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深圳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培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924378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27.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深圳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培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人教版深圳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培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人教版深圳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培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人教版深圳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培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人教版深圳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培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深圳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培优Word文件下载.docx

《人教版深圳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培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深圳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培优Word文件下载.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深圳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培优Word文件下载.docx

C、氯气杀菌消毒过程中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相关,不符合题意;

D、用铜制作导线,主要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符合题意。

3.某化学小组向一定量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A和固体B,滤液A中所含的溶质不可能的情况是(  )

A.Zn(NO3)2、AgNO3

B.Zn(NO3)2、Cu(NO3)2、AgNO3

C.Zn(NO3)2、Cu(NO3)2

D.Zn(NO3)2A

【分析】

向一定量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锌先与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当银离子全部被置换出来,若还有锌存在,继续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

A、溶液中还有硝酸银,说明银离子还没有全部被置换出来,硝酸铜还没有参加反应,此时溶液A中溶质是Zn(NO3)2、Cu(NO3)2、AgNO3,不可能为Zn(NO3)2、AgNO3,符合题意;

B、溶液中还有硝酸银,说明银离子还没有全部被置换出来,硝酸铜还没有参加反应,此时溶液A中溶质是Zn(NO3)2、Cu(NO3)2、AgNO3,此情况可能存在,不符合题意;

C、若溶液中的硝酸银恰好被置换,则此时溶液A中溶质为Zn(NO3)2、Cu(NO3)2,此情况可能存在,不符合题意;

D、若锌过量,与硝酸银和硝酸铜完全反应,溶液A中溶质为Zn(NO3)2,此情况可能存在,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电解水实验,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

2

C.铁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表面有铜析出,溶液由浅绿色变成蓝色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B

A、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若不点燃,不会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电解水实验,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

2,故选项说法正确。

C、铁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由浅绿色变成蓝色,铁表面有铜析出,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

5.芯片是中美经贸摩擦的焦点之一。

制造芯片的高纯硅可以用下述方法制取(反应条件略):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③均为置换反应

B.SiCl4中Si的化合价为+4

C.Si在化学变化中易得电子

D.碳和氢气是反应中的还原剂C

A、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反应①为二氧化硅和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硅,反应③为四氯化硅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氢和硅,故均为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B、SiCl4中氯元素化合价是-1,设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

+(-1)×

4=0,得

=+4,Si的化合价为+4,不符合题意;

C、硅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4,反应中不容易得失电子,符合题意;

D、碳、氢气都具有还原性,常用作还原剂,且碳和氢气在反应中得到氧,是反应中的还原剂,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分别向相同质量的镁粉、铁粉、锌粉中加入等浓度稀硫酸

B.

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固体

C.

向一定量铁锈中加入稀盐酸

D.

向一定量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D

A、向等质量的镁粉、铁粉、锌粉中分别加入浓度相同的稀硫酸时,随着稀硫酸的加入,硫酸和镁、铁、锌反应,一开始硫酸量不足,当反应的硫酸质量相等时,产生的氢气质量也相等,因此起始阶段重合,因为向等质量的镁粉、铁粉、锌粉中分别加入足量且浓度相同的稀硫酸,镁与稀硫酸反应:

,铁与稀硫酸反应:

,锌与稀硫酸反应:

,最终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故A错误;

B、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水质量减少,溶剂质量减少,且该反应放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故溶质的质量减少,故B错误;

C、向一定量铁锈中加入稀盐酸,铁锈中只含有氧化铁,不含铁,故稀盐酸与铁锈反应不会放出气体,故C错误;

D、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铜能够将硝酸银中的银置换出来,

,64份的铜置换出216份的银,固体质量增加,导致溶液质量变小,当反应完全后,溶液的质量保持不变,故D正确。

7.细心的同学会注意到在面盆、痰盂等铁制品表面有烧制搪瓷,其目的是()

A.增大硬度防止撞坏B.增大厚度防止磨损

C.防止铁生锈且美观D.美观和杀菌消毒作用C

在面盆、痰盂等铁制品表面烧制搪瓷,隔绝了铁与空气和水接触,防止了铁生锈,且美观。

8.下列有关金属铝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铝块能制成铝箔利用了铝的导电性

B.铝制品表面生成的薄膜化学式为AlO

C.将铝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会发生置换反应

D.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

A、铝块能制成铝箔利用了铝的延展性,故错误;

B、铝制品表面生成的薄膜化学式为Al2O3,故错误;

C、铝比铜活泼,故将铝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生了置换反应,故正确;

D、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故错误。

【点睛】

地壳中元素含量前五的顺序为:

氧、硅、铝、铁、氮。

9.等质量的镁和锌分别放置在两只烧杯中,向其中分别逐滴加入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到过量,如图正确的是

B.

