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939814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送东阳马生序》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送东阳马生序》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送东阳马生序》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送东阳马生序》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送东阳马生序》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送东阳马生序》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送东阳马生序》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送东阳马生序》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送东阳马生序》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余幼时/即嗜学 

益慕圣贤/之道 

腰/白玉之环 

门人弟子/填其室

5.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或遇其叱咄 

一食或尽粟一石 

不敢稍逾约 

稍出近之

烨然若神人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 

礼愈至 

至则无可用

6.下列句子中和课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看,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余立待左右,援疑质理,俯身低耳以请;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寒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7.下面句字中“以”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俯身倾耳以请

以衾拥覆 

计日以还 

生以乡人子谒余

8.选出最符合原句意思的译文(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译:

拿着经书向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我站在左右侍立,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听讲。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我就拿着破旧的衣服在他们之中,丝毫没有羡慕的意思。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9.下面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

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10.下列句子中的“之”字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录毕,走送之 

益慕圣贤之道 

戴朱缨宝饰之帽

11.下列划线词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嗜学shì

冻馁něi 

烨然yè

负箧曳屣qiè

xǐ 

叱咄duō 

俟shì

皲裂jú

媵人yí

ng

日再食shì

容臭xiù

廪稍lǐng 

缊袍敝衣yù

谒yè

贽zì

衾qì

ng 

裘葛之遗wè

i

12.下列对“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这句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大概我的勤学而且艰苦像这样。

大概多余的勤奋和艰苦类似这样。

我求学时的艰勤大体就是这样。

我求学时的勤奋与艰苦的情况大体就是这样。

13.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加冠(guān) 

皲裂(jūn)

烨然(huà

廪稍(lǐn) 

裘葛(qiú

14.选出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尽 

复前行,欲穷其林 

或遇其叱咤,色愈恭,礼愈至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录毕,走送之 

常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15.下列各组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也

俯身倾耳以请 

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16.下列句子中划线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日侍坐,备顾问 

乞人不屑也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无鲜肥滋味之享

17.对下面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余朝京师,生以乡人之谒余。

我早晨到京师,马生以同乡晚辈人的身份禀告我。

我面向京师,马生通过同乡儿子的关系拜见我。

我去京师朝见皇帝,马生领着同乡的儿子拜见我。

我去京师朝见皇帝,马生以同乡晚辈人的身份拜见我。

18.对下列语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

我们江南人砍伐竹子把它当作烧火的柴草。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鼓,也没有官府的公文来使身体劳累。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不用木料制作字模的原因,是因为木料的纹理有疏有密。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常常去百里外的乡镇,向有道德的人虚心请教。

二、填空题(共15题;

共96分)

19.解释下面的古今异义词。

①媵人持汤沃灌 

古义:

________ 

今义:

________

②右备容臭 

古义:

今义:

20.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余因得遍观群书________

②色愈恭,礼愈至________

③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________

④不敢稍逾约________

21.《送东阳马生序》的作者________是________(填朝代)________家。

22.文章开始写________与________的矛盾,解决办法是________,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艰辛,勤奋刻苦的结果是________。

23.解释下面的词类活用现象。

①腰白玉之环________

②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________

③手自笔录________

④手自笔录________

⑤县官日有廪稍之供________

⑥父母岁有裘葛之遗________

⑦余立侍左右________

⑧录毕,走送之________

24.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________

②媵人持汤沃灌________

③同舍生皆被绮绣________

④录毕,走送之________

⑤左佩刀,右备容臭________

⑥缀公卿之后________

⑦无冻馁之患矣________

⑧诋我夸际遇之盛________

25.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并写出意思。

①或遇其叱咄________

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________

③负箧曳屣________

④烨然若神人________

26.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录毕,走送之________

②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________

③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________

④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________

27.为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嗜学

逾约

叱咄

皲裂

媵人

缊袍

28.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________、________

②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③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④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29.本文作者把自己________时期在________条件下________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循循善诱、诚恳真挚地介绍给________,用来________他勤奋学习,成为________的人才。

30.宋濂(1310—1381),字________,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

谥号________,浦江(今属浙江)人,________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________”,学者称其________,刘基赞许他为“________”。

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________”。

他生平著作很多,有《________》等。

31.给下面划线的手注音。

加冠

耄老

俟其欣悦

烨然

冻馁

负箧曳屣

容臭

撰书

以衾拥覆

32.本文写于________年(1378)。

这一年,辞官归里的宋濂要从家乡到应天府朝见朱元璋。

他的同乡晚辈________来拜见他,他便写了这篇“序”送给东阳马生。

“东阳马生”:

东阳的马君则。

“生,,是长辈对________的称呼,也有亲密的意思。

“序”是一种________,“序”有________两种,课文题目中的“序”属于“赠序”,有临别赠言的性质。

这是作者写给他的同乡后生马君则的一篇________。

33.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录毕,走送之________ 

②以是人多以书假余________

③益慕圣贤之道________ 

④援疑质理________

⑤或遇其叱咄________ 

⑥犹幸预君子之列________

⑦假诸人而后见也________ 

⑧撰长书以为贽________

三、问答题(共1题;

共5分)

34.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想说明什么道理?

