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88214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口老龄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口老龄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口老龄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口老龄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口老龄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口老龄化.docx

《人口老龄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老龄化.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口老龄化.docx

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

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根据民政部的数据,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

2010年,全国65岁以上“空巢老人”有4150万人,到“十二五”期末将超过5100万人,占老年人口的近1/4。

我们国家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并且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正在以每年超过3%的速度递增。

预计到2015年,全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21亿,2020年达到2.43亿,几乎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

而根据目前空巢老人占老年人口的比例,18年后每二十位中国人中就有一位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距离我们并不遥远,他们的今天也许就是我们的明天,善待他们也就是善待我们的未来。

  明天如何养老?

2000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60岁以上人口达1.3亿人,占总人口的10.2%,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

到了2011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又增加到了1.85亿(中国老年人口截止2011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8499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3.7%)。

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剧增,成为我国老龄化趋势的重要特征。

目前,老龄人口猛增、高龄化和空巢化趋势明显,摆在老人们面前的一个难题是:

晚年生活在哪里过比较安心?

对于这个话题,我们委托北京数字一百市场研究公司进行了调查。

从调查结果来看,43%的居民选择居家养老,28%的居民选择社区养老,29%的居民则选择去养老院养老。

关心老人,关心他们的今天,也就是关心我们的明天。

两小养四老是未来中国最大的养老困境

数据显示,目前云南60岁以上人口正在以每年3.4%的速度在增长,比全国3%的平均增速还要高,老年人的数量在迅速增加。

而统计显示,截止2010年我国养老机构床位总数仅占全国老年人口的13.26%,不仅低于发达国家7%的比例,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2%至3%的水平。

调动发挥民间资本、社会资本的积极性,是做强做大养老产业的重要途径。

据北京市民政局数据,截至2011年底,北京市养老机构总数为401家,其中公办215家,民办186家,每百名老人拥有的床位数为2.8张,远低于国际社会通行的“百名老人5张床位”的标准。

北京市在2011年年底的床位缺口大约为5.5万张。

目前从各国的经验来看呢,养老院的经营模式大致是这样以下的三种:

第一种是官办官营,就是政府办政府管,重点来解决穷困老人的养老问题,第二种是政府办民营,这种应该占主体解决大多数人的养老问题,第三种是民办民营,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来走高端的路线。

通过这样差异化配置,借助土地供应、税收减免等方面的政策鼓励养老机构的建设和服务的提供才能有一个较快发展。

卫生部发布的《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披露,全国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已经超过了100万,每年还会新增7.6万个这样的家庭,50岁以上失独群体日益庞大。

在他们当中,有的是下岗职工,有的甚至是身患绝症的病人。

在全国1.85亿老年人口中,有超过六成以上生活在农村。

也就是说,仅我国农村老年人口就超过了1个亿。

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人已经有1.85亿,农村老人超过一个亿,其中农村留守老人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也就是说,大约每三位农村老人中,就有一位是留守老人。

今天我们到湖南去看一下,2011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湖南65岁及以上人口占全省常住人口的9.7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91个百分点。

而在湖南农村,2010年外出务工人员就达到1200万人,相当一部分老人和孩子留守在家。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逐渐加快,资料显示,2005年底,国内60岁以上老年人口有1.44亿,其中,60%以上的老人分布在农村。

2010年,我国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增加到1.85亿人,农村的老年人超过一个亿。

随着大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出现大量留守老人。

相关调查表明,农村留守老人占农村老年人口37%。

这就意味着,每三个农村老人中,就有一个是留守老人。

前几天的节目当中,我们对许多地方的养老院进行了调查,发现公立养老院人满为患,民营养老院入住率却并不高。

根据全国老龄委的统计,目前民营养老院在整个养老机构中承担的比重不足20%。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北京市401家养老机构中,共有186家民办养老院,占46.4%。

2000年,北京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为117万;到了2011年,这一数字则达到了248万。

然而截至2011年年底,北京市401所养老机构的床位总数仅仅只有6.9万张。

这样算来,即便是现有床位全住满,每百名老人拥有的机构养老床位仅为2.8张。

一边是床位紧张,公办养老院一床难求,一边是民间养老院仍然为怎么提高入住率绞尽脑汁。

按照北京市民政局公布的2020年“9064”养老发展目标,即到2020年,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6%的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

