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纳税筹划技巧-增值税.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01901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19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纳税筹划技巧-增值税.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企业纳税筹划技巧-增值税.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企业纳税筹划技巧-增值税.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企业纳税筹划技巧-增值税.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企业纳税筹划技巧-增值税.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纳税筹划技巧-增值税.ppt

《企业纳税筹划技巧-增值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纳税筹划技巧-增值税.ppt(6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纳税筹划技巧-增值税.ppt

增值税的节税技巧一、纳税人身份确定的纳税筹划

(一)税法依据

(一)税法依据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税率一般为17%;销售或者进口部分优惠税率货物,税率为13%。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为3%。

(二)筹划思路

(二)筹划思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优势在于: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可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而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不能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时可以向对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则不可以(虽可申请税务机关代开,但抵扣率很低)。

一、纳税人身份确定的纳税筹划

(二)筹划思路

(二)筹划思路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优势在于: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不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将直接计入产品成本,最终可以起到抵减企业所得税的作用;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因不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即不必由对方负担销售价格17%或13%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因此销售价格相对较低。

我们可通过比较两种纳税人的现金净流量来做出纳税人身份的选择。

一、纳税人身份确定的纳税筹划案例分析案例分析1.11.1甲饲料销售企业现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为100万元(不含增值税),会计核算制度比较健全,符合转化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条件,适用13%的增值税税率。

该企业从生产饲料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处购人饲料70万元(不含增值税)。

其纳税筹划方案如下:

一、纳税人身份确定的纳税筹划案例分析案例分析1.11.1方案一:

仍作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10033(万元)应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3(7%+3%)0.3(万元)现金净流量含税销售额含税购进金额应纳增值税应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应纳企业所得税100(1+3%)70(1+13%)30.3-10070(1+13%)0.325%15.45(万元)。

一、纳税人身份确定的纳税筹划案例分析案例分析1.11.1方案二:

申请成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10013%7013%3.9(万元)应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3.9(7%+3%)0.39(万元)现金净流量含税销售额含税购进金额应纳增值税应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应纳企业所得税1OO(113%)70(113%)3.90.39(100700.39)25%22.2075(万元)。

由此可见,方案二比方案一多获现金净流量6.7575万元(22.207515.45)。

因此,企业应当选择方案二。

一、纳税人身份确定的纳税筹划

(一)税法依据

(一)税法依据纳税人的下列混合销售行为,应当分别核算货物的销售额和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营业额,并根据其销售货物的销售额计算缴纳增值税,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营业额不缴纳增值税;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货物的销售额:

销售自产货物并同时提供建筑业劳务的行为;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是否分别核算的纳税筹划二、是否分别核算的纳税筹划

(一)税法依据

(一)税法依据纳税人兼营非增值税应税项目的,应分别核算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和非增值税应税项目的营业额;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销售额。

二、是否分别核算的纳税筹划二、是否分别核算的纳税筹划

(二)筹划思路

(二)筹划思路既然上述两种行为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销售额,那么,企业在分别核算导致成本过高的情况下,通过综合权衡,可以选择不分别核算,以降低总支出。

二、是否分别核算的纳税筹划二、是否分别核算的纳税筹划案例分析案例分析2.12.1甲超市是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2010年6月共销售商品10万元(含增值税),同时甲超市对外提供职业介绍服务,取得收入5万元。

甲超市因人员有限,未对两项业务分别核算。

税务机关在核定时,将商品销售额核定为9万元,将职业介绍服务收入核定为6万元。

若甲超市增加人员分别核算,则需要多支出人员工资等2000元。

其纳税筹划方案如下:

二、是否分别核算的纳税筹划二、是否分别核算的纳税筹划案例分析案例分析2.12.1方案一:

分别核算应纳税额10(1+3%)3%+55%0.541(万元)。

应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0.541(7%+3%)0.0541(万元)。

工资等多支出额0.2(万元)税费支出额合计0.541+0.0541+0.20.7951(万元)二、是否分别核算的纳税筹划二、是否分别核算的纳税筹划案例分析案例分析2.12.1方案二:

不分别核算应纳税额9(1+3%)3%+65%0.562(万元)应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0.562(7%+3%)0.0562(万元)。

税费支出额合计0.562+0.05620.6182(万元)。

可见,方案二比方案一少支出0.1769万元(0.79510.6182),因此,与其分别核算,不如不分别核算。

二、是否分别核算的纳税筹划二、是否分别核算的纳税筹划【筹划思路】【筹划思路】代销通常有两种方式:

一是收取手续费,即受托方根据所代销的商品数量向委托方收取手续费,这对受托方来说是一种劳务收入,应交纳营业税。

二是视同买断,即由委托方和受托方签订协议,委托方按协议价收取所代销的货款,实际售价可由双方在协议中明确规定,也可受托方自定,实际售价与协议价之间的差额归受托方所有,委托方不再支付代销手续费。

两种代销方式对双方的税务处理及总体税负水平是不相同的,合理选择代销方式可达到节税的目的。

三、选择合适的代销方式进行筹划案例分析案例分析3.13.1A公司和B公司签订了一项代销协议,由B公司代销A公司的产品,不论采取何种代销方式,A公司的产品在市场上以1000元件的价格销售。

下面有两种代销方式可以选择,一是收取手续费方式,即B公司以1000元件的价格对外销售A公司的产品,根据代销数量,向A公司收取20%的代销手续费;三、选择合适的代销方式进行筹划案例分析案例分析3.13.1二是视同买断方式,B公司每售出一件产品,A公司按800元的协议价收取货款,B公司在市场上仍要以1000元的价格销售A公司的产品,实际售价与协议价之差200元件归B公司所有。

