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二单元第7讲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提考能强化通关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866981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1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二单元第7讲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提考能强化通关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二单元第7讲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提考能强化通关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二单元第7讲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提考能强化通关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二单元第7讲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提考能强化通关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二单元第7讲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提考能强化通关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二单元第7讲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提考能强化通关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二单元第7讲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提考能强化通关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二单元第7讲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提考能强化通关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二单元第7讲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提考能强化通关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A.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入此细胞,需要消耗ATP

B.葡萄糖被运出此细胞的速率受O2浓度的影响

C.Na+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此细胞,不需要消耗ATP

D.人体的体温发生变化时会影响Na+进入细胞的速率

选B。

由图可知,葡萄糖逆浓度梯度进入小肠上皮细胞,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消耗ATP;

葡萄糖运出细胞是顺浓度梯度,需要载体蛋白协助,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不受O2浓度影响;

Na+顺浓度梯度进入此细胞,需要载体蛋白协助,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不消耗ATP,载体蛋白的活性受温度影响。

4.在用紫色洋葱A及B的外表皮细胞分别制成的5个装片上依次滴加5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相同时间后原生质体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是(  )

A.紫色洋葱A比B的外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高

B.两种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都发生质壁分离的蔗糖溶液浓度是乙和丁

C.将处于乙浓度蔗糖溶液中的紫色洋葱B外表皮细胞的装片置于清水中,一定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D.实验后丙溶液中紫色洋葱B外表皮细胞的吸水能力小于戊溶液中的洋葱B外表皮细胞

选C。

由图形可知,紫色洋葱A比B的外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高,A项正确;

两种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都发生质壁分离的蔗糖溶液浓度是乙和丁,B项正确;

处于乙浓度蔗糖溶液中的紫色洋葱B外表皮细胞可能已经死亡,放入清水中不一定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C项错误;

实验后丙溶液中紫色洋葱B外表皮细胞的吸水能力小于戊溶液中的洋葱B外表皮细胞,D项正确。

5.(2018·

临川段考)如图所示,图甲为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结构示意图,图乙为人的成熟红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图丙中A为1mol/L的葡萄糖溶液,B为1mol/L的乳酸溶液,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丙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________。

(2)图乙中,葡萄糖和乳酸跨膜运输的共同点是都需要________,如果将图乙所示细胞放在无氧环境中,图中________(填“葡萄糖”“乳酸”或“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不会受到影响。

将图乙所示细胞置于蒸馏水中,该细胞会涨破,溢出细胞外的主要物质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侧液面;

如果在图甲所示人工膜上贯穿上图乙的蛋白质①,再用作图丙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侧液面。

(4)某些药物大分子不容易被细胞吸收,但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包裹后再注射则更容易进入细胞,此实例可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性。

(5)图甲所示人工膜两侧的离子存在浓度差,离子不能通过该膜。

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缬氨霉素,K+即可从高浓度一侧通过该膜到达低浓度一侧,其他离子不能通过,则K+通过该膜的方式是________,缬氨霉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

(1)成熟植物细胞中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与图丙中半透膜类似。

(2)图乙中,葡萄糖的运输是由高浓度一侧转运到低浓度一侧,为协助扩散,而乳酸的运输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并需要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两者跨膜运输时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人的成熟红细胞不含线粒体,在无氧环境中能量供应不受影响,故乳酸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将不受影响。

图乙所示细胞为成熟红细胞,细胞破裂后溢出细胞外的主要物质是血红蛋白。

(3)图甲所示人工膜不含有载体蛋白,若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葡萄糖和乳酸都不能通过膜,且膜两侧浓度相等,故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等于右侧液面;

如果在图甲所示人工膜上贯穿上葡萄糖载体蛋白,再用作图丙的半透膜,葡萄糖可以通过,而乳酸不能通过,左侧葡萄糖的浓度逐渐减小,右侧溶液浓度逐渐增大,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低于右侧液面。

(4)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包裹某些药物大分子后,再注射,可以使药物更容易进入细胞,是因为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5)K+在缬氨霉素作用下,即可通过该膜从高浓度一侧到达低浓度一侧,其他离子不能通过,则K+通过该膜的方式为协助扩散,缬氨霉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该过程中起到K+载体的作用。

答案:

(1)原生质层 

(2)载体蛋白 葡萄糖和乳酸 血红蛋白 (3)等于 低于 (4)一定的流动 (5)协助扩散 蛋白质

【课下作业】 [学生用书P271(单独成册)]

