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之中考半命题作文大全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886776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作文之中考半命题作文大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考作文之中考半命题作文大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考作文之中考半命题作文大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考作文之中考半命题作文大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考作文之中考半命题作文大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作文之中考半命题作文大全Word文件下载.docx

《中考作文之中考半命题作文大全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作文之中考半命题作文大全Word文件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作文之中考半命题作文大全Word文件下载.docx

首先,要仔细审题,看清题目要求。

要细心研究题目中的“另一半”,先弄懂题中提供的词语意思,再确定横线上可填哪些词语。

如果题中要求“只能从提供的词语中选择一个”来完成题目,那么就只能从备选词语中选择一个填在横线上;

如果题中既给出了一些供选择的词语,又在后面打上省略号或出现“等等”字样,则暗示你既可选用题中提供的词语,也可用自己想写的词语来完成作文题目,但在选择词语时,必须考虑题目中提供的上下文语境,不能随心所欲,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如:

《生活需要___________》,此题要求:

“横线上可填上适当的词语,如互助、欢乐?

?

”。

这就意味着在补题时,可以超出题中提示的词语范围,可写生活需要爱心、勤奋、亲情等,而题目中“追梦的艰辛,成功的?

”告诉我们横线上的词语一定要是针对“艰辛,喜悦、成功?

”的“治病良方”,比如“甜蜜的微笑,温馨的话语”之类。

但如果它的题目是这样要求的:

“在‘互助’、‘欢乐’、‘掌声’、‘阳光’这些词语中选取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我们就不能超出其给定的范围,而只能在这几个词中选择了。

其次,在构思之前,要根据题目的表述选取与题目相称的文体。

中考文题对文体要求的表述主要有二种形式。

一是明确规定只能写一种文体;

二是明确规定可以写多种文体。

而很多半命题作文,题目本身就带有文体倾向,如果把握不准确就容易写偏。

《第一次_____________》应该是叙事性的记叙文,《______________之行》应该是写景记游的记叙文,《我的

____________》(父亲、母亲、老师等)应该是写人的记叙文。

有时,题目比较宽泛,不带有明确的文体倾向或文体限定,这就让我们拥有了更多的自由空间,可以根据自已的特长来写。

第三,在构思时要既要珍惜“第一感觉”,也要小心落入思维定式。

“第一感觉”是看到题目后最先跳入脑海的词汇、记忆、形象、想法、观点等,这常常是你感触最多体验最深也是最熟悉的素材,如果好好整理组织写成文章,往往能取到真实可感、打动读者的效果。

但另一方面,看到题目后的“第一感觉”,有时也会和别人相同,你想到的也是别人容易想到的。

《第一次______________》,很多同学首先会想到第一次上学、第一次做饭、第一次被表扬、第一次离开家等等,如果大家都这么想,落入一种惯性的思维定式,那么文章就很难见出新意了。

这样的文章读者看多了也会产生“审美疲劳”。

所以,有时我们也要站在更高的层次,审视自己的“第一感觉”,看看它是否会和别人雷同,是不是可以跳出来换个角度再想一想。

所以就要独具慧眼,材料要新,选材者需有一双慧眼,主旨要健康、新颖、深刻。

(二)半命题作文的补题类型

半命题作文的补题,要而言之,有两种类型:

或命题中不作提示,由考生自由拟题,如2005年济南卷文题一“拥抱____”;

或命题中列出几个词语,提供考生参考,如2004年河南卷文题一“我找回了____(自尊、自信、友谊、母爱等)”;

总的来说,主要包括如下六种类型:

(1)补前半部分。

如“____之乐”(2005年舟山卷文题二)、“____,触动了我的心灵”(2004年南昌题)、“____让我陶醉”(2004年盐城题)、“____需要我”(2004年北京题)、“____(懂得、学会)感谢”(2004年随州卷文题一)。

