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冲刺必做选择题汇总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957941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12.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冲刺必做选择题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三冲刺必做选择题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三冲刺必做选择题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三冲刺必做选择题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三冲刺必做选择题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冲刺必做选择题汇总文档格式.docx

《高三冲刺必做选择题汇总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冲刺必做选择题汇总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冲刺必做选择题汇总文档格式.docx

红透

++

++++

+++

注:

“-”表示该基因不表达,“+”表示该基因表达,“+”的数目越多表示表达水平越高。

A.该基因的表达水平在不同的组织和果实成熟的不同阶段无差异

B.橙红和亮红的果实细胞中该基因转录产物可能相对较多

C.绿果、雌蕊、叶片和根中无该基因及其转录产物,体现了细胞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果实中该基因表达水平高于叶片,说明前者的分化程度高于后者

6.“发展经济不应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要保护生态系统,应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为此,人们在广大的山区进行人工植树造林,在许多城市建造了湿地公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一片山林地上通过人工管理提高某种速生树的数量并清除其他树种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B.春天湿地公园群落中的青蛙呈“J”型曲线增长

C.造成人工林中群落垂直分布的主要原因为阳光

D.湿地公园的观赏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选择题满分练

(2)

 明确限定条件,缩小答案范围

在题干中,出题者有意设置一些限制条件,一方面是考查学生对生物基础知识把握的准确程度,另一方面是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审题时,学生一定要在限制条件下面做好标记,有利于快速准确找出答案。

限定条件的类型:

(1)限定种类:

如正确、错误、时间、原因、影响因素等。

(2)限定程度:

如根本、直接、最终、一定、最好、最简便、最多、最少、最可能等。

(3)限定对象:

如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高等植物、低等植物;

雄性个体、雌性个体;

叶肉细胞、根尖细胞;

一个细胞、一个生物体等。

(4)限定过程:

如基因的表达过程、体液调节过程、细胞免疫等。

1.下列关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含有叶绿素的细胞一定是真核细胞

B.没有核膜和染色体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

C.含有有氧呼吸酶的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

D.组成生物体的活细胞都具有选择透过性膜

2.下列有关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遗传信息可从DNA流向RNA再流向蛋白质

B.高等植物细胞之间可通过胞间连丝传递信息

C.垂体与甲状腺之间可通过激素分子传递调节信息

D.生态系统中信息只能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3.人的小肠上皮细胞依赖其细胞膜上的Na+—K+泵通过消耗ATP不断向细胞外排出Na+,以维持细胞外的高浓度Na+环境。

小肠上皮细胞从肠腔吸收的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进入组织液,然后进入血液循环。

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Na+—K+泵在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平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B.小肠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液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C.结构Ⅰ和结构Ⅱ均为载体蛋白,其功能可以相互替代

D.根皮苷可抑制结构Ⅰ的活性,糖尿病患者注射根皮苷后,血糖会下降

4.苯丙酮尿症(PKU)是人体内缺少苯丙氨酸羟化酶(酶①)导致的苯丙酮酸积累,进而对婴儿神经系统发育造成影响而出现智力低下。

某人群中致病基因频率为1/100,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下图是PKU的发病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KU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这种不利突变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父母正常而子代患PKU是两亲代致病基因发生基因重组的结果

C.PKU婴儿时期禁食含苯丙氨酸的食物可保证身体和智力正常发育

D.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与人群中某正常人结婚,其子代患病概率为1/202

5.下图中横坐标Y和纵坐标X表示两种不同必需营养物质的浓度,图中两条折线分别为生物A、B对营养物质X、Y的最低浓度要求线,m为交点,①~⑥表示六个不同营养供应区域。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两种生物在区域④都将无法生存,在区域①能长期共存

B.若两种生物生活在区域③,则导致A生物在竞争中处于弱势

C.若引入一新物种C,在区域①~⑥都能长期生存,则A、B可能被淘汰

D.m点是平衡点,A、B两生物分别受营养物质Y和X的限制都不会大量增长

6.赤霉素和脱落酸是植物体的重要激素,种子萌发时释放大量的赤霉素会降解脱落酸。

研究者向野生型玉米中转入基因E,使其细胞中赤霉素含量减少(突变体),并以野生型和突变型植株为材料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图和表。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脱落酸浓度(μmol/L)

种子萌发率(%)

玉米种类

0.3

0.6

1.0

突变体

100

19.5

16.3

野生型

98.2

92.6

57.5

表2 野生型和突变体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对脱落酸的敏感性

A.转入到玉米植株的基因E,可以通过花粉传入其他物种

B.当赤霉素含量降低时,有利于玉米在逆境中生长和发育

C.突变体对外源脱落酸敏感性高,可能是由于植株中脱落酸含量较高

D.据表分析可知,脱落酸对两种玉米种子萌发的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

选择题满分练(3)

