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司马光》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859105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司马光》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司马光》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司马光》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司马光》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司马光》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司马光》教案文档格式.docx

《小学语文《司马光》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司马光》教案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司马光》教案文档格式.docx

1、教师板书课题。

2、简单介绍:

司马光姓司马,名光。

是我国此宋时期的历史学家。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二、看图

1、出示图,从图中你看出了什么?

同学能从图中看出一口大缸被砸破,水哗哗地流出来,一个小朋友正往外爬,图中间的小朋友正伸手去扶那个小朋友,其他的小朋友有的吓哭了,有的喊着,有的找大人。

2、你有不懂的地方吗?

同学1:

爬出来的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

当时的情况怎样?

同学2:

是谁救的掉进水缸的小朋友,他是怎样救的?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

画出的生字和会认的字要多读几遍。

2、读准生字和会认字的音。

⑴自身借助拼音读生字和会认的字。

⑵同桌小伙伴互读、线纠正。

⑶抽读生字和会认字的卡片。

⑷做猜字游戏,激发同学学习兴趣,巩固字音。

⑸电脑出示词语的演示文稿:

小朋友吓哭没有假山慌了喊叫

举起砸破救人古时候司马光一块石头

3、再读课文,标画出自然段。

4、同学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听听他们读的字音是否准确。

四、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段:

⑴指名读第一段:

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⑵电脑出示插图;

让同学根据图中人物的穿载来理解:

“古时候”这个词语。

2、学习第二段:

⑴指名读第二段:

从他的读中你知道了什么?

⑵教师提问:

①他指的是谁?

(他指的是司马光)

②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从第一自然段知道的)

③教师鼓励同学能够联系上下文考虑问题。

④借助图弄清花园里假山下,大水缸的位置,以和是怎样的一口缸。

⑶指导朗读:

①教师范读第二段,要求同学认真听,听出什么了?

(教师在读时注意突出“大”和“满”字)

生:

我听出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缸,缸里装满了水。

②同学自由练习朗读。

③指名读这段;

读后同学评议。

评议时同学们先可以说说他哪儿读得好!

然后说说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

最后他自身的体会读出来。

④由于本段的第二句是个长句,不容易读的教师再范读,让同学注意看清标点,听好停顿的地方。

⑤同学自身练习朗读。

⑥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⑦指名读,集体纠正。

3、学习第三段:

⑴指名读课文,听他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⑵提问:

有一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玩,怎么全掉进大水缸里呢?

请你们联系上下文说一说。

⑶理解:

“一不小心”的意思。

(就是没留神掉进大水缸里。

⑷应该怎么读呢!

同学们自身练习朗读这段。

⑸指名读,大家评议。

⑹必要的时候教师范读指导。

⑺提问:

有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没留神掉进了大水缸里。

启发同学想象,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怎样呢!

通过讨论得出当时情况十分紧急,掉进大水缸里的小朋友假如不急时救上来就会有生命危险。

⑻过渡语,就在这紧急时刻,司马光和其他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呢?

我们一起来读读第四、五自然段。

4、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⑴学习第四自然段

①同学自身轻声读这段,读后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

边读边画出表示小朋友动作的词语。

②从“有的……有的……哭、叫、喊、跑、找”这些词,小组讨论他们这些人当时是怎么想的?

③小组汇报得出结论:

让他人来帮助,我这么小,没有方法,有的吓哭了,不知道怎么办。

④为了让同学理解:

“别的小朋友都慌了”的局面,教师提问:

一个小朋友掉进大水缸里,随时有生命的危险,假如你也在场,那都慌起来了是什么样子?

请同学扮演当时的局面。

⑤教师指导同学有语气地读好这段。

⑥过渡:

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就在这危急时刻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

⑵学习第五自然段:

①自身读读第五自然段,考虑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

请你画出司马光动作的词语。

②请同学看图,并模仿司马光的动作。

③师:

司马光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怎样做才叫“使劲”砸呢!

再请同学们做动作。

同学在扮演中理解了词语和句子。

④教师指导同学读后四、五段。

5、通过比较理解课文内容:

⑴与课文中人物的比较:

提问:

当一个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一口大水缸里时,司马光的表示与别的小朋友的表示有什么不同?

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小朋友?

组织同学讨论交流。

⑵自身与司马光的比较:

①提问:

同学们也动脑筋想一想,假如你当时是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员,你还有什么方法能救出掉进大水缸的小朋友呢?

同学讨论后全班交流。

方法一:

用梯子爬到缸上,把小朋友拽上来。

方法二:

找一根长竹竿,让小朋友抓着竿爬上来。

方法三:

去喊大人,让大人把他救上来。

方法四:

可以找来抽水机把水抽出来。

方法五:

可以拿来绳子把小朋友拉上来。

②提问:

大家想了不少好方法,现在我们比较一下,司马光的方法和大家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③教师演示复动投影片:

小朋友被大人从缸中拉出来,人离开水。

教师板书:

人──水

④请大家想一想:

用梯子、用竹竿,拿绳子,喊大人救小伙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⑤教师再一次演示“人离开水”的复动投影片。

⑥司马光用的方法与我们的有什么不同呢?

教师演示:

水从缸中流出,小伙伴得救。

过渡:

这样水就离开了人,小朋友得救了。

⑦从这样事情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小朋友?

小组讨论后交流。

⑧师总结:

你们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用梯子,用竹竿、拿绳子、喊大人都是让人离开水,但时间又来不和。

而民光急中生智砸摃救人,没法让水离开人,这是反向思维。

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解决问题。

6、学习第六段:

⑴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你们高兴吗?

⑵请同学带着高兴的心情读第6段。

五、发明性的思维训练

师:

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就在这时候,假如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们会说些什么呀!

请同学分角色演一演。

第二课时

1、巧记本课6个生字的字形,了解字义。

2、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词。

3、完成课后练习题。

1、掌握生字的字形和字义。

2、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词。

1、巧记本课生字的字形。

2、正确地书写“那、都、到”这几个字。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司马光这篇课文,司马光给你们留下什么印象呢?

2、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二、学习生字的音形义

1、巩固生字、词的读音:

⑴自身认读生字。

⑵同桌互读生字、词。

⑶抢读生字词卡片。

2、巧记字形、理解字义:

⑴让同学自身动脑、选择自身认为最巧妙的记忆法记忆。

⑵同桌小伙伴互相说一说。

⑶请小组汇报或让同学当小老师讲解。

例如:

吓:

同学用形声字的方法记“吓”字。

为什么是口字旁呢?

可让同学做出受惊吓的表情,体会人受惊呀时往往会不由得张大嘴,所以是“口字旁”。

组词:

惊吓,吓一跳。

⑷指名抽读生字词卡片,巩固生字的音形义。

三、书写生字词

1、先自身观察每个字词卡片,巩固生字的音表义。

2、在书上独立书写6个生字,提出难写的字。

3、同桌同学相互评改!

4、同学提出比较难写的字,教师重点指导“到、那、都”这3个字。

5、同学在书上的第二个田格中练习书写生字。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同时纠正同学的写姿和执笔方法。

6、同学写完后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同学作业,大家相互评改!

四、巩固练习

1、同学独立书写生字和字词。

2、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五、教师小结,朗读全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