(2)补后半部分。

如“十六岁,我多了一份____”(2005年温州题)、“家庭的____”(2005年重庆非课改区卷文题一)、“想起了____”(2005年金华卷文题二)、“精彩____”(2005年无锡题)、“学会____”(2005年兰州卷文题二)、“分享____”(2005年烟台题)。

(3)补中间部分。

如“我与____(小草、春天、智者、母亲等)的对话”(2004年河南卷文题一)、“生活因____(音乐、读书、挫折、爱等)更精彩”(2003年湛江卷文题一)、“当____的时候”(2003年临沂卷文题一)、“发生在____的纠纷”(2001年广州题)、“我与____交朋友”(2000年北京宣武区题)。

(4)补前后两部分。

如“____夸我____”(2004年宁德题)。

(5)补前、中或中、后部分。

如“我想让____(自己、家庭、江河等)更____(成熟、和睦、洁净等)”(2000年北京海淀区题)。

(6)补正、副标题。

如“请以‘——读xxx有感’为副标题,自拟题目,就自己读过的课外名著(或文章)谈一点体会和感想”(2003年无锡题)。

(三)、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方法

补题是半命题作文至关重要的一步,补题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半命题作文水平的高低。

具体来说,半命题作文的补题,应遵循如下几条原则:

(1)扬长避短,熟悉为先。

每个考生所擅长写作的文体往往是不同的,惟有扬长避短,方能奏凯考场。

近年来各地的考场作文,对文体一般都不作限制,考生要充分利用这一点,补题时根据自己的文体特长,选填相宜的词语,将半命题化为自己最拿手文体的全命题来运营文思。

考场作文是一种“速成”作文,很难有充裕的时间来选材、构思。

因此,考生在补题时,所选择的词语,应与自己平时库存较为丰富的生活经历相契合;

所确定的内容,须是自己较为熟悉、感受较为深刻的生活事件或情感体验。

因为只有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才能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

如2001年河南题“我深深感受到了____”,题目要求中列出的可供选填的词语有“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痛苦”、“集体的温暖”、“家庭的温馨”、“友谊的可贵、“诚实的可敬”、“虚伪的可鄙”等(也可不受以上词语限制,自行选词填补),很显然,任何一位考生对上述诸种情感体验不可能有着同样程度的感知、拥有同样深刻的感受,这时他们就必须“趋熟避生”。

(2)创新求异,独树一帜。

为半命题作文补题,最易题目雷同、题材“撞车”,为避免这一点,考生在补题时,要充分运作求异思维。

选词所表现的内容,最好是别人不曾经历过、不曾想到过、不曾抒写过,甚或根本遇不到、想不起、写不出的。

为此,应尽量选择自己亲身经历过或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生活事件,尽量避开那些人人皆知的素材。

如果考题没有强制一定要从提示语中选词,最好跳出提示,另选新词补题。

如2004年河南卷文题一“我与____(小草、春天、智者、母亲等)的对话”,多数考生从提示语中选择“春天”、“智者”、“母亲”等词,但有一位考生却自出机杼,将文题补为“我和崇高的对话”,抒写自己一次真实而独特的心路历程,呼唤崇高人格的回归,充满情趣、理趣。

文有鲜腐之分,题有新俗之别。

而题目的新俗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内容的鲜腐。

半命题作文补题应打破惯有的思维定势,全方位、多角度地运动思维。

思维发散得越开,联想和想像越奇特,则与其他考生的区分度就越高,内容就越新颖鲜活,文章就越能独树一帜。

(2)力避空泛,小处切入。

补题虚空浮泛、大而无当,是半命题作文又一高发的“写作事故”。

中考作文,字数要求一般在600左右。

要在如此短的篇幅中,写深写透一个主题,诚非易事。

因此补题时就应“就实避空”,因为题目越空泛,相应地写作范围就越广,选材、组材的难度也就越大。

半命题作文命题中设置的思维空白,为考生展开自由联想提供了一个广阔空间,可补入空白处的词语很多很多,一些考生往往就拿捏不准,

如2005年无锡市作文题“精彩____(一幕、瞬间、人生等)”,按说以提示语中的“一幕”、“瞬间”入题,也非常不错,然而却有考生为了“创新”,将文题补成“精彩世界”、“精彩世纪”之类,范围越扩越大,文题越变越虚,最后写出来的文章大而空、虚而浮,事与愿违。

