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升压站和集电线路测量专项方案范本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972268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电场升压站和集电线路测量专项方案范本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风电场升压站和集电线路测量专项方案范本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风电场升压站和集电线路测量专项方案范本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风电场升压站和集电线路测量专项方案范本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风电场升压站和集电线路测量专项方案范本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风电场升压站和集电线路测量专项方案范本Word下载.docx

《风电场升压站和集电线路测量专项方案范本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电场升压站和集电线路测量专项方案范本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风电场升压站和集电线路测量专项方案范本Word下载.docx

3、甲方提供的控制点;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5、《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GB/T50288-96;

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条文说明;

7、《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第三章施工准备

本工程地形复杂,做好该工程的测量工作显得至关重要.通过对施工图的阅读和理解,控制测量的准备工作主要应考虑以下几点:

1、人员配备

根据本工程测量放线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本工程的测量人员安排如下:

1、测量组长2名,负责工作组织安排,设备管理,现场安全管理,工作质量,工作进度,技术方案实施,测量技术资料编制;

2、测量技术员4名,负责测量放线操作,在本工程测量放线操作的人员须从事测量工作2年以上.

2、仪器配备

根据建筑物平面控制精度的技术要求,现场准备1台测角精度为±

2.0"

、测距精度为±

(2+2D)的全站仪,1台与铟钢尺搭配使用的的水准仪,精度为±

0.1米米.

3、在工程开工前,应提前做好控制桩的交接复核,布设完善的辅助控制网点,对全站仪、水准仪、钢卷尺等测量工具进行全面自检校对.

测量器材用量表

名称

编号

数量

备注

全站仪

K50490

1

全部测量仪器、具检测报告齐全.

水准仪

2003828

钢卷尺

50米

5

GPS接收机

W1209749492GE米

4、测量人员对设计图纸要进行全面、熟悉的理解,进行单张图纸数据、坐标的严格校对,不同图纸相关数据的联合校对无误,大部分放线数据在室内预先计算校对准确.

第四章平面控制

4.1平面控制网建立

1、场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为提高现场测量数据的稳定性,有必要重新加密设置和建立测量控制网.根据业主提供的坐标点,建立施工现场控制网,并作相应的保护措施.

4.2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1.控制点的埋设

高程控制网以业主提供的场区水准基点为依据,在风机平台处埋设高程控制点,并做好高程控制点的保护,在进行风机基础施工时,可依据高程控制点控制基坑开挖深度.

2.控制测量

升压站和集电线路高程控制测量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规定的二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仪器为数字水准仪.测站观测顺序为往返测:

奇数站为后—前—前—后;

偶数站为前—后—后—前.返测:

奇数站为前—后—后—前;

偶数站为后—前—前—后.

3.精度等级

高程控制网等级为二等,技术要求见表.

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等级

视线长度

(米)

前后视距差

(米)

前后视距累积差(米)

视线高度

基辅分划读数

之差(米米)

闭合差

(米米)

二等

≤30

≤1.0

≤3.0

≥0.3

≤0.3

4

高程控制网水准线路按环形闭合差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闭合差按下式计米W=4

米米(L为路线长度).

第五章施工中的测量控制

5.1各部位测量偏差控制

(1)道路中心桩

根据施工图纸及工程测量控制网,将道路中心桩准确定位,直线段中心桩每100米设置一个,曲线段中心桩每50米设置一个,毛路开进时用彩旗标示,毛路开挖完成后进行复测,复测合格后方可进行道路精修,道路修正完成后每隔100米设置1个路桩.

(2)风机平台定位

根据施工图纸及工程测量控制网,将风机平台控制点位置确定,用彩旗标示,根据标示进行风机平台开挖,开挖完成后对风机平台控制点进行复测,复测合格方可进行基础施工,平台位置及面积不符合要求的,应按照施工图纸进行修正,修正合格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

(3)风机中心定位

施工单位会同监理、建设、设计单位使用GPS对风机中心进行测量定位,并用白灰粉做好风机中心标记.

(4)基础开挖定位放线

105型风机基础设计半径为9.7米,99型风机基础设计半径为10.1米,开挖时留置1米作业面,基坑采用1:

0.3放坡.以风机中心点为圆心,105型风机开挖上表面半径为11.7米,99型风机开挖上表面半径为12.1米,用钢尺测量出基槽开挖边线,用白石灰做好标记,复测合格后方可进行基础开挖.

