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教案b5.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86823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密度教案b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密度教案b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密度教案b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密度教案b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密度教案b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密度教案b5.docx

《密度教案b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密度教案b5.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密度教案b5.docx

密度教案b5

物理教学

教案

 

课题:

密度

 

单位:

漯河十五中

姓名:

赵耀华

 

密度

【整体设计】

  密度是初中物理教学重点内容之一,也是课程标准中要求的七个掌握层次的重点知识之一。

学好本节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所以“密度”这节课是本章的重点课。

“密度”是在学习了“质量”之后而引入的一个新的物理量,它在全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既是在质量的基础上对物质世界的进一步探索,也是掌握测定物质密度的方法和解决有关密度的实际问题的基础,并为更深入学习液体压强、浮力等知识做铺垫。

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是物理课程的目标,同样也是本节教学的重要内容。

  本课教学可分为4部分:

  1.课题引入。

展示一些实物让学生分辨,由对于一些物质用通常辨别物质的一些办法无法直接辨别,引到需要用新的科学方法解决来引入。

  2.密度概念的引出。

应通过直观的实验,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自主构建密度概念。

所以,组织学生做好“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是本节教学的关键。

利用“比值”定义密度概念,对初中生来说有一定难度,突破此难点的方法是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类比和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回顾利用比值定义电功率的方法来建立密度的概念。

  3.密度的公式、单位。

要注意公式书写的规范和变形公式的教学。

但密度的单位属于组合单位,是第一次在初中物理中出现。

教学时应让学生弄清密度单位的组成、符号、读法、写法。

㎏/m3与g/m3之间的关系学生易混,也要加以强调。

在后面的例题教学时,也要注意强调统一单位。

还要运用教材中的小资料来加深学生对密度这一概念的认识。

  4.密度的应用。

可以用教材上的例题来进行教学,也可以补充习题,为了让学生熟练运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解题时,应注意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启发学生“一题多解”。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探究,学会用比值的方法定义密度的概念。

  2.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利用“比值”定义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教学关键】

  通过组织好实验探究建立密度的概念是本节的关键点。

  【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主要采用启发和观察实验的教学方法。

并配合讲授、讨论、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优化,突破重点、难点。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提高。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探究认识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比值一定;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2>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会查密度表。

<3>能联系实际运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并用来鉴别物质,会计算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或不能直接测量的体积。

2.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引入密度概念的过程中,体会利用比值不变反映的数量关系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生活中有应用密度知识的意识,通过了解密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感受物理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

铜丝、铁丝、铝丝、一杯水、一杯酒精。

学生:

托盘天平和砝码、相同体积的铜块、铁块和铝块、不同体积的铜块、铁块、铝块。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复习铺垫:

出示下列问题,学生回答。

  1.1cm3=  dm3=   m3

  2.1.5㎏=     g

  3.在使用天平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情境导入 

  1、教师展示:

随机出示铜丝、铁丝、铝丝。

(出示后放在讲桌上)

  问:

这里有铜丝、铁丝、铝丝,一杯水、一杯酒精,你能把它们分辨出来吗?

说明你是怎么分辨的?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

要分辨物质,就要知道并且利用物质所具有的一些特性。

如颜色、气味、软硬等不同特性。

用我们的眼、鼻、手等感觉器官,就能将上面五种物质分辨出来。

2.如果是颜色相同的铁块和塑料块。

问:

你有哪些方法区别它们?

  引导:

颜色、气味、味道、硬度等都不好区分,能不能利用一种更好的判定方法来区分这两种物质呢?

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找出一种方法,来区分这些物质呢?

(生齐答:

想。

)从而引入新课。

  [推进新课]

  一、实验探究1:

探究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教师让几个学生到前面来,用一个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分别把体积相同的一杯水、一杯酒精放在两盘中,让学生说出哪个是水、哪个是酒精。

从而得出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可以用来鉴别物质。

  师:

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器材,研究一下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是否相同。

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1:

表格1(探究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物质

质量/g

体积/cm3

质量/体积/g*cm-3

铜块

 

10

 

铁块

 

10

 

铝块

 

10

 

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巡视,发现问题是及时启发与指导。

  学生实验结束后,教师选取几个小组的数据进行展示,并让其小组成员根据所测数据得出结论,并分析质量与对应体积比值的特征。

  结论:

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二、实验探究2:

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⑴提出问题:

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之间会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⑵猜想与假设: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思考:

如果是体积相同的同种物质,其质量是否相等?

不同体积的同种物质,其质量又怎么变化呢?

