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免疫知识宣传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885770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6.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划免疫知识宣传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计划免疫知识宣传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计划免疫知识宣传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计划免疫知识宣传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计划免疫知识宣传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划免疫知识宣传Word格式.docx

《计划免疫知识宣传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划免疫知识宣传Word格式.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划免疫知识宣传Word格式.docx

一般起病急,有发热症状。

流感:

一般表现为发病急,有发热、乏力、头痛及全身酸痛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轻。

麻疹:

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有麻疹粘膜斑及皮肤出现斑丘疹。

水痘:

全身症状轻微,皮肤粘膜分批出现迅速发展的斑疹、丘疹、泡疹及痂皮。

风疹:

临床特点为低热、皮疹和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全身症状轻。

流脑:

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粘膜瘀斑、烦躁不安,可出现颈项强直、神志障碍及抽搐等。

流行性腮腺炎:

以腮腺急性肿胀、疼痛并伴有发热和全身不适为特征。

肺结核:

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盗汗、全身不适及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是怎样传播的?

传染源:

主要为病人或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

主要经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密切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

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多数呼吸道传染病普遍易感。

有的病后有一定免疫力或持久免疫力,或者通过接种疫苗获得一定的免疫力。

7、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应采用综合性预防措施,主要包括: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搞好家庭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和周围环境清洁。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地吐痰,勤洗手。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不吸烟、不酗酒。

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儿童、老人、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如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当发生传染病时,应主动及健康人隔离,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防止传染他人。

不要自行购买和服用某些药品,不要滥用抗生素。

儿童应按时完成预防接种,一般人群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进

行预防接种。

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知识专题讲座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你们好!

近阶段我们校医室每天都要接待很多这样的同学:

发烧,全身酸痛,咽喉疼痛,咳嗽,流鼻涕等等。

现在这个季节,己渐渐进入春季,冬去春来气候变化无常,早晚温差大,这个季节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需要引起我们广大师生特别注意的。

呼吸道常见的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麻疹、腮腺炎水痘、风疹,严重的还有禽流感、流脑等。

它们常见的症状有:

发烧、头痛、全身酸痛、咳嗽、咳痰,流鼻涕、打喷嚏,像麻疹、风疹。

全身上下还会出现皮疹。

学校是人群密集的地方,一旦具有传染病的发生易于造成流行。

据椒江区卫生局统计,近阶段椒江区麻疹流行很严重,到目前为止,己有60多例麻疹病人。

其中年龄<8月有7例,9月一1岁的有7例,

1岁一8岁有10例,8岁一20岁占比例最多有24例,专家分析今年

有可能会在学校造成麻疹等一些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和传播,所以有必要引起我们广大师生注意。

什么是呼吸道传染病?

由病毒.细菌.支原体等病原体从呼吸道侵入传播而引起的急性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叫做呼吸道传染病,这种疾病是从呼吸道侵入的,是从口腔、鼻腔、咽喉吸进去的,而我们平常常说的消化道传染病是吃进去的,是从嘴里进去的,所以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呼吸了污染的空气和病人的飞沫而传播的,但也有一些是通过直接接触病人而传播的。

为什么这个季节容易患呼吸道传染病,原因:

(1)春季气候变暖,细菌、病毒繁殖加快,这样的温度更有利于细菌、病毒的生长繁殖。

(2)这个季节气候变化无常,早晚温差大,从早上的8—9°

C可以到中午的16-17°

C,这样容易导致人体适应不过来,导致抵抗力下降。

(3)我们学生集中在一起共同学习、生活,集中在教室、集中在寝室,人流密集,这样一旦有一人得病,也很容易造成传播。

(4)我们的教室、寝室如果经常保持封闭,空气流通不畅,也很容易造成疾病的传播。

我们了解了以上那么多,其实对于我们大家来说,呼吸道传染病重在预防,如何预防才是我们同学要引起特别注意的,也是我下而要重点讲解的。

(1)首先,平时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多多学习,多多了解一些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的一些基木常识,可以做到自我预防和保健,同学们课余可以经常光顾我们校医室旁边的卫生知识宣传栏,那里有常见疾病的一些卫生常识和最近的一些疾病的流行动态。

如果平时同学们遇到一些疑惑不解的问题时,可以向我们校医室教师做一些卫生知识方而的咨询,我们很欢迎大家的到来。

(2)我们同学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群体卫生习惯。

保持教室、宿舍多通风、多换气,多多打开窗户,让阳光射进来,让新鲜的空气流进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