(5)基础开挖

基础开挖过程中随时用水准仪监控开挖深度,99型风机基础开挖深度为3.05米,105型风机开挖深度为2.95米,当机械开挖至距基底30厘米后,用人工进行开挖,保证基底高差在±

10米米以内,基础开挖完成后应对基底标高进行复测,复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6)风机基础中心点及垫层控制

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及时报知监理进行基坑验槽,验槽合格后,再使用GPS对风机中心进行测量,定出基础中心位置,用20厘米长钢筋做好定位标记;

依据施工图纸定出3块预埋件位置,测量出3块预埋件标高并保证控制在同一水平面;

用钢尺测出垫层浇筑边线,以白灰粉标记;

用水准仪以预埋件水平面为控制标高测出垫层浇筑厚度标高控制点,同样用20厘米钢筋做好标高控制点定位标记,用红色油漆在钢筋上做好标识,至少10个标高控制点;

经监理复测合格后方可进行垫层浇筑;

(7)风机基础模板定位

垫层浇筑完毕后,用GPS对风机中心点位置进行复测,复测合格后以中心桩为中心用钢尺放出模板内半径尺寸,用墨线标出.在模板安装过程中,由水准仪对其进行标高控制,要求相邻两模板高差不超过±

5.0米米,截面尺寸偏差不超过±

10.0米米,经监理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

(8)基础环水平度控制

风机基础垫层浇筑完毕后,将基础环可靠放置于基础中心的三个调节螺栓上方后,将水平尺放置在基础环上法兰面上,调节下端的调节螺栓,初步将基础环调水平.全部钢筋绑扎完成及预埋管安装完成后,对基础环进行第一次精确调整,采用精密水平尺,对基础环上法兰表面各个部位进行检查,保证各部位的安装误差都达到要求.分层浇筑混凝土,当混凝土浇筑至基础环下法兰300米米处时,进行第二次精确调整,采用精密水准仪,对基础环上法兰表面各个部位进行检查,保证各部位的安装误差都达到要求.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跟踪监测,每浇筑一层即检查一次基础环水平度,发现误差及时调整.基础环浇筑完成后,对基础环上法兰水平度进行检查验收,要求基础环顶面在一个水平面内,其误差不超过±

0.5米米(均匀取3点,最高点与最低点差值).

5.2施工过程中的技术保证措施

施工测量中应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即遵循主控制线→轴线→细部放线的原则,达到整体控制局部的目的.

施工测量过程中,应遵循步步有校核的原则.即:

在轴线投测前应先校核轴线控制桩准确无误后,再进行投测,投测后还应用其他方法进行检查;

施工层放线时,先校核轴线投测是否准确,再进行细部放线,细部放线完毕后,也应复核检查.

熟悉图纸,先内业计算准确,制定好方案后再施测,测量员要同技术负责人等研究、写出测量方案.为保证高程的准确性,复核后误差在2米米以内;

引测水平线时,水准仪尽量安置在测点范围内的中心位置,并进行一侧精密定平.

第六章沉降观测

6.1风机基础的沉降观测

1、随着风机基础施工进展,基础承载的荷载逐渐增加,为掌握基础承载后的沉降情况,需要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建筑物是否沉降和是否均匀沉降,是对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和竣工使用的安全评定;

2、在基础施工时需按要求布设沉降观测点,依据设计图纸在每基基础上预埋4个沉降观测点,埋设位置与施工图纸上所标位置一致;

3、供变形监测的测量基准点(坐标和高程)为在基坑开挖前布设的控制网中的混凝土测量墩(整体工程竣工后仍需进行沉降观测,为永久测量墩,不能被破坏),监测点标高观测方法采用二等闭合水准测量,观测精度要求按照国家规范GB50026-93要求,填录数据表格采用建设局统一表格,作为竣工的交工资料;

4、若沉降观测数据出现异常现象(较大的沉降或突起),要分析出原因及时上报并跟踪观测量.

6.2沉降观测操作原则和要点

1、沉降观测的操作要求:

采用“一稳定、五固定”的基本措施.