D.

向等质量的金属中加入酸,由于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消耗等质量的酸生成等质量的氢气,等质量的镁和锌分别与过量的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反应,镁生成的氢气多,故选C。

图像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像的起点位置、变化趋势、转折点、终点位置是否正确。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酸跟活泼金属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氢气

B.金属活动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一定能置换后面的金属

C.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置换反应不一定要在溶液中进行D

A、酸跟活泼金属反应不一定生成盐和氢气,例如稀硝酸和锌反应能生成硝酸锌、水和一氧化氮,不能生成氢气。

错误;

B、金属活动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不一定能置换后面的金属,例如铁不能把氯化银中的银置换出来。

C、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例如甲烷和氧气反应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属于置换反应。

D、置换反应不一定要在溶液中进行。

正确。

D。

11.将稀硫酸加入CuO和Fe粉的混合物中进行反应,当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并向滤液中投入一枚铁钉,片刻后取出铁钉,发现无任何变化.根据上述现象确定下哪个结论是正确的

A.不溶物一定是CuB.不溶物中一定含有Cu、Fe

C.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但不一定含有CuSO4D.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一定不含有CuSO4D

【解析】

解:

CuO和Fe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则能发生的反应有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当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并向滤液中插入一枚铁钉,片刻后,取出铁钉,发现铁钉无任何变化,则滤液中没有硫酸和硫酸铜,不溶物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2.某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Cl2===2HCl+S↓,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

A.化学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D

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13.向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金属锌,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

A.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铜

B.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铜

C.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生成,则滤液中只含有硝酸镁和硝酸锌

D.若反应前加入的金属锌的质量和反应后滤渣的质量相等,则滤渣中一定不含锌和镁C

向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金属锌,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锌会先与硝酸银反应,再与硝酸铜反应,锌不会与硝酸镁反应。

A、若滤液为蓝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所以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含有铜,故A不正确;

B、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白色沉淀生成,滤液中一定不含硝酸银,所以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含有铜,故B不正确;

C、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生成,所以加入的锌是过量的,硝酸银、硝酸铜完全反应,所以滤液中只含有硝酸镁和硝酸锌,故C正确;

D、锌和硝酸银反应溶液质量减少,锌和硝酸铜反应,溶液质量增加,若反应前加入的金属锌的质量和反应后滤渣的质量相等,滤渣中一定不含镁,可能含有锌,故D不正确。

14.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混有少量二氧化碳的一氧化碳气体还原氧化铁,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

实验室现有下图所示装置(可重复使用)。

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乙甲丙甲丁

D.乙甲丙乙丁C

利用混有少量二氧化碳的一氧化碳气体还原氧化铁,首先要做的就是除去二氧化碳,所以先连乙,再连甲检验是否已除净。

在开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因为要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二氧化碳,所以丙之后要连甲,最后尾气处理,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所以顺序为乙甲丙甲丁。

15.将一定质量的镁粉放入含有硝酸亚铁、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镁粉一定过量B.滤液中溶质只含硝酸镁

C.镁粉可能反应完了D.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C

将一定质量的镁粉放入含有硝酸亚铁、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镁粉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镁,剩余的镁粉再和硝酸亚铁反应,生成铁和硝酸镁,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中一定含有铁,可能含有镁。

A、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中一定含有铁,可能含有镁,故A不正确;

B、由于不能确定过滤出的固体中是否一定含镁,也就无法判断溶液中的硝酸亚铁是否被完全反应,滤液中还可能含有硝酸亚铁,故B不正确;

C、滤出的固体中可能有镁也可能没有,加入的镁粉可能完全反应,故C正确;

D、滤出固体中含铁或镁,说明溶液中的硝酸银已完全反应,滤液中不含硝酸银,向滤液滴加稀盐酸不会产生白色沉淀,故D不正确。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二、填空题

16.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工业上生产尿素[CO(NH2)2]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

