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筒仓滑模液压整体提升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82192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2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群体筒仓滑模液压整体提升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群体筒仓滑模液压整体提升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群体筒仓滑模液压整体提升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群体筒仓滑模液压整体提升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群体筒仓滑模液压整体提升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群体筒仓滑模液压整体提升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x

《群体筒仓滑模液压整体提升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体筒仓滑模液压整体提升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群体筒仓滑模液压整体提升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x

采用槽钢制作按规定曲率弯压成型,螺栓连接。

提升架:

以型钢组合连接成“∏”型架。

2液压提升系统

液压控制台:

采用YZKT-72型控制台,集中布置,将电路及油箱并联使用,操作简便,便于观察,确保运行同步

油管:

采用Φ8、Φ16、Φ19高压橡胶管,油路分三级控制

千斤顶:

采用GYD-35型千斤顶

支承杆:

采用Φ25钢筋,长度规格有2.00m、3.00m、4.00m、5.00m四种,丝扣连接。

支承杆可代替相应位置主筋。

3施工精度控制系统

千斤顶同步用自动安平水准仪抄平,油漆标记,以限位器控制。

筒体垂直度在四角筒仓中心位置设置激光铅直仪观测。

4操作平台系统

采用辐射梁、内外环梁、外挑三角架、中心筒等组成操作平台,保证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

5.2.3滑升前准备

1基础施工完毕后进行测量放线,埋设筒仓中心控制桩。

调整筒壁钢筋位置,并将筒壁施工至±

0.000标高,重新对中心线、筒身直径、门窗洞口、预埋件位置进行校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按滑模装置组装顺序图组装,平台中心起拱5%。

3对千斤顶逐一进行爬升、行程、下滑量的调试,并记录编号,要求同一仓内千斤顶行程差不大于2mm;

油管全部进行高压吹洗、检查。

4制定通讯制度,统一指挥口令和手势。

以对讲机为主要联络工具。

5对已加工、安装好的操作平面系统、模板系统、液压系统、施工精度控制和观测系统、水、电、通讯信号、垂运设备等进行全面检查验收。

6召集参加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质量交底、并落实岗位责任。

7正式提升前应做标准荷载试验,将总荷载一次加到100%,均匀布载,起动液压控制台,先采用手动控制,油泵以1MPa为一级逐级提高供油压力,直至平台提动后稳压油压一般控制压8~10MPa为宜,带载提升200mm左右,保证模板内筒壁高度25cm为宜。

检查各系统的工作情况,记录并填写荷载试验报告。

5.2.4初滑升

先对施工缝进行清洗,均匀浇筑一层3~5cm厚的同砼配合比去掉石子的水泥砂浆,然后分层浇筑砼,每层厚度30cm左右为宜,待砼浇筑至模板高度的三分之二时,将模板提升1~2个行程。

观察液压系统和模板系统工作情况,正常后,继续浇筑砼至模板上口5cm位置,待第一层砼的强度达到0.1~0.3MPa时,开始正常提升。

5.2.5正常滑升

1砼浇筑与钢筋绑扎、提升模板等工序要紧密衔接、交替进行,钢筋绑扎与模板提升工序同时进行作业。

钢筋绑扎时应注意控制水平环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端头弯勾方向要背向模板。

2砼浇筑要分层、有序、均匀浇筑,平台上设钢板挡料(水)环,将存料区和布料区隔开,人工铲料入模,保证每层砼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砼出模后立即用毛刷蘸水涂刷砼表面,清除浮渣,然后用铁抹子抹平压光,最后用喷雾器喷淋砼养生液进行养护。

3正常提升阶段,为保证千斤顶同步差异累计值控制在30mm以内,每天用水准仪进行一次抄平,在支承杆上用油漆标记,用直尺返量出每150mm为单位长度的区段,并用油漆标记。

每次提升模板30cm高,分二次调平纠偏,个别千斤顶同步差异较大时,应调整该仓的堆载或更换千斤顶。

4双千斤顶共同工作在一个提升架上会因两个千斤顶同步差异造成支承杆变形失稳,或因支承杆丝扣加工不同心,千斤顶通过后又没有及时焊接,造成偏心受力,产生失稳现象,应及时对支承杆进行加固,调整千斤顶行程或油压,严重者应及时更换。

5设专人用扁铲清理模板和平台上建筑废渣,减小砼与模板的摩阻力,保证筒壁的厚度,减小平台施工荷载。

6在提升中每天早8.00,晚4.00点用设在四角仓中的激光铅直仪观测其中心偏差。

一般中心偏差大于20mm,就应立即纠偏。

纠偏方法是关闭高点仓千斤顶主油管的针形阀,提高低点仓油路的油压,一般控制在10MPa左右。

并对该仓进行卸载。

如油压加至12MPa,千斤顶仍不能恢复正常工作,应立即停止给油,检查油路系统和模板系统的工作情况,看油路是否堵塞或暴裂,模板是否被钢筋挂住等。

查清原因,解决后重新给油提升。

7施工精度控制和观测要严格执行“早晚两观测,一天一抄平,30cm一刻记,15cm一调平,10m一标记,30m一校核”的观测制度,并填写滑模施工测量记录。

8群仓施工扭转值很小,一旦发现提升架向一侧倾斜,说明平台局部发生了扭转,及时用倒链对角张拉校正。

5.2.6停滑

1在遭遇无法抗拒的自然因素和特殊情况下必须停滑时,要采取停滑措施。

首先要将混凝土浇至同一水平面;