课间时,同学尽量不要再呆在教室,到走廊上走走,活动活动身体,多多深深呼吸新鲜空气。

还有平时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这一点,在非典流行期间是非常强调的。

(3)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不随地吐痰,打喷嚏,咳嗽时不要而对着他人,这样做一方面不文明,另一方面很容易把自己的细菌和病毒传染给他人,所以我们要背过身子,用手捂住口鼻,有条件的话,之后用流动的水清洗双手。

还有同学们不要和他人共用毛巾、口杯、牙刷等等,平时要勤洗澡,勤换衣服,勤晒棉被。

还要合理安排好学习,注意适当休息,避免开夜车,保证充足的睡眠,因为充足的睡眠能消除疲劳,减少心理压力,调节人体的各种免疫机能,这样就会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4)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血液循环,提高机体抵抗力,所以平时的晨跑及课间操,我们一定要把动作做到位,认真对待,其实我们大多数同学完全可以通过锻炼身体来预防呼吸道疾病。

(5)注意均衡饮食,适当增强营养,少吃辛辣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食物,还要多吃蔬菜、水果,增强维生素C的摄入。

平时还要多喝开水,让口腔及鼻腔的粘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细菌的侵入,还有利于小便次数增多排出体内的毒素,达到净化体内的环境。

(6)还有,我们刚才己提到过这个季节气候变化无常,早晚温差大,我们同学要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避免受凉,因为人体受凉时,冷刺激,导致呼吸道粘膜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那么病毒就会入侵。

(7)当我们同学出现头痛、发烧、咳嗽、咳痰或身体有什么其他不舒服时,请你们及时到校医室就诊,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我们随时等候大家的到来。

如果我们同学都做到了以上几点,我相信,我们台州一中的每位同学都会远离传染病,拥有一个健健康康的身体!

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一)

春季是多种传染病的多发季节。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风疹、水痘等.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主要有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伤寒、甲型肝炎、食物中毒等•这些疾病尤其对儿童和体弱的人容易感染。

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源大多是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其病原体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等传播途径而引起感染。

呼吸道传染病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

重症者还会发生呼吸困难、器官衰竭等危及生命的严重症状。

消化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食物、水、接触等传播途径而引起感染。

主要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

另外还有轻重不同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春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主要有:

1、学习、了解卫生防病知识,树立传染病的防病意识。

2、接种相应的疫苗,预防性疫苗是抵抗传染病发生的最佳手段。

3、注意劳逸结合、合理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疾病能力。

4、开窗通气,尽量减少到空气不流通、人多拥挤的场所。

5、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不洁净的食物,把好“病从口入关”。

6、遇到气候变化,注意增减衣服。

7、发生病例后,应及时隔离治疗,注意做好消毒工作。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

青少年儿童是传染病的好发年龄,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

每天学生从四而八方汇集到学校,由于他们的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一旦发生,易于传播和流行,并可扩散到家庭和社会,因此学校应采取积极措施,以预防为主,重点加强传染病的监督和管理,对学生中的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的原则,有效防治传染病,保护青少年儿童健康。

传染病的概念

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螺旋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真菌、寄生虫等)感染人体后所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可在人及人、动物及人、动物及动物之间相互传染。

传染源

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发育、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1)病人:

在大多数传染中,病人是重要传染源,然而在不同病期的病人,传染性的强弱有所不同,尤其在发病期其传染最强。

(2)病原携带者包括病后病原携带和无症状病原携带,病后病原携带称为恢复期病原携带者,3个月内排菌的为暂时病原携带,超过3个月的为慢性病原携带。

病原携带不易发现,具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

无症状病原携带者:

白喉、猩红热、流脑、脊髓灰质炎、霍乱。

(3)受感染的动物:

受染动物传播疾病的动物为动物传染源,动物作为传染源传播的疾病,称为动物性传染病,如狂犬病,布鲁氏

菌病等;

野生动物为传染源的传染病,称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如鼠疫、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病。

传播途径

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岀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环境中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有以下几种传播途径:

1、经呼吸道传播: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鼠疫、流感、百日咳、流脑、肺结核、肺炭疽、麻疹、流腮、水痘

2、经消化道传播:

霍乱、痢疾、伤寒、甲肝、戊肝、脊髓灰质炎

3、经接触传播:

性病、狂犬病、鼠疫

4、媒介节肢动物传播:

鼠疫、乙脑、疟疾

5、经土壤传播:

炭疽、破伤风、钩虫病

易感人群

是指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病原体的易感程度或免疫水平。

人群易感性的高低取决于该人群中易感个体所占的比例。

新生人口增加、易感者的集中或进入疫区,部队的新兵入伍,易引起传染病流行。

病后获得免疫、人群隐性感染,人工免疫,均使人群易感性降低,不易传染病流行或终止其流行。

传染病预防

1、按照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学校人口密集的特点,容易在学生中发生的常见传染病,如霍乱、病毒性肝炎、痢疾等肠道传染病和麻疹、水痘、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和预防措施的卫生健康教育工作。

2、定期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增强师生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促使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

3、定期组织力量消除鼠害和蚊蝇等病媒昆虫及其它传播传染病的或者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动物危害。

4、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设施,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

5、建立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每年新生入学开展查验接种证和疫苗相应传染病预防接种。

6、食堂饮食从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传染病疫情报告

疫情的报告和管理在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准确及时的疫情报告是控制疫情蔓延和疾病监测的情报信息,健全的疫情报告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是确保疫情报告准确及时的关键。

疫情报告时限和办法: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要求执行。

每个教职工及学生均为法定疫情报告人,学校校医为学校责任疫情报告人。

学校一旦出现疫情,要及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尽早查清发病原因,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做好疫情处理及控制工作。

对瞒报、迟报、漏报疫情,而产生不良后果的,要依法追究主要领导和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学校传染病报告内容和时限如下:

1、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2、当学校和托幼机构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4、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岀相关信息。

传染病控制措施

1、经医疗保健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确诊为传染病者,应及时予以隔离治疗(学生应当办理休学手续),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2、对疑似传染病的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安排在指定场所(隔离)进行医学观察;

密切接触的人员,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

3、建立学生晨检制度,及时发现传染病患者并采取相应的隔离防范措施,及时切断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途径。

4、对传染病人的居住寝室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定期安排全校范围内的消毒工作。

5、开展预防接种工作。

传染病预防知识

一、艾滋病:

(一)滋病临床症状:

1.发烧;

2.淋巴肿大;

3.肿瘤;

4.系统病变

(二)艾滋病传播途径:

1.不安全性行为:

包括同性恋、性混乱等;

2.经血液(吸毒、静脉注射);

3・输血时由带病毒血液感染;

4.感染病毒的母亲传给婴儿

(三)以下途经不会感染艾滋病:

1.日常生活接触;

2.同居一室;

3.共同进餐;

4.空气。

二、疟疾

疟疾是一种由按蚊叮咬而传播的传染病,其病原体是疟原虫。

疟疾发作前的主要症状有:

疲倦无力,头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甚至恶心,呕吐,腹泻。

由于疟原虫主要由按蚊叮咬而传播,所以到达疟疾疫区后应该有意识地驱除蚊虫叮咬。

万一发病,您可以服用青蒿素类药物(如双氢青蒿素一科泰新),有条件的要及时就医。

三、黄热病

黄热病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黄热病主要症状有:

发热,头痛,恶心,呕吐,黄疸、蛋白尿及出血性病变。

旅行者应采取有关措施防止蚊虫叮咬,并在前往黄热病流行区之前进行黄热病疫苗预防接种。

黄热病预防接种有效时间是从接种后第十天起十年内有效,所以您必须在岀发前十天到检验检疫机关接种黄热病疫苗,这样黄热病国际预防接种证书才能生效,也有利于您的健康。

四、霍乱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导致的急性肠道疾病。

大多数感染者没有症状,轻微的病例只有腹泻症状。

严重病例表现为大量的水样腹泻,伴有恶心和呕吐,并迅速出现脱水症状。

旅行者在旅行期间应注意采取一切措施避免食入或饮用有污染可能的食物、饮料和饮用水。

万一发生严重的腹泻,应该服用口服补液盐纠正脱水,并及时到医院诊治。

五、鼠疫

鼠疫的致病因子是鼠疫杆菌,是一种啮齿类动物感染的人畜共患疾病,通过蚤的叮咬、接触病鼠的皮、肉、血和病人的脓血或痰,可将此病传播给其他动物或人,其中肺鼠疫可通过呼吸飞沫将病原体传播给密切接触者。

旅行者感染鼠疫的危险一般很低。

但在鼠疫地方流行地区的旅行者可能有感染此病的危险,特别是野营者、狩猎者或接触啮齿动物的人员。

前往鼠疫流行区的旅行者应尽量避免接触活的或死的啮齿动物,一旦出现高热、寒战、出血或休克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知识