[基础达标]

1.下列关于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小分子物质均是通过自由扩散或渗透方式出入细胞的

B.细胞中的大分子物质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

C.协助扩散、胞吐均是顺浓度梯度转运,不消耗ATP

D.抑制细胞的呼吸对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无明显影响

小分子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细胞中的大分子物质通常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

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TP,胞吐需要消耗ATP;

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是细胞失水引起的,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因此抑制细胞呼吸对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无明显影响。

2.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第一次观察时会看到紫色大液泡几乎充满整个细胞

B.该实验为自身对照实验,不能省略第一次显微观察步骤

C.必须要用高倍物镜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的现象

D.第二次观察时可以发现液泡的紫色逐渐加深

第一次观察时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还没有发生质壁分离,所以会看到紫色大液泡几乎充满整个细胞;

不可以省略第一次显微观察步骤,这一步的观察现象要作为对照;

用低倍物镜就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的现象;

第二次观察时植物细胞已发生质壁分离,随着质壁分离程度加大,可以观察到液泡的紫色逐渐加深。

江西赣州一模)下列关于膜蛋白和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

B.膜蛋白不参与物质跨膜运输的被动运输过程

C.主动运输可以使被运输离子在细胞内外浓度不同

D.物质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扩散速率与脂溶性有关

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A正确;

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其中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膜蛋白),B错误;

主动运输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使被运输离子在细胞内外浓度不同,C正确;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脂溶性物质优先通过细胞膜,D正确。

4.(2018·

湖北重点中学联考)科研人员将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培养在适宜条件下,检测到物质X被不断地运输到细胞外,且该过程是一个耗能的过程。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低温和缺氧必定会影响物质X的运输速率

B.物质X的运输必定需要相应载体的协助

C.细胞外物质X的浓度不一定大于细胞内

D.细胞膜上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相对运动为X的顺利运输提供了保障

根据题意,胰腺腺泡细胞运输物质X的过程是一个耗能的过程,故低温和缺氧都会影响物质X的运输速率;

由于该过程是一个耗能过程,可能是主动运输或胞吐,若为胞吐则不需要载体的协助;

物质X在细胞内合成,运送到细胞外,细胞外物质X的浓度不一定大于细胞内;

主动运输和胞吐都需要细胞膜上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参与,故它们的相对运动为X的顺利运输提供了保障。

黑龙江大庆质检)肾上腺皮质产生的醛甾酮是一种小分子、脂溶性激素,它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后与细胞内受体结合,结合物进入细胞核,启动相关核基因的表达生成醛甾酮诱导蛋白(AIP),AIP可通过促进细胞呼吸,促进细胞ATP的产生,以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对肾小管腔中Na+的重吸收。

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

A.醛甾酮在肾上腺皮质细胞中的核糖体合成

B.醛甾酮的作用过程体现了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C.醛甾酮—受体结合物进入细胞核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D.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主动运输重吸收Na+

醛甾酮的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不是在肾上腺皮质细胞中的核糖体合成,A项错误;

醛甾酮是一种小分子、脂溶性激素,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细胞并与细胞内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和激素的调节作用,B项错误;

醛甾酮—受体结合物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C项错误;

由题意可知:

肾小管上皮细胞对肾小管腔中Na+的重吸收需要ATP供能,为主动运输,D项正确。

6.胃内的酸性环境是通过质子泵维持的,质子泵催化1分子的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可驱动1个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和1个K+从胃腔进入胃壁细胞,K+又可经通道蛋白顺浓度进入胃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质子泵的化学本质可能是蛋白质

B.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C.胃壁细胞内K+含量影响细胞内液渗透压的大小

D.K+进出胃壁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是相同的

由题意可知质子泵属于载体,所以其化学本质很可能是蛋白质,A正确。

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的方式需要ATP,所以是需要能量的主动运输,B正确。

渗透压是单位体积内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所以胃壁细胞内K+含量影响细胞内液渗透压的大小,C正确。

分析题意可知K+进胃壁细胞是需要ATP的主动运输,而出胃壁细胞是经通道蛋白的顺浓度梯度的协助扩散,D错误。

7.生物膜和人工制备的磷脂双层膜在通透性上存在一定差异,下表所示为实验测得的相关数据(单位:

cm·

s-1)。

据此可以推断(  )