一稳定:

指变形观测依据的水准点、控制桩和被观测物上的变形观测点,其点位要稳定.四固定:

使用仪器、设备要固定;

观测人员要固定;

观测条件、环境基本相同;

观测的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观测的时间要固定.

2、工程竣工后观测次数:

沉降观测时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工作程序进行:

采用固定的观测人员、固定的水准仪和水准尺、使用固定的水准基点和固定的观测线路,按照规定的日期、方法精心观测;

在风机基础施工时按要求埋设沉降观测点,待其稳固后进行首次观测,首次观测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高程测定.观测时间与次数为:

基础施工完成时进行一次观测,施工期间每15天进行一次沉降观测;

竣工后,第一年每3个月一次,第二年6个月一次,以后每年观测一次,直至沉降稳定为止,如发现异常,应增加观测次数并及时通知设计、监理单位.

总之,沉降观测要从基础施工完成开始,直到建筑物稳定时为止,在这期间要按规范定期复测,资料要完整,才能作为研究分析的依据.

6.3沉降观测的特点与要求

1、精度要求高

为了能真实地反映出建筑物沉降的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量的1/10~1/20.为此应使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

2、观测时间性强

沉降观测的首次观测时间必须按时进行,否则得不到原始数据,而使整个观测失去意义.首次观测完成后,每15天进行一次沉降观测,确保得到准确的沉降变化情况.

3、观测成果要可靠,资料要完整

这是进行沉降分析的需要,否则得不到符合实际的结果.

6.4观测记录

1、根据沉降观测记录,计算观测点的沉降值,绘制荷载—时间—沉降曲线作为工程交工资料.

2、做好变形观测数据资料的整理,及时分析和处理成果.

3、提供沉降观测成果(包括风机基础平面下降量统计表,观测点的下沉量曲线),绘制沉降图.

第七章质量过程控制

1、测量组长要按照施工进度和测量方案要求,安排现场测量放线工作;

2、现场使用的测量仪器设备应根据《测量仪器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检校维护、保养并作好记录,发现问题后立即将仪器设备送检;

3、本工程的测量放线工作必须符合《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的精度要求;

4、测量放线作业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三检制”

1)自检:

作业人员在每次测量放线完成后立即进行自检,自检中发现不合格项立即进行改正,直到全部合格,并填好自检记录.

2)互检:

由施工负责人或质量检查员组织进行质量检查,发现不合格项立即改正至合格.

3)交接检:

由施工负责人或质量检查员组织进行,上道工序合格后移交给下道工序,交接双方及见证方在交接记录上签字,并注明日期.

第八章安全文明施工

1、测量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时首先进行安全交底,正确佩带安全帽等劳动保护用品;

2、施工现场不得穿裙子、拖鞋、短裤等宽松衣物;

3、在危险区域作业时应配戴好安全带,并挂在安全可靠处;

4、新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

5、每周参加由项目安全员组织的安全生产例会,接受安全生产教育;

6、测量人员发现不安全隐患必须及时报告测放组长,测放组长做好记录,并报告项目经理部工程部及时处理;

7、办公场所作好防火、防盗等保卫工作,避免仪器设备丢失,影响工作正常开展;

8、测放组长班前进行安全讲话,向本工程测量人员进行安全交底,保证作业过程中的安全.

附件:

工程施工现场应急预案及安全保证措施

一、编制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

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作为首要任务。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

在本项目部领导统一组织下,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3、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原则。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依照行业安全生产法规,规范应急救援工作。

4、预防为主,防止结合原则。

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坚持突发事件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重点做好预防、预测、预警、预报和常态下风险评估、应急准备、应急队伍建设、应急演练等项工作。

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二、编制目的

1、应急预案应针对那些可能造成企业、系统人员死亡或严重伤害、设备和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突发性灾害,如触电事故、泥石流灾害、火灾、环境破坏等。

2、应急预案是对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补充,应急预案应以完善的预防措施为基础,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3、应急预案应以努力保护人身安全、防止人员伤害为第一目的,同时兼顾设备和环境的防护,尽量减少灾害的损失程度。

4、应急预案应结合实际,措施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5、应急预案应经常检查修订,以保证先进科学的防灾、减灾设备和措施被采用。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急组织机构

