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7一匹出色的马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86211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7一匹出色的马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7一匹出色的马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7一匹出色的马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7一匹出色的马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7一匹出色的马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7一匹出色的马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7一匹出色的马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7一匹出色的马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7一匹出色的马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7一匹出色的马教案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7.一匹出色的马教案

XXX小学语文科第四册教案设计

(20XX-20XX学年度下学期)

课题:

7.一匹出色的马

课型:

新授课

任课

教师

XXX

教学

内容

简析

《一匹出色的马》是一篇富于童趣的文章,通过爸爸和孩子之间的交流趣事,说明了“想象”在童心世界的重要意义。

学生

学情

分析

因为孩子从小的教育环境不同,所以每个孩子的想象能力是有差别的。

想象力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学生的想象力是需要不断培养的,对于本阶段的孩子更为重要。

培养了想象力便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潜力,这对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和终身学习都有着重要意义。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

识写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

懂得想象力对于同心世界的重要意义。

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

多媒体课件;关于想象力的名言警句;

生字词卡片;

课时

2课时

教学

目标

第一课时

1.认识本课“郊、泛、波”等15个生字,会写“匹、妹、波、纹、像”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感受春天傍晚郊外的景色美。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课件激趣,引出学习

1.播放春天傍晚郊外的风景画面,并配上舒缓的轻音乐,同时教师激情解说:

这是一个春天的傍晚,郊外的小河边,绿色的柳枝随风飘拂,柳树下,五颜六色的野花竞相开放。

微风吹过,河面上泛起了层层波

 

师生互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纹。

孩子们,看到眼前这幅画面,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

郊外的风景真漂亮啊!

生:

春姑娘把郊外的大自然打扮得真美!

生:

我好想去春天的郊外走一走、看一看呀!

师:

这里的景色的确很美,这不,有两个小朋友就跟爸爸妈妈一起来这里散步,还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呢!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一匹出色的马》。

2.教师板书课题,指导学生书空课题,适时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匹”,并注意它的书写笔顺(横、撇、竖弯钩、竖折)和读音(读第三声),同时齐读课题。

二、自主探究,感知大意

1.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时标注出自然段的序号。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主读书的情况,适时予以个别读书指导。

2.检查学生自主读文的情况:

(1)课件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词“郊外、泛起、波纹、葱葱绿绿”等,指名朗读词语、小组开火车朗读,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适时进行朗读纠正,并提醒学生生字“葱”是后鼻音;“舍”是多音字,在词语“恋恋不舍”中读第三声,而“恋”的声母是边音“l”。

(2)师生随机开展指读、抢读词语小游戏,教师再次针对易读错的字词进行朗读强调。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进行课文句、段的范读指导。

3.引导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人物,主要写了谁的故事。

(1)学生交流(爸爸、妈妈、“我”、妹妹,主要写了妹妹的事情),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妹妹的自然段(第4~7自然段),同时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妹妹都做了什么以及结果如何。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概述故事的主要内容妹妹走不动了,想让爸爸妈妈抱,结果爸爸说骑上“一匹出色的马”就能回家,妹妹按照爸爸的话果然开心地骑着“马”回到了家

 

师生互动

 

学生书写生字“匹”,并注意它的书写笔顺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时标注出自然段的序号

 

师生互动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人物,主要写了谁的故事

 

师生互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里。

三、融入画面,感受美景

1.过渡:

刚才大家被春天傍晚郊外的风景迷住了,孩子们,愿意走进这幅画面中去吗认真读一读课文看看哪几个自然段给我们描述了这幅美丽的画面(第1~3自然段)。

2.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课文描写了哪些自然景物。

3.学生交流,教师适时板书河水、柳叶、田野,同时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描述说说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住“碧绿碧绿、拂过、葱葱绿绿”等词语以及比喻句“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体会它们各自的特点(板书碧绿碧绿、拂过头发、葱绿柔软)。

4.课件出示句子:

“河岸上垂下来的柳叶,拂过妈妈和爸爸的头发,我和妹妹看着都笑了”。

引导学生读句子,说说“我”和妹妹为什么笑(因为眼前的美丽景色而感到开心快乐、一家人在一起很开心幸福······)。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从中感受此时的郊外不仅景美,其乐融融的亲情更美。

5.再读这三个自然段,试着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描述这幅画面给自己的感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景色异常美丽,同时看看“我们”一家人在这里都有什么表现(路已经走了不少,却还恋恋不舍,不想回去)。

引导学生体会“我们”是被眼前的景物深深迷住了(板书恋恋不舍)。

理解词语“异常”(特别、非常)、“恋恋不舍”(十分留恋,舍不得离开)。

6.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三个自然段,注意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抽取课文生字,小组开火车朗读、指名朗读,教师适时再次进行正确朗读纠正与强调。

2.出示本课需要会书写的生字“妹、波、纹、像”,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情况并简单交流对它们的书写认知(四个字都是左窄右宽······),教师适时进行范写指导,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课文描写了哪些自然景物

 

学生从中感受此时的郊外不仅景美,其乐融融的亲情更美

 

学生感情朗读三个自然段

 

小组开火车朗读、指名朗读

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情况并简单交流对它们的书写认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并提醒学生“波”右边“皮”的撇画要托住左边的“氵”,最后一笔捺画要略舒展;“纹”左边的“纟”要注意笔画之间写紧凑;“像”右边“象”第六笔的撇要穿过中间的扁“口”,而三撇依次渐长,特别是下面的弯钩要注意回到竖中线位置出钩。

3.学生自主描红、临写四个生字,教师巡视检查指导,及时强调“像”字应写得紧凑、端正。

五、课堂小结

眼前的景色如此美好,接下来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这个疑问就让我们留到下节课再来解决吧。

 

 

学生自主描红、临写四个生字

 

师生互动

 

7.一匹出色的马

河水:

碧绿碧绿

柳叶:

拂过头发

田野:

葱绿柔软

教学

目标

第二课时

1.学会并正确、美观地书写“景、恋、舍、求”4个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妹妹前后发生变化的原因,感受童真童趣,懂得想象力对于童心世界的重要意义。

二课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回顾旧知,引入学习.