膜种类

K+

Na+

甘油

H2O

O2

生物膜

10-6

10-7

10-2

10

人工磷脂双层膜

10-10

10-3

A.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O2通过的物质

B.人工磷脂双层膜对K+、Na+的通透具有选择性

C.H2O和甘油在跨膜运输方式上有所不同

D.分子的大小对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无影响

据表可知:

生物膜对O2的通透性等于人工膜对O2的通透性,人工膜由双层磷脂组成,无蛋白质,由此可知生物膜上并不存在协助O2通过的物质;

人工磷脂双层膜对K+、Na+的通透性相同,因此不能说明其对不同离子的通透具有选择性;

两种膜对甘油的通透性相同,而对H2O的通透性不同,从而表明H2O和甘油在跨膜运输方式上有所不同;

甘油、O2分子大小不同,导致人工膜对两者的通透性不同,可见分子的大小可以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

[能力提升]

8.(2018·

江西临安中学月考)五个大小相同的马铃薯幼根与物种A的幼根分别放入甲~戊五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数小时后,取出称重,重量变化如图所示。

以下关于该实验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种A比马铃薯更耐干旱

B.在甲溶液中加入适量的蔗糖酶,在最初一段时间,其中的马铃薯幼根细胞液浓度将减小

C.物种A在与马铃薯根细胞液等渗的完全培养液中不能正常生长

D.当马铃薯根细胞在乙蔗糖溶液中重量不再发生变化时,水分子的跨膜运输也就停止了

由图可知,相同浓度蔗糖溶液时马铃薯吸水能力要比物种A强,所以马铃薯更耐干旱,A错误;

在甲溶液中,马铃薯吸水和失水处于动态平衡,因为蔗糖酶能将蔗糖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使浓度增大,马铃薯将失水,浓度变大,B错误;

在甲溶液中,马铃薯吸水和失水处于动态平衡,重量变化为0,则甲溶液属于马铃薯的等渗溶液,物种A会失去水分,所以不能正常生长,C正确;

当马铃薯根细胞在乙蔗糖溶液中重量不再发生变化时,水分子的跨膜运输处于动态平衡中,D错误。

9.(2018·

辽宁庄河高级中学月考)用相同的完全培养液,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

在二者的吸水率几乎相同的情况下,72h后原培养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发生了如下表所示的变化(表中数据为72h后溶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占实验开始时的百分比)。

分析下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Mg2+

Ca2+

SiO

水稻

17.0

105

117

19.5

番茄

19.1

85

59.6

118

A.不同植物对同一离子的需要量是不同的

B.与番茄相比,水稻对SiO

需要量大,对Ca2+需要量小

C.同种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

D.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

72h后溶液中同种离子浓度占实验开始时的百分比不同,说明不同植物对同一离子的需要量是不同的,A项正确;

72h后水稻培养液中SiO

浓度占实验开始时的百分比下降,Ca2+浓度占实验开始时的百分比上升,说明水稻对SiO

需要量大,对Ca2+需要量小,同种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B、C项正确;

表中数据不能说明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D项错误。

10.(2018·

银川联考)如图所示为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其中a表示生物膜上的糖蛋白,①~③表示物质运输的三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①方式可表示肌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氧气

B.①②③运输方式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此图若表示神经元的细胞膜,则静息电位恢复过程中涉及③方式

D.糖醋蒜腌制过程中,蔗糖和醋进入细胞的过程与②和③有关

分析题图,根据物质跨膜运输过程中细胞膜内外的浓度差,是否需要载体蛋白,是否消耗能量,可判断①为自由扩散、②为协助扩散、③为主动运输。

含有糖蛋白的一侧代表膜外,①方式为物质从膜外运输到膜内,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所以可表示肌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氧气。

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若此图表示神经元的细胞膜,则静息电位恢复过程中钠—钾泵可逆浓度梯度运出钠离子,故涉及③方式。

糖醋蒜腌制过程中,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蔗糖和醋是通过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的。

11.(2018·

江西协作体联考)红细胞溶血是指红细胞破裂后,血红蛋白渗出的现象。

某科研人员将人的红细胞分别置于几种等渗溶液(蒸馏水除外)中,测定红细胞溶血所需的时间,得到如图所示结果。

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红细胞在蒸馏水中溶血时间最短是因为红细胞与蒸馏水的浓度差最大