(1)从微观角度看,上图中四种物质都是由__构成。

(2)从宏观的角度看,上图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_(填字母序号)。

(3)参加反应的A与D的质量比为___。

(4)锂是一种活动性比铁强的金属,化学式为Li,锂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写出锂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分子BD17:

9

分子BD17:

9

(1)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图中四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2)据图可以看出,A是氨气,B是二氧化碳,C是尿素,D是水,其中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氧化物,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BD;

(3)据图可以看出,A是氨气,B是二氧化碳,C是尿素,D是水,所以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化学方程式是:

2NH3+CO2

CO(NH2)2+H2O;

参加反应的A与D的质量比=2×

(14+1×

3):

(1×

2+16)=17:

9;

(4)由锂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通常显+1价,锂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锂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7.向Al(NO3)3、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时,有气泡产生。

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

ZnAg

Zn、Ag

Zn、Al、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l>

Zn>

Ag,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向Al(NO3)3、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粉只能与AgNO3溶液反应,Zn+2AgNO3=2Ag+Zn(NO3)2,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时,有气泡产生,由于银不与稀盐酸反应,锌能与稀盐酸反应,故锌粉有剩余,故滤渣中一定含有剩余的Zn和生成的Ag。

18.U型玻璃管是常见的化学仪器,在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

(一)借助U型玻璃管探究微粒的性质。

如图1所示。

打开玻璃旋塞,观察到滴有酚酞溶液的试纸从左到右先后变红,该实验说明分子_____,湿棉花的作用是_____。

(二)借助U型玻璃管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小凯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装置。

①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整个过程中,U型玻璃管中左侧水面的变化情况是_____。

②小凯同学发现用该方法测定出来的氧气含量远低于五分之一,反复检查后,他发现可能是因为_____,导致装置内氧气有剩余。

改进后,数据明显更加准确,但测出的氧气含量仍低于五分之一。

(2)在老师的建议下,小明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并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老师解释,铁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反应会生锈,食盐水可以加速铁生锈。

利用这个原理几乎可以将装置内氧气耗尽,所以实验结果更准确。

除此之外,请将图3所示方法与教材中测定氧气含量的方法(如图4所示)进行比较,谈谈利用图3装置测定的主要优点及原因。

_____。

在不断地运动提供水分先下降后逐渐升高最后高于右端液面白磷的量不足不生成空气污染物测定结果误差小节约能源

在不断地运动提供水分先下降,后逐渐升高,最后高于右端液面白磷的量不足不生成空气污染物,测定结果误差小、节约能源

(一)打开玻璃旋塞,观察到滴有酚酞溶液的试纸从左到右先后变红,该实验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氨分子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湿棉花的作用是为实验提供水分。

(二)

(1)①白磷燃烧放出热量,装置内压强变大,左侧水面下降,由于白磷燃烧消耗氧气,随着温度的降低,装置内压强逐渐变小,小于大气压强,左侧水面又逐渐上升,最后高于右端液面。

②小凯同学发现用该方法测定出来的氧气含量远低于五分之一,反复检查后,他发现可能是因为白磷的量不足,只消耗了部分氧气,导致装置内氧气有剩余。

(2)图3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不需要酒精灯点燃,生成的铁锈是固体,不污染空气,故主要优点是:

不生成空气污染物,测定结果误差小、节约能源。

19.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金属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如图的金属应用实例推断,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答两点)。

(2)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二者性能不同的原因是____。

(3)厨房中的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填字母)。

A陶瓷碗B不锈钢炊具C橡胶手套D铜制水龙头

(4)某合金中含有金属钪(Sc)。

相同条件下,取相同状态的金属钪和锌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钪产生气泡速率明显更快,则Sc与Zn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___。

已知Sc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3价化合物。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

(5)还原铁粉常用做食品除湿剂(干燥剂),又称“双吸剂”。

它能够吸收空气中的___和___。

误食该物质,在胃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6)我国矿物种类齐全,储量丰富。

其中赤铁矿是炼铁的主要原料。

用赤铁矿冶炼铁的原理是___(填化学方程式)。

导电性导热性(或延展性)含碳量不同BDSc>Zn2Sc+6HCl=2ScCl3+3H2↑氧气水Fe+2HCl=FeCl2+H2↑3CO+Fe2O32Fe+3CO2

