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925400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Word文档格式.docx

第二,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

第三,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的主要表现。

(P230)

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继续得到巩固和发展。

第二,基层民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开始形成。

第三,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以宪法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逐步完备。

1.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1分)

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有利于民主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第四,戊戌维新运动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也有积极作用。

2.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意义是什么?

第一,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加入到革命的行列。

第二,论战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壮大,为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斗争奠定了思想基础。

3.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是什么?

第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第二,在民族资本中,工业资本所占比重小,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所占比重大。

第三,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是以纺织、食品工业为主的轻工业,缺乏重工业基础。

第四,民族资本所经营的工业,规模小,经营分散,技术设备落后,生产率低。

第五,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封建势力有联系。

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第一,全国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抗战胜利的力量源泉。

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

第三,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不惧怕战争。

5.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两步走”的战略是什么?

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第二,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中国的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41、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第一,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二,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

第三,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

第四,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42、中国最早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特点是什么?

第一,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

第二,主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要理论。

第三,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43、中国共产党提成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什么?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4、中共八大提出的我国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45、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41.五四运动爆发的社会历史条件。

答案:

(1)它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所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起来。

(3)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动,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基础和骨干力量。

42.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革命;

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4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1)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2)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得到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

44.巩固和扩大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的主要条件。

第一,坚持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权,率领同盟者向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

第二,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

第三,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45.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经历的几种经济组织形式及其性质。

第一是互助组,这是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经济组织。

第二是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是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组织。

第三是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组织。

4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社会制度的腐败。

近代以来封建社会制度没有根本改变。

清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经常压制人民的反抗斗争,力主避战求和,为此不惜割地、赔款。

(2)经济技术的落后。

近代以来,中国经济技术落后,导致中国在武器装备、军队素质、综合实力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列强,必然导致被动挨打。

经济技术的落后是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根本原因还是社会制度的腐败。

42.“三湾改编”的主要内容及意义是什么?

内容:

将原有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

在部队中建立各级党组织并将党支部建在连上;

成立各级士兵委员会,部队内部实行民主管理。

意义:

是建设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43.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爱国官兵英勇抗敌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1)在抗战初期,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国民党军队组织了淞沪、忻口、徐州、武汉会战等一系列大战役,消耗了日军,迟滞了日军的进攻。

(2)国民党爱国官兵,不畏牺牲,英勇抗敌,用生命捍卫了民族尊严,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鼓舞了全国人民。

例子有:

台儿庄大捷、八百壮士守四行等。

佟麟阁、赵登禹等高级将领壮烈殉国。

44.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运动使解放区出现了哪些新面貌?

经过土地改革运动,解放区出现的新面貌主要是:

(1)广大农民对中国共产党更加信任和拥护,工农联盟以及解放区的人民民主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2)广大农民从封建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解放区农村的经济面貌得到明显改观。

(3)大批青壮年农民踊跃参军,配合解放军作战,人民解放战争有了巩固的后方和最基本的人力和物力保证。

45.中共八大对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提出的指导方针是什么?

(1)经济建设上,提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2)政治建设上,提出继续加强人民民主专政;

加强民族团结;

继续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制定完备的法律,建立健全的法制。

41.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是什么?

一方面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或在斗争中保持中立;

(3分)另一方面,因其力量薄弱,又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斗争中缺乏彻底的革命性。

42.《天朝田亩制度》的土地分配方案及其意义是什么?

《天朝田亩制度》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田地分九等,好坏搭配,按人口平均分配,16岁以下减半。

《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代表了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农民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普遍要求。

4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一,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同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最大的区别。

第二,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第三,世界上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

44.1962年1月,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七千人大会)上讲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讲话系统阐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并对前几年的错误表示要负第一位的责任。

(2分)承认在社会主义建设上,我们还有很大的盲目性,今后要下苦功夫弄清楚它的规律。

(2分)提出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大约要一百多年时间。

45.中共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3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4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尖锐。

(2分)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1分)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1分)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1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42.19世纪末,维新派对封建主义妥协的主要表现。

第一,在政治上,维新派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而是幻想通过和平、合法手段实现君主立宪制。

(2分)第二,在经济上,维新派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但却没有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2分)第三,在思想上,维新派提倡学习西方,但却仍要借古代圣贤孔子之名来“托古改制”。

43.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第一,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消灭革命力量的企图,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2分)第二,通过长征,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了西北,为迎接抗日救亡的新高潮准备了条件。

(1分)第三,保存并锤炼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

(1分)第四,播撒了革命的火种。

(1分)第五,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44.没收官僚资本对新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方面,削弱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力量。

旧中国官僚资本同民族资本的比例是8∶2,没收官僚资本,也就把中国资本主义的主要部分消灭了。

(3分)另一方面,壮大了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

没收官僚资本归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所有,就使人民共和国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使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

45.毛泽东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提出的主要思想。

第一,要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

(2分)第二,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坚持工业和农业并举、重工业和轻工业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并举、大中小企业并举等“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2分)第三,正确解决好综合平衡的问题,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生产和生活的问题,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41.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任务。

在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主要社会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

42.中国早期接受、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三类代表人物。

中国早期接受、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是三类人:

一是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其代表是李大钊、陈独秀。

二是五四运动中的左翼骨干,其代表是毛泽东、杨匏安、蔡和森、周恩来等。

三是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其代表是董必武、吴玉章、林伯渠等

43.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阐述的中日之间相互矛盾的四个特点。

四个特点是:

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

一方面,是日本是强国,中国是弱国,决定了抗日战争只能是持久战。

另一方面,日本是小国,发动是野蛮的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

中国是大国,进行的是进步的反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得道多助,决定了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

44.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政策的特点。

1,有偿地和逐步地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

2,在改造资方人员的同时,给他们以必要的工作安排;

3,不剥夺资产阶级的选举权,对他们中间维护社会主义改造并有所贡献的代表人物给以恰当的政治安排。

45.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的判断改革开放是非的主要标准。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的判断改革开放是非的主要标准

1.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2.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3.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41.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性是什么?