因此,要写好半命题作文,最好“小口径切入”,题目不要补得过大。

如2005年济南卷文题一“拥抱____”,很多考生如此补题——“拥抱地球”、“拥抱美德”、“拥抱生命”,等等。

不是说这样的题目不可以写,而是说因为它们涵盖范围过大,

写起来较难把握,容易流于泛泛而谈。

如果将“地球”缩小为“绿地”、将“美德”缩小为“宽容”、将“生命”缩小为“青春”之类,经营起来,可能难度会变得小一些。

有一种以具体事物入题的补题方法,可有效地缩小写作范围。

如2000年昆明题“我好想_____”,很多考生就采用此法,拟出了“我好想栽一棵苹果树”、“我好想去草原”、“我好想拥有一间书房”等范围具体的题目,降低了写作的难度系数。

(3)搭配得当,合乎逻辑。

选词补题,应注意词语之间搭配得当,合乎逻辑。

首先,要合乎生活逻辑。

如写作半命题作文“我第一次_____”,若补填“哭”、“淘气”、“做梦”之类,就不符合生活事理。

因为这些事情大都发生在人的婴幼儿时期,是难以界定“第一”的;

而如果换成“领奖”、“说谎”、“远行”等词,则因为其在考生脑海留下的深刻印象,情理皆通。

其次,补题要前后照应,合乎题旨。

如2001年唐山题“____谢谢你”,揣摩题旨,横线上所填内容当与“你”照应,应补填称呼或姓名,如“老师,谢谢你”、“对手,谢谢你”等。

然而却有考生没有看出题目中的这种对应关系,填成了“辛苦了,谢谢你”、“再一次,谢谢你”等,明显与题旨相悖。

相反,2005年厦门题“那一次,我读懂了____”,考场上一篇满分作文补的词语是“坦然”,文章写自己在与历经坎坷却豪迈依旧的大文豪李白、苏轼的对话中,领悟到笑对挫折的人生真谛。

作者显然非常准确地破译出了命题者隐含在文题空白处的命题意图,所补词语,既切中题旨,又与文题中的修饰语“那一次”和动词谓语“读懂了”形成了和谐的搭配关系。

(4)思想健康,拓深主题。

半命题作文题目补填的词语不同,主题揭示的深刻度也会有所不同。

考生要想从作文考场上披锦而归,还必须学会开动真情和想像的钻头,向思维深处钻探、挖掘。

大凡文章的主题,都可分为浅、中、深三个不同的层次,开挖时切忌浅尝辄止。

仍以深圳题“_____的味道”为例,此文补题若停留在“物”的层次或“感官”的层次,补填“西瓜”、“咖啡”、“冰激凌”之类,就滋味写滋味,必然俗气浅薄;

若紧扣“味道”的涵义,往深处开掘,进入“事”的层次或“体悟”的层次,补填“得奖”、“挨批”、“失败”等词,虽仍然平淡无奇,毕竟深刻多了;

若再掘一锄,进入“情”的层次或“想像”的层次,补填“母爱”、“阳光”、“飞翔”等内容,兴许就能别开洞天,胜人一筹。

文题补写好了,文章也就变成命题作文了,这时同学们就可以按照命题作文的要求,动笔写作了。

二、实例

请以“____也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立意指导]半命题作文首先需要将题目补充完整。

那么补充的内容应该着眼于哪些呢?