B.不同溶液中红细胞溶血时间长短可能与物质通过红细胞膜的速度有关

C.乙醇、甘油、丙酮进入红细胞的速度大小关系为甘油>乙醇>丙酮

D.氯化铵、醋酸铵、草酸铵中阴离子的通透速率与其相对分子质量可能呈正相关

红细胞在蒸馏水中溶血时间最短是因为红细胞与蒸馏水的浓度差最大,水分子迅速进入红细胞,导致红细胞破裂,A正确;

根据不同物质的等渗溶液造成人的红细胞溶血所需的时间不同,可以估计细胞膜对各种物质通透性的大小,B正确;

从红细胞放入甘油、乙醇、丙酮溶液中溶血时间分别为7.17、2.04、1.65可知:

甘油、乙醇、丙酮扩散进入红细胞的速度大小关系为丙酮>乙醇>甘油,C错误;

氯化铵、醋酸铵、草酸铵实验中阴离子的通透速率与阴离子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呈正相关,D正确。

12.下图1是人甲状腺细胞摄取原料合成甲状腺球蛋白的基本过程,图2表示两种跨膜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问题:

(1)研究表明细胞内的I-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碘浓度,这表明图1中a过程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与I-跨膜运输方式一致的是________,与另一种运输方式相比影响其运输速率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对离体的心肌细胞使用某种毒素,结果对Mg2+的吸收显著减少,而对Ca2+、K+、C6H12O6等物质的吸收没有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木糖为五碳糖,但是细胞膜能转运葡萄糖,却不能转运木糖,这表明细胞膜具有的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图1中I-逆浓度梯度进入甲状腺细胞,说明I-的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2)I-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其运输速率受载体蛋白的数量和能量供应多少的影响,与图2乙图对应。

(3)使用某种毒素后,细胞对Mg2+的吸收显著减少,而对Ca2+、K+、C6H12O6等物质的吸收没有影响,说明毒素没有影响能量的供应,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毒素抑制了Mg2+载体蛋白的活性。

(4)木糖和葡萄糖都是小分子物质,但细胞不能转运木糖,这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有关。

(1)主动运输 I-的吸收是由低浓度到高浓度 

(2)乙 载体蛋白数量和能量供应 (3)该毒素抑制了Mg2+载体蛋白的活性 (4)选择透过性

[磨尖培优]

13.以下是一个测定某植物细胞液浓度的实验:

实验步骤:

第一步:

在每组试管中注入等量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

第二步:

在每组的a试管中加入等量叶圆片和少量亚甲基蓝晶粒(对溶液浓度影响可忽略不计),并定时摇晃;

第三步:

从每组a中吸取1小滴蓝色液体,小心放入对应b试管的溶液中部,观察蓝色液滴沉浮情况并记录。

实验示意图如下:

说明:

若a管溶液浓度上升,蓝色液滴将在b管的无色溶液中下沉;

反之蓝色液滴将上浮;

若a管溶液浓度不变,蓝色液滴将均匀扩散。

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a1、b1

a2、b2

a3、b3

a4、b4

a5、b5

蔗糖溶液浓度

0.0125M

0.025M

0.05M

0.1M

0.2M

液滴沉浮情况

下沉

微下沉

均匀扩散

微上浮

上浮

(1)本实验的原理是:

植物细胞液与外界溶液存在________时会发生渗透吸水或失水现象,引起外界溶液浓度的改变,这种变化可通过蓝色液滴的浮沉反映出来。

(2)本实验不同组别间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某组a试管中的植物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则在第三步操作中,将发现蓝色液滴________。

(4)在操作正确的情况下,若发现在所有的组别中蓝色液滴都上浮,则实验应该设置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最低溶液浓度的系列蔗糖溶液组别重新进行实验。

(1)植物细胞细胞液与外界溶液存在浓度差时会发生渗透吸水或失水现象,引起外界溶液浓度的改变,可通过蓝色液滴的浮沉反映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情况。

(2)本实验不同组别间的自变量是蔗糖溶液浓度,因变量是a管中蔗糖溶液浓度改变,而观察因变量为蓝色液滴的沉浮情况。

(3)若在某组a试管中的植物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则试管中蔗糖溶液浓度降低,则在第三步操作中,将发现蓝色液滴上浮。

(4)在操作正确的情况下,若发现在所有的组别中蓝色液滴都上浮,说明植物细胞在此浓度下均发生质壁分离,由此确定设置的溶液浓度偏高,因此要设置低于最低溶液浓度的系列蔗糖溶液组别重新进行实验。

(1)浓度差 

(2)蔗糖溶液的浓度 (3)上浮

(4)低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