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知识点讲义.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99232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2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讲义.docx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知识点讲义.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讲义.docx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讲义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讲义

刻度尺

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两种测量。

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秒表是测量时间的常用工具。

2、在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单位有光年(l·y)、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和纳米(nm)。

3、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常用单位有小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和纳秒(ns)

4、单位换算关系:

(1)长度单位:

①1l.y.=9.4605×1012km=9.4605×1015m;②1km=1000m=103m;③1dm=0.1m=10-1m;④1cm=0.01m=10-2m;⑤1mm=0.001m=10-3m;⑥1μm=0.000001m=10-6m;⑦1nm=0.000000001m=10-9m

(2)时间单位:

①1h=3600s=3.6×103s;②1min=60s;③1ms=0.001s=10-3s;

④1μs=0.000001s=10-6s;⑤1ns=0.000000001s=10-9s

(3)面积单位:

①1km2=1000000m2=106m2;②1dm2=0.01m2=10-2m2;③1cm2=0.0001m2=10-4m2;④1mm2=0.000001m2=10-6m2

(4)体积单位:

①1dm3=1L=10-3m3;②1cm3=1mL=10-6m3

5、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看。

先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是否破损,认清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2)放。

零刻线对准被测物的边缘,尺面要紧贴被测物体,且沿着被测长度的方向。

(3)读。

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后一位,视线要垂直于尺面。

(4)记。

记录的数据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即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并注明单位。

6、误差:

(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2)为了减小误差,应该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采用更合理的测量方法。

利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

(3)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尽量减小,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7、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1)累积法(例:

测量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2)化曲为直法(例:

测一段曲线长度、从地图上测京广线的长度)

(3)三角板直尺配合测量法(例:

测量一枚硬币的直径)

声音

1.声音的产生:

(1)物理学中,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声源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2)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3)人说话时靠声带振动发声的;清脆的蟋蟀叫声和蜜蜂的嗡嗡声是靠翅膀振动发声的;乐器中管乐器是靠空气柱的振动发声的、弦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声的。

2、声音的传播:

(1)声音靠介质传播,一切气体、液体、固体物质均可作传声的介质。

(2)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3)真空不能传声。

(4)单位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距离叫声速。

(5)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不同,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慢些,气体中最慢;在同一介质中,声速还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6)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3、声音的接听过程:

(1)人耳的主要结构有外耳、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神经。

(2)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个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耳蜗,再通过听神经将信息传给大脑,这样就产生了听觉。

4、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老师的声带振动产生的,并通过空气传到学生的耳朵,引起耳内鼓膜的振动,,再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

5、声音的三要素是:

音调、响度、音色。

(1)声音的高低——音调。

①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来表示,每秒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单位为赫兹,简称为赫,符号为Hz。

②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③可用波形来比较频率,相同时间内,波的个数多,频率高,音调高。

(2)声音的强弱(即大小)——响度。

①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②用波形来比较振幅,振幅小,响度小。

(3)声音的品质——音色。

①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音色是不同的。

②在许多人同时讲话时,即使未看到人,我们也可以分辨出熟人的声音,不同的乐器,即使它们发出声音的响度和音调都相同,凭听觉我们也能把它们区分开来,原来,这些都与声音的音色有关。

③各种发声体,由于它们的材料、结构不同,即使发出响度与音调都相同的声音,由于音色不同,人对声音的感觉也不一样,它们声波的波形是不同的。

6、回声是指声音碰到障碍物后反射回来的现象。

人耳能分辨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应大于,所以要想听到回声,说话者要离障碍物的距离应大于11.3m。

7、弦乐器的音调高低与弦的长短、张紧程度和粗细有关。

①当弦的粗细、张紧程度相同时,弦越长音调越低;②当弦的粗细、长短相同时,弦拉得越紧音调越高;③当弦的张紧程度、长短相同时,弦越细音调越高。

8、声音的利用:

(1)现代建筑如礼堂、音乐厅等,都有着很高的声学要求,它们通过采用不同的吸声材料,设置不同方向的反射板等,使听到的声音更为清淅、丰满。

(2)人通过双耳效应可以判断声源的方位,欣赏立体声。

(3)三音石和回音壁都是利用声音的反射原理。

(4)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

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

(5)总的来说,人们对于声的利用有两大类:

一是利用声传递信息;二是利用声传递能量。

(6)超声波的利用:

①利用超声波定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制成声呐装置,探测潜艇、鱼群的位置和海洋的深度等;②利用超声波能够成像的原理可制成B超仪,用来检查内脏器官;③利用超声波使器物中的污垢产生剧烈振动,可制成超声波洗衣机、超声波洗碗机等;④利用超声波的穿透力强,可制成超声波探伤仪,用来检查金属内部的裂纹;⑤医学上还用超声波粉碎肾结石,生活上利用超声盲人探路。

