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鉴赏Word文档格式.docx
《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鉴赏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鉴赏Word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
(1)答:
上片写春寒愁感.下片写家国恨情.
流露了词人内心世界生与死的矛盾,是绝望者的希望.
3.梅花绝句(陆游)
低空银一钩,糁野玉三尺。
愁绝水边花,无人问消息。
(1)前两句为梅花的出现展示了一个怎样的背景?
(2)你对诗中的梅花形象怎样理解?
3.
(1)答:
空旷、寂寥、清冷、洁净.
(2)答:
高洁而寂寞,无人问津,是罢官而不得起用的陆游自身的写照.
译文:
那梅花如同低空银白色的钩子,糁野白玉般的尺子。
水边的梅花啊,你是那样的忧愁,因为没有任何人来关心你。
这里所说的梅花消息,实际是借指南宋政府偏安一隅,满朝文武无人过问铁蹄下中原人民的生死。
4.雪中偶题(郑谷)唐朝早期著名诗人
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1)这首咏雪诗在景物的选择上有什么特点?
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对这首诗宋人有不同评价,有人说它“奇绝”,也有人说它“浅俗”,你怎么看待?
4.
(1)答:
选择景物很有典型性.诗人选择了“僧舍飘雪”“歌楼密洒”“渔人晚归”三个经典场景.既突出表现了下雪的景色,更表现了雪景之中不同人物的不同生活.
(2)提示:
这是开放题,可任选一个角度回答.如:
“浅俗”体现在语言,全诗语言通俗,明白如话;
“奇绝”体现在写景,选材有特色、有深意,特别是“渔人披得一蓑归”这一景象描绘富有诗情画意,也表现了诗人对渔人的崇敬之情.
5.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诗的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何特点?
(2)“山青花欲燃”一句中“欲”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
翻译:
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燃烧着一团旺火。
今年的春天又过去了,哪天才是我回家的日子呢?
5.
(1)答:
景物:
江、鸟、山、花.特点:
碧绿、洁白、青葱、火红。
“欲”字妙在用拟人手法赋予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
8.渡汉江(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前两句中的“外”、“断”、“复”从哪三个角度写作者贬居之苦,有什么表达作用?
(2)一般人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本诗的后两句不同,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理?
简要分析。
8.
(1)答:
从空间的隔离,联络的断绝,时间的久远三个角度来写,强化和加深了作者贬居期间的孤苦情绪.
(2)答:
表达作者因等待团聚过久,在团聚即将来临之际,突发不祥之感,深怕出现意外而团聚不得的复杂心理。
我离开家乡到了五岭之外,经过了一个冬天,又到了春天。
因为交通不便,我和家人没有联系,已经很长时间了。
现在我渡过汉江赶回家乡去,怎知离家越近,心情就越紧张。
因为怕伤了美好愿望,以致遇到同乡,也不敢打听家乡情况。
9.闺怨(沈如筠)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1)诗中“孤”字含义丰厚,请做简要分析。
(2)这首诗通过主人公思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是怎样递进表达的?
简要回答。
9.
(1)答:
既写月影的孤单,也写出了思妇的孤苦心理
表达了她对征戍南疆的丈夫的深切怀念。
先托鸿雁为信使;
再寄希望借助梦境团聚;
最后只好变成月光洒泻亲人的身上。
10.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
(1)这首诗以谁的口吻,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情景交融是古诗词写作上的特色。
请联系诗中“春江正渺茫”作简要分析。
10.
(1)答:
以送者对行人的口吻,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离别时,怅然凄苦的思想感情。
“春江正渺茫”写春江烟云迷漫,辽远而又含混,一如离人迷茫无奈的心绪,景中有情,情在景中,情景交融。
译文:
荆州和吴郡是接壤的水乡,你离去的时候春天的江水正渺渺茫茫。
太阳将要落山,远行的小船将要停泊在何处?
抬眼向天的尽头望去,真让人肝肠寸断忧伤至极。
11.除夜作(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首句作者怎样用“寒”“独”两字,营造出与除夕欢乐团圆夜截然不同的意境?
(2)“故乡今夜思千里”一句,言“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这样的表达有什么独特作用?
简要分析
我独自在旅馆里躺着,寒冷的灯光照着我,久久难以入眠。
是什么事情,让我这个游客的心里变得凄凉悲伤?
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
我的鬓发已经变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11.
