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部门QHSE体系工作总结材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89959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0.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QHSE体系工作总结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QHSE体系工作总结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QHSE体系工作总结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QHSE体系工作总结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QHSE体系工作总结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QHSE体系工作总结材料.docx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QHSE体系工作总结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管理部门QHSE体系工作总结材料.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QHSE体系工作总结材料.docx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QHSE体系工作总结材料

第二采油技术服务处长庆巨力工程建设公司

质量安全环保组工作总结

公司各位领导:

一年以来,质量安全环保组在公司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各部门的帮助下,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2007年质量安全环保组工作始终围绕公司整体工作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工作会议精神,健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落实质量、安全管理职责,不断持续改进QHSE体系,将各部门制定的相关质量、安全制度和措施纳入到质量、安全体系文件和岗位规范中,促进质量安全管理。

并进一步加强现场监督工作,加大服务力度,强化质量安全日常管理检查,查隐患,补漏洞,切实为全公司生产经营工作的正常运行保驾护航。

不妥之处,请领导提出批评和宝贵意见。

下面我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目标完成情况。

二、所做的主要工作

三、存在的不足

四、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一、目标完成情况。

1、无重大及以上质量、安全、交通事故;

2、工程一次交付合格率100%;

3、用户满意率达到96.1%。

4、三级安全教育落实率建档率100%。

5、QHSE体系运行符合率达到98%。

二、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完善管理体系,整章建制,把质量、安全职责落到实处。

根据公司领导和主管领导年初工作方针和目标,及时调整了公司质量管理网络,明确了各级人员的质量职责,下发公司质量责任追究制度。

并根据公司质量安全生产的要求及时贯彻落实上级重要文件精神,把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贯穿在质量管理的具体工作中,对组织的各种质量、安全活动积极参与,配合具体落实。

同时针对实际及时修订下发了《QHSE管理工作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在“安全月”“质量月”两次活动中及时宣传并悬挂宣传画标语165个、横幅24条,严格按制度做好季度质量、安全及基础工作检查工作。

参与组织迎接上级部门专项检查6余次,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定期集中检查和日常抽查相结合的监督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和苗头,对全年公司组织的各项检查共查出大小问题263个,监督现场整改80次,整改率达到98%以上,无法彻底整改的问题,组织制定了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

上级部门检查出的21个问题按检查团要求及时整改,问题整改及时率达到了100%。

通过检查,促进全处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以提高。

(二)坚持“安全保生产、安全保效益、安全保发展”为主的“三保”安全工作思路

今年公司在市场覆盖陇东、陕北等41个多施工项目和产品生产项目的生产建设征程中,克服施工现场点多、生产战线长、行业分布广、活动范围宽、人员结构复杂、外部环境恶劣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影响所带来的重点和难点,以质量求发展,以安全保效益。

体系是科学,科学在实践中必须推出新的质变,长庆巨力工程建设公司从深化完善安全体系入手,促成了安全工作的新开端

2007年以来,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局、处安全生产的总体安排和部署,以“安全环保基础年”、“安全月”活动为契机,大力提倡安全环保文化教育,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的管理和监督,严格落实局、处安全会议及文件精神,努力探索新的安全监管方法,由此建立了双层导向体系,构建了有自己特色的安全屏障,确保了公司安全环保工作平稳、有效运行。

一是深化安全监管分开机制导向;二是构建安全文化体系导向。

通过深化安全监管分开机制导向,促使安全文化的形成;安全文化的初步形成,实现了安全监管分开机制的良性运行。

安全监管分开机制的全面推行和安全文化体系的逐步建立,构建了“双保险”安全屏障。

双层导向体系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从而构成螺旋式稳固框架结构,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最强有力的保障。

(三)实行监管分开,推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机制

一是在今年生产刚刚启动时,根据公司领导、各级管理人员的调整情况,公司即制定下发《长庆巨力工程建设公司关于调整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成员以及职责的通知》(公司发[2007]22号)文件,成立了安全管理委员会、QHSE/OSH领导小组、消防安全领导小组、防洪防汛领导小组4个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明确了其职责。

