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测量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925472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34.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版测量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正版测量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正版测量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正版测量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正版测量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正版测量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

《正版测量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版测量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正版测量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

四、施工管理体系

五、施工准备

1、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1.1、平面控制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

1.2、根据建筑设计总平面图和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布设平面控制网。

1.3、控制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1.4、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用红油漆作好标记。

1.5、按设计的楼层标高将高程点逐层、垂直引测为往返测量消除误差。

2、控制点的建立

先用全站仪根据测绘院提供的电子二路坐标点(J10、J14)引测建筑物平面坐标点。

经甲方复测无误后,再根据图纸尺寸放出建筑物轴线,原始点定期(二星期左右)复测一次,控制点平面图(见附图一)。

3、控制网加密和施工放线

垫层施工完成后,要根据施工控制网精确测定建筑物位置,并进行控制网加密,各轴线交点要以红三角作标记,要求轴线间距、线垂直角必须附合规范要求。

4、轴线控制网的精度等级及测量方法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要求控制网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下表的规定。

轴线控制网的指标

等级

测角中误差(″)

边长相对中误差

二级

8

≤1/14000

为满足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测量仪器采用电子全站仪,一测回测角,二测回测边。

测量时,严格按规程中水平角观测和光电测距的技术要求来进行。

六、主要施工方法及工艺

1、工程竖向投测

1.1、基准点布设原则

本工程在±

0.00以下采用外控法,即在基坑每施工段的四周设立水准控制点。

以这些轴线控制点为基础,将轴线引测至基坑内。

在±

0.00以上采用内控法,各楼层顶板预留孔洞150×

150mm,控制点设置成与轴线平行或垂直的闭合矩形及其延长线,以便于校核。

1.2、内控制基准点布设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四栋主楼采用内控法,用激光垂直仪竖向投测,基准点选在距轴线2米内的交叉位置,布设时要注意尽量避开混凝土墙柱。

1.3、内控基准点设置方法

依据施工前布设控制网基准点将内控点埋设在首层,平行轴线2米的位置。

基准点的埋设采用200×

200×

20mm钢板,钢板中心刻划十字线,钢板通过锚爪与顶板钢筋焊牢,(见图9-2)。

基准点周围严禁堆放杂物,向上每层在相应位置留洞,以便于基准点的竖向投测。

1.4、内控基点竖向投测方法

(1)将激光垂直仪架设在首层平面钢板控制桩上,接收靶放在投测楼层面的相应预留洞口,架设好激光垂直仪后,打开发光电源,将光线投测到须投测层楼面,调整激光束得到最小光斑,适当挪动接收靶,把激光斑移至接收靶的“十”字交点上;

调整接收靶激光斑转动的圆的圆心在接收靶的“十”字交点上,该轴线的一个控制点投测完毕,要求确保接收靶的最终位置不变,依次投测下一点。

(2)将检定合格的经纬仪架设在接收靶上,后视较长边,依次投测出主轴线,然后在该投测面检查,校核后的主轴线跨距及夹角须符合施工精度规范要求方可测定其它各轴线,以此测放出该投测面的所有轴线。

(3)每一区域所有轴线,细部线测放完毕后,需进行自检,自检人员须另定其它测量人员。

激光光斑圆的直径允许偏差(指接收靶上的允许偏差)为±

5mm

(4)投测面内轴线允许偏差如下表所示:

轴线间距(m)

允许偏差(mm)

L〈30米

30〈60米

10mm

2、高程控制网布设

2.1、高程控制网起始依据

高程控制网依据业主提供场区外J10点高程410.682控制基点测设。

2.2、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根据土方开挖工作分段进行的特点,高程控制网分段测设,但为了保证基坑底标高精度一致,要及时进行联测。

考虑到施测方便,高程控制网拟布设在主楼、东、西翼楼电梯核心筒门口内侧。

在控制点的设置位置,用清水冲刷掉墙面浮尘,薄抹一层水泥砂浆,做成一块10cm×

10cm的平整竖平面,在该竖平面上涂上红色“”标志,并在旁侧注明相对标高。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见附图。

2.3、高程控制网的精度等级及测量方法。

根据《工程施工测量规范》标高控制网拟采用三等水准测量方法测定。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等级

每千米

高差误差

路线

长度

水准仪

型号

水准

标尺

观测

次数

附合

闭合差(mm)