关键点就在于一个“也”字。

“也”字表现出了一种出乎意料的效果,也就是说前面所要补充的材料与“美丽”之间不可能是一种必然的联系。

所以在补充题目中除了那些公认的美丽的事物美丽的精神之外,需要我们换个角度,逆向思考,比如:

人们往往对失败、分手、放弃、遗憾、等没有好感,甚至讨厌,由此我们也可逆向立意为“失败也美丽”“分手也美丽”“遗憾也美丽”?

其次,需要明确的是“美丽”是本题的题眼,也是文眼。

需要深入理解“美

丽”—词,那是一种内涵:

坚强、胆识、恒心、宽容、大气、尊重等,并非单纯的表象的“美丽”。

补充题目后,接下来就需要认真构思,建议考生能够冷静的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宽想。

面对题目中的关键词,首先要进行辐射性思维,多角度地联想、想象,并将与话题有关的思想、具体材料大致罗列下来,从而找到源头活水。

(2)精思。

面对罗列的材料要根据中心进行精心选择,多中选优,优中选深,深中选新。

一篇作文只能表现一个主题,防止“意多乱文”。

(3)实写。

写“实实在在”的东西,写出“真情实感”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打动读者。

在文体的选择上,可以写成议论文,根据补充的关键词选择相应的论据进行写作。

也可以写成抒情散文,采用排比段落横向选材进行抒情或从历史长河中起步进行纵向构思,气势磅礴的抒发情感。

也可以写成记叙文,把自己亲历之事或耳闻目睹之事用细致的笔墨表达出来。

总之作文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加以分析,选定最适合自己的文体。

[审题误区]

1、“-----也美丽”为题作文

上文说过,这个半命题作文,审题关键点就在于“也”字。

有的学生不去理解“也”包含着一种逆向思维,那么就很有可能出现这样的命题:

“春天也美丽”“勤奋也美丽”?

这就属于错误命题了。

同时这种反弹式的命题,还容易给学生造成另外一种误解,以为只要是反面的事物反面的精神都可以拿来写写,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例如:

“自卑也美丽”“醉酒也美丽”?

这样的命题也属于错误命题。

因此需要注意的是“反弹”也要成曲调,切不可“乱弹”一气。

[拟题示例]

小草也美丽、落叶也美丽、平凡也美丽、挫折也美丽、简单也美丽?

2、人生百味,酸甜苦辣样样俱全。

请你以“的滋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立意指导]

看到这一题目,如果匆匆填上“咖啡”、“中药”、“甲鱼”、“黄瓜”等词语,且只是就其滋味写滋味,必然俗气浅薄。

如能扣住“滋味”的深刻内涵,掘而深之,那文章的立意就会高人一筹。

如写出《打工的滋味》、《得奖的滋味》、《当干部的滋味》、《掏污水沟的滋味》,则既深又新。

再进一步,如能逆向填题:

《作弊的滋味》——心惊肉跳,《说谎的滋味》——惶惶不安,《挨批的滋味》——打翻五味瓶,则文章的新鲜度、吸引力就更不同凡响。

求新的愿望当然值得鼓励,但不能为求新而求新,那样反而会弄巧成拙。

另外,要明确“滋味”是这个题目的中心词,是文眼,它并非指简单的味觉,而是指一个人做某事的内心感受。

因此,写作文时,一定要注重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这样才能突出“滋味”这个中心。

近视的滋味、得奖的滋味、挨批的滋味、被人误解的滋味、作弊的滋味?