目前,民办养老院收住一个能自理的老人每人每月现在可以得到200元补贴,不能完全自理的老人每年每月可以得到300元补贴。

我们目前的这个养老机构里边出现了这样一种怪的现象,就是公办的,撑得吃不了,民办的饿得没饭吃。

除了建构养老体系的安全网,政府对于民办养老机构的扶持也必不可少。

在英国等国家,私人机构投资经营的护理院占护理院总数的70%以上,民营养老院的收费标准一般都高于平均养老金,但是入住护理院的老人可以向政府申请补助。

在比利时,老人们主要用退休金支付养老院的费用。

退休金收入低于1000欧的老人就有资格申请进入社会福利中心下属的各个社区公立养老院,而退休金收入超过这一水平的老人只能选择进入私立养老院。

养老指望谁?

它要采取分类指导的在一般的情况下作为高龄的、低收入的、经济困难的这是政府要承担的,但是你有这样的收入,你可以自己养的。

从西方发达国家里边,对于进养老院里边它有一个资质认证的,首先第一个对你的健康认证,第二个对你的经济收入认证,你如果要是有能力来付你到养老机构这个钱的话,政府是一分钱不出的。

2011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8499万人,占总人口的13.7%。

预计到2015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21亿,约占总人口的16%。

2011年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40868个,拥有床位353.2万张。

对于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障,1991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规定养老保险费用由国家、企业、个人共同负担,1995年,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正式确立了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新模式,几经调整,2005年,最终确定了个人8%,企业20%的缴纳比例。

白重恩说,人们对延迟退休年龄反弹强烈的另一个原因是,现实中存在着退休制度的双轨制。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确定统筹结合的企业职工养老制度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养老改革却进展缓慢,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公务员已达1000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00万人。

事业单位正式职工3000多万。

这说是说,大约有4000万人在职期间,不用交纳养老保险金,而退休后拿到的养老金却由财政划拨。

白重恩认为,和延迟退休年龄相对应,除了推进养老制度加速并轨外,更关键的是要降低社保的缴费率。

白重恩:

这样缴费率高,它带来两个不良的后果。

一个后果就是当缴费率高了以后,人们就劳动的积极性就受到了影响,因为社保缴费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税,那么我去了劳动,我得来的报酬,我不能,我拿得比较少,有很大一部分交走了,不再是我的,那我的劳动积极性就会受影响。

另一方面来说企业的,用劳动力的成本也增加了,所以这时候就会影响就业,

白重恩说,2010年,他曾经率课题组曾经做过研究,我国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种保险法定缴费之和相当于工资水平的40%,有的地区甚至达到50%。

从实际缴费来看,我国社保缴费比例在全世界都属于较高的,比我国更高的只有为数不多几个国家。

 

白重恩:

最近我们清华大学财政税收研究所的一个研究人员也做了一个研究,他发现如果社保缴费率过高,规避社保的这种行为也会变得更加严重。

所以降低缴费率它一方面可以促进就业,另一方面也会减少这种规避的行为,使得更多的人愿意积极的参与社保,我觉得这个都是很正面,所以从这两方面来说,我们都应该要降低社保缴费率。

从全球范围内来看,1945年二次大战结束后,许多国家都采取改革,延长退休年龄。

德国法定退休年龄为65岁,希腊法定退休年龄男65岁,女60岁,瑞典法定退休年龄61-70岁,英国计划在2016年4月到2018年11月期间,把女职工的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男女并轨。

而从寿命预期看,西方男女平均寿命预期平均76岁,中国是73岁,仅差3岁。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白重恩也认为,延迟退休是趋势。

根据测算,2000 ̄2009年的十年间,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平均增幅为1.87%,而在上世纪90年代,这个数字高达7.77%。

目前,我国的商业养老保险品种分为传统型和新型投资型两种。

传统型养老险的产品利率一般固定在2%-2.4%,对于保险金的领取时间、领取金额均可事先商定;中国人寿的“国寿养老年金保险”、太平洋人寿的“长寿年年年金保险”均属此类型。

