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银行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839519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国银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跨国银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跨国银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跨国银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跨国银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跨国银行Word文档格式.docx

《跨国银行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国银行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跨国银行Word文档格式.docx

thestate-ownedcommercialbanksinoverseasexpansion,shouldbebasedondomestic,trytoeliminateChina'

soverseasexpansionhasbeentostagefullofmiscalculationsbasedontheactualsituationofChina'

soverseasexpansion.Afterall,China'

sstate-ownedcommercialbanksisrelativelylow

degreeofinternationalizationisthatwemustnotignorethefact.

Keywords:

Multinationalbank;

Riskcontrol;

Internationalization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一、国际跨国银行的发展

跨国银行是资本国际化、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发达国家对外经济扩张的结果。

其主要包括三个阶段:

并购阶段、全能银行阶段以及跨国银行阶段。

(一)国际银行业的并购浪潮

银行业的兼并和收购(即并购)是当今与未来国际银行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银行并购已经成为引起国际银行业格局变动的基本动力,是推动国际银行业进入全新时代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银行业出现了盛况空前的银行并购浪潮,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都堪称史无前例。

如1996年的日本东京银行与三菱银行合并、美国大通银行与化学银行合并,1997年瑞士银行与瑞士联合银行的合并,都曾引起国际金融界的轰动。

而1998年4月,美国的银行并购更是另人瞠目结舌,4月6日美国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宣布合并定名为花旗集团,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服务集团;

7天之后,全美排名第五的美洲银行与排名第三的国民银行合并,美国第一银行与第一芝加哥银行合并而成为全美第五大银行。

1999年8月,日本第一劝业银行、富士银行和兴业银行宣布合并,组成资产超过1.2万亿美元的世界最大银行,定名为瑞穗金融集团,将日本银行业采取强强合并方式进行重组的改革推向高潮。

当前正在进行的国际银行业并购潮的显著特点是:

规模巨大、席卷全球、跨国并购和跨行业并购。

在世界前10家大银行中除了个别银行外,几乎都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并购扩大规模的。

(二)全能银行时代

全能银行(Universal 

bank),又称为综合银行,是指不受金融业务分工限制,能够全面经营各种金融业务的银行。

全能银行有三种类型:

一是商业银行加上投资银行;

二是商业银行加投资银行加保险公司;

三是商业银行加投资银行加保险公司加非金融公司股东。

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全能银行大多是指第三种类型,而人们通常所指的全能银行是第二种类型。

全能银行又有两种运作模式,一种是德国模式,在银行内设置业务部门全面经营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

另一种是英美日模式,通过设立金融控股公司,银行以控股公司的名义从事证券、保险和风险投资等业务。

 

(三)跨国银行时代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跨国银行发展的最大特点是日本银行业的异军突起,在连续数年按资产排名的世界前10大银行中,日本银行业一直占有统治地位。

90年代以来,受经济泡沫引发银行大量不良资产的影响,日本银行业的地位相对下降,欧盟和美国银行的地位则不断上升,而亚洲国家和其它发展中国家的跨国银行实力也在不断增强。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期间是跨国银行数量迅速增长时期,90年代以后,跨国银行的总体结构已经趋于稳定。

当前跨国银行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一是发达国家跨国银行进行结构调整,主要表现在设立在发达国家的实体性机构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而电子化意义上的网络在不断扩大;

设在发展中国家的机构数量则相对增加;

二是发展中国家跨国银行的海外机构数量在不断增加,近年来已显示出大举进入发达国家开办分行或代表处的趋势。

跨国银行发展的这种态势,或许可以用“银行业全球化发展四个阶段理论”来解释(参见表1)。

国外研究者将银行业的全球化发展分为四个阶段,银行业在每个阶段有其特定的业务活动领域和经营模式。

显而易见,对于大多数工业化国家来说,它们的银行业已经越过了第三阶段,正在全面向第四阶段发展;

而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正处在第一阶段或第二阶段。

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银行业,都面临着业务活动领域和经营模式的进一步转变,跨国银行发展的上述趋势将会继续进行下去。

经越过了第三阶段,正在全面向第四阶段发展;

