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事业单位526联考综合应用能力真题C类文档格式.docx
《贵州事业单位526联考综合应用能力真题C类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事业单位526联考综合应用能力真题C类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特强沙尘暴:
狂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50米的天气现象。
沙尘暴的发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包含大气、土壤和陆面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
沙尘暴的研究也是一个多学科相互交叉的复杂问题。
由于不同的学者所处的观察角度不同,研究的出发点和方法不同,分析中所用的样本资料及其覆盖面和代表性不同,得出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从而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学术争论。
比如近50年中国沙尘暴的变化趋势是在增多还是减少?
有人认为是以增多为主,也有人认为是以减少为主,还有人认为虽然沙尘暴总数在减少,但强沙尘暴在不断增多。
比如在导致沙尘暴形成的因素方面:
有学者认为,过去及未来几十年内,北半球中纬度内陆地区降水量变化不大,但温度显著升高,地表蒸发加大,土壤变干,荒漠化土地面积逐年扩展,沙尘暴的地表沙尘物质条件越来越丰富,使得沙尘暴增多、增强;
而另一些学者认为,气候的自然冷暖变化取决于大气环流的调整变化,区域性气候变暖,意味着冷空气活动偏弱,大风天气偏少;
沙尘暴的动力条件减弱,使得沙尘暴减少、偏弱。
又比如沙尘的来源,有人认为沙漠和天然戈壁是沙尘的来源,挡住了沙漠和戈壁,就挡住了沙尘暴;
但也有学者指出沙尘来源不是天然戈壁,而是干早农田和退化牧场,当具备一定的气象条件时,干早农田和退化牧场很可能产生扬沙或沙尘暴。
可以说,沙尘暴是特定的荒漠化环境和气象条件相结合的产物。
目前我国北方有四大沙源地:
新疆塔里木盆地边缘,甘肃河西走廊和内蒙古阿拉善地区,陕、蒙、晋、宁西北长城沿线的沙地、沙荒地旱作农业区,以及内蒙古中东部的沙地。
而我国81%的沙尘天气发生在3月至5月,究其原因,在于我国春季北方地区多风,在质地轻粗、植被稀疏的干早地表,当风速超过起沙风速时,便容易引发沙尘暴。
沙尘暴的主要危害方式是:
强风、沙埋、土壤风蚀和大气污染。
沙尘暴给群众生活带来种种不便的同时,也给经济社会造成巨大损失。
那么,沙尘暴就真的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吗?
沙尘暴对沙尘的输送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些地区的土壤不足,如撒哈拉沙漠每年因沙尘暴向亚马逊盆地东北部输入的沙尘量有约1300万t,相当于该地区每年每公顷增加了190kg的土壤。
我国黄土高原的形成,沙尘暴功不可没。
此外,沙尘暴刮走一些地方土壤中肥沃的浮土,也给降落地增加了土壤中的养分。
科学家对夏威夷大气微粒的化验结果显示,这些土壤来自中国西北地区干旱苍凉的荒原,即造就夏威夷最初土壤的养料源自遥远的欧亚大陆。
科学家认为:
如果没有沙尘暴,夏威夷只是一些兀立在海里的巨型岩石,没有土壤,没有花草,充其且只会成为海鸟的栖息地。
科学家还发现,地球上最大的绿肺—亚马孙河流域的雨林也得益于沙尘暴。
其更要的养分来源之一也是空中的沙尘,沙尘气溶胶含有铁离子等有助于植物生长的成分。
酸雨是伴随工业发展产生的一个环境问题。
在我国,工业排放的S0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物质。
南北方S02排放程度大致相当。
但为什么酸雨主要出现在长江以南,北方只有零星分布呢?
