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流行语的价值观意蕴研究.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0368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年流行语的价值观意蕴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青年流行语的价值观意蕴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青年流行语的价值观意蕴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青年流行语的价值观意蕴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青年流行语的价值观意蕴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年流行语的价值观意蕴研究.docx

《青年流行语的价值观意蕴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年流行语的价值观意蕴研究.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年流行语的价值观意蕴研究.docx

青年流行语的价值观意蕴研究

青年流行语的价值观意蕴研究

口石国亮徐子梁姚芳

摘耍:

改革开放以来,青年流行语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90年代和新世纪发展三个阶

段,经历了从以宏观叙事为主到日常叙事为主的转变,从以政治领域为主向经

济领域,文化领域和社会领域的转变和从正面效应占主导向积极词语与消极词

语的共生转变.这种转变体现出青年价值观从一元化的价值观到强调主导价值

致下的多元丰富性,从抽象的价值理想到强调价值理想下的务实性,从社会

发展中的被动性到强调社会适应下的主体性等三个方面的特征.研究青年流行

语有助于我们准确地把握青年群体价值观以及变化轨迹,在青年价值观教育中

融入流行元素将会有助于价值观教育的开展.

关键词:

青年;流行语;价值观;价值观教育

流行语,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青年的同义语.青

年作为独特的社会群体,他们既是流行语的主要创

造者,也是流行语的主要使用者.关于青年流行语

的内涵与特征,尚存不少争论.有研究认为,应该

对青年流行语做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的青年流

行语不只是限定在青年群体中流行,也可流行在其

他社会群体之中;区别在于不同群体对这些语词的

关注和热衷程度,以及心理和价值倾向的差异.狭

义的青年流行语,应该是仅限于在青年群体中(或

可以扩展到小部分中年群体)流行的I1l.通常来说,

青年流行语是指某一时间段主要在青年群体中产生

并流行,再扩展到其他社会群体甚至是在全社会进

行传播的,以鲜活的形式表达特殊含义的词语.

流行语与价值观的紧密内在联系,即流行语的

深刻价值观意蕴,是进行青年流行语折射青年价值

观念变化研究的内在依据.一个时期的青年流行语

涉及所处时期社会重大事件,现象,问题,时弊以

及青年群体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具有信息量大,

时代性强,传播面广的特点,生动反映不同时期青

年群体的心态和价值观.改革开放3O余年来的青年

流行语,忠实记载了青年群体对中国社会各方面巨

大变化的深切感受.作为中国社会发展巨大变革的

亲历者及时代流行语的主要创造者和使用者,青年流

行语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重大历史转折与社会转

型过程往往对青年价值观的演变具有明显的影响作

用.而这一切都或多或少地在青年流行语中得以表

现~.考虑到研究的针对性,本文选取改革开放以来

的青年流行语为分析样本.

改革开放是新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从农村开

始的改革很快席卷各行各业,形成了全面改革的潮

流.改革,教育,经济发展是这一时期青年流行语的

核心内容.例如: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改革开放","四个现代化","学好数理化,走遍

天下都不怕","商品经济","治理整顿","学习

张海迪",等等.剧烈的社会变革使青年人开始以积

极的人生态度寻求新的文化归宿和价值观念.青年人

开始自主思考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以及自身在社会中的

位置,更为现实地探索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等问题.改

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尤其是农村改革的启动和经济建

设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和改变了"文化大革

TeBieHua譬l0i========'囵,

命"带给人们的沮丧失望的心情,社会的进步极大激

发了人们的热情,青年本身所固有的那种追求进步,

奋发向上的精神也再次进发出来.1981年3月20日

举行的男排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上,中国男排顽强拼

搏,逆转取胜,无比激动的北大学子喊出了"团结起

来,振兴中华"的口号.这八个字在20世纪80年代

传遍全国,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激励了一代青年【3】.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全

