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要.docx
《社会学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概要.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学概要
社會學概要
《7~11章》
讀書心得報告
組長:
黃泓文
組員:
簡豐展
第7章社會階層
第1節社會階層的基本概念
讀完這章節,讓我體驗到到底什麼才是社會階級,以往都只是在電視上看到的,自從讀了這章後我對其社會階層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社會階層所談的是社會不平等。
馬克思的說法是社會裡人與人的關係是建立在對生產工具的擁有與否上,有的話我們稱為資產階級;相反的,就是所謂的無產階級。
馬克思他的意思也就是人在社會上的社會地位取決於財富,而這也是共產國家內部常常有階級鬥爭的原因,無產階級想要更多財富、資源,因而想辦法向這些有產階級抗爭,有產階級則是為了取得更多資源必然會去剝削無產階級所剩餘的勞力。
可是韋伯卻也有另一番不同的解釋,他認為其他的因素也會決定人的社會地位,除了財富上的差別外〈階級的差別〉,還有政治權力之有無〈政治的差別〉和個人聲望與名譽〈職務的差別〉。
韋伯的貢獻是在於指出個人社會地位的決定因素,不僅只是一個財富而已,其他如權利與聲望都可能影響個人地位。
社會學家對社會階層的來源有幾點的看法:
〈1〉社會生物學的觀點
在生物界裡也有他們的社會階級,像獅群裡面一定會有一隻領導者,而那隻領導的獅子必定是較強壯、較勇猛的;不只獅群、猴子、雞群都有這種高低不平的地位的分配。
人也是生物界裡的一環,所以也有這種生物本身就具有的不平等,人一生出來在智力、攻擊性、野心、體能上都會有不同,高的人自然就成為較高社會地位的人。
〈2〉剩餘論
有剩餘、有財富的人就變得比沒剩餘、沒財富的人要有社會地位,所以社會階層的出現是在社會有了剩餘以後才開始的。
〈3〉功能觀點
社會階層就是社會對不同工作的不同酬賞所引起的,所以功能觀點認為一個人或一個職務的高低取決於下面兩個因素:
1.其所承擔的工作必須是有功能的,也就是必須對社會有貢獻。
2.其所承擔的工作是必須難做且又少人做的,也就是說,必須要有專門訓練或才幹。
這兩者缺一不可。
例如垃圾清潔隊員,工作重要,卻毋須什麼特別才能,而且能做的人很多;其地位不會高,其薪資卻不太低。
相反地,在資本主義社會裡,一個銀行家的工作既重要,且須專長,故銀行家的酬賞高,社會地位高。
〈4〉衝突觀點
馬克思認為人的地位決定在生產工具的擁有與否,當代的衝突論者則認為鬥爭是為了權力。
馬克思相信社會革命所創造的共產社會是平等的,無階級也無鬥爭。
衝突論則相信權力鬥爭不會停止,是不可避免的也是社會的常態。
第2節社會階級
社會階級通常是指財富的不平均分配,社會階層的型態很多,大致上可以歸類成三種:
1.印度傳統社會的「世襲階層」
一種完全封閉的階層,人的地位一出生就決定了,終身不變,而且階層間彼此不相往來。
2.中古歐洲的「地產階級」
社會地位取決於土地的擁有與否,雖然個人地位與生俱來,仍然允許少量的流動性。
3.開放階級階層
一種開放可自由流動的階層制度,經由努力而得的「成就地位」則相當重要。
社會階層的界定主要是以收入來評定,我們對社會階級的評定包括:
客觀標準〈收入、教育、職業等〉和主觀標準〈聲望、價值、信仰〉。
社會學家在劃分人們的社會階層時,大約有三種可使用的分式:
1.聲望方法
把所有職業陳列給受訪者按其個人的看法意見排列。
如到鄉下村莊去請村民把當地人按地位排高低。
2.主觀方法
由受訪者自己安插評定自己社會地位的方法。
3.客觀方法
利用客觀指標來劃分人們的社會階級等級,包括教育程度、經濟收入、職業職位;社會學家往往把客觀的指標給予加權、綜合計算,而達到一種社會經濟地位的指標,簡稱SES。
SES分數愈高,社會階級愈高。
有些學者把一個社會的階層劃分為三個階層,即上層階層、中等階層及下層階層。
一個開放型的社會人們有改進自己社會地位或階級的管道,這些就是社會學家所稱的社會流動。
社會流動大致上可分為兩種:
平行流動同一階級或地位上的流動;另外,從一個地方搬到另一個地方去住的地理流動也算是一種平行流動。
垂直流動則是指改變個人社會階級或地位的流動,由下升到上是上升流動,下降流動則反之。