学术界对这一现象早有解释:
北方多风沙,来自沙漠的沙粒偏碱性,北方土壤、飘尘也偏碱性,这些含钙的硅酸盐和碳酸盐都会中和大气中的一些酸性物质。
科学家甚至已经算出沙尘县对酸雨的影晌,即沙尘及土壤粒子的中和作用使中国北方降水的PH值增加0.18-2.15,韩国增加0.15-0.18,B本增加0.12-0.15。
美国化学家约翰·
马丁发现,太平洋近赤道的区域、太平洋东北区和南大洋中铁的浓度太低,以致这些区域的浮游植物生长受到严重抑制。
他发现,铁抵达海洋表面的途径是通过风吹起的沙尘输送的,因为沙尘中含有丰富的铁,增加了浮游植物的生长能力,使其从大气中吸取了更多的C02,降低了C02的浓度。
海洋浮游植物吸取C02的作用不亚于陆地值物。
科学界指出,每年大气中约有1000亿吨的C02被吸收了,其中陆生植物吸收大约520亿t.而到
下的被浮游植物吸收了。
而且,与陆生植物相比,海洋浮游植物的繁殖速度更快,发展空间更大。
事实上,沙尘暴自古就有,有史书将这种天气记载为“雨土复地,亦如雾”。
我国出土的汉简上便有关于沙尘暴的记载,据《汉书·
成帝纪》记载,汉成帝建始元年(公元前32年)“夏四月,黄雾四塞”。
所谓“黄雾四塞”,现在看来正是指强风夹带大量沙尘导致能见度极低的沙尘暴。
而沙尘天气导致的环境压力,也成为塞外战乱和北方游牧民族内迁频率增大的重要原因,进而带来我国历史上的几次民族大融台。
在长期受干早气候控制、荒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人们治理沙尘暴能够达到的目标只能是最大程度地降低它给人们带来的影响和损失。
只有我们以理性的眼光来看待沙尘暴,才能趋其利、避其害,从而保护和建设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相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辨析题:
对下面的句子作出正误判断,并进行简单解析,不超过75字。
北方沙尘中的钙元素和铁元紊中和了大气中的酸性物质,这是导致我国北方地区酸雨分布较少的原因。
(5分)
解析:
错误。
由第12段可知,含钙的硅酸盐、碳酸盐会中和酸性物质,即钙元素能中和酸性物质,进而减少酸雨,句子中的“铁元素”无中生有,故该句错误。
2.(单选)根据我国《沙尘暴天气等级》,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混浊,当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时,被称为:
(2分)
A.扬沙
B.沙尘暴
C.强沙尘暴
D.特强沙尘暴
答案解析:
B
由第3段可知,我国依据沙尘天气的水平能见度划分了沙尘天气的等级,其中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被划分为沙尘暴这一等级。
3.(单选)下列不属于沙尘暴带来的积极作用的是:
A.A.造就了夏威夷的美景
B.B.培育了亚马孙的雨林
C.C.堆积形成了黄土高原
D.D.沙化地区的土壤输送给了降落地
正确答案D
A项,由“如果没有沙尘暴,夏威夷只是一些兀立在海底的巨型岩石,没有土壤,没有花草”可知,沙尘暴对夏威夷美景有积极作用,符合文意。
B项,由“亚马孙河流域的雨林也得益于沙尘暴”可知,沙尘暴对亚马孙河流域的雨林有积极作用,符合文意。
C项,由“我国黄土高原的形成,沙尘暴功不可没”可知,沙尘暴堆积形成了黄土高原,符合文意。
D项,由“撒哈拉沙漠每年因沙尘暴向亚马逊盆地东北部输入的沙尘量有约1300万t”、“沙尘暴刮走一些地方土壤中肥沃的浮土,也给降落地增加了土壤中的养分”可知,沙尘暴将沙化地区的土壤输送给了降落地,对于沙化地区并无积极作用,不符合文意。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4.(多选)根据文章,沙尘暴的主要成因有:
(4分)
A.强劲持久的风力
B.地表松散干燥的沙尘
C.区域性气候变暖
D.荒漠化土地面积改变
正确答案AB
由第1段“作为沙尘天气的一种,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两者兼有的总称,是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形成的”可知,A项“强劲持久的风力”是沙尘暴的成因之一,当选。
由第8段“我国81%的沙尘天气发生在3月至5月,究其原因,在于我国春季北方区多风,在质地轻粗、植被稀疏的干旱地表,当风速超过起沙风速时,便容易引发沙尘暴”可知,B项“地表松散干燥的沙尘”是沙尘暴的成因之一,当选。
