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核心知识及练习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89087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26.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核心知识及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核心知识及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核心知识及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核心知识及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核心知识及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核心知识及练习题.docx

《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核心知识及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核心知识及练习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核心知识及练习题.docx

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核心知识及练习题

 

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核心知识及练习题

 

一、透镜

 

主光轴:

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

(O)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

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

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叫焦点。

1.概念焦距(f):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物距(u):

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像距(v):

像到透镜的距离

2.三条特殊光线:

FF

 

F

 

3.对比:

名称

又名

眼镜

实物形状

光学符号

性质

凸透镜

会聚透镜

老化镜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

发散透镜

近视镜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实验:

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

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

像的性质

像距

应用

倒、正

放、缩

虚、实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

照相机

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幻灯机

u

正立

放大

虚象

|v|>u

放大镜

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1)u=f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2)u=2f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3)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4)成实像时:

物距减小

(增大)

像距增大

(减小)

像变大

(变小)

 

(5)成虚像时:

 

4.应用:

物距减小

(增大)

像距减小

(增大)

像变小

(变大)

 

巩固练习

一、填空

1.有以下五种光学镜子:

A.平面镜、B.凸面镜、C.凹面镜、D.凸透镜、E凹透镜,其中对光线发生反射的有ABC,对光线发生折射的有DE,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有BE,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有CD。

2.如图所示,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眼睛在A点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前者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填“实”或“虚”);后者是由于鱼缸的(右)侧部分(填“左”或“右”)等效为凸透镜而形成的(虚)像(填“实”或“虚”)。

 

3.数码相机已在我们的生活中普及,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若照

相机镜头的焦距为50mm,当被拍照的人到镜头的距离大于100mm时,会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4.由于长时间过度使用手机,导致青少年未老先衰,新型疾病“手机老花眼”患者剧增,患者主要表现为观察近处物体不清晰,这种疾病的形成原理与下面(甲)(选填“甲”或“乙”)图相符,应配戴(凸)(选填“凹”或“凸”)透镜予以矫正。

 

5.当小玲同学在观察阳光通过甲、乙两个眼镜片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时,发现两个眼镜片形成的光斑情况不同。

阳光通过甲形成光斑中间较四周亮,而阳光通过眼镜乙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暗。

由此可以判断甲是(凸)透镜,乙是(凹)透镜。

6.某同学有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他用该透镜制作了一个模型照相机照相,则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该(大于)20cm(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利用该透镜(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矫正近视眼。

7.小明同学在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他先用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凸透

镜的另一侧放一张白纸,当白纸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10cm时,白纸上的光斑最小、最亮,则小明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然后他将凸透镜调到距烛

 

焰25cm的地方,则他观察到的像应是看到的是(倒)(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实)像。

(选填“实”或“虚”)。

8.在玻璃板下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体,把一滴水滴在小物体正上方的玻璃板上,水滴就是一个放大镜,如果还看不清小物体,再拿一个凸透镜位于水滴正上方,调节镜与水滴间的距离,就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小物体。

此时看到的是小物体的(正立)的(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选填“放大”或“缩小”),

(虚)像(选填“实”或“虚”)。

这个组合与(显微镜)(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的原理相同。

9.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凸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选填“正立”或“倒立”)。

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

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所示。

根据该光路图,这个人可配戴(凸)透镜的眼镜加以矫正,它的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前)(选填“前”或“后”)移。

 

10.小明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去观察地图,地图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应该

(小于)10cm(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当摄影师给全班同学照完集体像后,又接着给一位同学照半身像时,就应该(减小)(填“增大”或“减小”)照相机镜头与这个同学的距离。

11.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v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u表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用该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被

 

观察的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0.05)m以内;把物体从距凸透镜5cm处移动到距

凸透镜2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变小)(选填“变大”、“变小”“先变小再变大”、“先变大再变小”).

12.在森林中旅游时,导游会提醒你,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

这是由于下雨时瓶内灌了雨水后,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太阳出来后,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可能会引起森林火灾。

13.在练习调节教学投影仪(如右图)的实践活动中,小明通过调节,使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画面。

这时,教室后排同学要求他将屏幕上的画面再调得大一些,为此,小明的操作应当是:

适当(增大)(填“增大”或“减小”)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并将凸透镜适当向(下)(填“上”或“下”)移动。

14.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点燃的蜡烛与凸透镜固定不动。

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遵从这一成像原理的是(照相机)(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15.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再将焦距为30cm的凸透镜甲放置在蜡

烛和屏之间适当位置,在屏上得到清晰的缩小实像;在透镜甲位置上换上焦距为

20cm的凸透镜乙,不改变蜡烛位置,将光屏(靠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适当距离,就可以再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缩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实像。

二.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凸透镜是很厚的透镜,凹透镜是很薄的透镜B.李大爷戴的老花镜对光有会聚作用C.小明戴的近视眼镜的镜片中央比边缘厚D.凸透镜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焦距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A.凡是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物.像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B.凡是凸透镜所成的虚像和物都在凸透镜的同侧C.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D.凸透镜所成的虚像可能是放大的.也可能是是缩小的

