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工程重大环境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教学文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969991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8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铁工程重大环境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教学文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地铁工程重大环境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教学文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地铁工程重大环境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教学文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地铁工程重大环境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教学文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地铁工程重大环境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教学文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铁工程重大环境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教学文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地铁工程重大环境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教学文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工程重大环境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教学文案Word文件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铁工程重大环境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教学文案Word文件下载.docx

盾构施工时,由于地层的扰动或者加固地层的措施不力,下穿浑河时,存在浑河水加速下渗,降低地层的自稳能力,进而发生隧道涌水、突水等事故的危险;

下穿高压电塔时,存在发生高压电塔倾斜、倒塌、行人触电、火灾等事故的危险。

本项目经确认的重大环境危险源清单如下表:

序号

安全风

险源名称

风险工程

等级

部位

风险源描述

车站主体工程

1

DN800给水管

三级

车站主体3、4号出入口暗挖段南北走向平行于车站主体

临时改移DN800给水管线南北走向平行于车站主体,管内底埋深约1.7m,距3、4号出入口暗挖段顶板上方约1.9m。

2

DN400饮用水管

临时改移DN400上水管线南北走向平行于车站主体,管内底埋深约1.6m,距3、4号出入口暗挖段顶板上方约2m。

3

DN600雨水管

二级

车站主体3、4号出入口暗挖垂直下穿

3、4号出入口暗挖垂直下穿DN600雨水管,管线管内底埋深约1.5m,距3、4号出入口暗挖段顶板上方约2.1m。

4

3、4号出入口暗挖垂直下穿DN800铸铁给水管,管线管内底埋深约1.7m,距3、4号出入口暗挖段顶板上方约1.9m。

5

3、4号出入口暗挖垂直下穿永久改移DN400塑料给水管,管线管内底埋深约1.6m,距3、4号出入口暗挖段顶板上方约2m。

盾构区间工程

盾构区间下穿及侧穿高压电塔

区间隧道CK12+431、

CK13+870处

高压电塔基础埋深8 

m,与区间隧道净距分别为7.4m、14.53m。

盾构区间下穿浑河

区间隧道CK12+800

~CK13+300

盾构穿越段河水位最深处为6m,斜穿河面宽约500m,盾构顶覆土最小仅为14.9m,穿越的粗中砂层透水性强,富水性强。

三、应急预案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1、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部设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总指挥)为项目经理,副组长(副总指挥)为项目常务副经理、生产副经理、总工程师、党委书记、安全总监,小组成员由各部室负责人、调度、车队队长组成。

同时成立现场相应的应急抢险组、报警警戒组、通讯联络组、疏散引导组、救护组、物资设备组、技术支持组、后勤保障组、善后组、事故调查组。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质部。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职责

⑴组长(总指挥)及常务副经理:

负责确定现场潜在安全事故和紧急情况,组织制定现场的应急和响应预案,落实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并定期组织进行应急演练;

在发生安全事故和紧急情况,进行现场安全事故和紧急情况的判断评估,组织现场的应急抢险救援,及时向上级和有关地方管理部门、组织、机构联络和报告事故情况;

做好应急救援处理协助工作;

组织做好事故现场的保护及善后处理工作。

⑵生产副经理:

本着“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对在日常生产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消除或通知有关人员处理。

发生事故时,具体领导现场的应急抢险小组工作,协调各方面的人力、物力,在最短时间内将事故控制在最小损失状态,配合事故调查和处理。

⑶总工程师:

从技术角度对现场的施工安全情况进行评估,组织对本项目危险源进行辨识、确认、评估,制定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保证方案的正确落实。

发生事故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应急抢险救援技术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保证抢险救灾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杜绝盲目抢险,造成次生伤害,参与事故调查和处理。

⑷安全总监:

主要任务是配合总指挥及常务副经理的工作,对日常的安全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发生事故时具体领导现场的报警警戒、通讯联络、疏散引导和救护小组等的工作,尽最大努力抢救受伤人员和财产,参与事故调查和处理。

⑸党委书记:

对日常的安全工作进行思想层面、宣传层面的指导和监督,发生事故时配合总指挥及常务副经理具体负责后勤保障、通讯联络、对外声明、善后处理等工作,尽最大努力抢救受伤人员和财产,参与事故调查和处理。

⑹应急抢险组:

负责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和紧急情况的应急抢险工作,包括查明事故现场基本情况,抢救受伤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伤亡损失。