假定到年末,B公司共售出该产品1万件,假设对应这1万件产品A公司可抵扣的进项税为70万元。

请进行纳税筹划(其中,城建税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征收率为3%)。

三、选择合适的代销方式进行筹划案例分析案例分析3.13.1【分析】方案一:

采取收取手续费方式A公司:

应交增值税100017%70100(万元),应交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100(7%3%)10(万元),A公司应交流转税合计10010110(万元)。

三、选择合适的代销方式进行筹划案例分析案例分析3.13.1【分析】B公司:

增值税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相等,相抵后,该项业务的应交增值税为零,但B公司采取收取手续费代销方式,属于营业税范围的代理业务,应交纳营业税2005%10(万元),应交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10(7%3%)1(万元),B公司应交流转税合计10111(万元)。

A公司与B公司应交流转税合计10010101121(万元)。

三、选择合适的代销方式进行筹划案例分析案例分析3.13.1【分析】方案二:

采取视同买断方式A公司:

应交增值税80017%7066(万元),应交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66(7%+3%)6.6(万元),A公司应交流转税合计666.672.6(万元)三、选择合适的代销方式进行筹划案例分析案例分析3.13.1【分析】B公司:

应交增值税100017%80017%34(万元),应交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34(7%3%)3.4(万元),B公司应交流转税合计343.437.4(万元)。

A公司与B公司应交流转税合计666.6343.4110(万元)。

三、选择合适的代销方式进行筹划案例分析案例分析3.13.1【分析】可见,A公司与B公司合计应交税金减少11万元(121110)。

因此,从双方的共同利益出发,应选择第二种合作方式,即视同买断的代销方式。

三、选择合适的代销方式进行筹划案例分析案例分析3.13.1【分析】但在实际运用时,第二种代销方式会受到限制:

在视同买断方式下,双方虽然共节约税款11万元,但A公司节约37.4万元(11072.6),B公司要多交26.4万元(37.411)。

A公司可以考虑首先要全额弥补B公司多交的26.4万元,剩余的11万元也要让利给B公司一部分,这样才可以鼓励受托方接受视同买断的代销方式。

三、选择合适的代销方式进行筹划案例分析案例分析3.23.2甲公司为工业企业,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预计全年采购原材料共产生运费800万元(假设采购原材料时,甲公司负责货物的运输),其中可抵扣物耗金额100万元,现只有两种运输方式可供选择:

一是自备车辆运输;二是将自备车辆设立为独立的运输公司,购买自己独立运输公司的运输劳务。

请对其进行纳税筹划。

三、选择合适的代销方式进行筹划四、权衡不同采购货物的渠道所形成的企业盈利大小进行筹划【筹划思路】【筹划思路】税收负担是企业购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不同的供货方购买原材料等货物,企业的负担是不一样的。

一方面,企业所需的物资既可以从一般纳税人采购,也可以从小规模纳税人处采购,但由于取得的发票不同,导致了可以扣除的进项税额的不同。

四、权衡不同采购货物的渠道所形成的企业盈利大小进行筹划【筹划思路】【筹划思路】如果从一般纳税人购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按买价的17%抵扣进项税;而如果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入,则不能抵扣进项税,即便能够经税务机关开票,也只能扣税按买价的3%抵扣进项税。

不同的扣税额度,会影响企业的税负,最终会影响到企业的净利润及现金净流量。

另一方面,若小规模纳税人的货物比一般纳税人的货物便宜,企业从小规模纳税人处采购也可能更划算。

四、权衡不同采购货物的渠道所形成的企业盈利大小进行筹划【筹划思路】【筹划思路】因此,采购时要从供货方纳税人身份、货物的价格等方面进行考虑,最终选择使得企业净利润或现金净流量最大的方案。

四、权衡不同采购货物的渠道所形成的企业盈利大小进行筹划案例分析案例分析4.14.1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购买原材料时,有几种方案可供选择:

一是从一般纳税人A公司购买,每吨含税价格为11000元,A公司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二是从小规模纳税人B公司购买,则可取得由税务所代开的征收率为3%的专用发票,每吨含税价格为10000元;三是从小规模纳税人C公司购买,只能取得普通发票,每吨含税价格为9000元。

四、权衡不同采购货物的渠道所形成的企业盈利大小进行筹划案例分析案例分析4.14.1甲公司用此原材料生产的产品每吨不含税销售额为20000元,其他相关费用3000元。

假设甲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请对甲公司购货对象选择进行纳税筹划。

四、权衡不同采购货物的渠道所形成的企业盈利大小进行筹划案例分析案例分析4.14.1【分析】方案一:

从一般纳税人A公司购买。

净利润2000011000(117%)30002000017%11000(117%)17%(7%3%)(125%)5563.189(元)四、权衡不同采购货物的渠道所形成的企业盈利大小进行筹划案例分析案例分析4.14.1【分析】方案二:

从小规模纳税人B公司购买。

净利润2000010000(1+3%)30002000017%10000(1+3%)3%(7%3%)(125%)5312.337(元)四、权衡不同采购货物的渠道所形成的企业盈利大小进行筹划案例分析案例分析4.14.1【分析】方案三:

从小规模纳税人C公司购买。

净利润20000900030002000017%(7%3%)(125%)5745(元)可见,方案三的净利润最大,所以方案三为最优方案,其次是方案一、最后是方案二。

五、将混合销售中的业务进行分立经营进行筹划【筹划思路】【筹划思路】混合销售行为是指一项销售行为既涉及增值税应税货物或劳务(简称“货物销售额”)又涉及非应税劳务(即应征营业税的劳务)。

混合销售行为原则上依据纳税人的“经营主业”判断是征增值税,还是征营业税。

五、将混合销售中的业务进行分立经营进行筹划【筹划思路】【筹划思路】在纳税人年货物销售额与非应税劳务营业额的合计数中,若年货物销售额超过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