3.关于凸透镜成像及其应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A.景物在照相机内所成的像是实像B.通过放大镜看到的是物体放大的实像

 

C.凸透镜成实像时,像不一定比物体大

D.凸透镜成实像时,像和物体的大小可能相等

4.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A)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5.某同学在学习“眼球折光系统”一节时,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如图,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里放有一种透明液体表示玻璃体,则图示表示的眼球模型和应采取的矫正措施分别是(B)A.远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B.近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C.近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D.远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

6.要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主光轴上的(B)

A.焦点以内B.焦点上

C.焦点以外,两倍焦距以内D.2倍焦距以外

7.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

小明又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A)

A.倒立放大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等大的实像

 

8.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B.实像一定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一定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实像能用光屏接收到,而虚像不能D.平面镜成虚像,凸透镜成实像

9.如果我们将眼球里的晶状体比做凸透镜,那么眼的调节就是改变(C)

A.晶状体与观察物体间的距离B.晶状体与视网膜间的距离C.晶状体的焦距D.观察物视网膜间的距离

10.两束光线通过凸透镜后(D)A.一定相交于一点B.一定会聚于焦点C.一定发散D.无法确定

11.把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正对太阳放置,则温度最高的点是(B)

A.和太阳同侧距凸透镜光心前10cmB.和太阳异侧距凸透镜光心后10cmC.和太阳同侧距凸透镜光心前5cmD.和太阳异侧距凸透镜光心后5cm

12.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D.近视眼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3.如图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

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处,则(D)

 

1020

3040

50607080(cm)

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大的像

B.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C.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14.某兴趣小组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记录并绘制了物距、像距之间关系图象如图则凸透镜焦距为:

(D)

A60cmB40cmC20cmD10cm

 

v

60

40

20

02040

60u

 

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点燃的蜡烛、。

凸透镜及光屏处于图所

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图中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

C.透镜不动,蜡烛向左移动,光屏向右移动,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D.透镜不动,将蜡烛与光屏互换位置,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

 

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等大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将蜡烛移动到2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C.将蜡烛移动到35cm刻度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应向右移动光屏D.将蜡烛移动到45cm刻度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应向右移动光屏

17.近年来流行一种“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

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神器”可以(D)

 

A.增大像距B.增大像的大小

C.缩短景物到镜头距离D.增大取景范围

18.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缩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烧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光屏上能看到(A)A.倒立、放大的像B.倒立、缩小的像

 

C.正立、放大的像D.正立、缩小的像

19.小露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出现了如图ZX2-1所示的情形,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C)

 

A.3cmB.6cmC.9cmD.20cm

20.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B.此时凸透镜成的是虚像C.此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D.此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

21.小林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ZX2-3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在图中画出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光屏上形成的是烛焰倒立.等大的实像

B.图中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完全相同

C.将蜡烛移到光具座10cm刻度线处,保持凸透镜和光屏不动,光屏上仍可成清

 

晰的烛焰像

D.将蜡烛移到光具座40cm刻度线处,保持凸透镜不动,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得不到清晰的烛焰像

22.小明在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后,为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移动蜡烛,先让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像未在光屏上画出),如图ZX2-4所示。

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不同类型的眼镜片,下列关于本次实验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C)

第22题图第23题图A.放置眼镜片之前,蜡烛在图示位置,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放置眼镜片之前,蜡烛在图示位置,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虚像C.将远视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靠近透镜,又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D.将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靠近透镜,又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23.如图是爱动脑筋的小明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两倍焦距B.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正立、放大的虚像C.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可以制作老花镜镜片D.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增大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

 

2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在

凸透镜后20cm的光屏上出现一个等大倒立的像。

如果将蜡烛移动到凸透镜前

25cm处,则(D)

A.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找不到像

19.在用一凸透镜研究其成像的规律时,某同学得到的部分实验信息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信息判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实验次序

1

2

3

4

5

物距u/cm

50

40

30

25

20

像距v/cm

22

24

30

38

60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

B.当u=25cm时,凸透镜成放大的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C.当v=24cm时,凸透镜成缩小的像,照相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D.若把物体从距凸透镜22cm处向距凸透镜32cm处滑动,像会逐渐变小

25.如图所示,若想在位于凸透镜右边的光屏上(图中光屏未画出)得到一个烛焰清晰放大的像,那么点燃的蜡烛应置于图中的(C)

 

第25题图第28题图

 

A.a点B.b点C.c点D.d点

26.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40cm处沿主光轴移到

2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A.像变大,像距变大B.像变小,像距变小C.像变大,像距变小D.像变小,像距变大

27.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来观察邮票细节,放大镜与邮票的距离应(C)

A.大于20cmB.等于10cm

C.小于10cmD.在10cm与20cm之间

23.如图所示,使用手机摄像头扫描維码时,成缩小的实像。

下列仪器成像特点与共相同的是(B)

