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本原理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
《教育基本原理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基本原理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
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制约性,同时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第三节学习教育基本原理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教育基本原理的意义
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2、有助于巩固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
3、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4、有助于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教育的一般概述
一、教育的概念
(一)广义的概念
是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入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
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还是零碎的,都是教育,它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并和人类社会共存亡。
(二)狭义的教育
指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向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的活动。
2、教育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
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和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
(二)受教育者:
凡是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就是受教育者。
(三)教育措施:
教育措施是实现教育目的所采取的办法,它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三、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一)教育的产生
关于教育的产生,历史上有许多不同的学说,其中,较有影响的是: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和教育的心理起源论。
我们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产生于生产劳动。
生物起源论:
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1831-1902)首倡,他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化》一书中认为,教育现象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在人类产生以前,已在动物界存在。
动物对小动物的爱护和照顾便是教育行为。
昆虫界也有教师和学生。
生物竞争的存在是产生教育的基础。
动物为保存自己的物种,本能地要把自己的“知识”和“技巧”传授给小的动物。
按照他的看法,人类只是在继承早已形成的教育形式的基础上,作了某些改进,人类的教育就其本质而言与动物没有不同。
心理起源论:
美国学者孟禄(1869-1947)从他的心理学观点出发,批判了生物起源论。
他认为,利托尔诺没有揭示人的心理和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
他根据原始社会尚无传授各项知识的教材和相应的教学方法,断定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在他所著的《教育史》(1925)中写道,原始社会的教育“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原始社会只有最简单形式的教育。
劳动起源论:
教育的劳动起源论是在20世纪40-50年代,前苏联教育理论界展开了对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批判,根据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人的基本思想而形成的理论,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
这种教育起源论,曾经被当作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教育起源问题的正确结论在社会主义国家广为流传。
生活需要起源论: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教育理论界在讨论教育本质的过程中,针对劳动起源论的不足,提出了教育起源于适应和满足人类社会生活需要的观点。
(2)教育的发展
原始教育,指教育产生的最初阶段,或者说原始社会最初阶段的教育。
它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1.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社会性与无阶级性。
3.教育内容和形式贫乏而简单。
4.教育以口耳相传和模仿为主要手段。
古代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个阶段。
1、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
2、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3、教育与生产实践对立,鄙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轻视生产知识的传授。
4、教育方法上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强迫体罚,棍棒纪律。
5、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是教育的基本形式
学校教育的出现
1、学校教育的产生时代:
奴隶社会
2、学校教育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原因:
奴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需要
条件:
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尤其是脑体分工
现代形态的教育
①教育事业呈现加速发展;
②教育与生产劳动逐步接轨;
③教育内容与方法逐步科学化。
第二节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一、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并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要求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3、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技术设备、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能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3、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和作用
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通过培养人才,作用于政治、经济制度,这是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积极作用的一个主要方面
三、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一)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二)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一种情况是教育往往落后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
另一种情况是,在旧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条件下,也可能产生某些新的思想。
"
经济要发展,教育需先行"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发展是指人的个体的发展。
即指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身心不断完善和积极变化的过程。
人的发展包括身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
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1、个体先天素质:
指个体在出生前机体所具有的一切与生具有的特质。
是原生性的,有不可选择性,也有可塑性。
(1)遗传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对人的身心发展的潜能方向、范围及程度等提供了可能性,但不对人的身心发展所有方面起决定性作用。
(2)遗传差异是造成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2、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全部外在因素,其中,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指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创造和积累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关系的总和,本质是文化。
这是个体发展的客观社会条件,对人的发展起制约作用、决定作用。
3、个体活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个体活动对人的发展是实现从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决定因素
(1)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要通过个体活动才能实现
(2)发挥人的潜能和素质的发挥要通过个体活动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通过个体的努力才能实现
4、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
这是因为:
(1)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教育可以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有意识地对各种环境因素加以控制和利用
(3)学校教育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但是,我们必须明确,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实现,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
教育者应根据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利于身心发展的活动。
3、正确评价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学校教育具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不是万能的,是有条件的.
