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小麦电子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931709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95 大小:16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物栽培学》小麦电子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作物栽培学》小麦电子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作物栽培学》小麦电子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作物栽培学》小麦电子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作物栽培学》小麦电子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作物栽培学》小麦电子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作物栽培学》小麦电子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物栽培学》小麦电子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9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作物栽培学》小麦电子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总产(kt)

世界

210785

2695

568108

亚洲

96000

2581

247768

中国

23631

3780

89330

江苏

180

4440

799

3.主产国和高产国

(1)种植面积超过1.5亿亩的国家有:

中国、俄罗斯、印度、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

(2)单产(kg/hm2,kg/亩)较高的国家有(2000):

荷兰(8553.9/570)、新西兰(8000.0/533)和丹麦(7389.9/493)等。

(中国2004年4252/283.5)

世界小麦面积、单产和总产

(二)世界小麦供需特点

1.生产高度集中,消费相对分散

世界种植小麦的国家很多,但产量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阿根廷等国家,这7个国家小麦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7%。

在这7个国家中,中国是惟一总产量超过1亿t的国家,位居世界第一,其次是印度、美国和俄罗斯。

从各大洲的分布看,小麦生产主要集中在亚洲,面积和产量约占世界小麦面积的45%,其次是欧洲,占25%,美洲占15%,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各占5%左右。

从下表可以看出,亚洲和欧洲既是生产大洲,也是消费大洲,但亚洲当年产不足需,需要大量进口;

北美(含中美)洲和大洋洲虽然产量不是很高,但洲内消费比例较低,大部分用于出口;

非洲产量最低,但消费量相对较高,需要大量进口;

南美洲生产和消费总量基本持平。

小麦的消费是全球性的,小麦的供需结构决定了世界小麦贸易的特点:

交易范围广、交易量大、参与国家多。

世界各洲产销比较(1996~2001年平均值)(单位:

kt)

洲别

生产量

消费量

生产量-消费量

非洲

17273

40413

-23140

北美、中美洲

91296

51299

39997

南美洲

20265

21623

-1358

254313

288177

-33864

欧洲

186214

170546

15668

大洋州

22941

6568

16373

2.供给呈下降趋势,需求呈刚性增长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统计,世界小麦常年产量为5.8亿t左右,占谷物总产量的28%。

但近几年由于世界小麦种植面积减少,总产呈下降趋势。

据美国农业部统计,1998/99年度世界小麦产量为5.89亿t,2002/03年度下降到5.68亿t,5年下降了2100万t,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主产国小麦减产。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杨卫路根据有关部门数据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世界小麦消费总量呈刚性增长趋势。

1961年全球消费量约为2.33亿t,1997年为3.35亿t,1981年为4.45亿t,1991年为5.55亿t,2001年为6.60亿t,以每10年1亿t的水平持续增长。

全球小麦的期末库存量则随着收成的丰歉而波动。

近10年,全球小麦期末库存保持在1.1亿~1.3亿t,远低于1985和1986年1.7亿t的水平。

2001年,世界小麦库存已经降到近13年来的最低水平。

3.不同类型国家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差异较大

东欧和前苏联年人均消费小麦262kg,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00kg,也高于发达国家水平的155kg;

发展中国家消费水平最低,人均年消费小麦只有74kg;

中国小麦人均消费为92kg,高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东欧的水平。

从消费结构看,发达国家以及东欧和前苏联,食用比例只有50%左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71%);

而作为饲料的比例较高,约占1/3左右,高出世界平均水平(16%)近1倍。

说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小麦消费数量将增加,但食用比例将降低,饲用比例将提高。

4.出口国比较集中,进口国比较分散,贸易量相对稳定

世界小麦贸易量自1981年超过1亿t以后,近年来相对比较稳定,一直在1亿~1.2亿t之间徘徊。

全球小麦出口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法国4个国家,4个国家常年出口量为7500万t左右,约占世界小麦贸易量(1.1亿~1.2亿t)的70%。

其中,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年均出口量在2700万t;

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也是传统的小麦出口国,出口量一直稳定在1500万~1600万t。

法国是欧洲最大的小麦出口国。

另外,这4个国家小麦出口量均超过其国内生产总量的50%,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比例接近80%,属于典型的小麦贸易出口国。