模板每隔1小时提升1~2个行程,直至模板与混凝土不再粘结为止,但模板最大空滑量不大于模板全高的1/2;

继续施工时,应对液压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对接槎混凝土面按施工缝处理。

2当模板提升至距仓顶标高90cm时,用水准仪按仓顶标高统一抄平。

千斤顶限位器每30cm一调平,一次将模板上口提升至仓顶标高,钢尺丈量校核。

3模板提升到仓顶标高后,关闭油门,经检查验收合格后,使千斤顶回油。

结束油压提升操作。

5.2.7仓顶梁板施工

1筒壁滑升施工,一直滑升到上环梁底,在滑升同时沿筒壁周圈滑模平台梁对应位置均匀埋设(15×

20mm)预留孔模具,届时拆除模板用短槽钢与滑升平台辐射梁通过“U”型螺栓连接,短槽钢沿筒壁外伸长度视仓顶梁板悬挑长度确定。

对称替换拆除滑升液压装置、提升系统、对称替换连接辐射梁,滑升平台用于进行仓顶梁板施工的操作平台和在平台上支撑仓顶梁板模板。

2将仓顶梁内增加劲性钢骨架以解决梁大跨度、大悬挑等施工难题,加快施工速度。

劲性钢骨架在地面加工成型,用塔吊一次吊装就位、组装并进行劲性钢骨架间的节点处理,穿插绑扎环梁钢筋和仓顶梁钢筋,支设仓顶梁及环梁模板并加固,然后采用混凝土布料机和塔吊进行混凝土浇注。

3仓顶板、悬挑板随仓顶梁一同现浇施工。

5.2.8液压滑模装置拆除

在仓顶梁施工前,利用在筒壁上埋设的15×

20毫米预留孔用短槽钢与滑升平台辐射梁通过“U”型螺栓连接,支撑住操作平台,拆除液压系统、分段整体拆除模板系统、提升系统、外挑挂架、平台铺板等。

通过塔吊运输到指定地点。

在仓顶梁施工完毕,平台通过手扳葫芦下降清理修补内壁,对不避免形成的施工缝处涂刷1m宽的环氧树脂,保证砼筒仓的气密性,平台降至锥斗底拆除。

5.2.9特殊天气施工

滑模施工时,由专人负责每周气象预报资料,滑升平台上必须有风力测试仪一台。

1风天施工:

大于等于六级的大风天气,应停止施工,并保证模内混凝土浇满。

对支撑杆进行加固,并在千斤顶顶部支撑杆上设卡头卡死。

大于三级、小于六级的有风天气,应严格控制提升高度及滑升速度。

风天施工应注意对垂运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指导,加强台上、台下指挥和通讯联系,实现塔吊布料机空载逆风旋转,负载顺风布料,必要时改由滑升平台布管、砼输送泵管直接布料。

如遭受台风天气应停滑并采取停滑措施。

2雨天施工:

小雨天气,应适当降低砼坍落度,对模内积水应用棉纱及时处理。

大雨天气停止施工,雷雨天气、安好避雷设施,并停止施工。

雨天施工水泥用量每立方米砼宜增加5kg以调整入模后砼的水灰比,操作平台上设钢板制作的挡水(砼)环防止平台雨水流入模内。

3高温天气施工:

控制砼的入模温度,适量掺入缓凝剂,延缓砼早期强度的增长,砼出模强度宜控制在0.1~0.2MPa;

增加模板中间提升次数,一般气温在30℃~35℃时,每半小时就要进行一次中间提升;

并加强模板及平台布料区的清理和湿润,以减小滑升阻力。

4停水、停电:

设50m3以上蓄水池和一台柴油发电机备用。

发电机发电量以满足油压系统间断提升,保证模板与砼不粘为宜。

5.3劳动力组织

工种

每班人数

工作

时间

岗位责任

 

混凝土工

3/仓

8

负责浇筑筒体混凝土,按规定要求操作。

对混凝土质量负责,负责清理平台。

钢筋工

6/仓

负责清理和绑扎筒体钢筋,对钢筋质量负责,对影响滑升的钢筋负责清理。

木工

负责支承杆接高、周转、限位卡、上返,观测回油情况,安装预埋件,实施纠偏措施.

液压工

3

负责检查油路和千斤顶,更换和维修千斤顶,操作和维修液压控制台,对漏油污染负责处理。

电气焊工

负责埋入支承杆的加固,预埋件的焊接,钢筋和避雷针引线焊接。

塔吊司机

负责钢筋、支承杆、台上其它材料和物品,混凝土的布料。

保证塔吊正常运行。

起重工

负责混凝土均匀布料,指挥塔吊运转,负责材料、物品垂直运输,水平运输装卸。

混凝土泵工

3/台

负责混凝土的水平垂直运输,保证混凝土泵的正常运行。

维护电工

2

负责台上、台下、动力、照明、信号正常供电,进行安装、检查、维护,确保滑模连续施工.