(1)答:
作者通过除夕夜在冰冷的旅馆里,青灯寒光如豆,诗人影只孤孑,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凄然的意境。
不直写自己思念故乡,却言故乡思我,能把思乡之情表达得更婉曲含蓄。
12.从军行(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tá
o河北,已报生擒土谷浑。
(1)诗的前两句用“日色昏”和“红旗”构成了怎样的一幅边塞军旅图?
(2)作为边塞诗,本诗洋溢着怎样的感情基调?
为什么?
12.
(1)答:
“日色昏”极言大漠风沙遮天蔽日,也烘托了军事形势的紧张;
“红旗”即写色彩的明丽,也写军队的强劲凌厉.由此构成了一幅在大漠苍苍、天昏地暗之中,一支大军半卷红旗,卷尘挟风,奋勇挺进的画面。
因为军队主动骁勇,战事大捷喜人,所以整诗洋溢着轻快振奋的感情基调。
13.雨晴(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本诗前两句用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后两句写得饶有趣味,请作具体赏析。
译文:
雨前,春天刚刚降临,花才吐出骨朵儿,尚未开放;
而雨后,花事已了,只剩下满树绿叶了。
蜜蜂和蝴蝶纷纷飞过墙去,却怀疑春天的景色在别处。
13.
(1)答:
对比。
用“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两相对比,表现了作者面对满园落红残春油然而生的叹惜之情。
(2)蜜蜂、蝴蝶见此残景,也大失所望,纷纷绕墙而去,它们相信春色正在邻家院子呢,这也让作者也不由地怀疑“春色在邻家”.作者把原无理性的蜂蝶赋予“人”的智慧,把蜂蝶追逐春色的神态、心理写得活灵活现,妙趣横生。
14.夏意(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1)本诗一反盛夏炎炎的立意,表现了怎样的“夏意”?
是如何表现的?
请简要分析。
(2)衬托是古诗创作中常用的手法,请举诗中的一例进行赏析。
译文
小院在宅庭幽深处,小院深深,曲径通幽,在这极清极静的环境中有小轩一座,竹席一领。
人欹卧于其上,闲望户外,只见榴花盛开,透过帘栊,展现着明艳的风姿。
当中夏亭午,而小院中仍清阴遍地,一片凉意。
待到醒来时,只听得园林深处不时传来一两声流莺鸣啼的清韵。
14.
(1)答:
表现了凉爽、清幽、宁谧的“夏意”.主要通过小院的深幽,竹席的凉爽,正午树阴满地,诗人安然入睡,时有流莺清韵传来,来构成一个别于炎夏的夏意意境。
(2)示例:
用榴花明丽,红艳如火与庭院绿树,清荫遍地相映衬,既在色彩上红绿相缀,又在光线上明暗相映,能给人流丽而清邃的感觉.用末句“流莺时一声”来衬托前三句所营造的宁谧幽静之境,以有声衬无声;
也以动衬静,以莺之流飞,让整个画面陡然灵动丰满起来。
15.新晴(刘攽)bān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第二句中“无人”两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2)本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具体赏析其艺术效果。
15.
(1)答:
既写出了作者在久雨新晴后,面对青苔满地、绿树浓郁,却无人共享、共语的遗憾心情;
也为下联“唯有南风旧相识”铺垫,为上下联之间的枢纽之词。
三四句以“南风”为主角,用拟人的手法把这位“旧相识”写得趣味盎然.“偷”显示“南风”的诙谐,似有意与老朋友开玩笑;
“开”“翻”写与老朋友的熟识程度,其关切之情可见.可以想象在“无人”的情况下,“南风”将带给作者多少安慰。
16.东栏梨花(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前两句写春末夏初景物特点,请具体赏析。
(2)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
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翻译:
如雪偶般又轻又薄的梨花瓣顷刻间已飘飞满地。
这一刹那的景象使我们顿悟了人生,最美的时刻也就是开始领悟到人生凄然的时刻。
清明时节,草熏风暖,梨花如雪,已是暮春繁华过眼即空,但是这一刻仍是一年当中最美的,人生能有几度清明?
16.