3、请你以“那一次,我读懂了”为题作文。

要求:

加上适当的词语,补足题目,扣题作文;

文体自选,字数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15行。

【篇二:

半命题作文

1、题型特点半命题作文,如同在蓝天里放风筝,限制性与开放性兼具。

因为这种题型指定了某些词语,有较大的限制性;

同时又留有一半空间让考生自由发挥,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一半已经给定,一半尚需补充,给定的预示着限制,待定的意味着开放。

作为一种常见的作文命题形式,半命题作文既有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又有命题作文的严肃性和限制性,因而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

综观2008年中考,单独选用半命题题型的考区约占10%;

另外,笔者收集的82道选题作文中,采用半命题题型作为备选考题的考区有29个。

这些数据,充分反映了半命题作文的重要地位。

1题型解码半命题作文在试卷上出现的情形有两种:

一种是单独出现,约占三分之二;

另一种是在选题作文中出现,约占三分之一。

从命题形式上看又可分为两种:

有提示语的半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相像;

无提示语的半命题作文,距全命题作文较近。

2007年以来半命题作文最显著的变化是有些考区在待补充的部分,题目给出选择提示,且作了限制:

必须选填提示中的一个词。

还有少数考区出现了给材料半命题作文和要求写读后感的半命题作文。

这就加大了限制的力度,这些新情况可能会成为未来半命题题型的走向,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根据要求补全题目的位置,半命题作文可分为四种:

一是前空式,即要填的文字在题目的前半部分;

二是中空式,即要填的文字在题目的中间部分;

三是后空式,即要填的文字在题目的后半部分;

四是前后空式,即要填的文字出现在题目的两端。

有专家分析,2008年半命题作文呈现出三大特点:

一是提示语更加明确,命题者巧妙借鉴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长处,把“材料+题目”和“题目+要求”的合理形式引入半命题作文,出现了题型不同、思路却一脉相承的命题新特点,预计这种趋势在2009年将继续保持;

二是内容有所扩展,考题由过去的以自我为主的写作内容,逐渐向社会、文化、人生等延伸;

三是限制逐渐增强,不少考区改变在横线上自主补题的做法,要求考生在提供的几个词语中任选一个作文,命题形式更趋公平合理。

2命题揭秘2008年全国中考作文试题的内容和能力考查主要表现在加强了对“人”自身的思考与认识,内容上大体可以分为四大能力考查:

“关注社会与生活”、“关注自我与成长”、“关注人生与思考”、“关注审美与情感”。

①关注社会与生活。

收集的82道作文题,以关注社会与生活为主流,顺应了新课标的要求,不断引导广大青少年关心自我成长的环境和生活中的变化,并且积极投身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

命题者力求结合考生的生活实际,让每位考生都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比如:

四川泸州的“当_____来临”、河北唐山“那一刻,我们_____”。

显然与本年度重大事情有联系。

②关注自我与成长。

注重以考生生活经历、成长历程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关注自我、感悟自我、思考自我,是中考作文命题的又一走向。

山东威海的“______的肩膀”、湖南郴州的“______使我们______”、安徽省的“我

在_____得到快乐”等,都把考查的目光投向了考生自我及成长的体验。

③关注人生与思考。

关注人生,突出人生思考和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发展,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正确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这一点在2008年中考作文命题中体现得非常突出。

四川成都的“震撼心灵的______”、江西的“有时,我也想______”等。

④关注审美与情感写作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

在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试题中,不乏关注文化积累与文化素养、审美情趣与情感体验的题目。

这些作文题表明,命题者试图借以引导考生提升自身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

北京密云的“传递______”、天津的“______,你好!

”等。

2.审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1拟题支招文题,乃一篇文章之眼目。

好文章,不仅要有慧心,还要有一双明眸。

在半命题作文的拟题中,如何打造一双诗意盎然的明眸,达到一笑惊宫闱的效果呢?