进口国主要集中在亚洲和非洲,南美和部分欧洲国家也有一些进口。

仅亚洲进口小麦的国家就达20多个,年均进口量超过100万t的国家就有12个。

根据进口数量划分,意大利、巴西、日本和埃及小麦进口量都在600万t左右,韩国进口量近几年保持在400万t左右,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进口量也在300万t左右,是世界主要的小麦进口国。

中国曾经是世界第一小麦进口大国,常年进口量在1000万t左右,自1998年锐减,近两年进口量不足100万t。

(三)世界小麦增产的主要经验

1.世界各国小麦增产的途径与类型

(1)依靠扩大面积,增加小麦总产:

但耕作粗放,单产较低,如澳大利亚、巴西等国。

(2)稳定或缩小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

如美国、加拿大、法国等。

(3)兼而有之:

即既依靠扩大面积,又依靠提高单产,增加总产:

如印度、肯尼亚、荷兰、丹麦、西德等。

2.世界各国提高小麦单产的主要措施

(1)推广高产优质抗病的优良品种

据联合国FAO资料,1949~1978年的30年间,世界小麦产量提高1.7倍,其中良种所起的作用约在30%左右。

如美国近十几年小麦单产的提高中,品种的作用占27%;

苏联仅推广无芒1号和米罗诺夫808两个品种,每年就可增加20~35亿公斤小麦。

印度1967~1979年期间,小麦单产增长75.6%,成功的引进墨西哥高产矮秆品种是其小麦显著增产的原因之一。

(2)增加施肥量,改进施肥技术

据资料分析,化肥在小麦增产中的作用,在法国约占25%左右,美国占30%以上,美国每施1Kg纯N可生产小麦12~30Kg。

此外,美、苏、法等发达国家在小麦生产上还广泛应用一定比例的氮磷钾复合肥料、长效性肥料和硝化抑制剂以及微量元素,对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提高小麦产量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3)扩大灌溉面积,掌握科学灌溉

发展灌溉是70年代以来世界小麦主产国小麦增产的重要因素。

据报道,灌溉一般可增产25%~50%,高者可达65%~100%。

科学制定灌水量和灌水次数,积极发展喷灌和滴灌,也均已取得了显著效果。

(4)高效机械化栽培技术发展迅速

近几年来,许多小麦主产国从种到收的整个小麦生产过程已全部实现了机械化。

此外,国外化学除草剂、生长调节剂的大量应用,对提高小麦单产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今后小麦生产发展的动向

继续扩大小麦种植面积尽管仍是其重要的途径之一,但潜力有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则是今后小麦生产的主攻方向。

据资料分析,提高单产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培育和应用高产、抗病、优质的新品种;

2、改进施肥方法,提高小麦籽粒品质;

3、扩大灌溉面积,改善灌溉方法;

4、集约化模式栽培:

即由栽培分散型转向栽培区域型,由个体经营型转向规模经营型,由传统经验型向规范模式型,逐步形成小麦优化的栽培系统。

5、建立高效机械化栽培技术体系:

发达国家于70年代中期在小麦生产上已全部实行机械化。

近年来,发达国家正在实行飞机播种、激光整地、少耕、兴建永久性排灌工程,应用先进的植保机械和贮存烘干设备以及高效机械化栽培系列等等。

另外,还利用高效电子计算机模拟,制定小麦生产中各种农事活动的最佳方案。

6、化学除草剂、激素和生产调节剂的应用。

二、中国小麦生产概况

(一)小麦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1.小麦是世界性的重要粮食作物,是我国北方人民喜食的细粮

联合国粮农组织《生产年鉴》统计,2001年,世界小麦收获面积为211051kha,占谷物收获总面积的31%左右;

小麦总产量为556843kt,占谷物总产量的30%左右;

全世界约有35%~45%的人口以小麦作为主要粮食。

小麦收获面积和总产量在谷物中均居首位。

据农业部统计,2004年中国小麦种植面积为21626kha,平均亩产283.5Kg,总产91950Kt,约占全国粮食作物种植总面积的21.3%,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9.6%,是仅次于水稻的第二位重要粮食作物。

2.类型、品种多,适应性强,分布广

小麦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能力较强,既能在温度较高的南方生长,也能忍受北方零下20℃的严寒,无论山地、丘陵、平原的沙土和粘土均可种植。

3.小麦籽粒营养丰富,可以制作多种食品,是制作食品最丰富的作物之一。

(1)蛋白质含量高,一般为8%-15%,高的可达18%-20%;