由第6段可知,C项“区域性气候变暖”和D项“荒漠化土地面积改变”是不同学者的观点,目前尚未达成共识,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AB。
5.(多选)我国监测沙尘暴天气时采用的指标包括:
A.PM10
B.PM40
C.浅层土壤湿度
D.大气降尘
正确答案ABCD
阅读文献第2段,可以得出本题答案。
A项,可对应“大气飘尘(PM10)在有较大强度和较大影响范围沙尘暴发生期间,可以近似地表征空气动力学等效直径≤10m的沙尘气溶胶粒子,也可作为另一个补充指标”,正确。
B项,由“我国在监测沙尘暴天气时,选择接近的物理量PM40(空气动力学等效直径≤40m的气溶胶粒子)作为沙尘暴天气的重要指标”可知,正确。
C项,可对应“在沙尘暴潜在源地、自然状况下测得的浅层土壤湿度对沙尘暴数值预报准确性的提高也有较大影响,也被列为一个沙尘暴天气监测指标”,正确。
D项,由“大气降尘可以反映一个较长时间段沙尘暴颗粒的总体特征,而目采集的沙尘暴样品能够对其理化特征进行后续分析、评估其影响等,也是一种沙尘暴天气检测指标”可知,正确。
故本题答案为ABCD。
6.(多选)下列古诗描写或记录了沙尘天气的有:
A.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B.眼见风来沙旋移,经年不省草生时。
莫言塞北无春时,总有春来何处知。
C.杨柳招人不待媒,蜻蜓近马忽相猜。
如何得与凉风约,不共沙尘一并来。
D.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
化尽素衣冬未老,石烟多似洛阳尘。
正确答案ABC
A项,“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意为在燕山大漠,明月如银沟,在月光照耀下,沙尘像雪片纷纷扬扬。
该句与沙尘天气有关,当选。
B项,“眼见风来沙旋移,经年不省草生时。
莫言塞北无春时,总有春来何处知”意为沙漠里沙尘移动,终年见不到草生的时节,不能说塞北没有春天,但由于只见风沙,不见青草,纵然春天到来,风沙依旧,又从哪里看到春天呢?
C项,“杨柳招人不待媒,蜻蜓近马忽相猜。
如何得与凉风约,不共沙尘一并来”意为秋风阵阵,杨柳依依,蜻蜓飞来飞去,刚飞近马的身边,又俱伯马的大尾巴,于是很快又飞离而去。
突然刮起了沙尘暴,吹得人睁不开眼睛,要是能跟大自然“预约”一下,叫沙尘别跟凉风一块儿来,那该多好啊。
D项,“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弯庐学塞人。
化尽素衣冬未老,石烟多似洛阳尘”意为七郎山与八郎山上瑞雪票飘飘,撑起毡帐学边塞人过游牧的生活,衣裳全变黑了,可是冬天还没有过去,石油烟比洛阳车马扬起的烟尘还容易熏黑行人的衣裳。
描写的是石油烟尘,与沙尘无关,排除。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C。
7.(多选)根据文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近年中国沙尘暴爆发总数在减少,但沙尘暴强度增加
B.海洋浮游植物比陆生植物对减少温室气体的作用更大
C.中国的沙尘暴天气极大地缓解了韩国、日本的酸雨
D.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内迁与沙尘天气带来的环境压力有关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将选项信息与文献比对即可。
A项,由文献第5段的“有人认为是以增多为主,也有人认为是以减少为主,还有人认为虽然沙尘暴总数在减少,但强沙尘暴在不断增多”可知,学界对沙尘暴的增多减少以及强度存在争议,所以A项错误。
B项,由文献第12段“海洋浮游植物吸取C02的作用不亚于陆地植物”可知,海洋浮游植物与陆生植物对减少温室气体的作用差不多,所以B项表述有误。
C项,由文献第11段的“科学家甚至已经测算出沙尘暴对酸雨的影响,即沙尘及土壤粒子的中和作用使中国北方降水的PH值增加0.18一2.15,韩国增加0.15一0.18,日本增加0.12一0.15”可知,中国的沙尘暴天气极大地缓解了韩国、日本的酸雨。
符合文意。
D项,由文献第13段的“沙尘天气导致的环境压力,也成为塞外战乱和北方游牧民族内迁频率增大的重要原因”可知,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内迁与沙尘天气带来的环境压力有关,符合文意。
本题为选非题,故答案为AB。
8.请给本文写一篇内容摘要。
要求:
全面、准确,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
