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称象》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90706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曹冲称象》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曹冲称象》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曹冲称象》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曹冲称象》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曹冲称象》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曹冲称象》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曹冲称象》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曹冲称象》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曹冲称象》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1、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曹冲称象》这一课,认识了很多新的生字,现在生字宝宝想要考考我们,你们有信心顺利过关吗?

(有)------出示生字卡片

1.开火车;

2。

摘果子;

3。

送信(一生把词卡送给小组成员,拿词卡的同学认读);

4.找朋友(为生字找词朋友,为词找字朋友)。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巩固记忆。

]

同学们真聪明,认识了这些生字。

曹冲也是个聪明的孩子,为什么说他聪明呢?

(因为他巧妙地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对,这节课就继续学习《曹冲称象》这个故事。

-------板书课题(竖版)

2、自学、汇报

回顾

师:

上节课我们认真阅读了《曹冲称象》这篇课文,知道了这篇课文一共有6(生齐答)个自然段。

作者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给大家讲这个故事的呢?

谁记得?

生:

先写大家不知道大象有多重,接下写大家一起想办法,最后写曹冲用巧妙的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先是遇到了难题,然后想办法,最后解决了难题。

3、学习第1、2自然段

真棒。

好,下面我们看看大家遇到了什么难题?

请大家自由读1、2自然段,完成表格,然后小组内交流讨论,组长做好分工,准备汇报。

[通过学生质疑,自然地引出下一步的学习。

刚才老师巡视的时候,发现同学们讨论得都很认真,组长能够各尽其职,现在我们就来展示一下各小组的学习成果。

哪个小组能汇报?

小组:

时间古时候,人物曹操、曹冲、官员们,事件是看象、问象有多重,称象的原因是象又高又大。

称象的原因还有大象很珍贵,他们没见过,所有好奇。

这位同学真棒,想到了其他同学没有想到的。

老师之前说过,这头大象是很珍贵的。

因为古时候没有动物园,曹冲生活在北方很难见到生活在南方的大象,曹操、曹冲和官员们应该也都是第一次看到大象,所以才会很好奇。

作者用“又……又……”的句式,突出了大象同时具有“高、大”两个特点。

谁能也能用“又……又……”的说句话?

(指两名)。

谁能把第二自然段完整的读一下,(强调最后一句是疑问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4、学习第3自然段

同学们读得很好,现在老师也很好奇了,这象到底有多重,怎么才能称出来呢?

请看自学指南二,认真读第三自然段,官员们都想到了什么办法称象,他们的办法好不好?

(小组汇报、补充)这个小组汇报的非常好,老师还有一些补充。

看原文,把“有的……有的……还有的……)圈上,这是一组并列句,说明官员们都在议论纷纷,都在想办法,谁能模仿这个句子,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句话?

(指两名)(指导学生从哪些方面想比如操场、公园、天空、小河思路打开,造句的内容才会丰富)[对比学习,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

官员们想出的办法这么多,曹操觉得这些办法怎样?

你怎么看出来的?

(曹操听了直摇头)“直”是什么意思呢?

做一做曹操这个的动作。

谁能读一读这一段?

(生读)师范读(小组分角色读)这个小组是不是很棒?

夸夸他们。

5、学习第4、5自然段

曹操很生气,那到底有没有巧妙的办法可以称出大象的重量呢?

请看自学指南三,轻声读第4、5自然段,完成自学指南三,然后小组讨论。

(小组汇报)[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接受式学习之外,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

这样做,就使得学生的认知不断得到完善和升华,最后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

用铅笔标出这几句话,再请一名同学说一说曹冲的称象办法,分为几步,每一步都要做什么。

(师板书)曹冲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是真的吗?

我们一起来帮曹冲验证一下,现在老师就跟同学们一起来做这个实验,大家来做解说员(师做生说)为什么这样就会称出大象的重量呢?

(石头和大象重量相等,大象不能杀了称重,但石头却可以分成小块称,所以很巧妙)通过实践检验,曹冲的办法真的是很棒,这回曹操有没有摇头呢?

(没有)而是(高兴地点点头)那此时伟大的曹丞相又会说些什么呢?

(生想象回答)[在理解、朗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学会倾听与合作,有条理地表达,突破课文重难点。

这个办法也“果然”(板书)称出了大象的重量,请将“果然”圈上。

“果然是什么意思?

”小组讨论,看哪个小组(事实与想的一样,不出意料),请用这个词说句话(两名-三名)[活跃课堂,巩固所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信心,降低课后背书难度。

曹冲的办法太巧妙了,让我们一起来赞扬一下可爱聪明的小曹冲,齐读第4、5自然段。

[用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重点内容,训练他们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6、学习第6自然段

曹冲的办法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曹冲果然聪明过人,而且“那一年,曹冲七岁”,曹冲想到了这么好的办法来称象。

我们向曹冲学习什么?

[认真倾听,积极动脑筋想办法;

善于观察和学习,知识丰富(课外阅读)]

7、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一)总结升华

问:

你们觉得曹冲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曹冲想的办法超过了那些官员。

那时,他才几岁?

出示课件:

  读一读,比一比“曹操的儿子曹冲7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7岁。

  生读这两句话,比较哪句更能表现曹冲爱动脑筋。

  师:

曹冲是怎样想出这个办法的?

生快速读文。

  (如他们找不出来,师:

找出不可行的称象方法。

)一生读。

曹操听了(生:

直摇头。

  出示课件:

  结合句子选择带点字的意思。

曹操听了直摇头。

1、从上到下。

2、公正的。

3、不断地。

为什么曹操听了直摇头?