1、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作用不是万能的
2、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的条件
(1)教育内部条件:
一是取决于学校教育的目的性、系统性、选择性、专门性和基础性的实现程度。
二是取决于教师敬业爱业、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
三是取决于教育过程是否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学校外部条件:
一是取决于社会影响与学校教育影响一致性的程度。
二是取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程度。
四、教育的人的制约
(一)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对教育的制约。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从低级向高级、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这决定了教育必须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人的身心发展阶段性对教育的制约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并注意各阶段的衔接
(三)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对教育的制约。
个体发展具有非等速、非直线的特性。
表现在∶
(1)、在生理发展方面,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生长不均衡。
(2)、在心理发展方面:
儿童的发展存在关键期和最佳期,发展有不均衡的方面。
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决定了教育的进行要善于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期给与合适的教育,以促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四)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对教育的制约。
教育上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扬长避短,取长补短。
(五)人的身心发展的整体性对教育的制约。
指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所具有的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特性。
要求教育要具备完整性、全面性和和谐性,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点指导教育,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不能片面发展教育,但也不是各方面都并列发展。
(六)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对教育的制约。
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指不同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所具有的相对稳定的不相似性。
要求教育必须坚持因材施教原则,针对不同个体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措施。
教育与人的关系,根本在于人的地位和价值是否受到尊重,这是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分野。
现代教育把人放在崇高的地位,教育人性化,主体化,个性化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
第三章教育目的
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含义和意义
广义的教育目的:
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
狭义的教育目的:
指一个国家对教育活动的结果规定出的总要求,是国家为培养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
意义: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二、教育目的领域
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2、教育目的对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规定教育活动:
教育“为谁培养人才”?
教育为谁服务?
规定教育对象:
规定培养的社会倾向、规定应有的基本素质、确保对人的培养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
四、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对教育目的的价值性进行选择时所具有的倾向性。
(一)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
核心:
主张教育目的应该以个人需要为本,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要为主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
特点:
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及其需要;
教育目的的根本在于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发展。
起源:
古希腊的“智者派”(人是万物的尺度)
主张:
教育目的在于弘扬人性、发展个性、使人成为人……
全盛时期:
18世纪、19世纪上半叶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
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教育目的是使儿童真善美的本能得到自然发展。
现当代发展
马斯洛、康德、萨特……
自然主义:
具有反社会倾向,倡扬“天赋人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自然发展……
人本主义:
教育目的在于全面和谐发展人的天赋才能……
新人本主义(存在主义):
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的完善通过个人完善来实现。
(二)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
教育目的以社会需要为本,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主来制定教育目的和构建教育活动。
古希腊的柏拉图:
教育按照国家的需要来造就个人。
战国时期的荀子:
人性恶,应以“礼义”加以教化。
鼎盛时期:
19世纪下半叶凯兴斯泰纳、孔德、涂尔干……
个人发展依赖于社会,“个人”并不真正存在,人类才是真正的存在,个人是教育的原料,社会是教育的目的。
社会学派(涂尔干):
个人与社会并不完全对立,社会是目的,个人是手段。
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凯兴斯泰纳):
国家利益无条件高于一切,一切教育的目的是教育有用的国家公民。
(三)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辩证统一论
1、从社会历史的总的进程来看,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是密切联系,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
2、个人的发展与具体的社会现实之间是有矛盾的,这种矛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还很尖锐。
3、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个人与社会才能达到高度统一,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才能完全一致。
五、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一)要依据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生产力是制约教育目的的最终决定因素
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不同,对受教育者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也就不同。
(二)要依据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不同社会性质的教育必然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三)要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
1、教育目的直接指向的对象是受教育者,人们提出教育目的是希望引起受教育者的身心发生预期的变化,使他们成为具有一定个性的社会个体。
因此,这就不能不考虑受教育者的认识发展、心理发展和生理发展的规律和过程。
2、教育目的主要是通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活动实现的。
在把教育目的具体化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时,也不能不注意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经验储备。
3、受教育者不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是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主体。
因此以促进个体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活动,自然也要考虑到受教育者能动性的发挥和发展。
六、教育目的观概览
教育目的观——对教育目的的看法
(一)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
1、追求永恒化的教育目的:
“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制造基督徒、共产党员、工人、农民、商人,而在于培养人类的理智,发扬人性,完善人”。
教育内容:
古典名著
2、追求理想化的教育目的
哲学观基础:
精神高于物质。
功利性的谋生教育只能在人文教育基础上进行。
3、追求人性化的教育目的:
存在主义——“自我生成论”
反对机械文明中的非人化教育
教育目的的核心是提高人存在的价值
(二)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
1、重视教育目的的社会适应性2、实用主义教育—教育即生活
3、重视教育目的的社会功利性4、学校的社会理想是通过“个人”改造社会
5、重视科学教育
(三)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
科学精神是教育目的的基础
人文精神是教育目的价值方向