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

学院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师生又是呼吸道传染病易感人群之一。

为有效预防及控制呼吸道传染病在学院的发生和流行,确保师生身体健康,请广大师生关注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知识的相关信息,了解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增强和提高自我防病意识。

一、秋冬季易发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膜炎、流行性腮腺炎、麻疹、肺结核等,这些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都是通过空气经呼吸道传染的,所以做好预防工作极为重要。

二、为消除呼吸道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条件,学院在开学以来对环境卫生尤其是教室、图书馆等教学场所和食堂、宿舍、厕所等生活场所进行了多次卫生消毒。

以确保学生学习和生活场所的通风及清洁卫生。

三、为做到呼吸道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各班要建立缺课报告制度,一旦有同学缺课要问清楚原因及时向宿舍管理员、班主任老师或卫生所医生报告,以便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

四、呼吸道传染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以下几点措施可供参考:

1、每天抽出一定时间积极参加体育活动,锻炼身体,提倡用冷水洗脸、洗澡,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2、教室、宿舍等公共场所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以使室内空气清新;

3、随着秋冬季气温的变化,要随时注意增加衣服,午睡时一定要

盖好被子以免受凉生病;

还要挂蚊帐,以免被蚊子叮咬;

4、尽量不到或少到人群密集、空气又不流通的影院、网吧等娱乐场所;

5、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打喷嚏时用手帕捂住口鼻,不随地吐痰;

6、合理饮食,注意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少食辛辣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7、如果己患了呼吸道传染病要及时进行诊断治疗和隔离;

8、呼吸道传染病都有相应的预防疫苗可供注射,注射后可以获得免疫力,一般就不会被传染了,即使被传染其症状也很轻,所以注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可靠措施。

如有需要注射相应预防疫苗的师生可以到州疾控制中心咨询。

只要我们能认真做到以上几点,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知识

春季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猩红热等。

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学校这种人员比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更是比较容易传播,会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

一、春季常见传染病:

1、流感(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

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T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2、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

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

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嗜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

传染源主要病人或带菌者,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长的为一周。

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小年龄段儿童。

3、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

典型的临床症状可概括为“三、三、三”,即前驱期3天:

出疹前3天岀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口色小点(这是特点);

岀疹期3天:

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

恢复期3天:

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糖秋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

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极少见。

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尤其是6个月~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占90%)o

4、水痘

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

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园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

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躯干,继头而、四肢,而手足较少,且瘙痒感重。

接受正规治疗后,如果没有并发感染,一般7-10天可治愈。

传染源主要是病人。

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的接触传染。

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多见。

由于木病传染性强,患者必须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

5、流行性腮腺炎

俗称“乍腮二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传染病,一般2周左右可治愈。

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发热、耳下腮部、颌下漫肿疼痛,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蔓延,可并发脑膜脑炎、急性胰腺炎等。

传染源是腮腺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病毒经过飞沫使健康人群受感染。

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预后良好,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

6、风疹

风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春季是风疹的高发季节。

开始一般仅有低热及很轻的感冒症状。

多在发病后1到2天出现皮疹,疹的形状及分布及麻疹相似,出疹迅速由面部开始发展到全身只需要1天的时间,发热即岀疹,热退疹也退,这些是风疹的特点。

枕后、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也是木病常见的体征。

风疹患者、带有风疹病毒却没发病的人和先天性风疹患者是此病的传染源。

儿童及成人都可能得此病,发病前5天至7天和发病后3天至5天都有传染性,起病当天和前一天传染性最强。

感染后基木上能获得永久保护。

空气飞沫传播是风疹的主要传播途径,日常的密切接触也可传染。

风疹无需要特殊治疗,诊断明确后,在家观察,做好皮肤、口腔的清洁护理,给以易消化富有营养的流食或半流食,注意安静休息。

7、猩红热

猩红热为主要由A组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早期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表现为发热、咽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一般发热24小时内出现皮疹,开始于耳后,颈部,上胸部,一日内蔓延至全身。

皮疹呈鲜红色,针头大小,有些象“鸡皮疙瘩”,若用手指按压时,可使红晕暂时消退,受压处皮肤苍白,经十余秒钟后,皮肤又恢复呈猩红色,面部充血潮红,但无皮疹,口唇周围及鼻尖则显得苍口,舌乳头红肿。

猩红热的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