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中考化学同步测试考题带答案和解析专项训练 溶解度曲线河南省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964315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01.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中考化学同步测试考题带答案和解析专项训练 溶解度曲线河南省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届中考化学同步测试考题带答案和解析专项训练 溶解度曲线河南省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届中考化学同步测试考题带答案和解析专项训练 溶解度曲线河南省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届中考化学同步测试考题带答案和解析专项训练 溶解度曲线河南省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届中考化学同步测试考题带答案和解析专项训练 溶解度曲线河南省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中考化学同步测试考题带答案和解析专项训练 溶解度曲线河南省Word格式.docx

《届中考化学同步测试考题带答案和解析专项训练 溶解度曲线河南省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中考化学同步测试考题带答案和解析专项训练 溶解度曲线河南省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中考化学同步测试考题带答案和解析专项训练 溶解度曲线河南省Word格式.docx

100%。

30℃时,熟石灰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g÷

(15g+100g)×

100%

A.40℃时形成160g溶液

B.若降温至20℃,溶质质量减少

C.若升温至60℃,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若升温至80℃,溶液是饱和溶液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4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小于60g;

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40℃时将60g该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所能溶解的物质的质量小于60g,所得溶液的质量小于160g;

降温时溶解度减变大,剩余固体继续溶解,溶质质量增大;

升高温度时,该物质的溶解度变小,溶质因析出而减少,溶剂的质量不变,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升温后析出晶体,得到的仍是饱和溶液;

选D

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小

B.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

C.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D.60℃时,将8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比是4∶5

【解析】A.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小,正确;

B.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错误;

C.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错误;

D.60℃时,甲的溶解度是60g,将8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溶解60g甲,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比是60∶100=3:

5,错误。

故选A。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时,将5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90ga的饱和溶液

B.a、b、c三种物质均属于易溶物质

C.a中含有少量b,可用冷却a的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

D.将2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b>a=c

【解析】A、t℃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80g,所以将5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90ga的饱和溶液,故A正确;

B、2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大于10g,所以三种物质均属于易溶物质,故B正确;

C、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a中含有少量b,可用冷却a的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故C正确;

D、将2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c物质的溶解度会减小,析出晶体,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b>a>c,故D错误.故选:

D.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甲和丙的溶解度都为20g

B.甲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的溶解度

C.采用冷却结晶的方法可以分离甲中混有的少量的丙

D.t2℃时,将70g甲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到溶液为饱和溶液,且溶液的总质量为150g

【答案】B

【解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A选项是正确的叙述;

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因为二者的溶解度曲线有交叉点,故应该指出具体温度;

C选项是正确的叙述;

D选项是正确的叙述;

故答案选择B

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常用冷却结晶的方法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其晶体

C.40℃时,将35g硝酸钾晶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9.0%

D.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忽略水分蒸发)

【答案】C

【解析】A、比较溶解度的大小要指明温度,错误;

B、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变化不大,故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错误;

C、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3.9g,即63.9g的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那么50g水中能溶解31.95g硝酸钾,形成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9.0%,正确;

D、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大,u硝酸钾由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但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错误。

故选C。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15℃时,甲物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物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B.15℃时,甲物质饱和溶液和乙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均为1∶5

C.3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5℃时均是饱和溶液

D.30℃时,甲物质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乙物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析】A.15℃时,甲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错误;

B.15℃时,甲物质饱和溶液和乙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均为20:

100=1∶5,正确;

C.3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5℃时,甲变为不饱和溶液,乙仍然是饱和溶液,错误;

D.3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则甲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乙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错误。

故选B。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2℃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或降温均会析出晶体

C.乙溶液从t3℃降温到t1℃,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发生改变

D.t3℃时,50g水中加入40g的甲物质充分溶解可得到90g甲的饱和溶液

【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错误;

B、t2℃时,乙的溶解度最大,故乙的饱和溶液升温或降温均会析出晶体,正确;

C、乙溶液从t3℃降温到t1℃,其溶解度变大,那么不会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错误;

D、t3℃时,甲的溶解度为40g,即该温度时,40g甲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那么t3℃时,50g水中加入40g的甲物质只能溶解20g甲,得到的溶液的质量为70g,错误。

MgSO4和Na2CO3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MgSO4

B.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至t4?

℃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C.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不带结晶水):

乙>

D.b、c点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且大于a点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解析】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大于t1。

C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始终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所以甲为Na2CO3,错误;

B.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至t4℃,t4℃时的溶解度等于t2℃时的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错误;

C.t3℃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不带结晶水):

甲>

乙,错误;

D.b、c点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大于a点甲物质的溶解度,所以b、c点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且大于a点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正确。

故选D。

填空题

如图为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___。

(2)要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

增加溶剂、_______等。

(3)t2℃时,在盛有120g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80g甲固体,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答案】?

乙?

升高温度?

33.3%

【解析】

(1)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所以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乙;

(2)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要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

增加溶剂、升高温度等;

(3)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在盛有120g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80g甲固体最多能溶解甲物质的质量为

,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100%=33.3%。

简答题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________(填“”或“=”)乙;

(2)P点的含义___________;

(3)t2℃时,把20g固体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g;

(4)欲将t2℃时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5)如果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物质,若要提纯甲,一般采用________的方法。

<

?

t3℃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62.5?

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

降温结晶

【解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

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1)据图可以看出,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为甲<乙;

(2)据图可以看出,P点表示在t3℃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t2℃时,甲的溶解度为25g,故把20g固体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只能溶解12.5g,故所得溶液的质量是62.5g;

(4)要将t2℃时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的方法;

(5)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很大,故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物质,若要提纯甲,一般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