(25分)
沙尘天气是风将尘土、沙粒卷入空中,使空气浑浊的现象。
沙尘暴是沙尘天气的一种,是强风把沙尘卷入空气形成的。
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其研究也是多学科交叉的。
目前,学术争论聚焦于沙尘暴的变化趋势、形成因素及来源。
我国以PM10、大气降尘、沙尘暴样品、浅层土壤湿度为指标,将沙尘天气划分五个等级:
浮尘、扬沙、沙尘暴、强沙尘暴、特强沙尘暴。
我国有四大沙源地,沙尘天气发生在3月至5月。
沙尘暴带来生活不便与经济损失,但是,它弥补了土壤不足、抑制酸雨形成、促进海洋浮游植物繁殖、带来民族融合。
因此,要理性看待沙尘暴、趋利避害,保护地球。
科技实务题
1.请根据给定材料,按照每道题的要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
以下为我国省际人口(不含重庆市和港、澳、台地区)迁出率、迁入率的分布图。
其中,图1为1995一2000年我国省际人口迁出率、迁入率分布图,图2为2005一2010年我国省际人口迁出率、迁入率分布图。
图中每一个黑点代表一个省级行政区。
图一
图二
问题:
根据图1和图2,说明江西省的人口迁移特点及人口,迁移变化情况。
简明扼要,不超过75字。
(10分)
1.江西省迁出率为6%-8%,高于平均迁出率;
迁入率不超过1%,低于平均迁入率。
且本省迁出率高于迁入率。
2.从1995-2000年到2005-2010年,迁出率和迁入率都有所增加。
2.根据图1和图2,比较北京市和上海市的人口迁移特点和变化情况。
全面、准确,概括、不超过250字。
(15分)
1.北京市:
(1)北京市迁出率为2%左右,低于平均迁出率;
迁入率为15%-25%,高于平均迁入率。
(2)从1995-2000年到2005-2010年,北京市迁出率略有提高,迁入率大幅提高。
2.上海市:
(1)上海市迁出率为1%-2%,低于平均迁出率;
(2)从1995-2000年到2005-2010年,上海市迁出率略有提高,迁入率大幅提高。
3.比较:
(1)北京市的迁出率略高于上海市,迁入率相近。
(2)从1995-2000年到2005-2010年,北京市、上海市的迁出率提高幅度相近,上海市的迁入率略高于北京市。
3.根据图1和图2,分析归纳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的四个主要趋势。
恰当提炼,分条作答,每条不超过50字。
1.平均迁移呈扩大趋势。
平均迁出率从2%左右提高到4%左右,平均迁入率从3%左右提高到5%左右,。
2.人口向东部地区流入。
中西部迁入率变化小,均为1%-2%;
东部地区迁入率提高,最高值从15%左右提高到20%-25%。
3.人口从中西部迁出。
中西部迁出率提高,最高值从6%左右提高到8%一10%,;
东部地区迁出率变化小,均为2%左右。
4.迁出率大于迁入率的省市数量和迁出率小于迁入率的省市数量,在两个时间段基本相同。
材料作文题
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答。
1.一群蚂蚁围着一块相对于它们是“巨型”的食物,朝着家的方向移动,后方的蚂蚁向上“抬”,前方的蚂蚁向前“拉”。
研究人员分析发现,搬食物的蚂蚁越多,回家的速度也就越快。
整个蚂蚁团队就这样将“巨型”食物搬回了家。
2.我国载人航天工程1992年立项,2003年神州五号成功升入太空。
这项浩大工程由,00多个科研机构、3000多个工厂、数以万计的人员协同完成。
美国的载人登月工程“阿波罗计划”在高峰时期,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参加,从设计、生产、试验到成功地登上月球,整个工程的顺利完成是与超过30万名科学家的通力协作分不开的。
3.1999年,美国宇航局发射升空的火星气候探测者号(MarsClimateOrbiter),自身飞行系统软件使用公制单位计算推进器动力,而地面控制团队却用英制单位发送导航指令,结果导致卫星在进入火星轨道的过程中失去联络,任务失败,造成了3亿多美元的损失。
4.墨子号量子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跻身国际一流的量子信息研究行列。