 挖掘隐含条件,完善题干信息

(1)隐含条件是指命题者有意将一些条件隐含在题干中,而没有直接指出。

(2)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隐含条件在解题过程中非常重要,往往成为决定解题成败的关键。

学生在审题时,要善于挖掘题干中的隐含条件,使题干的信息得到完善,从而迅速准确地得出正确答案。

1.研究发现,砷(As)可以富集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

加P(与As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对减少,水稻生长加快,干重增加。

对此现象不合理的解释是(  )

A.As在水稻细胞内富集,由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决定

B.As进入水稻细胞,导致有关酶失去活性,影响细胞代谢

C.P影响As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

D.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重要元素,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2.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结合后,转变为有活性的凝血酶,而凝血酶的产生又能加速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的结合,下列哪项调节过程的机制与此最为相似(  )

A.寒冷时,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抑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

B.临近排卵时,雌性激素浓度升高,促进促性腺激素分泌

C.进餐后,胰岛素分泌增多,使血糖浓度下降

D.生态系统中,捕食者数量增长,使被捕食者数量减少

3.某种遗传病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a位于常染色体上,B、b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a和b均为致病基因,且只有同时含有A和B时个体表现正常。

下列关于该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父母均患病,子女可能均不患病

B.父母均正常,女儿患病概率最大为25%

C.自然人群中,该病的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D.某一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不可能全来自于其母亲

4.抗丁顿氏病(HD)是一种基因突变引起的显性遗传病,患者大脑的局部神经元(M)发生退化,正常情况下M对大脑皮层产生掌管身体动作的兴奋性“讯号”具有抑制作用。

A.大脑发出“讯号”所需的能量,主要通过线粒体中[H]与O2结合过程释放

B.正常的抗丁顿氏基因发生突变时,其突变方向与环境变化无明确的关系

C.HD可导致患者大脑皮层的运动中枢过度兴奋,身体产生不自主的动作

D.神经元M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来实现的

5.下列对于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盐酸的作用是使细胞分散开,便于观察

B.“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更易于观察

C.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可用丙酮代替无水乙醇作有机溶剂提取色素

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操作为:

解离→染色→漂洗→制片→观察

6.在某地进行稻田养鱼的实验研究。

4月5日在一定面积的实验小区插秧后放养300条小鲫鱼(杂食性),稻田水深8~10cm。

对照小区不放鱼,其他条件相同。

所有处理设置3次重复,实验持续2个月,实验的第一个月期间,检测发现实验组浮游植物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的第二个月期间,实验组浮游植物生物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每个处理设置3次重复,其主要目的是减少实验误差

B.第一个月期间,浮游植物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原因是鱼粪便为浮游植物提供营养物质,以及鱼会大量捕食浮游动物从而减弱其对浮游植物的捕食作用

C.第二个月期间,浮游植物生物量均显著下降,主要原因是此时生长旺盛的水稻与浮游植物之间具有竞争关系

D.放养鱼增加了该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的复杂性,从而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选择题满分练(4)

 排除无关信息干扰,找准命题意图

(1)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干中添加一些看似重要,但实际上与解题无关的信息,它们会有意地干扰学生的解题思路,从而增加试题难度。

(2)干扰信息可以位于题干中,也可以位于选项中,“增大正确选项的隐蔽性和错误选项的干扰性”,这也是很多命题者经常使用的一种命题技巧,故学生应该有过硬的基础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在解题过程中只有认真分析题干,去伪存真,才能排除各种干扰,准确把握命题者的命题意图,找出正确答案。

1.细胞中存在两种类型的基因,一类是管家基因,是指所有细胞中均要表达的基因;

还有一类是奢侈基因,是指不同类型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基因。

下列表述不合理的是(  )

A.催化ATP合成的酶是由管家基因指导合成的

B.奢侈基因在同一个体不同细胞中一般是不同的

C.组成管家基因和奢侈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种类相同

D.奢侈基因的特异性表达可赋予细胞特定的功能

2.螺旋现象普遍存在于多种物质或生物结构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某些蛋白质具有的螺旋结构,决定了其特定的功能

B.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的同时,DNA分子的双链也随之解旋

C.DNA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决定了其结构的稳定性

D.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便于实验时观察光合作用的场所

3.在机体缺氧时,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酶,该酶作用于肝脏所生成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使其转变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SF)。

促红细胞生成素一方面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使周围血液中红细胞数增加,从而改善缺氧;

另一方面又反馈性地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如下图所示)。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促红细胞生成素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这种反馈属于负反馈调节,这种机制保证生物体内物质含量的稳定,不会造成浪费