A.放大镜B.照相机C.投影仪D.显微镜

28.下列对光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D)A.近视眼镜的镜片采用凹透镜是因为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B.眼睛能看见物体是因为眼睛发出的光到达了该物体C.兴隆湖中出现科学城建筑的倒影是因为光从空气进入了水D.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因为水珠对不同颜色的光折射程度不同

29.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A.岸边的人在水中所成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物体离平面镜越近像越大C.使用投影仪可以在屏幕上形成正立放大的实像,光在屏幕上发生了漫反射D.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用来矫正近视眼

30.关于凸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凸透镜成的像都是实像

B.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C.投影仪中的投影片放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D.远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31.下列关于凸透镜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D)A.近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来矫正B.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C.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应使二维码位于手机镜头一倍焦距之内

D.要使投影仪成像变大,应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使镜头靠近投影片

32.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

导致视力下降。

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A)

 

33.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当物体距凸透镜10cm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当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距凸透镜3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当物体从距凸透镜20cm处远离凸透镜时,在凸透镜另一侧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34.某照相机镜头焦距为10cm,小刚用它来给自己的物理小制作参展作品照相,当照相机正对作品从50cm处向12cm处移动的过程中(A)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大,像距变小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三、作图题

1.根据图中凹透镜的折射光线,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

2.如图所示,FF′是凸透镜的焦点,PP′是2倍焦距处,请画出光线PA经过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

第1题图第2题图

3.根据光的传播路径,在图中的虚线框内,填入符合要求的透镜.

4将图中的光路图补充完整。

5.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

6完成图中经过凸透镜后的两条光线

 

 

第4题图第5题图第6题图

7.如图所示,完成凸透镜的光路图。

8.在图中的实线框内填上一个合适的透镜。

第7题图第8题图

 

答案:

1.如答图所示

 

第1题答图

2.如答图所示

 

第2题答图

3.如答图所示

 

第3题答图

 

4.

5.

6.

 

7.

8.

 

四、实验探究题

1.桌上有凸透镜和凹透镜各一个,用下列指定的方法把它们判断出来.要求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

方法一:

从透镜的结构特点来判断方法二:

从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来判断方法三:

从透镜成像的规律来判断

答案:

1.方法一:

用手摸一下,两边厚中间薄的是凹透镜,两边薄中间厚是凸透镜。

方法二:

把透镜正对太阳光,如果在透镜后出现出现小、亮的光斑,则该透镜是凸透镜。

方法三:

将透镜靠近报纸上的文字,若文字被放大了,则该透镜是凸透镜。

 

2.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按规范进

行实验,当在如图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如图所示位置的成像情况与(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的原理相同。

若将蜡烛向右移动5cm,此时像的大小与原来的像相比是

 

的。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在光具座45cm处放置一个凹透镜(图中未画出),这时需要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选填“近视”

或“远视”)眼矫正原理与这个相同。

答案2.

(1)照相机变大

(2)右近视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静将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在不透明的纸板上代替蜡烛作光源,如图甲所示。

(1)为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小静用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确定了焦点的位置,从而测量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请你完成测量焦距的光路图。

 

(2)在实验时,她将光源、凸透镜、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如图乙所示。

了使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请你帮她写出一条检验三者的中心是否在同一高度的方法:

()。

(3)固定凸透镜的位置后,她将光源移动到距离凸透镜30cm的位置,并移动光屏,看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倒立的像,则可在光屏上成的是()(选填“虚”或“实”)像。

(4)随后她将光源移动到距离凸透镜10cm的位置,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像。

小静由此得出“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时,凸透镜不能成像”的结论。

你认为通过这一过程得到的结论是否可信?

理由是。

答案3.

(1)如图所示

(2)像成在光屏的中心(3)实(4)可信,理由:

从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变

 

成平行光

4.小张同学在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以后,又继续“研究像高与哪些因素有关”。

于是他在实验室选用焦距为5厘米、10厘米、15厘米的凸透镜,高度为4厘米、

6厘米、8厘米的发光物体及相应的实验器材进行正确实验,将收集到有关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表一f=10厘米物高8厘米

实验序号

物距u(厘米)

像距v(厘米)

像高(厘米)

1

50

12.5

2

2

30

15

4

3

18

22.5

10

4

16

26.7

13.3

5

15

30

16

 

表二f=10厘米物高6厘米

实验序号

物距u(厘米)

像距v(厘米)

像高(厘米)

6

30

15.0

3.0

7

25

16.7

4.0

8

18

22.5

7.5

9

15

30.0

12.0

10

6

 

①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物距u与像高的变化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体在同一凸透镜中成实像时,()。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中的物距、物高和像高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物体在同一凸透镜中成实像时,物距相同,物体越高,像就越高。

小张在表二中尚有部分数据没有填写,若有可能请你帮他填写完整;若不能,请写出不能填写的理由。

为了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小张认为还需进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