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纲领

2)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

3)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发挥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作用

42.中国工农红军铸就的长征精神是什么?

1)把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的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2)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3)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4)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5)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4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规定的新中国经济工作方针是什么?

《共同纲领》规定:

“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

国家应调剂国营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等,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44.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及其特点是什么?

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是社会主义建设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体现了发展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45.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是什么?

目标:

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

步骤:

采取“两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中国的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41.中日甲午战争后,严复提出的救亡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严复在《救亡决论》一文提出了“救亡”的口号。

他翻译了《天演论》,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激发人们的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

他疾呼,世界上一切民族都在为生存而竞争,中华民族也不能例外,中国如果不能自强,就会亡国灭种,失去民族生存的权利。

42.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3)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有利于民主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4)戊戌维新运动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也有积极作用。

43.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与改良派论战中存在的历史局限性是什么?

 

第一,未能认清帝国主义本质,不敢旗帜鲜明地提出反帝口号,反而希望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

第二,停留在对民主制度的形式的理解上,缺乏对民主建政的深入认识,其方案也不十分具体和具有操作性。

第三,未能把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反封建主义联系起来,因而无法真正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44.抗战初期的平型关大捷及其意义是什么?

1937年9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主力在晋北平型关附近伏击日军,歼敌1000多人,击毁汽车100多辆。

这是全国性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它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45.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存在的三种建国方案是什么?

第一种是地主阶级与买办大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它维护地主阶级和买办大资产阶级利益,遭到中国人民的唾弃。

第二种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因为帝国主义不允许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它在中国行不通。

第三种是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即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

它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41.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是什么?

第一,它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和剥削,劳动条件差,劳动时间长,工资待遇低,又毫无政治权利,其革命性最强。

第二,它人数虽少,但相对集中,便于形成革命的力量和传播先进的思想。

第三,它主要是由破产农民和家庭手工业转化而来的,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

42.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1.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

3.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

4.引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43.1911年保路风潮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1911年5月,清政府皇族内阁为筹集借款,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将粤汉、川汉铁路的路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引起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四省民众的强烈反对,一场事关民族权益和个人利益的保路运动就这样兴起了,四川省尤其强烈。

一开始各省立宪派倡导文明保路,但遭清政府镇压。

署理四川总督赵尔丰竟下令向请愿群众开枪,当场打死30多人,造成成都血案。

广大群众忍无可忍,在同盟会会员的参与下,掀起了全川的武装暴动

44.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1.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抗战胜利的力量源泉。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

3.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不惧怕战争。

45.中国.革命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是什么?

统一战线中存在两个联盟:

一个是劳动者联盟,主要是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这是基本的、主要的。

另一个是劳动者与非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劳动者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有时还包括与一部分大资产阶级的暂时的联盟,这是辅助的、同时又是重要的

41.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是什么?

1.它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和剥削,劳动条件差,劳动时间长,工资待遇低,又毫无政治权利,其革命性最强。

2.它人数虽少,但相对集中,便于形成革命的力量和传播先进的思想。

3.它主要是由破产农民和家庭手工业者转化而来的,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

42.八一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1.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统治的第一枪,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继续革命的精神。

2.它成为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开端。

3.它揭开了土地革命的序幕

43.中共洛川会议制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将已经发动的抗日抗战转换成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2)实行全国军事和人民总动员。

3)必须改革政治机构,给人民充分的抗日民主权利,并适当改善人民生活。

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领导权,在敌后开展独立自主山地游击战,在国统区防守发动抗日群众运动

44.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国内形势发生的新变化是什么?

一是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组织程度空前的提高。

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力量都有壮大。

全国人民渴望国内和平、民主、团结。

二是作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坚持独裁内政房展,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老路。

中国面临两个命运的前途和斗争。

三是三种建国方案和两个中国之命运的斗争日益尖锐。

45.中共八大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的指导方针是什么?

在经济建设上,大会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在政治建设上,大会要求继续加强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

41.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三民主义的新阐释是什么?

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阐释。

1、民族主义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强调对外争取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2、民权主义强调了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

3、民生主义在“平均地权”基础上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原则,并提出了改善工农生活状况。

4、新三民主义和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在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

42.1927年建立的国民党南京政权实行独裁统治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1、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建立了庞大的军队。

2、为了镇压和消除异己力量,国民党还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

3、为了控制人民,禁止革命运动,国民党还大力推行保甲制度,规定十户为甲,十甲为保,分设甲长、保长。

4、为了控制舆论,剥夺人民言论和出版自由,国民党还厉行文化专制主义。

43.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是什么?

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

(1)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2)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

(3)保护民族工商业。

44.新中国建立初期开展的“三反”、“五反”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三反运动是指解放初期,在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内部开展的“反贪污、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