B.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还能产生淋巴细胞,参与免疫调节

C.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的靶细胞是红细胞,红细胞数量增加可以增加携氧能力,改善缺氧

D.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

4.科研人员在某海岛上发现多年前单一毛色的老鼠种群演变成了具有黄色、白色和黑色三种毛色的种群。

基因A1(黄色)、A2(白色)、A3(黑色)的显隐性关系为A1对A2、A3为显性,A2对A3为显性,且黄色基因纯合会致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黄色老鼠一定是杂合子,黑色老鼠一定是纯合子

B.多年前老鼠的单一毛色只可能是白色或黑色

C.两只黄色老鼠交配,子代中黄色老鼠概率为3/4

D.两只老鼠杂交的子代有三种毛色的可能

5.某校四个生物兴趣小组用紫色洋葱不同部位进行了相关实验(如下表),但均未达到预期效果。

下列分析中合理的是(  )

实验组别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

实验材料

鳞片叶外表皮

鳞片叶内表皮

筒状绿叶

1cm根尖

主要试剂、仪器

盐酸、吡罗红染色剂

健那绿、光学显微镜

水、层析液

解离液、龙胆紫染液

实验目的

观察RNA分布

观察线粒体内膜

提取与分离

光合色素

观察细胞中

染色体形态

A.甲组所取细胞的细胞质中无RNA分布

B.乙组实验中未用盐酸处理鳞片叶内表皮

C.丙组实验中研磨不够充分是主要原因

D.丁组实验中可能未观察到分生区部位

6.在一个小型湖泊内投饵养殖肉食性鱼类。

5年后,藻类爆发,引起水草(沉水植物)死亡,之后浮游动物及鱼类大量死亡,导致水体发臭。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导致水草死亡的最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

B.投放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鱼类可防止藻类的爆发

C.水生生物死亡加重了水体的污染,属于正反馈调节

D.流经该湖泊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选择题满分练(5)

 克服思维定势,防止“生路熟走”

(1)命题者在原有的试题基础上,通过改变限定条件、调整隐含信息、增加干扰因素,从而达到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2)这类试题最具欺骗性,初看像“熟题”,实际上已经“改头换面”,如果审题时粗心大意,只凭经验做题,很容易犯思维定势的错误。

因此,学生碰到这类试题时,更要引起警觉、细心审题,准确获取信息,做到“熟路生走”,才能准确作答。

1.下列生命系统的活动,不是单向进行的是(  )

A.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

B.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运动

C.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能量和物质的流动

D.在两个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

2.下列有关实验试剂或实验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的生长素和人的胰岛素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B.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形态后需用清水冲洗2次再制片

C.使用适宜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可以连续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D.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采用标志重捕法

3.科学家研究发现,一定浓度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氟辛烷磺酸(PFOS)不仅可以诱导小鼠redBA/gam报告基因产生缺失突变,还可以诱导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DNA双链断裂。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PFOS能够定向诱导基因突变

B.PFOS诱导基因突变的因素属于物理因素

C.PFOS的长期使用,将会使小鼠发生进化

D.PFOS诱导DNA双链断裂一定会导致基因结构破坏

4.某同学早上只喝水未吃早餐,出现头晕症状,此时体内最可能出现的生理变化是(  )

A.血糖浓度偏低,胰岛素分泌减少

B.胰岛素分泌增加,肝糖原分解加快

C.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D.内环境中血糖的氧化分解供能减少,心跳加速

5.家蚕中,茧色与蚕血液的颜色有关,即白色血液的蚕结白色茧,黄色血液的蚕结黄色茧。

黄血基因(Y)对白血基因(y)完全显性,位于第2号常染色体上。

黄血抑制基因(I)能抑制Y基因的作用,位于第9号常染色体上。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黄色血蚕的基因型有2种

B.白色血蚕的基因型有7种

C.白色血蚕的后代只结白色茧

D.黄色血蚕的后代可结白色茧

6.山东半岛的苹果全国闻名,提高苹果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实施生物防治调控果园群落,降低病虫危害等。

下表中的措施与原理不匹配的是(  )

选项

措施

原理

A

保留一定数量的杂草

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B

保护果树害虫的天敌

种间关系能维持各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

C

对病虫害进行检测和预报,适时防治

种群数量变化规律

D

果园周围种植苦楝,其散发的气味能驱赶害虫

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

选择题满分练(6)