二是公司成立质量安全环保组、监督组,确立了生产经理主管安全管理、安全总监主管监督,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监管分开机制,从而有有利于安全与生产的协调发展。

三是及时制定了各个机构、各个部门、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

明确了4种组织机构的职责,确定了主要领导、主管领导、分管领导、安全总监、安全副总监、技术负责人、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监督人员、班组长、操作人员10种责任人的安全生产职责;同时也明确了公司7个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

为下一步公司实行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打下了基础。

四是继续推行“谁主管谁负责(副经理),谁带队谁负责(队长),谁在现场谁负责(班长),谁操作谁负责(员工)”的“四个责任制”追究制度。

五是严格按照“四个责任制”将公司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逐级传递和延伸,将安全管理的责任,从“第一责任人”手中逐级传递到每个操作者手中。

对于检查中发现的“三违”行为和事故隐患,按照“四个责任制”进行了责任追究。

1~9月份共处理“四种责任人”21人次,金额3000元。

有效地提高了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环保责任和防范意识。

六是加强重点监管控制机制,在确定了“六大作业过程”的基础上,结合全员风险识别的实际情况,公司将其中“四个作业过程”确定为公司“A级危险源”,分别制定了风险管理方案,同时实施了相应的具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

①、油气区施工作业

主要控制措施是:

公司将“油气区施工动火安全管理规定”在施工前进行教育;每项工程都要有经甲方审批的“两书一表”;每一个动火施工现场有安全总监或副经理监督动火,跟班作业;动火前甲、乙双方检测可燃气体浓度,每隔半小时进行重新测试,确保油气区作业万无一失。

今年以来在南梁集油站、镇四增改造站等油维施工作业中,实现了安全生产无事故。

②、吊装作业

公司各种管材、防磨杆等吊装每年工作量达1万吨以上,作业频次高,危险性极大,因此今年制定了《司机起吊守则》、《操作规程》、《司索工安全操作规程》、《装卸工安全事项》、《起重机械日检查制度》等制度。

防腐厂指定了起吊专人指挥监督员,作业过程中:

一是由专人现场负责指挥,在确认吊挂完备,所有人员都处于安全位置后,才可发出起吊信号;二是要求司索工坚持“五不挂”,即起重或吊物重量不明不挂,重心位置不清楚不挂,尖棱利角和易滑工件无衬垫物不挂,吊具及配套工具不合格或报废不挂,包装松散捆绑不良不挂;三是对钢丝绳等附件,实行专人专项日检查、日记录制度,若附件出了问题,将追究检查人员的全部责任。

1—10月份,起吊工作量5600吨,到目前为止无大小事故发生。

③、防腐自动生产线作业

根据自动化生产线作业特点,相对固定各岗位操作工,并严格执行劳保护具佩戴要求及操作规程,并实施日H/O检查,将防腐前应检查的项目,防腐中检查的项目,防腐后检查的项目,一一列清,专人动态检查。

并为喷砂除锈人员全部配发了防护面具和耳塞,有效减轻了灰尘、噪音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④、用电作业

各类工程中的电器安装部分工作,完全由公司专业化队伍——电器安装工程队独立进行作业,同时针对电器安装过程程中可能出现的漏电、触电、短路起火,实行重点监控,确保安全设施到位、采取措施得当,全力保障员工人身安全。

(四)全员风险识别、坚持持续改进机制

质量安全环保组按照处部的要求,在公司分四个阶段开展了全员的风险识别,逐级完善、逐级健全,全员参与率达到93%以上,风险识别的氛围和全面性超过以往任何一年。

一是按时将《危险源清单(安全)》、《危险源清单(职业健康)》、《重大风险清单》、《环境因素清单》、《重要环境因素清单》985份(197套),下发至每位员工手中,员工认真填写后按时上报班组;

二是在员工识别修订的基础上,班组识别、修订和增补了各个岗位、作业过程《风险识别削减控制卡》,并按时上报项目部;