第二节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全面发展学说
古希腊:
追求“和谐发展”;
文艺复兴:
“塑造完善全面的人”
近代资产阶级:
“和谐、全面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和能力
马克思主义: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个人一切能力的全面自由发展
基本主张:
1、人的发展与人的活动相一致2、旧分工是造成片面发展的根源
3、社会化大生产为全面发展提供可能4、自由时间是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5、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6、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回顾
(1)1957年,毛泽东指出;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
这是建国后党对教育目的的科学表述。
(2)1995年《教育法》: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二、我国的教育目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教育目的的内容结构
(一)教育宗旨: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宗旨。
(二)人才培养规格:
培养和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是我国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
(三)人才培养途径: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社会主义教育培养人才的根本途径。
第三节
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的提出
教育从80年代中期,针对应试教育弊病而提出,90年代中成为社会共识,90年代末中共中央国务院以文件形式确定,是我国现代教育改革的主要决策,适应了现代社会和人对教育发展的要求。
二、素质教育的含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的教育。
“素质”,是指事物的本来性质;
结合到教育领域来说,它“是指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
它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
三、素质教育的特点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个性、开发学生潜能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四、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区别
1、教学思想
(1)应试教育的信仰是“容器理论”,把学生头脑当作知识仓库,教学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
这种教学完全以升学为目标,考分就是评判学生学习优劣的唯一标准;
使一些学生丧失了受到完整人的教育的机会。
(2)素质教育强调教学要以开发智力为重。
这种教学是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教学的根本目的;
主张知识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基础;
教学是贯彻德、智、体诸方面要求的基本渠道;
教学质量的高低是以现代人的素质和个性特长的发展为衡量标准的。
主张“完整人”的教育,注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人生智慧和人生价值的培养。
2、教学内容:
应试教育强调以课本为中心,忽视知识的相互渗透和综合化。
素质教育不是采用单一课程,而是多种课程的互补。
学科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要让学生学得扎实,学得愉快。
3、教学过程:
应试教育强调以教师为中心。
素质教育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两个作用密切结合。
教师激发、指点、引导,学生自觉、自学、自治。
教师的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与学生的兴趣激发、主动学习相结合。
4、教学结构:
应试教育是单渠道的。
强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只抓课内不抓课外。
教学方法一般是讲、练、背、考。
而素质教育则是多渠道、多层次的,课内与课外两条渠道并举。
课内强调少、精、活、讲、评、练,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打好基础,促进发展;
课外以学生的自学、动手实践为主,以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为主,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5、教学效果:
目前,教学基本上有三种水平。
其一是记忆水平。
其二是说明性水平。
其三是探索性水平。
应试教育基本上只能达到第一或第二种水平,素质教育教学则要求达到第三种水平。
5、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明确三个观念
一是实施素质教育不是不要学生课业负担。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只是一种手段,是通过这种手段为学生争得一块相对宽松的天地,使某些薄弱环节得到加强,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减轻那些不必要的、不合理的课业负担。
二是实施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
自古以来,只要有选拔存在,就有考试存在。
“应试教育”把考试作为教学活动的唯一目的,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最终导致学生的片面、畸型发展,这种教育模式显然是不可取的。
而素质教育则把考试作为一种检测学生学业的一种重要手段,注重全面发挥考试的功能,追求考试的正面导向,使之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是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平均发展。
实施素质教育真正是为了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但全面发展并不是要求所有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平均发展。
人与人之间客观上存在着差异,这种个性差异,正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出发点。
因此,要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全体与个体的关系,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素质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点----全体性·
全面性·
发展性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的作用
(一)教师的社会作用
1、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的传播者,在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中起桥梁作用。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塑造一代新人的思想品德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3、教师是人的潜能的发掘者,对人的智力开发起着奠基作用。
(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起主导作用
起主导作用的原因在于:
1、教育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是靠教师来具体实现的。
2、合格的教师一般都受过专门的教育和训练,拥有较完备的知识和能力素养。
3、学生有赖于老师的正确教育和引导。
教师的主导地位主要表现
1、对教育过程的导向作用2、对教育影响的组织选择和运用3、对教育对象的启发诱导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教师主导作用的题中之意,更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程度的根本标志。
二、教师的任务
根本任务:
教书育人或者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具体任务:
1、做好德育工作2、做好教学工作3、多方面关心学生成长
三、教师的劳动特点
(一)复杂性
(二)创造性(三)示范性(四)长期性(五)劳动的个体性和成果的集体性
四、教师的素质
(一)教师的基本素质
我国《教师法》规定取得教师资格的五项基本条件。
教师资格指公民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条件,公民符合这些条件并经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认定而获得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担任教师的资格。
教师的基本素质
1、专业精神
专业精神是指教师作为教育专业人员所具备的教育理念、乐业敬业、进取创新和积极奉献的风范和精神。
2、师德素质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遵循的道德规范,是调节教师活动及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等各种教育关系的行为准则。
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廉洁从教、团结协助、尊重家长
3、业务素质
(1)扎实的学科知识;
(2)相关的教育科学知识、智慧及教育教学的能力、经验;
(3)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教师的能力结构
1、了解学生及同学生交往的能力。
2、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能力。
3、表达能力。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5、组织管理能力。
6、教育机智
(二)新时代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与时俱进的现代师德素质
现代教育理念(学生观素质教育观创造教育观教育民主观等)
教育家的意识和素质
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
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健康的心理品质
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