 淘汰排除法

淘汰排除法是指从排除谬误入手,逐步缩小范围,去伪存真,最后确定正确答案的解题方法。

具体操作方法有以下几种。

(1)排除知识、表述、逻辑错误的选项,选项的描述本身错误或包含部分错误的要排除,但逆向选择题除外,选项描述有逻辑错误的也要排除。

(2)排除无关选项,选项的叙述本身是正确的,但是与题干无关,应排除。

这种方法适用于解决一些较难的、不能凭借掌握的知识就能选出答案的试题。

1.下列关于某一个体胰岛B细胞和B细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具有发达的高尔基体

B.都含有控制胰岛素合成的基因

C.都能转录出指导ATP酶合成的mRNA

D.都能识别信息分子

2.IGF1是人体自己能够分泌的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胰岛素分子结构相似)。

牛奶中过量添加IGF1会增加患多种癌症的风险。

下列有关推测,错误的是(  )

A.IGF1是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B.IGF1的调节方式可能具有反馈调节的特点

C.IGF1可能与胰岛素功能相似,可促进糖原合成

3.研究植物激素对豌豆侧芽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

组别

操作

豌豆侧芽生长长度(单位:

mm)

第1天

第3天

第5天

第7天

1

保留顶芽

2

切除顶芽

10

20

40

3

保留顶芽,侧芽涂抹细胞分裂素

60

4

切除顶芽,侧芽涂抹赤霉素

30

65

A.比较1、2可知,顶芽对侧芽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B.比较l、3可知,细胞分裂素能解除顶芽的抑制作用

C.比较2、4可知,赤霉素能明显促进侧芽生长

D.比较3、4可知,赤霉素的作用效果大于细胞分裂素

4.实验过程中,实验时间的长短有时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下列各实验中,有关实验时间的长短对实验结果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证明绿叶在光照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实验时间越长积累的淀粉越多,实验现象越明显

B.在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的实验中,第二次观察与第三次观察之间所间隔时间的长短对该实验没有影响

C.赫尔希与蔡斯所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对实验结果影响相同

D.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的实验中,制作好的临时装片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实验结果的观察没有影响

5.如图为果蝇杂交实验示意图,果蝇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B(灰身)、b(黑身)控制,不含该等位基因的个体无法发育,乙、丙细胞其他染色体正常,乙产生生殖细胞时一对同源染色体分离,另一条染色体随机分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属于整倍体变异,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甲与乙杂交后代性染色体为XXY与XXX的比例为1∶1

C.甲与丙杂交后代中染色体变异个体占3/4

D.将甲与丙杂交后代雄性个体进行测交,后代灰身果蝇∶黑身果蝇的比例为5∶2

6.科研人员对某板栗园生态系统进行研究,连续七年监测栗瘿蜂和长尾小蜂的数量变化,结果如下图,由此推断(  )

A.栗瘿蜂的种群数量在未来五年将继续减少

B.该生态系统中,长尾小蜂的K值是5.5×

103个

C.这两种蜂可能属于同一食物链中的相邻两个营养级

D.这两种蜂数量的增多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选择题满分练(7)

 图文转换法

对某些选择题,由于情境比较陌生,或内容比较生僻,或试题呈现形式发生变化等,可通过将题中信息转化为比较熟悉的、便于理解的形式,从而变陌生为熟悉,化难为易,迅速求解。

常用的转化法有将图表转化为文字、将文字转化为图表、图与图之间的转化、文字之间的转化等。

1.下列选项符合该概念图的是(  )

A.若X是内环境,则a~d代表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

B.若X是免疫调节,则a~d是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C.若X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则a~d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D.若X为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则a~d是被动运输、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

答案 C

解析 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不包括细胞内液,A项错误;

免疫调节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而特异性免疫又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B项错误;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项正确;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跨膜运输(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和非跨膜运输(胞吞和胞吐),被动运输又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D项错误。

2.胃内的酸性环境是通过质子泵维持的,质子泵催化1分子的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可驱动1个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和1个K+从胃腔进入胃壁细胞,K+又可经通道蛋白顺浓度进入胃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质子泵的化学本质可能是蛋白质

B.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C.胃壁细胞内K+含量影响细胞内液渗透压的大小

D.K+进出胃壁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是相同的

3.为探究物质P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效应,研究人员使用不同浓度的物质P处理人的离体肝癌细胞,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A.随着物质P浓度的增加,抑制癌细胞增殖作用越明显,但与处理时间无关

B.随着物质P处理时间的延长,抑制癌细胞增殖作用越明显,但与浓度无关

C.物质P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D.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物质P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最适浓度为1.00g/L

4.下图是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4号患甲病说明1号和2号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6号和7号与甲病有关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3

C.从1号个体及子女推知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D.若3号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5.研究发现,调节性T细胞具有抑制免疫的功能,Mcl1蛋白可使其数量增加,Bim蛋白可使其数量减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调节性T细胞数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器官移植成功率

B.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由Mcl1蛋白和Bim蛋白共同决定

C.过敏性体质可能与Bim蛋白活性被抑制有关

D.Mcl1蛋白活性过高,人体易患恶性肿瘤疾病

6.某地由于围湖造田导致水域面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