导电性导热性(或延展性)含碳量不同BDSc>Zn2Sc+6HCl=2ScCl3+3H2↑氧气水Fe+2HCl=FeCl2+H2↑3CO+Fe2O3

2Fe+3CO2

(1)根据如图的金属应用实例推断,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2)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二者性能不同的原因是含碳量不同。

(3)A、陶瓷碗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A错误;

B、不锈钢炊具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B正确;

C、橡胶手套属于有机合成材料,不是金属材料,故C错误;

D、铜制水龙头属于金属材料,故D正确。

故选BD。

(4)相同条件下,金属越活泼,与酸产生气泡的速率越明显,取相同状态的金属钪和锌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钪产生气泡速率明显更快,则Sc与Zn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Sc>Zn。

2Sc+6HCl=2ScCl3+3H2↑。

它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和水。

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误食该物质,在胃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Fe+2HCl=FeCl2+H2↑。

用赤铁矿冶炼铁的原理是3CO+Fe2O3

2Fe+3CO2。

20.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请用镁、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红磷这六种物质进行填空:

(1)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的是_____;

(2)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同时燃烧后产生大量白烟的物质是_____;

(3)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用于制作烟花和照明弹的是_____;

(4)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且作为植物光合作用原料的是_____;

(5)一种有刺激性气味且对大气形成污染的气体是_____;

(6)可用于医疗急救和切割金属的是_____。

稀有气体红磷镁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氧气【解析】

稀有气体红磷镁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氧气

(1)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的是稀有气体;

(2)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同时燃烧后产生大量白烟的物质是红磷;

(3)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用于制作烟花和照明弹的是镁;

(4)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且作为植物光合作用原料的是二氧化碳;

(5)一种有刺激性气味且对大气形成污染的气体是二氧化硫;

(6)氧气可供给呼吸、支持燃烧,气焊、气割是利用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

21.近期,我国嫦娥4号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未来月球资源利用,前景无量。

(1)月球上有丰富的核能原料氦-3(即相对原子质量为3),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其质子数为_____,中子数为_____。

(2)月球土壤中有天然的铁、铝、银等金属颗粒。

根据铁锈蚀的条件分析,铁在月球上不易锈蚀的原因可能是_____。

(3)月球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没有削弱,因此利用太阳能的条件较好。

太阳能属于新能源,请再写出一种新能源_____。

1没有氧气(或没有水蒸气)风能(或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等)

1没有氧气(或没有水蒸气)风能(或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等)

(1)由氦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氦原子由2个质子,氦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则氦的中子数为3-2=1;

故填2;

1;

(2)铁锈蚀的条件是:

铁与氧气和水蒸气同时接触。

而月球上没有氧气和水蒸气,所以铁在月球上不易锈蚀;

故填:

没有氧气(或没有水蒸气);

(3)新能源的种类有: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等;

故填风能(或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等)。

22.用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不能用铁桶盛放硫酸铜溶液_____。

(2)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_____。

(3)除去铜粉中的少量的锌粉_____。

Fe+CuSO4═FeSO4+CuCO+CuOCu+CO2Zn+2HCl=ZnCl2+H2↑(合理即可)

Fe+CuSO4═FeSO4+CuCO+CuO

Cu+CO2Zn+2HCl=ZnCl2+H2↑(合理即可)。

(1)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Fe+CuSO4═FeSO4+Cu。

(2)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与氧化铜不反应,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CO+CuO

Cu+CO2。

(3)锌粉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溶液和氢气,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然后过滤即可,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Zn+2HCl=ZnCl2+H2↑(合理即可)。

23.

(1)将带锈铁钉放入试管后加入稀盐酸,看到铁锈消失,溶液呈黄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待铁锈消失后又看到_____现象.

(2)将一定量的锌粉放入稀盐酸、氯化亚铁、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渣中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固体是_____;

滤液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_____.Fe2O3+6HCl=2FeCl3+3H2O;

有气泡冒出;

Fe和Cu;

HCl和CuCl2【解析】

Fe2O3+6HCl=2FeCl3+3H2O;

有气泡冒出;

Fe和Cu;

HCl和CuCl2.

(1)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将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盐酸中,先是表面的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

当铁锈完全反应后,铁与过量的稀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与氢气,会观察到有气泡冒出。

(2)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金属的活动性是:

锌>铁>氢>铜。

将一定量的锌粉放入稀盐酸、氯化亚铁、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锌首先与氯化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