  

对学生提出的假设,要鼓励学生设计实验来进行探究验证。

  生甲:

体积相同的同种物质,其质量是相等。

 

  生乙:

物体的体积越大,质量越大。

 

  生丙:

…… 

  ⑶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从以上的猜想出发,取铜、铁、铝等几组物体中的一组作为研究对象,每组物体的体积不同。

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用刻度尺测出它们的边长后计算出它们的体积,列出表来,然后以体积V为横坐标,以质量m为纵坐标,在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起来,做出图象,并分别计算每个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实验方案:

教师通过演示实验测量不同体积(圆柱体)铝块的质量,记录数据(记入表格2中)、绘制表格,做出图象,分析质量与对应体积比值的特征。

表格2(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物质

质量/g

体积/cm3

质量/体积/g*cm-3

铝块1

 

10

 

铝块2

 

20

 

铝块3

 

30

 

  ⑷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选取体积相同的三个铝块进行测量,实验结束后,并让学生根据所测数据得出结论,并分析质量与对应体积比值的特征。

引导学生分析时,要突出铝块的体积增加了多少倍,它的质量也增加了相同的倍数。

学生讨论、得出如下结论。

  结论: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

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三、密度概念的建立 

  师:

同学们根据在上面的探究中得到的数据分析,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相同吗?

 

  师:

问题引导:

 

  ⑴同种类的物质,它的体积(    ),它的质量(      ),且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     )。

 

  ⑵不同种类的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

 

  生:

归纳推理:

 

 

(1)同种类的物质,它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且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个定值。

 

 

(2)不同种类的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在以上实验探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指出:

 

  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表示单位体积的质量。

同种物质的单位体积的质量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是不同的。

可见,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

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表示符号:

ρ

  四、密度的公式、单位、密度表

  师:

根据密度的定义可以得到密度的公式应该是什么呢?

  生:

密度等于质量除以体积。

  教师板书:

  密度=质量/体积ρ=m/v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ρ──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3)

  m──质量──千克(kg)

V──体积──立方米(m3)

国际单位:

kg/m3常用单位:

g/cm3

二者换算关系:

1g/cm3=1×103kg/m3。

  理解密度公式应注意事项:

 

(1)明确ρ、m、V的关系,同一种类物质m和V的比值不变即ρ值相同,不同种类物质的ρ值一般不同。

 

 

(2)ρ=m/V是密度的定义式、计算式而不是决定式,某一种物质的ρ(密度)值与m及V无关。

物质的密度由物质的种类(本身特性)决定。

 【课堂训练1】

  练习1.1m3=_____dm3=______cm3

  练习2.1.0×103kg/m3=________g/cm3

 【课堂训练2】

  练习1.一瓶水倒掉一部分,则剩余部分的水的质量__________,体积___________,密度________。

 

练习2.判断对错:

⑴一块铁锯去一半,它的密度也会减小一半。

 

⑵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一样大。

 

⑶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大的密度小。

 

⑷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体积大的密度大。

 

⑸一块砖的密度是1.5g/cm3,把它平分成两块,每块的密度是0.75g/cm3。

  练习3.根据公式ρ=m/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的密度和它的质量成正比B.物质的质量和它的体积成正比

C.物质的质量和它的体积成反比 D.物质的密度和它的体积成反比

  练习4.如图5是某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这种物质的密度是_______kg/m3。

 

  学生讨论、练习后,教师评析。

   

  师:

请同学们从表中查出水和空气的密度值。

 

  生:

水的密度是1.0×103kg/m3,空气的密度是1.29kg/m3。

  师:

老师这儿有一桶纯净水,它的密度应该是多少?

 

  生:

应是1×103kg/m3。

 

  师:

请同学们记住水的密度值,以后做题时可能要用到。

 

  师:

现在我倒出一小杯,小杯中的水的密度是多少?

 

  生:

还是1×103kg/m3,因为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师:

很好。

谁还能说说密度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呢?

 

  生:

密度就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例如铝的密度为:

2.7×103kg/m3,它的意义就是1m3的铝的质量是2.7×103kg(或说1cm3铝的质量是2.7g)。

  师:

同学们在查密度表的时候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甲]我发现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

  [生乙]密度相同的不一定是同种物质,如煤油和酒精、冰和蜡。

  [生丙]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状态的时候,密度也可能不一样,如水和冰。

  五、密度的应用 

  师:

密度公式有什么用处呢?

 

  学生讨论后得出:

1.可以测量密度,从而用来鉴别物质。

2.可以用来计算不便于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课堂训练3】 

  练习1:

见教材16页例题。

(略) 

  练习2:

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写道,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原是大禹治水时的一根“定海神针”,重一万三千五百斤,有二丈长短,碗口粗细。

如果改用国际单位制,该棒的体积约为0.86m3,质量约为6750kg。

你能猜出“如意金箍棒”大概用什么物质做成的吗?

  [拓展深化] 

  介绍科学世界:

细微差别中的重大发现。

 

  [课堂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布置作业] 

  1.教材17页:

动手动脑学物理的1、2、3题。

 

  2.课外活动:

探究我校体育课上用的铅球是否是用纯铅做的。

  【板书设计】 

密度

探究: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概念:

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公式:

ρ=m/V

单位:

国际单位:

千克每立方米(kg/m3)

常用单位:

克每立方厘米(g/cm3)

换算关系:

1g/cm3=1×103kg/m3

水的密度值:

1.0×103kg/m3,

读作:

水的密度是1.0×103千克每立方米。

表示:

体积为1立方米的水,质量是1.0×103kg。

应用:

<1>鉴别物质,<2>求质量,<3>求体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