三是质量安全环保组组织小队员工识别、修订和增补各个岗位、作业过程《风险识别削减控制卡》、《危险源风险识别及削减控制清单》,并按时向处部上报;

四是质量安全环保组于6月上旬组织专业人员对体系第三层次文件进行了修订、评审和发布。

共制定《环境因素清单》10项,《重大风险清单》5项,《职业健康风险清单》15项,《安全风险清单》31项,《HSE/OSH岗位风险识别削减控制卡》9项,《HSE/OSH关键过程风险识别削减控制卡》7项,增加了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5项(《油气区动火安全管理规定》、《司机起吊守则》、《起重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司索工安全操作规程》、《起重机械日检查制度》)。

新的《QHSE/OSH作业指导书》和《风险管理方案》于2007年5月10日发布实施。

目前H/O体系在我公司正常有序运行。

五是质量安全环保组今年在6种修制定的现场检查表背面,根据不同的施工特点,印上公司识别的共性(静态识别)“岗位、过程和场所风险评价与削减措施”,留下三分之一的空白处,由施工期间带队人员(队长或班组长)到现场后组织员工一起对风险及环境进行二次识别(动态识别),并填入三分之一空白处,将两次的风险识别及削减措施作为当日施工前每日安全讲话的主题,并要求各项目部根据实际,及时进行内容上的修改和增补。

六是质量安全环保组在年初对基层各单位的记录清单进行了一次大面积的修订,删除了一些多余记录,整合了一些相近记录,规范了体系资料的建立健全。

通过改进,一是减轻了基层负担;二是避免了安全讲话的空洞化、和形式化;三是解决了安全讲话和现场有效的结合,可操作性强;四是有效提高了风险识别的针对性和动态性,推行使用以来,受到基层管理人员和员工的一致好评。

(五)以过程控制为主线,精心施工

2007年,我公司质量工作由单一的质量检查转到综合管理监督上,以过程控制为主线,促进了工程质量的提高。

一是质量目标明确,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绝大多数项目能按照质量管理的要求,确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项目质保体系,针对项目的具体情况,制订详细、可行的项目质量计划、质量验收及奖罚制度、分项工程质量交接捡制度、挂牌制等制度。

二是创优意识增强。

工程从一开始就制定整体创优目标和计划,有的环节和部位还针对工程特点制定和采取特殊工艺措施。

三是在施工过程中抓住关键要素,抓住关键过程,抓住对质量影响较大的管理要素。

如土建分包、和材料采购等,坚持考察制度、招投标制度和质量风险抵押制度.有效地保证了工程质量;对工程施工中的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

认真制定了作业指导书,施工中认真加以执行,较好地控制了质量通病的发生。

具体抓了以下几个环节:

1、增强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

对操作技术要求高、难度大的工序施工过程等,严格从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技术能力的考察着手,采取适当手段,如加强技术交底、多提醒操作要点、加密加密监督次数。

2、加强技术复核。

在施工过程中,对重要的或关系整个工程的技术工作,质检员加强复核,避免发生重大的差错,影响工程质量和正常使用。

除按质量标准的规定复核、检查外,还要在分项工程正式施工前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如今年新建的镇四增站、南梁集油站、白二联、白七增站对标高、验线、模板、钢筋、混凝土和砂浆、屋面等工序,严格检查复核,保证了工程质量整体的提高。

3、完善质量记录,作好资料整理。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为了证明一些工程部位的质量状况和各项质量保证措施的有效运行,公司定期不定期抽查有关质量记录。

这些质量记录是工程技术资料的核心。

因此,如今年新建的白二联、白七增站等工程对管道对接、设备安装、标高、验线、模板、钢筋、混凝土和砂浆、屋面、陕北40公里注水管线等工程,项目部从开工就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了质量保证资料和收集和整理工作,明确各阶段做的质量检查记录和检验测试的项目和内容,并有专人现场负责管理,跟踪检查监督,以便全面说明工程项目的质量状况,使用户通过质量保证资料,对工程的质量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4、为了推动质量管理网络化、规范化、科学化。

在过程管理中,从预防管理向实施过程管理转变,从事后检查向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