高度工業化的社會,平行流動比較常見,垂直流動也比傳統社會多,這種頻繁流動地的因素可以包含下列幾項:
1.生育率不同,高階級子女少,造成下層階級子女上升的機會。
2.高科技創造了非手工的中上層職位,以出賣勞力的工人就有了較多的中上層就業機會。
3.移民的因素。
新移民為了生存,到了移居地後總是做低賤的工作,社會地位低、收入少,於是當地人就有機會轉升至較高的職業就業。
4.工會的運作使原本是低收入的工人轉生入中產階級。
5.政府的政策也可能改變社會階級。
第3節社會階層的普遍性
社會階層大致上來說具有幾項基本特徵:
1.社會階層的差別不是天生的,而是社會所製造出來的;例如:
年齡往往會影響一個人的社會地位。
2.每一個社會皆有社會階層。
從最初級的原始社會一直到當代的工業社會,都可以發現社會階層制度。
3.因社會歷史、文化背景之不同而有差別。
4.階層制度對社會裡的每個人皆有深遠的影響。
台灣社會階層制度的特點之一是其標準的多元化,這是社會進步的象徵。
台灣社會既然是以多元標準來釐定個人地位,社會流動的頻率就高。
馬克思所講的單以收入來算,社會地位以不足以反映社會階層的真相。
第8章少數團體:
種族、婦女與老人
第一節少數團體的定義
另一種型態的社會不公平,這不是指對個人,而是對整個團體給予不公平待遇的地位。
少數團體或弱勢團體不是指人口較少的團體,或是在人口比例上較小的團體,基本上是取決於其在社會上的地位。
跟少數團體相對的一個團體,就是多數或眾數團體,即在社會資源分配上佔優勢。
第二節種族與族群
一般人的用法,種族與族群往往是可以交換使用的,但是社會學家在處理少數團體時,卻必須把兩者的不同特質指點出來。
種族一般來講是指人體體質特徵上的差別,這是生理上的遺傳,除了膚色外還有頭髮的顏色、血型、頭形、眼睛,甚至於耳垢都是辨別差異的指標。
現在的人種,多多少少都混合了其他人種的物質了,所以生物學上的種族概念已不再是那麼重要。
現代的社會科學家認為對族群的用法是比較有意義的,種族是依據生理狀態來分類,而族群則用文化的特質來區分。
族群衝突最常見的態度是歧視。
歧視偏見是建立在一種特殊塑型上,這是憑著常是不正確的想像對某一種人或團體加以定型,雖然不全懷敵意,往往會有反功能,包括:
1.依據一些不正確的資料而定型。
2.當歧視其他族群的藉口以支持其偏見。
3.造成受害人變成自卑和自賤,承認其特殊塑型的真實性,更進一步的表現那些特殊塑型的特徵。
4.加深兩個族群的誤解或仇恨,變成互相嘹解的阻礙。
族群衝突的另一種方式是差別待遇。
這是外在的行為或行動的表現,也就是以不公平的方式對待其他人或種族。
種族主義是一種系統性制度化的歧視和差別待遇的信念。
種族主義可能造成的後果有時候是「滅種」,例如:
二次世界大戰德國納粹屠殺猶太人。
有時候是大量的「驅趕出境」,例如越戰之後,越共政府驅趕華裔越人出海。
某些社會會試圖發展出一套方法來減少彼此間的衝突,有三種模式可循:
1.同化
將社會裡不同族群同化在一多數族群的文化或生活方式中。
2.多元論
容許各個族群的文化相互並存、彼此尊重、互不干擾。
3.融新
指各族群特質融合一起而產生一種嶄新的文化或生活方式。
現在很多學者主張的是多元論,也就是肯定並容許各族群的特色的存在。
第三節婦女的差別待遇
男女在生理上有差別,這是性別的不同,是與生俱來的。
兩性角色是社會訂定的,它是指社會對兩性的行為期望,也是兩性的行為規範的準則。
功能學派的觀點認為男女的分工或兩性角色的不同是必然的,對社會的運作有貢獻,男人扮演一種工具性角色,而女人則扮演一種情感角色。
衝突論的學者則認為女人之所以會有低的社會地位,主要是男人在剝削女人,在支配女人。
因此,男女關係事實上就是一種不平等的權力分配關係。
婦女在社會裡的貧民比率相當大,這種貧窮狀況尤其是以婦女為首的單親家庭最為普遍。
婦女在社會上是一個受欺的團體,雖然其人口不在少數,但是仍然是社會上的少數弱勢團體。
第4節晚景可憐的老人
近年來在急速工藝技術發展的衝擊下,傳統經驗已不足以應付這個工業化社會之所需,年齡成為一種負擔;年紀大的人逐漸被社會所摒棄。
社會學對老年人社會生活的解釋,大致上可分為六種:
1.角色論
老年人如何適應新角色的問題,通常是由工具性角色轉變成情感角色,老年人如果能對角色做適當的調整,應有助於其晚年生活。
2.隔離論
認為老年人的退出對當事人有好處,對整個社會的穩定和均衡更有貢獻。
3.活躍論
老年人拋棄舊角色並不代表全盤性的隔離或撤退,而是轉變要扮演新角色,仍然是活躍的。
4.社會環境論