四、翻译(共2题;

共35分)

35.翻译下列各句。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3)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36.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4)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五、文言文阅读(共11题;

共202分)

37.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

①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身L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余则媪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媵人持汤沃灌________

②同舍生皆被绮绣________

③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________

④略无慕艳意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豪华的生活?

(4)从第①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有哪些?

(5)思索作者的求学经历,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所获得的启示。

38.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复儿子书①

来信均悉②,兹③再汇汝④日本洋五百元。

儿自去国至今,为时不过四月,何携去千金业⑤皆散尽?

是甚可怪!

汝此去,为求学也。

求学宜先刻苦,又不必交友酬应。

千金之资⑥,亦足用一年而有余,何四月未满即⑦己告罄⑧?

汝苟⑨在理应用者,虽每日百金,力亦足以供汝,特⑩汝不应若是耳。

汝如此浪费,必非饮食之豪,起居之阔,必另有所销耗。

且汝亦尝读《孟子》乎?

大有为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困。

衡虑之后,而始能作。

吾儿恃⑪有汝父庇荫⑫,固⑬不需此,然亦当稍知稼穑⑭之艰难,尽其求学之本分。

非然者,即学成归国,亦必无一事能为。

今汝若此,余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

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

余前曾致⑮函⑯戒汝,须努力用功,何竟忘之?

光阴可贵,求学不易,此中甘苦,应自知之,毋⑰负⑱老人训⑲也。

(选文有改动)

【注】①本文节选自张之洞回复儿子的书信。

②悉:

知道。

③兹:

现在。

④汝:

你。

⑤业:

已经。

⑥资:

钱财,费用。

⑦即:

就,便。

⑧告罄:

财务用尽。

⑨苟:

假如。

⑩特:

不过。

⑪恃:

倚仗,依赖。

⑫庇荫:

比喻尊长的保护,照顾。

⑬固:

本来。

⑭稼穑:

泛指农业劳动。

⑮致:

给予。

⑯函:

信件。

⑰毋:

不要,不可。

⑱负:

辜负。

⑲训:

教诲,教导。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儿自去国至今________

②求学宜先刻苦________

③特汝不应若是耳________

④困心衡虑之后,而始能作________

(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标四处)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虽每日百金,力亦足以供汝。

②余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

(4)作者给儿子写这封书信的目的是什么?

39.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

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①饮酒者游。

旬朔②之间,把卷无几日。

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③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④。

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⑤时十一二。

每阅一事必寻绎⑥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⑦。

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

比读《齐史》,见孙搴⑧云:

“我精骑三千,足敌君赢卒数万。

”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⑨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

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

长而善忘,庶几⑩以此补之。

(选自秦观《(精骑集>

序》,有删改)

【注】①滑稽:

能言善辩。

②旬朔:

十天或一个月。

③比:

近来。

④惩艾:

惩治,惩戒。

⑤曩:

从前。

⑥寻绎:

推求探索。

⑦省:

记住。

⑧孙搴:

人名。

⑨勒:

此处译为编辑。

⑩庶几:

或许,差不多。

(1)下列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主人日再食 

子墨子起,再拜

B.烨然若神人 

吴广以为然

C.久而乃和 

而聪明衰耗

D.然负此自放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2)文中画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B.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C.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D.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①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②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4)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序”是一种文体,亲友离别,赠言规劝,属赠序,如【甲】文;

陈述创作主旨、经过等,属书序,如乙文。

B.【甲】文意在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

【乙】文意在交代《精骑集》一书编辑及命名的由来。

C.【甲】文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表现读书之“苦”,与“同舍生”富足的生活作对比,表明自己从读书中感受到乐趣。

D.【乙】文写自己少时读书不勤奋,后来治学时用勤奋来惩戒自己,但是不能坚持太久,容易忘记自己的目标。

(5)宋濂和秦观在学习方面有何异同?

4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余幼时即嗜学。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________

②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3)本文是作者给马生的赠序,节选部分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叙述自己的求学经历的?

(4)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一言。

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的方式?

4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比③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④,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⑤时十一二。

“我精骑三千,足敌军羸卒数万。

”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勒⑨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节选自秦观《精骑集序》,有删改)

记。

⑧孙搴(qiān):

编纂。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序”是一种文体,亲友离别,赠言规劝,属赠序,如甲文;

B.甲文意在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

乙文意在交代《精骑集》一书编辑及命名的由来。

C.甲文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表现读书之“苦”,与“同舍生”生活的富足做对比,表现自己从读书中感受到的乐趣。

D.乙文写自己少时读书不勤奋,后来治学时用勤奋来惩戒自己,但是不能坚持太久,容易忘记自己的目标。

(4)宋濂和秦观在学习方面有何异同?

42.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完成小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余则绲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

①俟其欣悦________

④腰白玉之环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