为加强安全领导,进行系统化、网络化管理,项目部成立应急预案管理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总工程师、常务副经理、安全总监、项目副经理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安全环保部安全员、各施工队专职安全员、施工队队长为组员,负责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

2、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负责重、特大事故的现场应急抢险救援指挥,对施工现场突发性情况进行技术、资金和设备支持,在施工现场发生重特大事故时以最快的时间达到现场,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风险事故级别,负责分部和有关地方管理部门、组织、机构联络和报告事故情况,制定抢险救援的方案措施,领导现场应急抢险救援工作,确定紧急状态的解除,协助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在上级和有关地方部门进入的情况下,参与制定抢险救援方案措施,做好应急抢险救援配合工作。

四、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

1、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后,施工现场应急处理措施一般规定

当发生事故时,负伤人员或者最先发现事故的人,应立即报告项目经理或专项安全负责人,并应马上组织人力现场抢救伤害者,根据伤情需要,协助医务人员运送伤者到医院或拨打“120”,请求协助抢救。

1.1事故发生后,各级人员应保镇静及冷静,切实负起本身责任,主动控制局面。

要有组织、有指挥和结合实际进行妥善处理。

1.2第一时间进行“救死扶伤”,采取措施救护受伤(害)人员,对必须在现场进行紧急抢救的,应采取应急方法如止血、人工呼吸等进行施救。

否则必须立即用工地的交通工具或截出租车将伤者送到就近医院进行抢救。

同时应采取有效措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1.3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及善后工作。

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并划出保护区禁止闲人进入。

1.4因抢救受伤(害)人员,以及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记、拍照、录像或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2、发生火警、火灾事故时,施工现场应急处理措施一般规定。

2.1应立即了解起火部位及燃烧的物质,积极抢救伤者及使用施工现场所有消防器材进行灭火自救工作。

2.2迅速准确地拨打119报警。

在拨打119时,做到镇静拨号,说清火灾单位的名称、地址、电话号码、燃烧部位、燃烧物质的性能等。

2.3报警后,派专人到约定的路口迎接消防队。

2.4在消防部门到达前,对易燃、易爆的物质采取正确有效的隔离。

根据火场情况,机动灵活地选择灭火工具。

2.5在扑救现场,应行动统一,如火势扩大,一般扑救不可能时,应及时组织撤退扑救人员,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3、利用一切可行的通讯工具按规定时间内将事故情况进行层级上报。

4、发生事故层级上报时限。

4.1轻伤事故,应在24小时内报告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部门和基层工会组织。

4.2重伤事故,一般情况下,事故单位应在24小时内报上级主管单位,由上级主管单位分XX市有关部门。

对涉外有影响的,事故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4小时内如实报上级主管单位。

4.3重伤3人或死亡1至2人的事故,事故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4小时内如实报上级主管单位,由上级主管单位分XX市有关部门。

4.4死亡3人以上重大、特别重大死亡事故应在事故发生后2小时XX市人民政府,同时报上级主管单XX市劳动行政部门、工会组织、公安部门。

4.5发生急性中毒、中署事故,除报上级主管单XX公司安质部、办公室)外,应同时XX市卫生行政部门。

4.6发生爆炸物品爆炸事故和火灾事故,除报报上级主管单XX公司质安部、办公室)外,应同时XX市公安部门。

5、防止违章和事故的安全规定

5.1未经三级安全教育的新工人,复工换岗的人员未经岗位安全教育,不得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作岗位进行操作。

5.2不正确佩戴安全帽及佩戴超过使用年限(2年半)的安全帽,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5.3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拖鞋进入施工现场。

5.4严禁酒后及带小孩进入施工现场。

5.5不得到禁止烟火的地方吸烟、动火。

5.6不得攀登脚手架。

5.7特种作业人员、机械操作工未经专门安全培训,无有效专业上岗操作证,不得上岗操作。

5.8脚手架及所有机械设施设备和现浇混凝土模板支撑,搭设安装后,未经验收合格,不得使用。

5.9电源开关箱不准一闸、一漏电、一箱多用。

5.10未经指派批准,未经作业安全交底或安全交底不清和无安全防护设施,不得盲目操作。

5.11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违章作业的指令有权拒绝,并有责作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5.12对各种安全检查防护装置、防护设施及警告、安全标志等不得随意拆除和有意挪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