⑺报警警戒组:

负责报警设备的配备,根据领导指示及现场情况,及时向有关地方消防、医疗、电力、电信、交通管制、抢险救援等各公共救援部门报警联络,确定警戒范围,设置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疏通道路,劝说围观群众离开事发现场等警戒工作,引导外部救援进入现场,并负责事故现场的保护工作。

⑻通讯联络组:

负责通知各有关人员迅速赶到现场。

⑼疏散引导组:

负责现场疏散逃生路线的确定和标志的的设置,在发生事故和紧急情况时,组织引导现场危险区域人员正确及时撤离、疏散、逃生。

⑽救护组:

准备现场医疗器械,负责现场伤亡人员的的现场救护、送往医院救治工作。

⑾物资设备组:

负责应急抢险救援物资设备的配备、租赁、购置和维护保养,在发生事故和紧急情况时,及时提供相应物资设备。

⑿技术支持组:

根据施工生产内容及特点,制订其可能出现而必须运用建筑工程技术解决的应急反应方案,整理归档,为事故现场提供有效的工程技术服务做好技术储备;

应急预案启动后,根据事故现场的特点,及时向应急小组组长提供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⒀后勤保障:

确保日常安全会议、安全设施、应急物资、安全措施等费用的足额投入。

发生事故后,确保应急抢险、理赔所需要的资金支持。

⒁善后处理组:

做好日常安全包保责任的合同签订管理工作,协调跟临近产权单位的关系,发生事故后,做好伤亡人员及家属的稳定工作.确保事故发生后伤亡人员及家属思想能够稳定,大灾后不生大乱;

做好受伤人员医疗救护的跟踪工作,协调处理医疗救护单位的相关矛盾;

与保险部门一起做好伤亡人员及财产损失的理赔工作;

与产权单位做好产权损失的理赔工作;

慰问有关伤员及家属。

⒂事故调查组:

保护事故现场;

对现场的有关实物资料进行取样封存;

调查了解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及相关人员的责任;

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教育、总结。

3、应急救援各小组分工及人员组成(见下表)

组别

负责人

成员

应急领导小组

应急抢险组

报警警戒组

通讯联络组

疏散引导组

6

救护组

7

物资设备组

8

技术支持组

9

后勤保障组

10

善后组

11

事故调查组

(二)环境重大危险源突发事件的预防措施

1、地下管沟(线)预防措施

⑴基坑开挖前先进行管线探沟开挖

基坑开挖前先准确掌握改移后已废除和正在使用的地下管线埋设位置、深度、走向、长度,废除的东西向、南北向管线沟槽可通知产权单位直接挖出,南北向未改移的管线可进行悬吊处理。

为防止破坏地下未知管线,基坑开挖前先进行管线探沟开挖,探沟开挖深度要求挖到原状土,且探沟深度不小于5米,探沟开挖要求分层开挖,宽度为1米,每层探挖深度不大于1.4米,探沟闭合成环后才可进行基坑土方开挖,基坑开挖时深度不可超过周围沟槽深度,沟槽开挖至原状土后且确定沟槽内无管线后基坑可直接开挖。

对于探挖发现的南北向管线,土方开挖时先开挖管线上方及两侧土方,开挖至管底时,在管底垂直于管线方向根据悬吊间隔掏洞悬吊。

随管线下土方开挖,随时调整悬吊支架螺栓,以保证现状管线不产生向下的挠曲。

在结构施工阶段,要保证管线悬吊体系的独立性,严禁在其上悬吊重物或设置临时通道,以防止管线震动破坏。

管线悬吊系统要有明显标识,起到警示作用。

⑵通过限制围护结构的位移减小地下管线的位移:

①通过监控量测发现基坑周边土体沉降、围护桩位移超过控制指标时,可通过对发生沉降土体和相应位置的基坑底土进行压力灌浆,来提高坑底土的强度和变形特性,有效地减小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从而减小基坑地表的沉陷。

②及时加设支撑。

这是减小围护结构水平位移,改善围护结构的受力条件,减小基坑附近地表沉陷,增强基坑稳定的有效方法。

⑶信息化管理,加强监控量测:

采用信息化施工可以随时掌握施工中的各项参数,并预测下一阶段乃至最后阶段的状态,可对设计、施工方案进行修正,达到工程安全、经济的目的。

监控量测是对地下管线安全控制的关键手段。

⑷与管线所属单位的配合

当管线变形超限有危险发生时,应及时报告管线所属单位,有压管线可及时关闭周围闸阀,防止管线泄漏,造成危险恶化,雨水、污水可从两头检查井封堵,采用水泵抽排,防止雨污水灌入基坑,造成基坑失稳。

2、暗挖下穿高压电塔预防突发事件应对措施

盾构施工时,它对电塔基础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地层横向变形引起塔基偏斜和由于地层松驰塑性变形而使塔基承载力降低,进而引起电塔基础的沉降或倾斜变形。

特别是当电塔基础距隧道较近时,变形将导致塔基承载力的较大幅度的降低。

因此,对电塔基础建筑的保护主要是对距隧道较近塔基加以适当保护,防止地面沉降过大造成建构筑物过大差异沉降、倾斜、渗漏等情况。

(1)施工前须进一步调查了解,确保隧道与高压电塔基础关系的准确性,并充分掌握电塔的基础情况、现状质量;

(2)盾构穿越前在电塔设置精密监测系统,在穿越过程中根据盾构与电塔的相对位置以及即时监测数据,综合调控施工步骤及参数;

(3)掘进过程中合理精确地设定切土压力,保持泥水平衡,尤其是在盾构接近构筑物开始产生影响至盾构头部到达构筑物下方期间,同时考虑盾构从建筑物下方穿越时的泥水压力损失值;

(4)盾构推进过程中盾构姿态应平稳,严格防止超挖和欠挖;

严格控制盾构推进速度,对一般地层推进速度控制在≤10mm/min内;

(5)尽量缩短管片拼装时间,防止盾构机后退导致正面泥水压力降低。

采取在管片拼装中途启动千斤顶或泥水仓内加压等技术措施;

(6)在穿越过程中及时进行同步注浆。

为补偿盾构通过后塔基承载力损失,从隧道内通过在盾构管片注浆孔中打设一定长度的注浆管,深入地层中向施工引起的桩基周边松动地层进行二次补压浆,浆液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液浆,注浆压力为0.5~1MPa,二次注浆范围为每环均进行,地层填充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并考虑打穿管片时漏水所造成的地层损失,注浆应使用一次性球阀和逆止阀,并注意注浆孔的密封,以防漏浆、渗水,注浆完毕后,用泵送剂对注浆管进行清洗,避免堵管现象发生。

3、区间隧道下穿浑河预防突发事件应对措施

⑴盾构推进技术措施

①切口水压:

开挖面泥水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由于某些原因变化时,平衡就可能被打破,故无论是在推进阶段还是停止推进阶段都应注意泥水压力的变化,采取相应措施使泥水压力尽可能地接近设定值。

原则上根据切口水压的计算值(考虑到隧道上部覆土厚度和荷载变化,需计算每环切口水压值),实际施工中按照地面沉降结果进行调整。

②掘削干砂量管理及控制

根据送排泥的流量计和密度计测定的各种数据,对送排泥浆中包含的掘削干砂量的体积进行计算,来反映盾构每环掘削下来的土体量。

同时可根据中央控制室监视盘所显示的掘削干砂量管理值(即理论掘削干砂量)作比较,如果两者之间有差距,就可以判断开挖面的欠挖量、超挖量及地质变化等情况。

当干砂量过大时,应使用土层探测装置,以便及时掌握切口正面土体坍方情况,并及时调整参数,使干砂量的数据接近理论值,从而减小正面土体坍方的可能。

③泥水质量指标:

在施工期间采用高质量的泥水输送到切口,使其能很好地支护正面土体,泥水密度控制在1.28g/cm3左右,粘度控制在22s以上。

④推进速度:

此阶段推进速度不宜太快,控制在10~15mm/min。

采用中低速推进,可以使土体的应力充分释放,避免由于推进应力过大或过于集中而造成破坏,这样也有利于盾构纠偏。

⑤同步注浆控制:

加强同步注浆注降量、注浆压力控制。

⑥密切注意偏差流量的变化,充分压注盾尾油脂。

⑦确保压浆闷头的紧密和牢靠,防止压浆孔产生漏浆。

⑵水底监测措施

盾构进入浑河河道前20天和10天,分别对隧道轴线沿线的河底水深情况各进行一次全面扫描(背景测量),复核隧道覆土层厚度。

在盾构推进到河道后即开始进行河道高精度水深监测,并充分利用监测结果指导施工,如河底发生较大的隆沉须及时采取措施。

⑶沉降控制

①地面沉降控制分为两个方面:

盾构切口前的沉降,由切口泥水压力和推进速度控制,为使切口泥水能更好地支护正面土体,必须严格控制泥水指标;

盾尾后的沉降由同步注浆和壁后二次注浆进行控制。

在盾构实际推进过程中,同样要根据地面沉降情况,由当班技术人员分析判断后对压浆量、压浆部位和注浆压力进行调整。

在施工中,必要时进行补注浆,有效控制后期沉降。

②加强河底土体沉降观察,及时了解沉降情况,推进过程中跟踪观察土砂量、干砂量计算曲线。

为便于信息反馈和沉降资料整理,应在每天安排二次江中段沉降测量。

③推进过程中,提高土层探测装置使用频率,及时掌握正面土体扰动情况。

(三)紧急情况处置流程见下图1

 

图1紧急情况处置流程图

(四)应急报告程序(见下图2)

驻地监理工程师

房屋产权单位

物资设备管理部

安全生产管理部

现场抢修

调动应急物资、机械设备及人员进行抢修

原因分析

安全管理部

工程管理部

判断

项目经理部

提交处理意见

按监

理审

批方

案实

验收

合格

现场保护安全生产部长

业主

驻地监理

工程师

停工指令

上级主管部门

上级主

管部门

业主

一般问题

事故

图2应急报告程序图

(五)应急响应程序

当工程出现环境重大危险源紧急情况或突发事件时,现在任何人都有义务通过一切可能的形式立即报告给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根据事件发生的大小,作为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的项目经理、常务副经理要根据应急响应程序(见下图3)立即做出响应:

1、有预警的紧急状况

在测量监控检测出地面沉降过大或者桥体变形位移预警时,现场应急抢险救援总指挥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做好应急技术方案讨论措施工作,并联络相应专家进行评估。

2、突发事故和紧急情况

(1)在现场发生事故或出现险情时,现场人员要大声呼叫险情,并迅速报告现场应急总指挥或通讯联络组成员,并由报警组及时向项目部、监理和有关部门报告。

在可以进行抢险救援的情况下,进行抢险救援。

(2)现场应急抢险救援组织成员在发现情况或接到通知后,要立即赶到现场按职责分工进行应急抢险救援,并及时进行内外部联系和报告。

事故报告

外部通报

项目救援小组领导

外部报警

消防;

119

匪警;

110

交通;

122

救护;

120

指示

项目救援小组

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监理单位

建设事业单位

政府有关部门

应急救援预案检验评价、修改

结果

应急救援

事故现场

确认

现场指挥

图3应急响应程序图

(六)环境重大危险源紧急情况或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置措施

1、地下管沟(线)应急抢险预案

⑴当出现管线沉降大于30mm,未出现渗漏水时

①立即上报监理及业主代表。

同时上报有关产权单位,请求进行热力管沟检修。

②暗挖隧道挂网喷射C20混凝土封闭掌子面,对洞内初期支护采取加固措施,在基础下10m范围内增设临时横撑及立柱支撑。

③根据热力管基础与开挖拱顶高度,在热力管基础下洞内拱部按0.2m间距增设3m长注浆小导管,压注水泥浆或双液浆。

④加强监测,提供热力管及初期支护后地表沉降发展趋势,指导施工。

⑵当管线出现渗漏或中断时

①立即上报监理及业主代表,同时上报管线相关产权单位,请求关闭或切断附近闸阀和派专业抢修队抢修。

②项目部立即组织抢险物资及机械设备和人员配产权单位抢修专业队伍进行抢修。

③会同监理、设计、业主、产权单位商讨加固补救方案。

④及时按商讨方案进行施工,加强监测,提供管沟(线)及初期支护后地表沉降发展趋势分析图表。

⑶水、燃气、电力、通讯等管线设施损坏:

出现管线损坏时,要立即停止施工,报市政、电力、通讯部门和产权单位进行抢修;

当上水管或雨污水管损坏出现渗漏时,立即对上水管切断上源阀门、雨污水管做好引流;

当燃气管线损坏、出现泄露时,立即进行疏散救援和警戒,停止机械、电、火作业、杜绝一切可能产生的火源;

当电力管线设施断裂损坏时,迅速切断电源,进行触电急救;