[降低理解难度,体会“直”在句子中表示的意思。

培养正确谴词造句的能力。

师生配合读:

男生读第一种方法,女生读第二种方法,老师读第三段开头、结尾。

虽然这两种办法不可行,但是曹冲仍认真听了那两人的发言。

你们认为他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二)拓展延伸

在当时,曹冲的办法是最好的吗?

你还能想出什么称象办法?

(不是,可以把石头换成牛、羊等会走的动物,或换成人)

[拓展延伸,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学生评议方法的可行性。

结语:

曹冲是曹操最喜爱的儿子,曹冲的智慧除了是天资聪颖外,更是因为曹冲自小就勤奋好学,善于倾听,让我们也来像曹冲学习,做一个善于观察学习,遇事肯动脑筋的好孩子!

8、教学评价:

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曹冲称象》的故事。

9、作业布置:

把这个故事将给家长听。

 

《曹刿论战》习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春秋左传注》或《左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根据鲁国历史编写的编年体史书。

2、《左传》,亦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为中国古代史学和文学名著。

二、重点实词

1、师:

军队。

2、伐:

讨伐,攻打。

3、战:

迎战。

4、肉食者:

指有权位的贵族。

5、谋:

谋划。

6、间:

参与。

7、鄙:

鄙陋,眼光短浅。

8、安:

有“养”的意思。

9、何以战:

用,凭。

10、专:

独自占有。

11、必以分人:

把。

12、对曰:

回答。

13、牺牲:

古代祭祀用的祭品。

14、加:

虚夸,这里说以少报多。

15、信:

信实,这里指对神说话。

16、孚:

为人所信服。

17、福:

赐福,保佑。

18、狱:

案件。

19、虽:

即使。

20、察:

明察。

21、情:

实情。

22、属:

类。

23、公将鼓之:

击鼓进军。

24、败绩:

大败。

25、驰:

驱车(追赶)。

26、辙:

车辙。

27、轼:

古代车子前面的横木。

28、逐:

追赶。

29、克:

战胜,攻下。

30、故:

原因。

31、一鼓作气:

击鼓。

32、作:

振作。

33、再:

第二次击鼓。

34、盈:

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35、测:

估计。

36、伏:

埋伏。

37、靡:

倒下。

三、写作目的

1、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答:

赞美曹刿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表现曹刿在政治上取信于民;

在军事上抓住战机、后发制人、知己知彼、详察敌情的思想。

四、行文思路

1、本文围绕中心,依次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三方面内容:

战前,鲁国在政治上的准备;

战中,鲁国在军事上的战术决策;

战后,曹刿总结取胜原因。

五、写作特色

1、本文记叙的中心事件是什么?

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

有什么好处?

①中心事件是长勺之战。

②选材详略得当。

战前,详写鲁国在政治上的准备;

战中,详写鲁国在军事上的战术决策;

战后,详写曹刿总结取胜原因。

略写了长勺之战的经过。

③有利于突出曹刿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突出文章中心。

2、本文第一段在刻画人物上有什么特点?

有什么作用?

⑴①运用对话刻画人物形象。

首先,写曹刿与乡人的对话,然后写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

②运用对比的手法刻画,突出人物形象。

把鲁庄公的“鄙”和曹刿的“远谋”形成对比,突出了鲁庄公在政治上的鼠目寸光与曹刿的远见卓识。

六、内容理解

1、第一自然段中写乡人与曹刿的对话有什么目的?

用乡人的表现衬托曹刿的形象,从侧面突出曹刿的爱国心、责任感。

2、曹刿为什么同意与齐国开战?

因为在曹刿的启发下,鲁庄公认识到在政治上取信于民的重要性,并做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认为本次作战一定会得到本国百姓的支持,一定会取得胜利。

3、曹刿认为两军作战决定胜负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忠之属也”的实质是什么?

在政治上取信于民。

4、“既克,公问其故”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

5、曹刿认为“肉食者鄙”,在文中是怎样表现鲁庄公的“鄙”的?

鲁庄公的“鄙”表现在:

战前,不知在政治上取信于民;

战中,急躁昌进,胸无一策;

战后,不知胜利的原因。

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把鲁庄公在政治上的鼠目寸光,军事上的胸无一策和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军事上的足智多谋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鲁庄公的“鄙。

6、联系原文,谈一谈作者是怎样表现曹刿的远谋的?

曹刿的“远谋”表现在:

战前,能在政治上取信于民;

战中,能抓住战机、后发制人、知己知彼、详察敌情;

战后,能总结胜利的原因。

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把鲁庄公在政治上的鼠目寸光,军事上的胸无一策和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军事上的足智多谋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7、作战中,曹刿胸有成竹,指挥若定的基础是什么?

曹刿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能够抓住战机、后发制人、知己知彼、详察敌情。

8、联系全文,谈一谈你对鲁庄公的看法。

鲁庄公作为国君,是“鄙”的代表,他在政治上鼠目寸光,在军事上胸无一策,但是他能从谏如流,知错能改,善用人才,致使长勺之战能取得胜利。

七、灵活运用

1、两军对垒,抓住战机是取胜的关键。

曹刿的这一点军事思想在生活中有积极意义吗?

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

有。

(推荐生、刘翔)

2、曹刿一介布衣,在国家危难时刻他挺身而出,他的这种思想境界可用哪个成语来形容?

作为一个中学生,你认为怎样做才是爱国?

①“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②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好好学习、勤奋刻苦、积极向上、报效祖国。

3、你认为长勺之战鲁国能够获胜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曹刿在政治上能够帮助鲁庄公取信于民,战中,能够抓住战机、后发制人、知己知彼、详察敌情。

其次,在于鲁庄公从谏如流、知错能改、善用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