新兴投资险包括投资连结保险、万能寿险和分红寿险,如泰康人寿的“泰康永福人生年金保险”、“中国人寿的”国寿稳健一生团体年金保险“等。

从市场份额看,新型保险占比高达90%,传统保障型寿险仅占10%。

而在新型养老保险中,既有1.5%-2%的保底利率,又有不确定分红收益的分红险是大热门。

200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分红险在寿险销售份额中占比57.06%,其次是万能险的21.79%。

截至2010年,美国70%的家庭拥有人寿保险,主要是定期人寿保险和终身人寿保险两种传统型险种。

数据显示,2009年,美国商业保险密度和深度分别是3710美元和8%,远高于595美元和7%的世界平均水平;不过专家介绍,即使在一个商业养老保险业如此发达的社会,商业保险也仅作为个人养老账户的一个组成部分,与企业年金(401K)、个人退休账户(IRAs)等共同支撑国民的老年生活。

实际上,在美国等国家,商业养老保险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做法,美国2011年养老金储备中10%来自社会保障,其余90%来自于包括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在内的自愿性个人养老金,这一点在中国恰好相反,那么,到底怎样才能让商业养老保险发挥它的保障功能呢?

目前政府购买服务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全额购买,如购买民办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免费向青少年和老年人开放的项目;第二种是购买服务成本,社区养老院、日托所等社会组织在运作项目时,已从社会上筹集到部分资金,同时项目又是非营利的,对于这样的服务机构,政府经核定后,按活动成本价格购买其服务,再提供给老人;第三种是资助补贴,政府对社会组织实施的项目提供支持和帮助,比如购买餐馆服务,设立老人餐桌,专为老人提供配餐,而政府财政则按照成本价格6%的比例补贴给餐馆。

 

居家老人实际上有三怕,一怕贫困,二怕疾病,三就是怕失能。

我国的老年人口正在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是同期人口增速的五倍多。

预计到2015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21亿,约占总人口的16%;2020年达到2.43亿,约占总人口的18%。

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主要由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等三个有机部分组成。

其中社区养老将解决7%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

最近一项京沪穗城市居民的调查显示,35%的家庭要赡养4位老人,49%的家庭要赡养2到3位老人。

而从赡养费看,35.6%的家庭每年花费超过1万元。

出于对未来的担忧,很多中年人的计划,是积极增加家庭储蓄,尽量压缩消费支出,以备将来不时之需。

研究数据表明,目前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经占了总人口的10.2%。

20年后,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将高达23%。

与此同时,上世纪70年代后期出生的独生子女一代,已经进入婚育年龄,很多家庭都将面临两个年轻人同时要赡养四位老人的情形。

而且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的寿命在不断延长,四代同堂的“8421”的家庭也会变得越来越多。

我们现在估计至少在1.5亿人以上是独生子女。

如果说生育政策不变,各种条件,目前稳定在生育水平上,很快,独生子女累计,大概累计就到3亿人。

3亿人什么概念呢,大体上就占四分之一左右。

独生子女规模的迅速扩大让“四二一”家庭越来越多。

按照目前的人口变化情况,估计到2050年,0-14岁的人口数量只占整个人口结构中的9.56%,而65岁以上的老人却会占到30%。

我们现在估计至少在1.5亿人以上是独生子女。

如果说生育政策不变,各种条件,目前稳定在生育水平上,很快,独生子女累计,大概累计就到3亿人。

3亿人什么概念呢,大体上就占四分之一左右。

我们估计现在双独家庭大概在200万左右,从总量和规模上来看,它的增长速度非常快。

每年从现在开始,估计增长的速度在1%以上,1%就是千分之十,这个是什么概念呢,就是说总人口的增长速度其实每年不到1%,如果生育的政策各方面不方便的话,大概到2050年,双独家庭大概增长到2000万左右,这么一个大的数,也许会接近三千万。

尽快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并通过法规政策,实现养老的社会化,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三无老人:

无直系亲属、无经济来源、无劳动能力。

每个人都有年老的一天,就像一位油田老人所说,如果衰老是每个人的命运,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安心地,有尊严地老去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