面的变革.青年人从对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关注逐渐变

为对自己个性发展和前途的关心.这一时期的主要流

行语也经历了一个从国家大事到凡人"小事"的转

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90年代

社会的进步,不再体现在高调的口号上,而是深深隐

藏在日常生活的变化中."VCD","DVD"技术的

发展使人们足不出户也能欣赏"大片";1994年3

月,马来西亚零售商百盛进人中国,于是一种新的购

物方式——"超级市场"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流行文

化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歌星,影星,"卡拉OK",

"泡沫剧","肥皂剧","校园歌谣","快三慢四"

等成为青年人追捧的娱乐项目.9O年代中后期,中

国经济体制改革处于深刻调整期,社会弥漫着一股消

极之气.国企改制打破了人们手中的"金饭碗",越

来越多的人不得不面对"下岗"的境遇,于是乎"下

岗再就业"也成了政府为下岗职工们指出的唯一出

路;高等教育扩招,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从前的

"天之骄子"如今不得不挤进"人才市场",面对"双

向选择"去自谋出路."未上岗先下岗"反映出大学

生们由"天堂"到"地狱"的失落心情.

迈人21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

时期,国力增强,经济建设向纵深发展,中国在世界

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青年人对新世纪的

生活充满了憧憬,关心国家的发展,张扬个性,社会

价值的多元化,都可以在流行语中找到代名词.伴随

网络发展的是"美眉","QQ","网虫","伊妹

儿","帅呆了"等大量的新潮时髦的词汇流行,进

而诞生了一种特殊语言符号——"火星文";韩剧,FI

剧,美剧进一步打开了中国市场,各种火爆的场面不

断冲击着青年人的眼球,电影院又一次成为情侣们互

述衷肠的场所."MvGod!

","我晕","酷毙了",

"帅呆了"等彰显个性的词语成为青年人的口头禅.

与此同时,一些非主流流行语也开始盛行."网络自

拍"在2005年火热一时,尤其是"芙蓉姐姐"通过

"网络自拍"而成为众说纷纭的公众人物后,这种兴

起并迅速蔓延于网络的文化现象更是引起了多方关

注."Gav","拉拉","伪娘"等非主流词语也为

不少青年人所称道.与流行,个性,非主流相对的是

些青年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社会的怨恨.高房价使

些志向高远的青年人沦落为"蚁族";"官二代",

"富二代","农民工二代","穷二代"则反映出青

年人对社会不公的愤慨;"房子","票子","车

子"成了未婚女青年的择偶标准;"楼歪歪","楼

脆脆","楼倒倒"调侃类的词语则反映出青年人对

无良商人的痛恨和无奈……

改革开放以来青年流行语三个阶段及其核心内容

的变化,集中反映出青年流行语变迁的三个特征.

1.从以宏观叙事为主到日常叙事为主的转变

从青年流行语的叙述角度看,青年流行语经历了

从宏观叙事到日常叙事的转变.流行语是一种公民写

就的文化史,是一种以公民为主体的对历史发展的一

种民间叙事.青年流行语是青年群体以青年人的视角

对所处时段的历史事件和现象进行文化叙述和主观认

知的集中表述.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

制度的巨大变革,裹挟着青年群体行进在翻天覆地的

社会变化之中,青年流行语与全社会一样,进行着对

党,对国家和对社会的宏观叙事.青年流行语反映的

也都是整个社会共通的现象,其独特性表现为对社会

现象进行着青年化的解读.改革开放初期青年中流行

的"计划生育","只生一个好","百年大计,教育

为本",清华大学学生率先提出干社会主义,干四化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等,都是从国家,从社会

出发进行的历史叙事,都是一种青年视角的社会结构

和宏观政策的青年化表述.当前,"到祖国需要的地

方去"衍化为当今流行的"公务员","事业单位",

"央企",从过去的'不畏艰难险阻","克服万难"到

现在"高收人","高社会地位","低风险","低工

作强度",等等.青年流行语日趋关注与青年利益密

切相关的政策制度和日常现象,在对社会共通现象关

注的同时更加关注青年群体自身特有的属性和现象,

青年流行语的青年本体性和日常性更加凸显.

