度。

6、儿童既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缔造者,所以儿童与环境共同建构起一个相互依赖、共同作用的网络。

7、人与环境之间达到最佳拟合有利于心理发展,如果拟合不理想,人就会通过适应、塑造或更换环境来提高拟合度。

8、动态系统观:

儿童的心理、身体以及自然和社会环境共同构成了一个引导儿童掌握新技能的整合系统。

系统的变化发生时,儿童会重组他的行为,以使多样的系统成分以一种更复杂、有效地方式共同发挥作用。

8、毕生发展观

【巴尔特斯】

理论:

毕生发展的核心假设:

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发展并没有到成年期就结束,而是扩展到了整个生命过程,心理结构与功能在一生中都有获得、保持、转换和衰退的过程。

基本思想包括:

1、个体发展是整个生命发展的过程

2、个体的发展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Eg:

认知机械和认知实用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

任何发展都是新适应能力的获得,同时也包含已有能力的丧失,只是其得与失的强度与速率随年龄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得失法:

用获得与丧失之间的比率作为评价发展完善程度的标准。

比率越大,发展的完善程度就越高。

成功发展意味着同时达到最大的获得和最小的丧失,相对于其他阶段,儿童期是获得最大、丧失最小的阶段。

3、个体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

三个因素:

年龄阶段、历史阶段、非规范事件

4、生物和文化共同进化的结构构成了毕生发展的总体框架

4.1三个基本原理:

①进化选择的优势随年龄增长而衰退

②对于文化的需求随年龄增长而增长

③文化的效能随年龄增加而下降

4.2个体发展的三类目标:

成长(儿童期)、保持(成年期)、因丧失而调整(老年期)

5、发展是带有补偿的选择性最优化的结果

带有补偿的选择性最优化模型(SOC)

巴尔特斯认为,选择、最优化、补偿三者之间的协调,存在于个体发展的任何过程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