表1银行业全球化发展的四个阶段

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类型

国内银行

国际银行

国际全功能银行

主要业务对象

国内业务

积极的海外直接投资

跨国公司的多种需要

经营业务范围

主要是同贸易有关的外汇操作,资本操作是短期的

海外贷款和投资变得重要起来,在海外从事中产期资本业务

从事非传统银行业务,如租赁、投资银行业、咨询业、资产管理业

运作方法

同外国银行的合约

扩种海外分支机构和办事机构

在海外扩张机构、资本参与、建立非银行的附属机构

主要服务对象

主要是居民

居民和非居民

资料来源:

Peter 

Dicken,GlobalShift.TheGuilfordPress,1998.转引自李扬

二、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必要性

我国工、中、建、交等大型商业银行通过股份制改革、境内外公开上市,完成了从国有独资银行向股份制商业银行,进而向上市银行的转变。

通过近年来的加速发展和股改上市,这几家银行资产质量、经营效益、业务结构、管理效率和治理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这为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已成为银行业发展的一个亮点。

(一)客户业务国际化是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客观要求

近几年来,国际知名银行的经营策略正在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它们普遍表现出追随客户、服务客户的原则。

哪家商业银行可以满足客户的业务需求,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哪家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

据统计,截至2009年末,我国已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进出口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已成为全球生产、贸易、投资和劳务市场中的重要参与者,在国际市场上地位和影响力持续提升。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币预期升值和外向型经济加速形成背景下,境内大型企业集团的跨境投资倾向日趋明显,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也客观上要求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服务的国际化。

因此,丰富的金融需求和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推动了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加速发展。

(二)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是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内在动力

我国主要商业银行成功上市后,体制机制逐步改善,经济实力得到增强,经营绩效显著提升,盈利水平大幅提高,国内外的投资者给予我国商业银行很高的期望。

在国内市场上,几家大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相对稳定,要想保持商业银行整体业绩的高成长性,提高盈利水平就要想方设法在国外市场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那么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国际化就成为商业银行寻求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力。

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使得商业银行能够不断发现新的利润增长点,利用全球各个市场的区位优势,如发达国家的成熟资本市场优势,新兴市场的高成长性优势等,为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水平持续增长提供保障。

(三)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从我国商业银行股改后国际化发展趋势来看,目前主要通过在境外增设分支机构或并购外资银行两种方式实现。

工、中、建、交等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一方面体现在海外分支机构整合和壮大,另一方面体现在择机并购外资银行,在渐进式的国际化征程中具体策略上略有不同。

近期国际化趋势较为明显的是工商银行,在2006年12月收购新加坡飞机租赁公司,以此带动业务多元化,此举是该行开拓非银行金融业务、扩大非利息收入的重要举措。

建行在收购美银亚洲之后,着手开始香港地区机构的业务整合,以提高对海外机构的管理和业务的竞争力。

交行正在考虑通过增设海外分支机构进行海外并购,加大与战略投资者汇丰银行的合作等方式,积极地探索符合交行实际情况的国际化发展道路。

当然,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的国际化发展也在提速。

发展也在提速。

工、中、建、交等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具体措施详见表2。

表2工、中、建、交四大商业银行国际化措施

国际化路径

商业银行

并购或新设分支机构

备注

工商银行

2006年12月收购印尼哈林姆银行90%股权

2007年收购澳门诚兴银行79.93%股权

2007年9月工商印尼成立

工行有90%股权

2007年10月莫斯科子银行成立

注册资本10亿卢布

2007年11月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股权

成为该行第一大股东

2008年2月多哈分行成立

2008年5月迪拜子银行成立

2009年成功获得越南和马来西亚子银行经营牌照

中国银行

2006年12月收购新加坡飞机租赁公司

国内商业银行首次收购非银行资产

2007年10月伦敦分行成立

注册资本2亿英镑

2007年12月收购东亚银行4.94%股权

建设银行

2006年6月收购美洲银行(亚洲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

2007年10月悉尼办事处成立

纽约、伦敦子银行相继开业

交通银行

2007年10月法兰克福分行成立

2007年11月澳门分行成立

表2来源:

各商业银行官方网站

三、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面临的问题

(一)跨国银行的进入对我国的影响

1.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积极影响

中国银行业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的通病是较低的资本充足率。

外资银行以参股国内银行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并作为参与管理的战略投资者,很大程度上会缓解国内银行这种落后局面,并迅速提高其资本充足率,从而改善银行的资产质量和财务状况,为这些银行的稳健经营,业务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与此同时,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基本是在探索中前进,与外资银行相比,无论在资源配置、服务质量、银行的运营成本等方面无一不处于劣势。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银行业,一方面会提高国内银行竞争力,另一方面国内银行也能通过对外资银行的模仿学习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另外,引进或培养先进的人力资源也是国内银行值得学习之处。

2.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消极影响

尽管外资银行的进入会给我国银行业带来各种各样的好处,会促进其自身的发展。

但要看到我国银行业更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在这种强竞争的条件下,势必会扩大问题,若不能妥善处理可能会导致银行业的竞争力大幅下降。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本意并不是想让中国本土银行更强大,更多的考虑是看到我国银行业的弱势地位,希望借此打垮中国银行业,并在中国确立它们的至高地位。

所以,外资银行会携巨额资本、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以及成熟的创新理念等优势进入我国金融市场。

与其相比,中国银行业虽然会受到政府的一部分政策庇护,但总体而言,尤其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后,这些优势基本不复存在。

国内的国有商业银行因其自身较大的规模,短期内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不会影响根本。

但对于新兴的中小银行而言,无论市场占有率、产品创新能力等都远远落后于外资银行。

这样,为求生存,它们可能会盲目扩大经营范围或把业务转向风险较大的客户,这样会导致中国银行业微观经营风险的增加。

(二)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面临的问题

尽管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发展面临着一些机遇,但在现有的制度格局下,国内商业银行“走出去”不可能一帆风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不同市场的监管要求、市场风险、自身的管理素质等因素都将成为约束国内银行国际化发展的瓶颈,能否正确应对这些挑战,直接关系到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成败。

1.可能遭遇政治风险和法律风险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金融业都是重要的经济资源,该领域中的市场准入、并购会对东道国的政治、经济、金融等方面产生影响。

同时,西方一些国家把中国当成潜在威胁加以防范,因此,它们必然会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进入实施各种约束,这些政治风险需要我们正确估计和应对。

同样,由于许多国家法律对员工利益充分保护,国内银行在海外实施并购时,可能会遇到处理劳资矛盾的“暗礁”。

所以,如何熟悉并且适应国外的监管环境和法律标准是中资银行海外并购面临的最大挑战。

2.面临较大的管理风险

银行国际化发展涉及政治、经济、金融、法律、文化、习俗、宗教、银行管理等多方面因素,在国内惯用的经营手法、管理模式、激励机制和企业文化,大多不适用西方的模式和习惯。

目前,多数国内银行国际型人才的储备是明显不足的,对国际金融市场和有关国家的法律制度、人文环境缺乏足够的了解,尽管我们可以实施本土化战略,但是,如何跨境管理好海外的本土化团队,如何保持对各个部门的有效控制成为一大挑战。

3.缺乏全球的布局规划

中国的商业银行普遍在海外扩展中,将海外业务作为国内业务的补充,未能树立真正的跨国经营观念,并缺乏长远的全局性的能对银行未来发展有所启示、有所借鉴的宏观规划。

从海外经营网点分布看,中国银行业主要在亚洲地区设置海外分支机构,这虽然会避免与国际先进银行竞争,但忽视许多重要的金融中心会让中国银行业丧失高层次发展的机会,长此以往只会滞步不前。

另外,中国银行在设置的海外机构未能行使全部银行功能,多以代表处的形式存在,这样一般只能对母公司起到沟通信息、联络业务的作用,而不能经营较高层次的海外业务。

从目前商业银行海外经营的业务看,主要集中于向国内企业和本国跨国公司的生产和贸易提供一般的经营服务,且经营的业务多是贸易贷款、外汇贷款、国际结算、国际信贷等传统业务。

与国外银行业相比,明显具有活力不足、实力落后、思想观念陈旧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予解决,中国银行业很难真正做到“走出去”,实现真正的跨国经营。

4.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滞后,金融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近年来,尽管我国银行业不断加强金融创新力度,但与其他跨国银行相比,中国银行在金融创新方面仍十分落后。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创新中多为从国外银行业的创新中借鉴发展,而很少出现真正符合中国市场的原创性创新。

