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卷检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92092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47.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卷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卷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卷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卷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卷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卷检测.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卷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卷检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卷检测.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卷检测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19世纪末,促使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20世纪20年代,上海某报纸公布了一次社会调查,其中两个问题的统计数据如下: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中国人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失望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等人积极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

五四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

在抗日战争初期,蒋介石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新青年》发文指出:

“专制国本建筑于主权者独裁之上……共和国本建筑于人民舆论之上。

故政治实质之变更。

在国民多数心理所趋,不在政治之形式”。

材料强调当时的紧迫任务是

A.改良封建政治

B.结束封建帝制

C.促进思想解放

D.抵抗外国侵略

4.孙中山在《建国方略》提出:

要修建约16万公里的铁路,把中国沿海、内地、边疆连接起来;修建160万公里的公路,形成遍布全国的公路网,并进入青藏高原;开凿和整修全国水道和运河,建设三峡大坝,发展内河交通和水利、电力事业;在中国北部、中部、南部沿海各修建一个世界水平的大海港。

这些提法源于他的哪一思想

A.民族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

C.民生主义思想

D.新三民主义思想

5.19世纪中期,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中国

6.“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此联是为哀悼清军将领

A.林则徐

B.李鸿章

C.张之洞

D.邓世昌

7.下列关于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都是西方资本主义迫切需要打开中国的市场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割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③英法两国都直接参与了这两次战争④列强的侵略势力由沿海不断向内地扩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8.近年来,南海、东海危机不断,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海上挑战,我国加紧海军的现代化建设。

我国的近代海军最早建立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

D.戊戌变法时期

9.天干地支是中国古伐的纪年方法,以六十年为一周期。

2018年是戊戌年,下列事件中,发生在戊戌年的有

①“百日维新”②设立京师大学堂③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④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曾经高高在上的清王朝,一夜之间被英国人打得颜面扫地,中国从此进入百年屈辱时代。

这一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11.义和团运动兴起于

A.山西直隶

B.山西河南

C.山东直隶

D.江西直隶

12.孙中山说:

“太平天国……只是民族革命,革命后仍不免为专制,此等革命,不能算成功。

”材料表明孙中山强调()

A.推翻清朝统治

B.建立共和政府

C.实现平均地权

D.发动武装斗争

13.在中国近代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把香港岛和台湾割让给列强的条约分别是

A.《南京条约》《辛丑条约》

B.《瑷珲条约》《北京条约》

C.《南京条约》《马关条约》

D.《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14.下列事件发生时,孙中山不在现场的是()

A.武昌起义爆发时

B.中国同盟会成立时

C.兴中会成立时

D.中华民国成立时

15.中国同盟会确立的政治纲领是()

A.“耕者有其田”

B.“扶清灭洋”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D.“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16.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中华儿女的精神品质不断激励着中国人民奋勇前进。

将下列图片前的序号与相对应的精神品质前的字母符号连接,正确的一组是

A.①a;②b;③c

B.①b;②a;③c

C.①c;②a;③b

D.①c;②b;③a

17.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是

A.《中华民国约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总统选举法》

D.《资政新篇》

18.康有为和孙中山这两位活跃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政治舞台上的杰出人物,他们所拥有的共同点有

①都以国家的兴亡为己任

②在挽救民族危亡中都采取了一样的斗争方式

③都主张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

④都主张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9.北京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巨变。

1900年居住在北京城的居民可能看到的是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八国联军烧杀抢掠

C.太平天国的旗帜飘扬

D.报童叫卖中俄《北京条约》

20.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告独立,发动护国战争,护国军北上讨袁的原因是()

A.袁世凯刺杀宋教仁

B.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

C.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

D.袁世凯复辟帝制

二、综合题

21.某校九年级(3)班同学以“思想解放”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思想起源】

材料一: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1)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文化”中哪些思想主张是服务于“专制主义”,哪些思想主张体现了以民为本?

【发展传播】

材料二:

戊戌新党之思想为反对民族,轻视民权之思想……彼等思想中之“开明专制”不啻欲为异族君主立万世之基业。

故戊戌维新较同治维新(洋务运动)进步者,在觉悟徒恃西技不足以图强,而提出借鉴西教,易法更制之主张。

其仍蹈同治维新之故辄者,则迷信清廷之足与有为,欲籍保皇以救国。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2)依据材料二,指出戊戌思想存在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孙中山是如何解决这些弊的?

材料三:

(3)依据材料三指出“自由思想已在欧洲发酵”指的是什么?

【思想探索】

材料四:

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接着又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领导党和人民找到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正确道路”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哪些有益的探索?

材料五:

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等地,发表南方谈话,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方向。

深圳特区为此发表长篇社论《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反响。

(5)“南方谈话”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请分别从“改革”和“开放”两个方面说明“南方谈话”带来的深刻变化。

通过上述探究谈谈你对思想解放的认识。

22.上海这座东方明珠见证了中国百余年的沧桑巨变,这里是一张关于上海历史变迁的宣传板,请你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五口通商后的上海图二江南制造总局炮厂图三陈独秀

请回答:

(1)图一反映的是哪次战争后上海的命运?

这次战争对中国近代的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图二是这次运动中创办的什么性质的企业?

在这一运动中提出了什么口号?

(3)图四的陈独秀在上海发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这次运动是什么?

他当时在上海创办的什么杂志成为这次运动阵地?

(4)上海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过光辉篇章。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了什么会议?

2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

第一次是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同日本的战争。

这些战争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全球通史》

(1)材料一提到的第一次战争和第三次战争分别指的是什么?

文中的“同日本的战争”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八国联军侵满清,北京二度被占领。

赔巨款,派驻兵,辛丑年里泪盈盈。

严禁人民反列强,清朝变成洋人廷。

——八年级上册历史某课的小结

(2)下图是某条约的签订现场,请依据材料二判断,这是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

选择上述内容之一分析该条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一、二展示的是我们近代屈辱历史的一部分,请你试着写出我们学习这段历史,是单纯为了记住仇恨,还是另有深意?

三、辨析题

24.近代中国不断遭到外来侵略,但先进的中国人始终在不断的探索救国的道路。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李鸿章等人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积极创办近代工业、建立海军,力图强兵富国。

随着中国甲午战败,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

“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二: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

材料三: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在他早年的行医实践中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而“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他决心探寻救国的道路。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所说的“办了一辈子事”主要是指他积极参与的什么事件?

你是否同意李鸿章对自己所办之事的评价?

请说明理由。

   

(2)梁启超等人发起的哪个历史事件揭开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这句话反映了他们的什么要求?

   

(3)结合所学回答,孙中山为了“医国”进行了哪些努力?

最终结果如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综合题

1、

2、

3、

三、辨析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