(1)答:
第一句从颜色的角度写,用“淡白”“深青”写梨花和柳叶,言梨花已盛开,柳已老;
第二句从形状角度写,以柳絮纷飞,梨花满城,言春已去,夏将至;
两句之间,以“柳絮飞”呼应“柳深青”,以“花满城”呼应“梨花淡白”,极精工,以此简洁地写出了春末夏初的景物特点。
惆怅。
作者由花开花谢,春光易逝,想到人生短暂,年华似水,发出“人生看得几清明”的感慨。
“惆怅”一词包含了作者对生命短促的感慨和无奈的思想感情。
17.秋江(道潜)宋
赤叶枫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阳已微。
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
(1)前两句诗充满画意,很有色彩感,请简要分析。
(2)试从“实”与“虚”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红色的枫叶从枫林中飘落,酒旗慢慢降下,夕阳微红,照着白色的沙滩。
江面上朦胧苍茫,远处不时传来轻柔的橹声,又是哪里的人乘夜而归?
17.
(1)答:
第一句将耀眼红枫与青白酒旗相缀,第二句将白沙洲渚与微红夕照相映,而两句之间用火焰般的枫林秋色与绚丽的夕照晚霞相映衬:
满天满树的红色,真是绚烂之极,好一幅色彩浓丽、美不胜收的画面。
前三句为“实”写,末句为“虚”写。
前两句从视觉角度写绚烂的秋江暮景;
第三句从听觉角度写苍茫中的柔橹声声,以上三句似画境,胜乐声,但句句写“实”。
结句冷然一问,却是凭空想象,是虚笔,但从景联想到人,由实而虚,却使意境更悠远空灵。
18.江南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⑴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⑵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8.
(1)答:
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
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
(或答“表达了诗人对风景依旧,物是人非的感慨。
”)
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昔日到处是烟雾笼罩的寺庙,如今又有多少亭台楼阁都沧桑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19.鹧鸪天(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1)这首词的内容与《西江月明有别枝惊鹊》相同,都是描写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上片在描写春天的景象里,有哪几个词用得非常传神?
(3)“春在溪头荠菜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9.
(1)农村(田园、乡村)风光
(2)破、鸣、点。
(3)答:
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欣赏、流连之情。
译文野地里柔软的桑条上冒出了嫩芽。
东头邻居的蚕种已经孵化出一些小蚕了。
平坦的山坡上,黄毛小牛在那里吃草,不时发出叫声。
夕阳照在带有寒意的树林上,投宿的乌鸦又点缀着寒林的景色。
映入眼帘的还有远近连绵的山峦,横斜的山路。
这里也有挂旗卖酒的小酒店。
青旗:
卖酒的招牌。
城中的桃树李树害怕风雨吹打。
白色的荠菜花开满溪头,大好的春光就在这里《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20.题春晚(周敦颐)
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1)这首诗中哪一句话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
(2)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
说说你的理解。
时已晚春,花儿纷纷飘落,有的还扬进了门内,把夕阳的余晖挡在门外。
苍茫暮色中,可以看到几只黄昏时的乌鸦,紧挨着林子飞着。
诗人吟罢诗句在栏杆外放目远望,望见樵夫渔子,担柴提鱼,一路归来。
20.
(1)吟余小立闲干外。
因为诗人写的是晚景,天色昏暗,加上距离较远,望过去,昏鸦自然更像“点”,用“点”比用“只”更形象。
21.早梅(张谓)
一树寒棒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1)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本诗则侧重写梅的什么特点?
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
(2)本诗主要表现了梅花怎样的品质?
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
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
人们不知寒梅因靠近溪水而早发,以为那是经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21.
(1)答:
开放之“早”;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表现其凌寒独开的精神品质。
22.七步诗(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lù
,shū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这首诗用豆和豆秸比喻什么?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反映了什么?
22.
(1)答:
比喻同胞兄弟.
(2)答:
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悲愤.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互相排挤、互相斗争的内幕。
23、野池(4分)唐•王建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乔
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蜒上下鱼东西
15诗歌以“野池”为描写对象,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植物▲的景象(2分)
16.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
(2分)
15满溢(满)丰茂(茂盛、果实丰硕)(意思符合即可)
16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意思符合即可)
24、秋夜山居(4分)唐•施肩吾
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①织新雪。
秋山野客②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注释】①素机:
织布机②野客:
离乡在外的游客
14.诗歌首句“▲”一词点明了时令属“秋”(2分)
15.诗中“衔”字向来为人称道,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2分)
14.(2分)去雁(仅答“雁”不给分)
15.(2分)示例:
一个“衔”字把空中一轮明月被松梢遮掩的情形,描绘得活灵活现(意对即可
一、春 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①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
②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
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一、
(1)用“惊”一词表现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
(2)用白雪盼春的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生动而传神;
把白雪比
喻成飞花,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
翻译
新年已经来到,然而却还没有看到芬芳的鲜花,直到二月里,才惊喜地发现草儿萌发
了绿芽。
白雪似乎耐不住这春天的姗姗来迟,竟纷纷扬扬,在庭前的树木间洒下一片飞花。
五、题春晚周敦颐
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译文:
1.这首诗中哪一句话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
。
2.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
五、1.吟余小立闲干外。
2.因为诗人写的是晚景,天色昏暗,加上距离较远,望过去,昏鸦自然更像“点”,用“点”比用“只”更形象。
八、江春即事司空曙
罢钓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1.“罢钓归来不系船”中哪三个字是理解全诗的关键。
不系船。
2.这首诗所反映的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情趣?