(2)氨基酸种类多,适合人体生理需要;

(3)脂肪、维生素及各种微量元素等对人体健康有益。

(4)醇溶蛋白和谷蛋白能使面粉加工制成各种食品,是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

小麦籽粒组成成分(%)

4.小麦籽粒含水量较低(通常在14%以下),易于运输和贮藏,是主要的商品粮之一,在国际国内的粮食贸易中占有很大的份额。

1988~1992年度,我国小麦年平均收购量占全国粮食收购量的28.7%,销售量占粮食销售总量的30.3%,小麦库存数量占粮食库存总量的34.5%。

因此,小麦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食和贮藏粮食。

5.小麦可与多种作物间种、套种,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复种指数。

6.小麦在耕作、播种、收获等环节中便于实行机械化操作。

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形成规模化生产。

(二)中国小麦生产发展简史和特点

历史:

1955年在安徽省亳县钓鱼台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有炭化小麦种子,证明小麦栽培在中国至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根据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武丁卜辞的“告麦”记载,说明在公元前1238~前1180年在河南省北部一带小麦已是主要栽培作物;

《诗经》是中国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的著作,其中多处有提及小麦的诗句,说明公元前6世纪或以前在黄河中下游各地都已有了小麦的栽培;

根据史书记载,长江以南地区约在公元1世纪,西南部地区约在公元6世纪都已种植小麦;

到了明代《天工开物》(1637年)记载,当时小麦已遍及全国,在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几千年来,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我国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耕作栽培经验。

但由于长期受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小麦生产水平一直很低。

到1949年解放前夕,我国小麦种植面积为2185万ha,总产量为1380万t,平均产量只有645Kg/ha(85.6斤/亩)。

建国50多年来,我国小麦生产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特点:

1、发展速度快

1949年到2004年,面积减少了22.4万ha,单产提高4.59倍,总产增长4.7倍。

同时,我国小麦生产在世界的地位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50年代初期,我国小麦总产量只相当于美国的一半左右,70年代末超过了美国,成为仅次于苏联的世界第二大产麦国,1984年跃居世界第一位。

目前,我国小麦种植面积和总产均位居世界第一位,已成为世界第一产麦大国。

2、种植区域有所突破

地处“世界屋脊”的西藏高原,过去以种植青稞和豌豆为主,现在已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冬、春麦区;

过去长城内外地区,以一年一熟种植杂粮为主,近些年来小麦面积发展也很快。

由于品种的更换,冬麦逐渐向春麦区扩展。

3、小面积高产典型和大面积丰产田不断涌现

近年来,我国小面积高产攻关研究取得可喜进展,小麦高产纪录不断被刷新。

1975年西藏江孜农业试验场1.2亩冬小麦平均亩产1611斤,1977年进一步提高到1673斤;

1977年青海香日德农场1.2亩春小麦平均亩产1765.5斤,1978年有16.1亩平均亩产1824斤,其中3.91亩平均达到2026斤,成为迄今为止世界小麦单产最高纪录。

“百亩”超千斤,“千亩”超千斤、“千斤县”、“800斤市”不断涌现。

如,“千斤县”,山东桓台、黄县,河南的温县、武陟、博爱、沁阳、孟县。

“800斤市”,如河南的焦作市等。

4、发展极不平衡

1993年全国小麦平均亩产为234.6Kg。

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台湾省)中,超过平均产量的有11个,低于平均产量的有19个,其中亩产在133.3Kg以下的还有江西、湖南和广西3个省(自治区)。

三、我国小麦生产与科研概况

(一)我国小麦生产的发展

1.我国小麦生产的发展概况

新中国成立到2006年的50多年间,小麦生产的基本情况是面积相对稳定,单产和总产量持续增长,但发展过程有起伏。

总的来说,前25年徘徊、缓慢增长,后25年持续快速增长,近年来生产布局不断优化,品质结构明显改善。

具体分析小麦生产能力的提高,大致经历了以下5个阶段:

(1)恢复-发展-下降-恢复阶段(1949~1965年)

1949年小麦产量:

13800kt;

1953年:

18300kt,增长32.6%,年均增长率8.15%,但主要依靠扩大面积,基本上属于恢复性增长;

1960年:

22100kt,增长20.8%,年均增长率为2.97%;

1963年:

18500kt,减产16.3%,基本上回到1953年的产量水平;

1964~1965年:

25200kt,属恢复性增长。

(2)缓慢提高阶段(1966~1969年)

1965年小麦产量:

25200kt;

1969年:

27600kt,增长9.5%,年均增长率为2.37%

(3)快速提高阶段(1970~1986年)

1969年小麦产量:

27600kt;

1986年:

90040kt,增长226.2%,年均增长率为13.3%。

其中:

1978年:

53850kt;

90040kt,年均增产4520kt,这是罕见的高速增长。

(4)稳步提高阶段(1987年~1997年)

90040kt;

1997年:

123289kt,达历史最高水平。

11年间增长33249kt,年均增长3022.6kt,年均增长率3.36%。

(5)结构优化,品质提高阶段(1998年~)

123289kt;

2003年:

86490kt,比1997年减少36800kt,减产达30%,出现了连续下降的趋势;

2004年:

91950kt,产量有了明显的恢复性增长。

生产布局不断优化:

河南、山东、河北三省,1985~1996年小麦产量占全国总产的43%~47%,2004年已占到56%左右。

品质结构明显改善:

1997年以来,全国小麦品质提高很快,2005年全国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已占全国小麦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50多年来,中国小麦播种面积、单产和总产量的发展变化过程:

播种面积:

1954~1974年的20年间,长期保持在4亿亩以下,1974年超过4亿亩以后一直保持在4亿亩以上。

1998年开始种植面积呈明显的连续下降趋势,2003年为3.3亿亩,2005年为3.43亿亩。

单产水平:

1951~1971年,亩产从50Kg提高到85Kg,30年亩产量才提高了35Kg,年均增长1.1Kg,增长2.3%;

1971~1981年,亩产从85Kg提高到141Kg,10年亩产量提高了56Kg,年均增长5.6Kg,增长6.6%;

1981~1991年,亩产从141Kg提高到206.7Kg,10年亩产量提高了65Kg,年均增长6.5Kg,增长4.6%;

1997年亩产达到273.5,2004年达到283.5Kg。

2.我国小麦生产技术的进展

(1)改良小麦品种

1949~1989年的40年间,我国共育成小麦品种1300多个,其中种植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品种有351个,良种的覆盖率占小麦播种面积的86.1%。

到80年代末,全国各主要麦区已进行过大体3~5次较大规模的品种更换,目前,全国第八次品种更换正在进行,新良种一般比当时的推广种增产8%~10%。

(2)发展间、套、复种

随着土、肥、水等基本生产条件的改善,新品种的推广,栽培技术的改进,以小麦为主的间、套、复种方式的应用十分普遍。

(3)实现合理密植

过去小麦栽培方式,基本上是宽行大垄(北方)和大窝稀植(南方),土地和光能的利用不充分,致使小麦产量很低。

50年代后期一些地方出现“越密越好”的偏向,导致倒伏减产。

通过生产实践和试验研究,逐步认识到合理密植的主要标志是个体健壮,群体合理。

(4)使用机械耕作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小麦生产已由手工、畜力为主,逐步转为依靠使用机械耕作。

目前,全国小麦主产区小麦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已达80%以上。

由于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显著提高了小麦产量。

据各地试验,小麦机耕比畜耕增产15%;

机播比畜播增产30%,机械收获比人工收获可减少损失10%以上。

(5)加强肥水管理

增施肥料和扩大灌溉面积是提高小麦单产的关键措施。

在肥料方面,50~60年代主要依靠增施有机肥料,70~80年代,实行有机与无机相结合,N肥和P肥使用相结合,并逐步发展到90年代N、P、K相结合,增施微量元素。

目前不仅小麦肥料用量有了很大增加,并且施肥方法也有了很大改进,逐步做到配方施肥。

在灌溉方面,灌溉面积不断扩大,灌溉方法也从大水漫灌逐渐发展为畦灌、沟灌和喷灌。

(6)综合防治病虫害

过去危害小麦的病虫害很多,每年损失很大。

如小麦锈病大流行的1950年损失小麦6000kt。

通过科技人员的协作攻关,目前已消灭了黑穗病、小麦线虫病、白秆病的危害,小麦赤霉病、白粉病、黄矮病、条锈病、地下害虫、吸浆虫、麦蚜、麦秆蝇等也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防治。

3.我国小麦生产存在的问题

(1)年度间不稳

(2)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3)管理不科学的两种倾向:

不计成本,不计经济效果的高投入,管理粗放。

(4)由于品质的适用性差,品种不对路,造成小麦生产的结构性过剩。

(三)我国小麦栽培科学研究的发展概况

建国后我国小麦栽培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大致可以按年代划分为5个时期:

1.以总结群众经验为主的时期20世纪50年代,逐步把分散的零散的群众经验,总结成系统的小麦增产经验;

2.为栽培理论研究奠定基础的时期1961年,金善宝主编出版了《中国小麦栽培学》;

同年,殷宏章等发表了一批稻麦群体研究论文;

此后,梅楠指导研究生们系统地研究了小麦的器官建成、器官同伸关系与肥水效应等。

这一切,为后来进行的栽培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3.小麦栽培研究进展较快、高产典型频频出现的时期,20世纪70年代,①1978年,张锦熙和诸德辉等,提出了“小麦叶龄指标促控法”;

②余松烈等1979年正式推出“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③河南省1979年提出“实现小麦大面积高产、稳产、低成本的生产模式”;

④凌启鸿等1979年提出“小麦叶龄模式”与“小壮高”栽培技术体系。

4.小麦栽培研究横向扩展的时期,20世纪80年代。

①20世纪80年代,陕西省提出“氮磷化肥配合一次深施技术”;

②小窝疏株密植栽培技术;

③侯庆福等于1985年创立“冬小麦晚播独秆栽培法”④单玉珊等于1989年完成了“小麦高产多途径理论及其配套技术”;

⑤80年代初,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提出“南方小麦湿害发生规律及防御技术”;

⑥此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与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农学院、江苏省农业厅合作,于1988年完成了“小麦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研究等。

 

5.栽培研究继续向纵深发展的时期,20世纪90年代。

①抗旱节水栽培;

②一年二熟双高产;

③小麦超高产栽培;

④化控技术应用等。

(四)小麦生产发展战略和前景

发展战略:

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小麦生产已经进入由中低产向中高产迈进的新阶段,国民经济发展对小麦的需求也达到一个新水平。

当前小麦生产面临的形势是:

小麦消费总量逐年增加;

小麦食品种类和品种进一步多样化,特别是对品质的要求提高;

小麦增产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今后一个阶段,小麦生产的发展战略是:

围绕高产优质高效这一总体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分区分类有针对性的加快小麦生产技术改造,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改善品质,增加总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发展前景: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条件差异甚大,小麦生产极不平衡,低产田面积仍然较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不高。

今后的发展方向是:

1、根据气候、土壤等条件以及区域比较优势,合理布局,实现小麦区域化生产;

小麦产量区划

小麦品质区划

2、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小麦品种结构,大力推广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专用小麦品种;

强筋小麦

中筋小麦

弱筋小麦

饲料小麦

工业小麦

3、集成小麦品质、产量形成规律研究新成果,建立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技术体系;

4、因地制宜,建立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实现小麦产业化开发;

长江中下游小麦产业带(弱筋)

黄淮海小麦产业带(强筋)

大兴安岭沿麓小麦产业带(强筋)

5、同时,加强信息化、智能化在小麦上的应用研究,建立专家决策系统智能化栽培技术体系。

专家系统

数字模型

决策系统

四、我国小麦的分布与分区概述

中国小麦分布十分广泛。

北从寒冷地带的黑龙江省漠河地区,南至进入热带的海南省,西至新疆天山脚下,东至沿海各省和台湾省;

从低于海平面154m的新疆吐鲁番盆地,高到海拔4040m的西藏江孜地区,均有小麦的栽培和生长,可以说小麦是中国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作物。

一年四季田间都有麦苗的生长,每个季节都可以有小麦的播种和收获。

我国冬、春麦兼有种植,并以冬麦为主。

冬小麦播种面积占全国小麦总面积的85%,总产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90%以上。

冬小麦分布范围虽广,但其主产区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四川、安徽、陕西、湖北8个省的小麦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70%左右。

而河南、山东、河北2004年占到56%。

春小麦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北地区,以黑龙江省种植面积最大。

我国小麦分布地域辽阔,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种植制度、品种类型和生产水平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因而形成了明显的种植区域。

1996年金善宝主编的《中国小麦栽培学》为便于与国际上通行的小麦品种冬春性相区别,提出主区以播性取代“冬、春麦”,冬麦区改称秋播麦区,春麦区改称春播麦区,亚区以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