(7)次声的应用:

①利用次声定位系统可以确定火箭发射和着落地点的位置;②利用次声监测系统可以判断出核爆炸的时间、地点、强度和爆炸方式;③利用“水母耳”次声预报仪可以预报台风、火山和地震活动等。

9、噪声的来源和控制:

(1)从环保角度来说,凡是使人感到愉快的声音叫乐音,使人感到厌烦的声音叫噪声;从物理学角度来说,凡是有规律地振动发出的声音叫乐音,杂乱无章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2)噪声的危害和等级:

人们以分贝(符号是dB)为单位表示声音的强弱。

15~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3)噪声的控制:

控制噪声从声音的声源处、声音的传播过程、接收声音的人耳处三方面着手:

即主要在消声、隔声、吸声三个方面采取措施。

①防止噪声产生的方法:

改造噪声源、在声源处加防护罩、在声源处加消音器;②阻断噪声传播的方法:

使用隔音或吸音材料、植树造林;③避免噪声入耳的方法:

带耳罩、塞棉花、捂住耳朵。

10、男低音歌手在高声歌唱、女高音歌手在低声伴唱,这其中男歌手音调低、响度大,女歌手音调高、响度小。

11、“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12、有四个句子:

①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②引吭高歌;③她是唱高音的;④请勿高声喧哗。

其中加点的“高”字指音调的有①、③;指响度的有②、④。

13、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14s收到回波信号。

问:

该处水深多少m?

(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这种方法能否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为什么?

解:

由于v=1500m/s、t=14s/2=7s

所以水深H=vt=1500m/s×7s=1.05×104m

此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4、如图2-1所示,甲、乙两个音叉的振幅相同,频率不同。

在相同时间内,甲振动次数少,频率低,音调低;乙振动次数多,频率高,音调高。

13、如图2-2所示,甲、乙两个音叉的频率相同,振幅不同。

甲音叉振幅小,响度小;乙音叉振幅大,响度大。

(图2-1)(图2-2)

物态变化

1、温度和温度计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测量温度的仪器是温度计。

(2)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里面的液体有汞(水银)、酒精、煤油等。

2、摄氏温标与热力学温标

(1)摄氏温标:

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规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读作1摄氏度。

(2)热力学温标:

单位是开尔文(简称“开”),用符号“K”表示,它是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

它以-273℃作为温度的起点,叫做绝对零度。

(3)两者的关系:

T=273+t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且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②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如图4-1中乙正确、甲和丙错误。

4、温度计读数:

如图4-2中甲的示数为9℃;乙的示数为-16℃。

(甲)(乙)

图4-1图4-2图4-3

5、体温计:

①人体正常体温是36.8℃(或37℃);②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分度值是0.1℃;③体温计玻璃泡上部有一段细而弯的缩口;④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⑤使用前应先用力将水银甩回玻璃泡;⑥如图4-3中体温计的示数为36.8℃。

6、几种新颖的温度计:

气体温度计、辐射温度计、红外测温计、电子体温计、光测高温计、电阻温度计。

汽化和液化

1、物质的三种状态:

固、液、气态。

2、汽化: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

汽化有两种方式:

蒸发和沸腾。

(1)蒸发:

①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汽化现象。

蒸发有致冷作用。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液体的温度高低、液体的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速度。

(2)沸腾:

①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汽化现象;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沸点与气压有关;③液体沸腾的条件:

一是温度达到沸点,二是必须继续加热;④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3)水的沸腾图象(如图4-4)。

从图象可知,BC段表示的是水沸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但需要吸热,此实验所得水的沸点是99℃。

(4)蒸发和沸腾的区别如下表所示。

3、液化: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

汽化有两种方法:

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①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能被液化。

②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液化的;液化使气体体积缩小,有利于贮藏和运输。

4、汽化要吸热和液化要放热。

(1)蒸发吸热及致冷:

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物体(或自身)中吸收热量,使周围物体(或自身)温度降低,因此蒸发有致冷作用。

例如在皮肤上擦一点酒精就会感到凉快,这是因为酒精蒸发时从身体吸收了热量,使皮肤的温度降低的缘故;医生常用蒸发得很快的氯乙烷作麻醉剂,使病人的皮肤冷却到失去疼痛感觉的程度时进行手术。

(2)蒸发的例子:

①湿衣服变干;②用电吹风将湿发吹干;③夏天,在教室地上洒水降温;④太阳出来,白雾不见了,露珠不见了。

(3)日常生活中的液化现象:

生活中的“白气”、“白雾”是由于水蒸气放热温度降低液化形成的(注意:

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平时看到的“白气”、“白雾”并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