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概论教案讲义笔记 Chapter 11金融与经济发展.docx
《金融学概论教案讲义笔记 Chapter 11金融与经济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学概论教案讲义笔记 Chapter 11金融与经济发展.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融学概论教案讲义笔记Chapter11金融与经济发展
Chapter11金融与经济发展
§11.1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一、金融发展指标
金融发展指标是金融发展的数量标志,也是对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的基础。
金融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探讨量化金融发展水平与质量。
1、早期的金融发展指标探索---雷蒙德・W・戈德史密的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水平的两类基本指标【以FIR为核心的金融发展指标体系,更多的是体现在金融结构及其变动的比较分析中。
】
(1)金融内部结构指标
①主要金融资产占全部金融资产的比重;
②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工具与非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工具之比;
③非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工具由金融机构持有的份额;
④主要金融机构的相对规模;
⑤各类金融机构的资产分别占全部金融机构总资产的比率(分层比率);
⑥非金融部门内源融资(自身资本积累等)和外源融资(金融渠道融资)之比;
⑦在外部融资中,国内部门和外国贷款人在各类金融资产(债券和股票)中的相对规模。
(2)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指标
①金融相关率(FIR),是某一日期一国全部金融资产价值与该国经济活动总量(或者实物形式的国民财富市场总值)的比值。
金融资产包括金融部门、非金融部门、国外部门发行的金融工具之和,经济活动总量通常用GDP表示。
金融相关率会随着金融产业的发达和整个经济的发展而呈现上升趋势,但达到一定水平后便保持相对稳定。
②货币化率(MR),是指一国通过货币进行交换的商品与服务的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这一指标又称经济货币化指标。
它反映了货币金融体系的支付中介和动员储蓄职能,是表现一国金融深化程度的数量指标。
(3)这两个指标数值的大小与金融发展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通过此指标可以大致衡量和反映一个国家金融发展的一般趋势。
在衡量中国现阶段金融发展状况时都有一定程度的缺陷。
其不能充分反映中国金融发展证券化和虚拟化的趋势,从而往往会夸大中国金融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2、现代金融发展指标
因为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是现代金融功能得以发挥的两个重要平台,因此反映现代金融发展的指标构建,也主要着眼于金融中介发展指标体系和证券市场发展指标体系两部分。
该指标体系是金融发展理论研究的基础,但将金融发展指标应用于实证分析时,必须注意指标间的相关性、指标采用跨国截面数据的局限性,以及指标与实际经济变量之间的互补性等诸多问题,以保证实证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1)金融中介发展指标体系
主要有反映规模和效率的两类指标。
·第一类指标:
反映金融中介相对规模和绝对规模的指标。
金融中介相对规模表示三类金融中介即中央银行、存款货币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相对重要性;相对规模指标主要有:
中央银行资产总额、存款银行资产总额、金融资产总额及其他金融机构资产总额、金融资产总额。
金融资产总额用中央银行资产、存款银行资产与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的总和表示。
绝对规模的指标主要衡量它们与经济总量的相对规模。
绝对规模指标主要是指上述三类金融中介资产规模与GDP规模指标的比值,体现了三类金融中介对于一国经济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在绝对规模指标的基础上,规模指标没有区分不同金融中介的流动负债的用途与功能,而这种不同的用途或投向反映了一国金融体系的活力与效率,体现了金融体系沟通储蓄与投资的功能。
·第二类指标:
反映金融中介效率的指标。
*