量子卫星是中科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首批科学实验卫星之一,由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总负责,每一个细分领域都有专业的团队来完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负责科学目标的提出和科学应用系统的研制,中科院上海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负责研制卫星系统,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联合中科大研制有效载荷分系统,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牵头负责地面支撑系统研制、建设和运行。
现代社会中,行业分工趋于精细,专业人做专业事已成为现代人的共识。
以往单打独斗的工作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协同作战比以往更重要。
根据给定材料,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论证充分,语言流畅。
字数800~1000字。
(50分)
团队合作的力量
所谓团队,是由不同人员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它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
正所谓“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
”这种共同协作所集聚进发的力量,推动了社会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
这种协作,需要彼此信赖,沟通协调,统一标准,更需要统筹规划,合理分工,激发团队的工作动力,为工作注入无穷无尽的能量。
团队合作能凝聚智慧,促进各类事业的持续发展。
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就深深印证了这个道理。
航天事业在世界各国都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但我国却能后起直追,一跃变成世界航天大国。
这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重视团队合作,将不同专业、部门的人才汇聚在一起。
这种汇聚,能够让彼此互相取长补短,进而能够发挥出每个人、每个团队的力量。
航天事业的成功发展也深深印证了一句古话“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团结合作方能凝聚智慧,推动事业发展。
当然,在团队合作中,不仅要做到人的“合”,更要重视人的“分”,注重统筹规划,合理分工,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伴随社会进程的加快,以往单打独斗的工作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协同作战便突显的尤为重要,然而,怎样合作才能真正发挥出团队应有的作用,收获成功呢?
墨子号量子卫星的发射成功便成了最好的答案。
将每个细分领域都分工给专业团队,明确每个团队的职责所在,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在有效的时间里实现了个人专业价值的最大化利用,克服重重困难,甚至创造奇迹。
毋庸讳言,注重人的“分”,方是团队合作的题中之义。
在专业分工之后,必然会面对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影响团队合作。
所以,在分工之后,要重视协调沟通,统一标准,制定合理的工作制度,让专业分工在有序的“轨道”内行驶。
美国宇航局发射升空的火星气候探测号的任务失败,看似是因为系统自身与地面控制的度量单位的不统一所造成,但实际上是因为背后缺少有效的协调沟通,在任务制定时缺少统一的执行标准。
一叶知秋,专业分工之后,更需要一种“合”。
这个“合”,不仅在于形式上人的“聚集”,更在于背后拥有合理的工作职能,能让不同团队按照统一标准、规定路线,实现不同工作的有效对接,让团队合作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小溪只能泛起破碎的浪花,百川纳海才能激发惊涛骇浪,个人与团队关系就如小溪与大海。
每个人都要将自已融入集体,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作用,不畏艰险,相互帮助、共同合作,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