①审清题旨,找诗意触点。

审题,就是要辨别题目在哪里限制、在哪里开放。

开放之处就是诗意的触发之点,只有找到了这个点,才能有的放矢,拟出靓题。

有些题的限制性极强,如“______,想说爱你容易”,第一空只能填“想说”的对象,第二空也只能填“很”、“不”等副词,像这样限制性极强的半命题,只能在内容或体裁上去下工夫。

有些半命题看似限制性强,其实是很开放的,如“如果感到______,你就______”,乍一看,可填的无非是“快乐”、“拍拍手”、“痛苦”、“哭出来”之类,仔细审视一下,你就会发现第二空

是可以挖掘的出彩点,如“如果感到快乐,你就撷一路落英”。

而有些题,只是在句式上给出了限制,选材、立意的自由度很高,如“最爱______”、“______我______”如果遇到这样的题,就可以尽情发挥。

②匠心独运,采诗意文眼。

以下面这道作文题为例吧: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过去的日子去得那么匆匆,现在的日子如指间滑落的轻纱,在这如烟似雾的日子里,你体验着成长的快乐与烦忧,释放着青春的朝气与才情,思索着人生的梦想与遭际?

请你选择一段刻骨铭心的日子.以“在______的日子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可借鉴古诗词。

我们平时在课文中所学的古诗词都堪称经典,借鉴古诗词既能使文题文采斐然,又能显示出良好的语文素养。

如“在浅草弄春的日子里”《钱塘湖春行》、“在情满秋池的日子里”《夜雨寄北》、“在暗香盈袖的日子里”《醉花阴》、“在举杯邀月的日子里”《月下独酌》等等。

可借鉴精妙的歌词。

有些歌词是词作名家的杰作,借鉴他们的作品,不仅事半功倍,而且能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如从《明天会更好》中我们可以“借”得这样一些题目:

“在记忆风干的日子里”、“在心灵被敲醒的日子里”。

从《菊花台》中可以得到这样一些题目:

“在夜凝成霜的日子里”、“在笑容泛黄的日子里”

等等。

其实还可以借鉴公益广告、书名、影视剧名、经典台词等等。

可虚实相生。

如“重重的赞美把嫩嫩的花蕾压得在春寒中瑟瑟发抖,柔柔的和风把深深的期待幻化成神话中的玫瑰迷雾”,本是虚化的“赞美”、“期待”,却因“重重”、“玫瑰迷雾”而变得形象可感,这样化虚为实,使语言美不胜收。

拟题若能变虚为实,题目一定诗意盎然。

如“在梦想拔节的日子里”、“在心灵久旱的日子里”、“在乘梦飞翔的日子里”等。

可拟人。

“而海呢?

欣然地溅跃起来?

开了灿然万朵的银花”《说几句爱海的孩子气的话》,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海的生动活泼。

拟题时,也可用拟人的手法将题目拟得意趣动人。

如“在阳光偷懒的日子里”、“在风歌云舞的日子里”等等。

可提出一个象征体。

“蚕食桑,而所吐者丝也,非桑也。

”拟题也像蚕吐丝那样,要善于思考,从内容中提炼出一个传神的象征体,并把它拟到题目中去。

如同样以汶川大地震为素材,颂扬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有的同学将题目拟为“在地震的日子里”或“在地动山摇的日子里”。

这样的题目比较直白,而有的同学却能找到一个象征体来拟题。

如“在红旗飘扬的日子里”,这红旗既是北川中学傲然不倒的国旗,也是团结、坚韧的民族魂的象征。

③用心推敲,炼精妙文题。

半命题作文的拟题,要特别重视检查。

一是检查通顺不通顺,主要看语言是否连贯,文理是否通达。

有的同学为了题目的标新立异,不惜题文不对,这就本末倒置了。

二是检查精彩不精彩,但要特别注意:

不能以词害意,题与文要圆融和谐。

如果题目通顺又精彩,那么这个半命题拟题就成功了。

2立意点拨

考场应试作文立意的好坏决定着作文的成败,考生在审题立意时应建构自己认识事物、判断是非的思维能力,形成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思维方法,从而掌握审题立意的技巧。

①立意应有鲜明的时代感,紧扣时代特征,反映当今社会以及人物的精神面貌,突出当今社会的重大变革与发展,体现当今社会人们的精神追求和思想倾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