*商业银行管理费用=
这两个指标值越低表示银行体系效率越高。
反映银行体系的结构指标主要有:
商业银行集中率、外资银行渗透率、民营银行与国有银行份额。
商业银行集中率是指银行体系中最大的几家银行资产总额与所有商业银行资产总额的比,这一比率越高,表示竞争越不充分,效率越低。
外资银行渗透率用两个比例衡量:
一是外资银行的资产份额;二是外资银行的数目份额。
(2)证券市场发展指标体系(股票与债券市场发展指标)
首先是股票市场的规模、流动性和效率指标。
股票市场规模用股票市场股本市值表示,股票市场的流动性用股本市值的比值表示。
股市周转率、股票市场交易总额等用来表示股票市场的效率。
3、金融发展指标的演进逻辑与影响
不同的指标代表了金融发展的不同方面。
最初的指标以货币总量为基础构造,但是这类指标同样也是比较差的衡量金融发展的指标,它更多的是代表了交易职能,而不能反映金融体系联结储蓄与投资的功能。
从最初的仅仅反映深度的金融发展指标,到后来的涵盖金融结构、规模与效率的一系列指标,金融发展的量化指标对于金融功能的体现日益丰富。
金融发展指标的演进历程,体现了一条涵盖金融功能的发展路线,同时也开始逐步注意到数据性质的匹配问题。
二、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1、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首先,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这一重要地位是由其自身的特殊性质和作用所决定的。
现代经济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发达的货币信用经济或金融经济,它的运行表现为价值流导向实物流,货币资金运动导向物质资源运动。
金融运行正常有效,则货币资金的筹集、融通和使用充分而有效,社会资源的配置也就合理,对国民经济走向良性循环所起的作用也就明显。
其次,金融是现代经济中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杠杆。
现代经济是由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其显著特征之一是宏观调控的间接化。
而金融在建立和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金融业是联结国民经济各方面的纽带,能够比较深入、全面地反映成千上万个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同时,利率、汇率、信贷、结算等金融手段又对微观经济主体有着直接的影响,国家可以根据宏观经济政策的需求,通过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运用各种金融调控手段,适时地调控货币供应的数量、结构和利率,调节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结构,在稳定物价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发展。
最后,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资金作为重要的经济资源和财富,成为沟通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命脉和媒介。
从国内看,金融连接着各部门、各行业、各单位的生产经营,联系每个社会成员和千家万户,成为国家管理、监督和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杠杆和手段;从国际看,金融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实现国际贸易、引进外资、加强国际间经济技术合作的纽带。
2、领袖人物对二者关系的认识
马克思和恩格斯---银行制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精巧和最发达的产物”,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必须掌握大银行,并且要使银行“独享垄断权”,并指出:
“按照全体人民的利益来调节信贷事业,从而破坏大金融资本家的统治。
”
列宁---银行由担任支付的简单中介人变为万能的垄断者。
“银行是现代经济生活的中心,是全部资本主义国民经济体系的神经中枢。
”提出改造资本主义银行,实行银行国有化。
毛泽东---“国家银行发行货币,基本上应该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稳定货币、发展经济的货币政策思想。
邓小平---把金融这个重要经济杠杆的作用突出地提到现代经济核心的地位。
邓小平关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金融活了、全盘皆活的思想,1991年春天,邓小平视察上海时高度评价浦东新区在开发中实施“金融先行”的做法。
他说:
“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