1.谈话交流孩子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课文《一匹出色的马》都有哪些了解了呢?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引导他们从字词、内容等方面进行汇报。

重点引导学生说说春天郊外的傍晚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指导学生齐读课文第1~3自然段中描写景物的部分。

2.过渡引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这幅美好的画面中,去看看“我们”一家人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呢?

二、精读感悟,感受童趣

1.质疑想象孩子们,当你们还小的时候,如果走不动路了,你们会怎么办?

生:

我会让爸爸或妈妈抱着自己走。

生:

我会央求大人陪我坐下来歇会儿。

师:

家长面对你们的表现,又会如何做呢?

生:

爸爸妈妈怕我累着了,总是能答应我

生:

爸爸说我是男子汉,自己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走路也一样。

师:

看来不同的家长面对孩子的要求会有不同的表现,来,让我们看看课文中的爸爸妈妈又是如何对待这件事情的。

2.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第4~6自然段,看看文中的爸爸妈妈面对妹妹的央求时分别都有什么不同的表现。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妈妈和爸爸两人对此事的不同之处(妈妈直接拒绝了妹妹的要求,爸爸却用一种有趣的方式拒绝了妹妹的要求)。

(1)课件出示课文第6自然段,引导学生认真研读文段,分别用下划线和波浪线画出描写爸爸的动作和语言的句子,想一想自己从中体会

 

学生自由交流

 

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

 

自主朗读课文第4~6自然段

 

学生认真研读文段,分别用下划线和波浪线画出描写爸爸的动作和语言的句子

二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爸爸很聪明,既拒绝了妹妹的要求,又让她一下子对“骑马”产生了趣······),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住爸爸的“不作声”以及后面对妹妹说的话,体会他善于抓住孩子天真、容易激发好奇心等特点采取了有趣的、富于智慧的教育方式。

(3)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妹妹、妈妈和爸爸的对话,注意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

3.认真朗读课文最后一段话,联系第4~6自然段想一想,妹妹前后都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刚开始她说走不动了,要爸爸妈妈抱,后来竟然蹦蹦跳跳地先回到家)?

教师适时归纳板书:

走不动、抱抱我蹦蹦跳跳、早回来啦

(1)引导学生结合对最后一段话的理解,想一想自己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了妹妹怎样的心情(开心、快乐、自豪)。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找出能够表现妹妹高兴心情的词语(高兴、蹦蹦跳跳、笑着说),同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注意读出妹妹的高兴和自豪之情。

(2)学生讨论交流:

妹妹前后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变化(因为她觉得把柳条当成马并骑着它回家很有趣······)?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明确妹妹是把柳条想象成了真马,正是这样美妙的想象让她一下子忘掉了之前的疲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板书把柳条想象成了真马)。

4.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说一说想象力的奇妙作用(如遇到难题时,妈妈说让我跟敌人较量,看看谁才是真正的“勇士”,于是我又树立起信心并开动脑筋解决难题······)。

同时教师出示关于想象力的名言警句(如现实的世界是有限度的,想象的世界是无涯际的),再次引导学生明确想象力对于孩子世界的重要意义。

三、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本课余下的生字“景、恋、舍、求”,引导学生观察、交流几个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教师适时进行范写指导,重点提醒他们注意“景”上面的“日”要写得扁一些,中间的横画要稍长;“恋”上半部的“亦”要写

 

学生交流

 

学生分角色朗读妹妹、妈妈和爸爸的对话,注意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

 

学生找出能够表现妹妹高兴心情的词语

 

讨论交流

 

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说一说想象力的奇妙作用

 

师生互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得短,且撇画变成竖画;“舍”上面的“人”撇、捺要舒展;“求”第一笔横画是短横,最后一笔点画不要写丢了。

2.学生自主描红、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检查书写情况,及时进行指导与强调。

四、课堂小结

孩子们,文中的妹妹因为将柳条想象成了“一匹出色的马”,所以很快忘记了疲劳。

我们遇到难题,其实也可以运用我们奇妙的想象力,然后换一种想法再去战胜它们,相信我们也会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学生自主描红、临写生字

 

师生互动

 

7.一匹出色的马

 

走不动、抱抱我------------蹦蹦跳跳、早回来啦

(把柳条想象成了真马)

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改变了逐段式的教学方式,而是重视了对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能力的培养,让他们抓住课文中对春天郊外傍晚的景物描写,在读中想象画面美,并通过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景物特点的形式,初步培养了他们对画面的整体感知能力。

而在感受想象力对于童心世界的重要意义时,教师更是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妹妹前后变化的具体表现,让他们准确挖掘出妹妹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是她将柳条当成了真马,并自然感受到了想象力在整个故事中所起到的意想不到的作用,从而实现了对课文主旨的认知,也保证了整堂课的教学环节简洁利落、互动高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