当通讯线路设施断裂损坏时,进行现场保护,立即报告。

2、暗挖下穿高压电塔紧急抢险预案

当高压电塔发生沉降异常、倾斜、倒塌等情况时:

⑴、设专人留守现场进行观察和监测;

⑵、及时上报产权单位、业主,组织人员设立安全警戒区并疏散周围交通;

⑶、积极配合产权单位采取的相关应急处理措施;

⑷、组织专家讨论分析造成高压电塔沉降异常、倾斜、倒塌的原因和相应的控制措施;

⑸、根据确定的控制措施重新制定或调整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进行施工交底,严格落实各项措施,进行施工。

3、区间隧道下穿浑河紧急抢险预案

盾构隧道施工本身就是一项庞大、复杂的工程,如果穿越河道,将使工程涉及的不可预测因素更多,施工难度加大、风险增高。

本项目在下穿浑河的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事件有:

盾构漏水漏浆、透水、大量涌水突水等,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事件的主要原因有:

扰动地层导致河床裂度加大河水下渗量加大、盾构机盾尾密封失效、隧洞不均匀上浮变形及后续盾构掘进引起前已施工隧洞管片位移等。

这些风险事件严重时将导致盾构机设备被淹,甚至引发整个区间被淹事故的事故发生。

⑴盾构隧道漏水、漏浆、透水处置方案

①盾尾漏浆

针对泄漏部位进行集中压注盾尾油脂,填堵盾尾密封可能出现的泄漏位置。

配置初凝时间较短的双液浆进行臂后注浆,压浆在盾尾后3-6环进行。

在管片外侧垫放止水海绵填堵管片和盾构机之间的间隙,并在管片和盾尾外壳之间填赛钢丝球以加强盾尾刚刷的止水效果。

在实际情况允许的条件下适当降低切口环的水压,待渗漏得到治理后再恢复正常。

②出现工作面透水事故,采取以下措施;

A、提高注入泥水仓室的泥水比重和粘度,稳定开挖面。

B、由于水位过高导致刀盘前部水土压力升高而导致透水时,首先停止掘进施工加大盾尾密封脂供给量,防止盾尾密封处出现泥水的泄漏。

C、严重透水时,盾构机停止掘进,对工作面及周围施作固结灌浆,注浆长度和固结范围,需要根据工作面及其周围的地质条件确定,并要等待固结灌浆达到一定强度后,再考虑恢复工作面泥水压力,谨慎推进。

(七)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终止和终止后工作恢复

对事故现场经过应急救援预案实施后,引起事故的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消除;

所有现场人员均得到清点;

不存在其它影响应急救援预案终止的因素;

应急救援行动已完全转化为社会公共救援;

应急小组共同讨论后,认为事故的发展状态可以终止的;

应急小组组长下达应急终止令。

应急救援预案实施终止后,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和物证,经有关部门认可后可恢复施工生产。

对应急救援预案实施终止后,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和物证,经有关部门认可后可恢复施工生产。

对应急救援预案实施的全过程,认真科学地做出总结,完善应急救援预案的不足和缺陷,为今后的预案建立、制订、修改提供经验和完善的依据。

(八)应急救援的培训和演练

工人在上岗前,进行突发事件救援教育,针对本工程项目的特点,适时进行培训和演练,培养自救及救援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有计划的对生产知识、安全操作规程、施工纪律、救护方法进行培训和考核。

为了确保应急救助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效果,还必须研究和制定安全排险救助的技术措施,做到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各尽其责、搞好协作和配合。

同时对整个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并实战演习,当突如其来的险情发生时,能够指挥得当,应对自如,真正发挥其抢险救助的作用,达到减轻或避免损失的目的。

1、施工现场配备必要的医疗急救设备,随时提供救助服务,与现场附近医院及时联系,以确保突发疾病和受伤人员能够得到及时救治。

2、聘请专业救护人员,对职工进行自救和急救知识的教育,添置必要的急救药品和器材。

3、施工现场配备受过急救培训、掌握急救、抢救和具备工程抢险技能的专兼职人员。

4、发生火灾时拨打“119”火警电话,发生人员伤害拨打“120”急救电话,熟知临近医院的救急电话,并组织现场人员进行抢救。

5、从各工班中抽调50名精干人员组成抢险小组,由项目部经理任组长,做好教育培训和演练工作,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确保充足的熟练抢险人员。

6、必要时调动社会援助力量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