三、金融宏观调控是经济增长的稳定器
1、金融宏观调控的重要地位【见金融与经济的发展关系—其次】
2、金融宏观调控应注意的问题
在使用金融调控手段之前,要对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周期进行准确的研判。
一般说来,分析经济周期应注意观察以下现象。
首先,要看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实际利率、重要的宏观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其次,应该从居民消费价格(CPI)走势看经济周期和宏观调控的力度和方向;
再次,应该从名义利率变化来分析真实利率、通货膨胀、GDP增速的变化;
最后,还要对其他重要宏观经济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在准确分析和研判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周期后,选择恰当的金融工具进行具体操作。
操作过程中要十分注意操作力度和经济周期的发展变化,以便随时调整调控力度,尽量减少政策时滞及微观主体的预期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金融宏观调控的作用。
3、中外金融宏观调控的异同点
(1)相同点
①金融宏观调控主体多为各国中央银行。
②金融宏观调控的最终目标都是促进经济增长。
③金融宏观调控日益成为解决金融配置资源过程中“市场失灵”问题的重要途径。
④金融宏观调控日益注重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运用。
(2)不同点
①金融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存在差异。
在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宏观调控的重心已逐步倾向于抑制通货膨胀。
我国目前是实行赶超战略的发展中国家,更应以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作为主要目标,同时努力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人们能够承受的水平以下。
②金融宏观调控手段存在差异。
发达国家多年的金融调控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金融宏观调控手段体系。
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脱胎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金融调控的形式也是由直接信贷控制演化而来,“一放就乱、一统就死”的情况对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另外,由于我国没有实现利率市场化,总体上利率还是以国家统一控制为主,行政色彩依然浓厚。
③金融宏观调控的环境存在差异。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金融宏观调控面对的是比较成的经济环境,即一方面是利率市场化运作;另一方面是拥有一个发达高效的金融市场
,包括一个市场容量大、信息传递灵敏、交易成本低、交易活跃的货币市场和一个具有较大规模、竞争充分、市场化程度和运作效率较高的资本市场,并且这两个市场之间联系紧密。
而我国的情况是,商业性金融机构改革远未达到预定目标;“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使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天然联系被人为割裂;企业和社会公众等调控客体活力严重不足,金融信用意识较差,对金融调控反应能力较差,从而使央行对宏观经济进行金融调控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主要表现在:
经济增长主要是单纯依靠大量货币供应推动的结果,而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长推动了物价的快速提升。
④金融宏观调控决策程序存在差异。
在经济发达国家,金融宏观调控的决策权基本上集中在中央银行而不是中央政府。
我国当前的制度安排是:
中国人民银行隶属于国务院,与财政部
、发改委等部委并列,这将在一段时间内决定央行的性质和作用。
⑤金融宏观调控灵活性差异。
发达国家总结了金融宏观调控的经验和教训,在实施金融宏观调控过程中对市场的惯性和公众的预期给予了足够重视,日益注重调控的超前性和微调性,以真正达到熨平经济周期 的作用,避免经济出现大起大落。
与此相比较,我国金融宏观调控缺乏应有的灵活性。
四、经济危机主要表现为金融危机
1、金融危机的含义
金融危机是指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