三等

6mm

50km

AL25A

双面

往返各一次

12L

注:

L为往返测段附合水准路线长度(km)

测量仪器选用DS3型水准仪,往返观测。

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符合下表的规定。

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水准仪型号

视线长度

前后视距较差

前后视距累积差

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

基辅分划读数差

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

DS3

75m

3m

6m

0.3m

2.0mm

3.0mm

2.4、基坑标高的控制

土方施工清底在预留的20cm~30cm层面,每隔2米设水平桩控制基底标高。

2.5、标高竖向传递

标高竖向传递采用50米钢尺,加尺长、温度、拉力三项改正,每层均需交圈闭合检查,误差不得超过5mm。

.

3、结构施工中的楼层标高控制

3.1、对水准点的检测及要求

1)对场内设的水准点,每间隔一定的时间须联测一次,以作相互检校。

仪器采用DS3精密水准仪,精度按三等水准技术指标执行。

2)对检测后的数据须采用电算,电算成果须作一分析,以保证水准点使用的准确性。

3.2、结构施工中楼层标高控制方法及测设要求

1)在首层平面易于向上传递标高的位置布设基本传递高程点,用DS3水准仪往返测,测设合格后,用红色油漆标记“”,并在旁边注建筑标高,以红“”上顶线为标高基准,同一层平面内红“”不得少于三个,间距分布均匀并要满足结构施工的需要,且红“”需设在同一水平高度,其误差控制在±

5mm以内则认为合格,在施测各层标高时,应后视其中的两个红“”上顶线以作校核。

2)±

0.000以上各层的标高传递均利用首层红“”上顶线为标高基准,用检定合格的钢尺向上引测,并在投测层标记红“”,检核合格后,方可在该层施测。

3)标高传递

如下图所示:

利用水准仪、塔尺和一把50m钢尺,依次将3个标高基准点由线锤预留洞口传递至待测楼层,并用公式<

1>

进行计算,得该楼层的仪器的视线标高,同时依此制作本楼层统一的标高基准点,并对各点进行联测,高差满足2mm的精度要求后方能使用,用红三角标记。

这些点即为该楼层的标高基准点,从而依此进行各项测量工作。

竖向标高传递示意图

H2=H1+b1+a2-a1-b2公式<

H1——首层基准点标高值;

H2——待测楼层基准点标高值;

a1——S1水准仪在钢尺读数;

a2——S2水准仪在塔尺读数;

b1——S1水准仪在钢尺读数;

b2——S2水准仪在塔尺读数。

4)在结构施工到一定高度后,应重新引测相应的结构标高,以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要求。

七、质量保证措施

加强现场内的测量桩点的保护,所有桩点均明确标识,防止用错和破坏。

1、有质量活动均应按照《工程测量专业质量手册》以及实施细则文件规定的程序进行。

2、测量作业的各项技术按《工程测量规范》进行。

3、测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4、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标识保存完好。

5、施工图、测量桩点,必须经过校算校测合格才能作为测量依据。

6、轴线放完后要求进行闭合检查。

7、每一项测量工作都要进行自检—互检—交叉检。

8、沉降观测基准点不少于3个,并做好保护工作。

八、沉降观测

1、沉降观测水准点的埋设

为了准确反映本工程的实际沉降量及测量工作的整体性、必须在工程影响范围外埋设沉降观测水准点。

沉降观测水准点应埋设在地质条件良好的地方,尽可能埋设在建筑物附近便于引测的地方,基准点宜不少于3个。

通视条件较好,埋设方法见附图,埋设位置见附图三。

2、沉降观测点的埋设

沉降观测点按设计要求设置。

为高质量的完成本工程沉降观测工作,必须做到连续观测并达到规范要求的测量精度,观测标志在施工期间不被破坏是关键所在,为此,观测点标志采用内藏式。

(沉降观测点加工见附图)标志埋设时,采用大直径电锤在设计位置打直径70mm孔。

将直径58mm预埋件放入孔内,周围由环氧树脂填充使牢固,观测时将活动标志旋紧,测毕取出外旋保护盖,即不影响原有建筑物的外观又起到保护标志的作用。

(沉降观测点装配见附图)

3、观测方案及技术要求

1)沉降观测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规定的二等水准测量要求作业。

沉降观测由业主委托专业监测单位进行观测。

 

图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