二是我国银行业的创新目前多集中于负债类业务,资产类业务方面的创新较少。

三是银行业创新的主观能动性不足,不能充分考虑来自市场需求而形成的创新,多是为了逃避央行管制而进行的创新。

同时,对于创新技术和应用方面,我国银行业仍然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方跨国银行。

四、我国商业银行应采取的措施

面对多变的形势,立足于自身长远发展的战略蓝图,中国银行业在未来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只有在政府正确合理的引导下,充分发展自身实力,才能够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踏浪而行,立于不败之地。

(一)健全商业银行竞争体系

一个健康合理的银行竞争体系,可以提高国内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经营能力、创新能力。

在这样的体系下,既完善商业银行自身的内部竞争机制,又能增强对外资银行的抵抗能力,同时也增加了银行的对外扩张实力。

实现合理的竞争体系,需从两方面入手:

其一,当前之所以国内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在于缺少一个相对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没有创造一个让他们二者平等竞争的平台。

改革开放初期,从扩展资金来源的角度考虑,我国为外资银行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甚至在税负等方面对其实行了超国民待遇。

因此,从在我国国内市场发展的初期,国内商业与外资银行就未能处于同一起跑线。

加上外资银行自身的优势,所以近期内国内商业银行不能望其项背。

尽管入世后金融保护到期,我国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从某种意义上讲,已经逐渐减少外资银行的隐性福利。

但超国民待遇在某些方面仍然持续。

另外,建国后我国商业银行很大程度上承担过多的社会责任。

这样,既会影响国内商业银行的利润水平,也会降低其市场化程度。

因此,未来必须将外资银行与国内商业银行处于同样公平的市场环境,在平等的竞争平台上才能有效提高国内商业银行的业务水平。

其二,我国商业银行缺少活力的一个主要方面是对银行业民营资本进入的限制。

毋庸置疑,民营资本与国有资本相比更具有灵活性,更能适应市场瞬息万变的特征,也更能增进其活力。

当然,也会增加国内银行业的竞争力度,提高同行业的工作效率,增强自身的经营能力,并且能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为其增加更多的活力和发展动力。

但我国处于稳健发展的时期,鉴于民营资本在所有权、管理水平方面的欠缺,可能会出现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道德风险,所以一直对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实行较严格的审批制度。

然而,我国银行业不能因噎废食,因为短期内民营资本存在的种种不足而进行割弃。

事实上,只要监管健全监管技术,完善监管手段,提高自身的监管水平,并且把好资本进入关,私营资本的风险性是能够得以控制的。

从长期看,允许、鼓励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是促进国内商业银行提升竞争活力的最佳办法之一。

(二)完善商业银行监管机制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命脉,为其提供资金供给,因此金融安全和金融稳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极端的重要性。

所以必须对金融业进行严格的监管。

总体来讲,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中国政府要本着“监管国内外资银行,发展海外监管”的原则,在监管中学习来加强自身监管能力,降低本土银行业的金融风险。

商业银行的内部风险在很大程度上是制度风险。

银行业务总是向前发展的,而制度一旦制订,就相对稳定,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制度总是落后于业务的,各种业务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使制度完善超前,针对发现的风险点,督促有关机构采取措施予以改正,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银行是高风险性行业,就在于银行的自有资本占风险资产的比例较小,而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靠存款,因而银行的决策不仅使自身风险加大,也意味着存款户的风险加大。

银行决策层的经营管理思想和经营目标对银行经营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决策不能随心所欲。

要做到决策正确。

决策所依据的信息必须真实、正确、及时可靠。

这就要求银行建立高效的信息系统,并建立确保信息系统安全准确运行的内部管理制度。

对外方面,要同时建立专门机构负责对跨国银行的长期监管,加强对跨国银行监管的基础性研究。

利用银行业开放之机,通过研究进入本土的外资银行,提高对本土银行跨国经营的监管能力。

另外要开展专项研究,利用银行监管报表及其他信息的披露,评估整个银行业或银行体系的风险水平,并对银行业现存的主要问题、最新变化及发展趋势做出判断,从而有依据的制定监管法规和政策,便于实施现场检查和监管行动。

(三)加强自身创新能力

以传统业务为主的中国银行业缺少自我创新能力,这样既会影响国内商业银行的向外扩张,也会影响进入国内市场的外资银行的竞争水平。

究其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