短期利率、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超周期的恶化。
这一定义中金融危机具有三层含义:
①金融危机发生时金融状况出现恶化;
②金融危机发生时金融恶化涵盖了全部或大部分金融领域;
③金融危机发生时的金融恶化具有突发的性质,它是急剧的、短暂的和超周期的。
2、金融危机的分类
(1)以金融危机的影响地域来划分
①国内金融危机。
②区域金融危机。
【最先爆发于某一经济贸易一体化组织中的一个成员国,而后迅速传导】
③世界金融危机,也可称全球金融危机。
(2)以金融危机的性质来划分
①货币市场危机。
这类危机是指在实行固定汇率制或带有固定汇率制色彩的盯住汇率安排的国家,由于其国内经济变化没有配合相应的汇率调整,导致其货币内外价值脱节,通常表现为本币价值高估,由此引发的投机冲击加大了外汇市场上本币的抛压。
②资本市场危机。
这类危机是指某些国家的资本市场(主要是股票市场)价格由于国内外原因,在短期内大幅度下降。
③金融机构危机,又称银行业危机。
这类危机是指某些商业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由于内部或外部原因,出现大量不良债权或巨额亏损,导致破产倒闭或支付困难,其影响极易扩散,引发社会对各类金融机构的挤提风潮,从而严重威胁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④综合金融危机。
3、金融危机模型
(1)金融危机的第一代模型(投机冲击模型)
克鲁格曼在萨兰特和亨德森关于商品价格稳定机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货币危机的早期理论模型,也称“第一代模型”。
模型假设条件:
假设一个小型开放经济,其汇率盯住主要贸易伙伴国货币,汇率由购买力平价决定;假设经济主体可持有三类资产,即本国货币、本国债券和外国债券,资产之间可完全替代;假设没有私人银行,所以货币存量等于基础货币;假设国内信贷增长为外生变量,国内信贷增长率为恒定的常数;假设经济主体具有完全理性预期。
在此假设下,投机性冲击被认为是基本经济因素恶化的结果,而政府预算赤字是危机之源。
政府预算赤字依靠国内信贷扩张来弥补,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使国内需求增加,从而导致国内物价上升,在购买力平价条件下,外汇实际汇率升值。
对于一个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小国,货币当局必须适时调节本国的货币供给来维持固定汇率水平,主要是通过改变国内外货币供给的结构。
假设政府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或实现其他宏观经济目标,国内信贷持续增长,则外汇储备必然以同样的速度下降。
如果信贷扩张不止,外汇储备将最终被耗尽。
此时政府无力维持固定汇率,要么让汇率浮动,要么本币贬值,重新设立汇率盯住目标区域,投机性冲击成功,货币危机爆发。
在存在投机性冲击的情况下,货币危机不会等到外汇储备全部耗尽时才爆发。
投机者基于基本经济因素的分析,开始对货币进行冲击,购买余下的全部政府外汇储备,则货币危机会提前爆发。
第一代模型较好地解释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货币危机,即所谓的“拉美型”货币危机。
(2)金融危机的第二代模型
早期模型:
认为当局的外汇政策选择是非线性行为,是“由状态决定”的,强调由政府的非线性行为引起的多重均衡。
早期采用的一种较为简单的方式是直接用非线性政策来修正第一代模型。
近期模型:
近期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奥伯斯法尔德建立的金融危机模型。
他认为当一国政府的政策并无扩张性时,私人部门对货币贬值的预期会给政府增加压力,使政府处于困境。
这种预期反映在利率、劳动合同和其他价格决定当中,即存在要求提高利率和提高工资的压力和通货膨胀预期的压力。
如果政府维持固定汇率就牺牲了短期经济的柔性和长期信用之间的平衡。
对于面临银行体系脆弱、存在经济周期低潮的失业压力等问题的政府,可能会通过实现私人部门的预期来摆脱困境。
按照这一逻辑,贬值预期可以自发引起贬值,即投机性冲击会“自我实现”。
如果私人部门期贬值,明智的政府最好选择贬值;如果私人部门没有预期贬值,政府就什么也不需要做。
因此这时存在由预期决定的多重均衡。
第二代模型较好地解释了所谓的“欧洲型”货币危机。
(3)新一代金融危机模型
近年来许多主流理论提出了一系列基于金融中介的金融危机模型。
这些模型从不同侧面分析了由于资本充足率偏低、缺乏谨慎监管的银行信用的过度扩张及由此导致过度风险投资、资产特别是股票和房地产的泡沫化,因而导致银行业危机并诱发货币危机,这两种危机的自强化作用进一步导致严重的金融危机。
“资产泡沫化模型”分析了资产泡沫化导致银行业危机的机制;
“道德风险模型”强调了金融中介的道德风险在导致银行过度风险投资、形成资产泡沫化中的核心作用;
“外资诱导型模型”分析了金融自由化与外资的流入在导致金融中介信用扩张、资产泡沫化及产生和放大商业周期中的关键作用;
“金融恐慌模型”指出金融恐慌等心理因素导致银行业的非流动性危机,而政府与国际金融机构的不适当政策干预将银行业的非流动性危机转变为非清偿性危机,导致货币与金融危机;