社會和環境因素隊老年人的活動型態有直接關係。
5.次文化論
老年人的行為與一般人不同,因此成為一種老年的次文化。
6.年齡階層論
認為社會常按照年齡把人們分類分等,不同年齡的人在社會上有不同的角色、權勢及義務。
老年人、婦女以及族群都是當今許多社會裡的少數團體。
第九章家庭制度
家庭具備重要功能
1.為社會的未來承續者提供保護
2.對新成員提供應有的社會化
3.建立親密關係與穩定情感
4.對社會男女關係的節制
5.獲取社會地位
6.其他功能
由婚姻方式區別
1.一夫一妻制
就是為現代最為普遍的一夫一妻制
2.一夫多妻制
為回教國家較多
3.一妻多夫制
現今的社會較為少見,在部分西藏地區還可看見
4.團體婚姻
這個也較為少見,在早期的美國嬉皮公社中曾經出現過
由家庭權力分配區分
1.父權家庭:
權力在於父親或男性長輩上
2.母權家庭:
母親或女性長輩上
3.均權制度:
由父母共同處理
由家庭人口區分
1.大家庭:
家庭人口包括三代或三代以上
2.核心家庭:
為現代社會大部分的家庭
新類型家庭
1.再續家庭:
由再婚者所組成的家庭
2.同居:
無婚姻關係的男女居住在一起
3.同性戀家庭:
為現代社會討論的家庭之一
4.單親家庭:
由單獨一個父親或母親扶養子女的家庭
5.公社:
為一群沒有血緣關係的居住在一起
6.單身家庭:
由未婚單身者所組成
選擇婚姻對象條件
1.年齡:
再現代個社會中年齡以不是問題
2.體態:
作為第一印象的重要形象
3.種族:
文化背景
4.宗教信仰:
在台灣社會中,這個較為不重視
5.社會階級:
就是所謂的門當戶對
6.婚姻前科:
是否有再婚過等等
7.地理限制:
居住是否不會太遠
離婚的主因
1.婦女經濟獨立:
現代社會婦女意識早已抬頭
2.家庭子女數少:
現在人大部分不想生小孩
3.社會制裁減輕:
以往社會中離婚是會判罪
4.夫妻角色的不清:
兩方沒妥協好
5.過分強調愛情:
沒有愛情就離婚
6.友情影響:
受朋友影響
7.婚外情:
外遇
第十章宗教制度
宗教意義包含三成分
1.文化的成分
2.社會組織的成分
3.神聖的成分
宗教社會的功能
1.社會體系的整合
2.建立一個信徒社區
3.社會控制
4.對未知的詮釋
5.減輕人們的苦難
6.人們在生長過程中對各個階段的改變加以承受與肯定
7.社會變遷的推動
宗教的反功能
1.由於宗教的信徒社區把信教的教徒和非教徒明顯的分開,可能造成對立衝突
2.宗教的保守意識形態,成為社會改革的阻力
3.宗教可能造成人們不求上進
4.宗教教義可能妨礙新的科學知識的尋求與發展
宗教類型
1.萬靈論:
大自然的一切
2.多神論:
崇拜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神
宗教的組織結構
1.普及教會
2.上層教會
3.教派
4.宗派
5.異教
民間信仰
1.教派界限不清楚
2.神明功能分化
3.政教衝突不顯著
4.地方色彩濃厚
5.直接的接觸
現代社會的宗教
1.宗教的世俗化
2.異教的興起
3.宗教與現實社會的溝通
4.電化教會的出現
第十一章教育制度
教育的功能
1.傳授技藝2.發展個人才能3.傳遞文化
4.新知識的啟發5.青少年期的延長6.隔離青少年人
6.替父母代管子女8.建立朋友圈9.婚姻伴侶的選擇
教育與社會制度
1.家庭與教育:
這個為最為重要,因為一開始就是由家庭開始
2.宗教與教育:
宗教可傳達一些家庭無法傳遞個文化知識
3.政治與教育:
教育的經費大致來至於政府
4.經濟與教育:
一般來說教育越高相對收入越高
教育制度的結構
教育制度市社會為訓練年輕的一代接受社會規範與價值觀念所特意成立的一種制度。
台灣的情形來看,大致上,教育包括四種層次:
學前教育、小學教育、中學教育及高等教育;除此之外,還有一系列以職業訓練為目的的專科職業教育。
未來教育的趨勢
1.大專聯考廢除問題:
現在的學校越建越多以沒有升學的問題
2.青少年犯罪問題:
現代社會誘惑太多,導致青少年因誘惑做出一些不該做的事
3.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配合問題:
這兩個應同步進行
4.教育與社會風氣問題:
在台灣的個亂局中,教育對社會風氣的導正功能以大為消失
工作分配:
1.上台簡報:
簡豐展
2.PowerPoint製作:
黃泓文
3.報告撰寫:
簡豐展〈7、8章〉
黃泓文〈9、10、1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