反映了一种闲适美好的生活情趣,这是现代人向往的理想的生活境界。
十、村夜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1.请写出这首诗的过渡句。
(独出门前望野田)
2.试分析这首诗中的前两句与后两句感情的不同。
答2.前两句于萧瑟凄凉的景物中透露出诗人孤独寂寞的感情;
后两句诗人面对大自然的如画美景,情不自禁地发出不胜惊喜的赞叹。
十一、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结合全诗来看,文中的“月夜”具有哪些特点?
.静谧、寒凉
2.“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字颇见诗人功力。
请简要分析“落”字的妙处所在。
答:
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似的。
十二、夜雪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1)这首诗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夜雪的?
(1)触觉、视觉、听觉。
(2)从诗歌描写的情景中,你可以感知到作者怎样的心境?
(2)孤寂凄冷
十三、雪梅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注)①卢梅坡:
宋诗人。
②降(xiá
ng):
服输。
③阁:
同“搁”,放下。
④评章:
评议的文章,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1)从“差、欠、逊、少”等字中选择一个填入原诗中的空白处,应为逊。
(2)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2)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一个人应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更要看到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
十四、菊花元镇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第二句中“遍绕”“日斜”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1)表现了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景。
(2)诗人喜爱菊花的原因是什么?
这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此夜开尽更无花)。
寄托了高洁隐逸人格的追求和孤傲个性的自我欣赏。
十六、溪居即事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1)这首诗勾画了一副恬静、平和的水乡春景图:
临水的村庄,疏疏落落的篱笆,,,奔跑的儿童……和谐而富有诗意。
(悠悠飘荡的小船、波光粼粼的溪水、掩着的柴门。
)
(2)三、四句中“疑”“急”二字,描绘出一个怎样的农村儿童形象?
(热情淳朴,天真可爱。
十七、兰溪棹歌戴叔伦(唐)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棹(zhà
o)歌:
船歌。
(1)“越中山色镜中看”中的“镜中看”三字极富韵味,它启发读者去想像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请作描述。
【
(1)溪水平静清澈,倒映着月光山色,摇曳生姿,朦胧缥缈。
】
(2)“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精彩传神,营造出优美活灵的意境,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请作简要赏析。
【
(2)鱼抢春水,涌上溪滩,啪啪蹦跳,看到这一情景,令人荡漾起欢乐之情。
十八、山中与幽人对酌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注释】①幽人:
指隐居的高士。
②卿:
对好朋友的称呼。
(1)“一杯一杯复一杯”中连用三个“一杯”,这有什么好处?
【
(1)极写饮酒之多或极写饮酒之痛快。
(2)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热爱之情或朋友之间的深情。
(2)“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
(2)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热爱之情或朋友之间的深情。
十九、竹枝词二首(其一)(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注解】竹枝词:
巴渝(今重庆市一带)民歌中的一种。
(1)从诗中称对方为“”看出,这首诗是以一位女性的口吻来写的。
(2)诗的三、四句语带双关,明说天气晴雨不定,暗指什么?
(1)郎。
(2)暗指人物迷惘、忐忑不安的心情。
二十、新晴野望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释】①氛垢:
雾气和尘埃。
(1)诗歌写出了雨后初晴原野的什么特点?
(1)清新(明净、空旷)
(1)清新(明净、空旷)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十一、赋得暮雨送李曹(唐)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注释】①海门:
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县。
②浦树:
水边的树。
③含滋:
湿润,带着水气。
④散丝:
雨丝,这里比喻流泪。
(1)全诗描写了暮雨中的哪些景物?
(1)楚江、帆、鸟、海门、浦树。
(2)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
楚江、帆、鸟、海门、浦树。
(2)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
二十二、从军行陈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