“孪生危机模型”则分析了银行业危机与货币危机的关系及两者间的自强化机制。
4、当代经济危机主要表现为金融危机的原因:
首先,经济虚拟化程度加速,为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创造了条件;
其次,传统的工商业危机发生的频率相应减缓;
最后,金融全球化趋势加快,全球性的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都在加快,因此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
5、金融危机的防范
①构建金融危机预警机制。
通过对金融危机形成因素的定性分析,建立金融危机预警指标体系。
预警金融危机应包括四部分指标:
一是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指标;二是反映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和稳健与否的指标;三是反映外债、偿债能力和汇率等方面的指标;四是反映其他因素的指标
,主要是邻近国家的经济金融状况及一些政治性、制度性因素。
②加强对金融危机的防范。
要审慎对待资本账户自由化。
在决定放松或解除资本管制,全面推行资本账户的自由化时,政府必须认真审视是否已经具备一系列重要的前提条件。
这些前提条件既涉及宏观经济层面,
也涉及微观经济层面。
③要健全国内金融体系,抑制金融资产泡沫的膨胀,努力消除信息不对称。
§11.2 金融抑制
一、金融抑制的概念
“金融抑制”,是在市场机制不能发挥主要作用的情况下,为了使稀缺的资金资源更多地由国家集中配置,政府实行严格的金融管制、利率限制、信贷配额等一系列做法。
金融抑制是由于金融当局不能有效控制通货膨胀及产业政策的偏差而不得不采取的做法,其结果使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皆停滞不前。
爱德华·肖和麦金农认为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金融抑制现象。
二、金融抑制的根源---发展中国家特殊的经济政治及社会历史根源
1、从社会历史来看,多数发展中国家在摆脱殖民统治、取得独立地位后,新政府对于主权国家都有着强烈的控制欲望,而且对于多年来宗主国实施的“自由经济政策”有着本能的排斥和抵触,加之新独立国家经济的落后与割裂,必然促使这些国家的权力机构实施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大相径庭的政策主张,设立众多的经济管理部门,实施严格的管理措施和手段,必然导致这些国家出现金融抑制现象。
2、从金融和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多数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落后,经济呈现明显的分割状态,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
其金融体系则表现出以下明显特征。
·货币化程度低下。
货币的作用范围小,各种金融变量的功能难以发挥,金融宏观调控能力差。
·金融体系呈二元结构,即现代化金融机构与传统金融机构并存。
·金融市场落后。
由于各经济单位之间相互隔绝,无法通过金融市场来多渠道、多方式、大规模地组织和融通资金。
三、金融抑制的手段和表现
1、表现为政府对金融实行过度干预,对金融活动做出种种限制和严格规定。
2、金融抑制的具体体现是:
对利率和汇率实行严格的管制和干预;对一般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进行强制性干预;采取强制措施对金融机构实行国有化等。
3、金融抑制政策手段和表现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利率、汇率进行严格的管制和干预
由于发展中国家多数都存在通货膨胀问题,当局出于对高通胀率和高失业率的恐惧,一般都人为地压低利率水平,使得名义利率远低于通货膨胀率,一方面,使得国内有限的资金分配不合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另一方面,过度的货币需求与有限的货币供给之间矛盾更加激化。
在人为限制存贷款利率的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的落后,有相当数量的产品需要依赖于进口,因此在外汇市场又经常人为高估本币汇率,导致本国国际收支状况恶化。
由于存在通货膨胀,许多国家的实际利率都出现负值。
其结果是,由于存款利率过低,减少了存款人的收益,抑制了储蓄。
而贷款利率过低则导致银行长期供不应求,只能由贷款机构集中分配给大企业和政府扶植的企业,形成信贷的垄断和大企业的垄断,社会普遍存在对货币资金的强烈需求,这种强烈需求会误导货币当局将大量货币资金投向效益低下的项目和重复建设,进一步加剧了通货膨胀。
(2)采用信贷配给的方式来分配稀缺的信贷资金
由于本国金融市场不健全,直接融资渠道匮乏,国家意志便取代了市场规律,对贷款额及贷款增长率进行限制。