2.从以政治领域为主向经济领域,文化领域和

社会领域的转变

从青年流行语的发生领域看,青年流行语经历了

从政治领域向经济领域,文化领域和社会领域的重大

转变.改革开放前,政治立场是衡量一个人价值观的

惟一标杆,立场,路线是比温饱更重要的价值追求,

坚持正确的"路线",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比

亲情,爱情更重要.这一时代的流行语有着深刻的政

治符号意义."又红又专","政治挂帅","三面红

旗"等政治术语,成了流行语舞台最活跃的语言,就

连这一时代出生的人取名也多为"建国","和平",

"文革"等,不可避免地被印上了政治标签I4】.改革开

放使狂热的政治热情开始从人们头脑中退散,人们开

始认识政治运动不能天然解决温饱问题,而且温饱问

题比政治运动对自己的生存和生活更为重要.改革开

放变革了生产关系,打破了旧有的"政治中心论",

确立了经济在价值观中的主导地位.改革开放,发展

生产力顺理成章地成了时代的主流.青年流行语开始

更多地涉及经济领域,"下海经商","万元户",

"股票","商品经济","人才市场","奔小康"等

构成了青年流行语的主要内容.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精

神文明建设的进一步深入,文化领域的词语深深融入

到青年流行语之中.如"超女","快男"成为现今

种极为流行的青年文化现象,"恶搞"折射出青年

的叛逆和搞怪的文化心理,"手机","笔记本",

"上网"反映出网络文化对青年流行语的影响,

"IP","886","520","@.@"等字母,数字,

符号和图形则体现了青年的符号文化."和谐社会"

成为新世纪时代的最强音,广大青年人在积极投身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同时,越来越关注自己身边的

生活,青年流行语逐渐贴近现实生活.

3.从正面效应占主导向积极词语与消极词语的

共生转变

从作用发挥看,青年流行语的作用发挥从纯粹的

正面宣传向积极与消极作用共存转变.改革开放之初

和20世纪80年代,青年流行语基本上坚持的是纯粹

的正面宣传,容许少数中性语言,坚决摒弃庸俗甚至

反面语言的存在.那个时候青年流行语,除了高尚,

正确,科学,美好,光荣等属性的语言,除了将主流

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青年化,例如"五讲四美三热

爱"等主流青年流行语之外,基本没有反映青年亚群

体或青年亚文化的流行语,更没有反映庸俗生活或违

反道德伦理行为的流行语.随着社会日益宽容,社会

价值观的日趋多元,青年流行语所能发挥的作用也是

正负互现,美丑共存.积极的流行语对青年起到引导

和激励作用,如"爱我中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

书"等有利于唤起青年的爱国主义情怀,酷",

"帅","小ca8~"等带幽默性的词语为青年人的生活

增加了些许色彩,"郁闷","我晕","衰啊"等青

年人自创的流行语客观上起到了自我放松,缓解心理

压力的功效.但是,部分流行语中充斥着消费主义,

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倾向,如"会花才会赚",

"不会玩不如死"等;一些流行语宣扬"流氓意识",

如"痛扁","PK","靠"等庸俗词语;还有一些

与传统道德或法律相悖,如"二奶","黑客"等.

尽管这些流行语仅占总数的一小部分,但其负面影响

不容忽视.

青年流行语是当下青年价值观念的最生动和最鲜

明的表述,青年流行语的变迁则是青年群体价值观念

变迁的明显表征.通过对改革开放30余年青年流行

语的梳理,可以看出青年价值观变迁的主要特点.

1.从价值观的一元化到强调主导价值一致下的

多元丰富性

计划经济体制与政治一元化管理,形成了全社会

价值观的高度一元化,主流价值取向成为那个时代青

年人的唯一选择.从以政治生活为重心到以经济生活

为重心的转变,不仅仅是社会主流价值观从一个到另

个的简单转换或过渡,而是触发了价值观的全方位

改变.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和西方

各种思潮的大量涌人,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日益丰

富,对传统权威的绝对性和规范的严肃性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