其结果是众多企业的长期资金得不到满足,在无法得到国家信贷分配的情况下,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只好求助于私人钱庄或高利贷者,实际上承受着高利率的风险。
(3)对一般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进行强制性干预,形成金融市场的分割,使整个金融业效率低下。
(4)限制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工具的发展对国际资本流动实行严格管制,限制本国居民购买外国金融资产,并实行外汇管制。
货币市场主要是银行间同业拆借、票据市场等形式,处于落后状态。
金融市场的落后局面,导致了资金配置和投资的长期低效益。
四、金融抑制的后果
直接影响是产生了负收入效应、负储蓄效应、负投资效应、负就业效应四个负效应,并呈恶性循环之势。
①负收入效应。
在金融抑制条件下,当通货膨胀削减货币的实际价值时,人们就会减少以货币形式保有的储蓄,从而导致投资来源枯竭,收入水平长期停滞不前。
②负储蓄效应。
通货膨胀时期,较低的实际利率不能弥补价格上涨给储蓄者造成的损失,人们往往以购买实物、增加消费、向国外转移资金等方式回避风险,造成国内储蓄率的下降。
③负投资效应。
发展中国家一方面高估本国币值,严重影响出口增长,使得本国对外援的依赖性增强;另一方面低利率政策也导致了有限的资金在使用上的浪费。
这些国家的政府经常会利用国家集权,将有限的资金投向耗资巨大的生产项目上,同时导致投资的实际效率下降。
④负就业效应。
金融抑制战略使得传统经济部门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而城市重点发展的资本密集型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大量未被吸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脱离了土地,却未在城市获得工作机会,成为大量游离于城市和农村边缘的无业人员,失业率上升。
低利率导致的低储蓄、低投资
§11.3金融深化
一、金融深化的内容
麦金农和肖认为摆脱金融抑制的后果的出路在于消除“金融压制”,实现“金融深化”。
他们坚决反对利率控制,认为低利率误导投资,扭曲了利率对经济的作用;低利率鼓励人们提前消费,从而减少储蓄;低利率还鼓励低收益项目的投资等,因而提出了包括提高利率、取消信贷管制等一系列金融深化的措施。
金融深化的含义主要包括:
放弃政府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过分干预,使利率和汇率能充分反映资金和外汇的供求情况,并通过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使金融体系,特别是银行体系,能以适当的利率来吸引大量储蓄,同时也能在适当的贷款利率水平上满足经济各部门的资金需求。
为此,必须进行彻底的金融改革,使行政的、计划的金融变为市场金融。
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股放松金融管制,推行金融市场化的浪潮,其主要内容如下
①价格市场化。
即取消利率限制,放开汇率,取消证券交易中的固定佣金制度,由市场来调节金融价格。
其中,核心内容是放松利率管制。
②扩大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和经营权力,取消对银行贷款的行政性限制。
③放宽金融从业登记,准许私人银行、合资银行的建立,对一些国有银行实行私有化,使各类金融机构公平竞争。
④改革金融市场,大力培育资本市场,放松各类金融机构进入金融市场的限制,大力发展金融工具和融资技术,放宽和改善金融市场的管理。
⑤资本流动自由化,允许外国资本和金融机构进入本国市场,同时也放宽本国资本和金融机构进入外国市场的限制。
二、金融深化理论的贡献和影响
1、金融深化理论的贡献
①提出在金融抑制时投资大小与利率高低成正比关系的新观点。
传统理论认为货币与实物资产是相互竞争的替代品。
而麦金农认为,在发展中国家货币与实物资产在很大程度上是互补的。
二者互补的原因在于发展中国家的两个特点:
第一,所有经济单位只限于内源融资;第二,投资具有不可分割性。
基于上述理解,麦金农提出了以下发展中国家的特殊货币需求函数模型:
其中:
I为实际投资;Y为实际GNP;d为名义存款利率;
为预期通货膨胀率。
在麦金农提出的发展中国家的特殊货币需求函数模型中,实际利率水平(名义存款利率减
去预期通货膨胀率)决定着持有货币者的实际收益水平。
当实际利率上升时,人们以货币形式进行内部储蓄的意愿也随之上升,从而出现储蓄增加—投资上升—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麦金农将上述因实际利率上升而产生的正向影响称为货币的“导管效应”,此时的货币被看作是资本积累的一个导管,而不是一种资产。
在导管效应存在时,货币与实物资本之间的竞争效应依然存在,不过当实际利率较低时,导管效应比较明显;而当实际利率上升到一定水平时,竞争效应将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