保用电安全。

油漆工

负责滑升模板隔离剂的涂刷,滑升装置维护油漆。

清理工

6

负责清理滑升模板操作平台。

力工

19

负责倒运支撑、钢筋,清除垃圾,打扫现场。

指挥

按项目班子分工确定。

工长

负责滑模1人,后台配合1人,按项目班子分工确定。

质量员

负责滑模质量检查,后台钢筋混凝土的生产质量。

安全员

负责整个项目的安全工作,确保安全生产。

6.材料与机具设备

6.1材料

6.1.1水泥

水泥的品种、强度等级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的要求,有出厂合格证及进场试验报告。

6.1.2砂

宜用中砂、粗砂,其粒径及产地应符合配合比的要求。

砂中含泥量≤3%,泥块含量≤1%,并试验合格后使用。

6.1.3石子

石子的粒径、级配及产地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的要求。

其针片状颗粒含量应≤15%,含泥量应≤1%,泥块含量应≤0.5%,并试验合格后使用。

6.1.4水

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6.1.5模板

采用通用性强的定型钢模板。

模板高度宜采用900~1200mm,对筒壁结构可采用1200~1600mm,宽度宜采用150~300mm。

模板应具有通用性、装拆方便和足够的刚度,且四角方正、板面平整、无卷边、翘曲、孔洞及毛刺等。

6.1.6隔离剂

采用水性脱模剂。

6.1.7围檩

应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一般可采用∠70~80,[8~12或Ⅰ10制作。

上围檩距模板上口距离不宜大于250mm。

6.1.8支承杆

采用合格的ф25圆钢制作,支承杆长度宜为3~5m,支承杆直径应与千斤顶的要求相适应。

支承杆应调直除锈。

6.1.9千斤顶同步控制装置

可采用限位卡挡、激光控制仪、水平自动控制装置等。

6.1.10垂直度观测设备

可采用激光铅直仪、经纬仪和线锤等,其精度不低于1/10000。

6.2机具设备

群仓滑模施工主要施工机具见下表:

主要施工机具、设备一览表

序号

机具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塔吊

FO-23B

1/6仓

垂直运输

混凝土输送泵

HBT-60

砼浇筑、运输

混凝土布料机

HPW-1200

砼浇筑

4

滑模操作平台

含相关系统

5

外用电梯

双笼

插入式振捣器

HZ-50

20

砼振捣

7

车床

C620-1

支承杆、螺栓加工

液压控制台

YKT-72型

9

液压千斤顶

GYD-35型

若干

根据群仓大小及数量选用规格及数量

10

高压油管

φ19×

4橡胶管

11

φ16×

12

φ8×

3橡胶管

13

针形阀

φ6

14

φ8

15

限位卡

16

油管接头

三通/五通/七通

17

大线锤

10kg

18

对讲机

2km

经纬仪

J2

激光(铅直)经纬仪

JZ-JD

21

激光扫平仪

二级

22

灭火器

干粉

30

23

手动葫芦

2T、5T

40

24

钢筋机具

25

高压水泵

50m

26

气割工具

27

电焊工具

28

柴油发电机

100KW

滑模施工现场备用

29

水箱

50m3

7.质量控制

7.1滑模系统组装质量标准

滑模系统组装质量标准

内容

允许偏差(mm)

模板结构轴线与相应结构轴线位置

模板围圈位置偏差

水平方向

垂直方向

提升架垂直偏差

平面内

平面外

安放千斤顶的提升架横梁相对标高差

考虑倾斜度后模板尺寸

上口

-1

下口

+2

千斤顶安放位置偏差

提升架平面内

提升架平面外

圆模直径方向边长的偏差

相邻两块模板平面高低差

7.2滑模施工工程结构的允许偏差

滑模施工工程结构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轴线间的相对位移

圆形筒壁结构

直径偏差

该截面筒壁直径的1%,并不得超过±

标高

全高

±

垂直度

全高大于或等于10m

高度的0.1%,并不得等于50

门窗洞口及预留洞口的位置偏差

预埋件位置偏差

8.安全技术措施

8.0.1滑模工程施工前,必须根据工程结构和施工特点以及施工环境、气候等条件编制滑模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报上级安全和技术主管部门审批后实施。

8.0.2对参加滑模工程的施工人员,必须进行培训和教育,使其了解本工程滑模施工特点、熟悉规范的有关条文和本岗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通过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工作。

主要施工人员应相对固定。

8.0.3滑模施工中应经常与当地气象台、站取得联系,遇到雷雨、六级和六级以上大风时,必须停止施工。

停工前做好停滑措施,操作平台上人员撤离前,应对设备、机具、零散材料、可移动的铺板等进行整理、固定并作好防护,全部人员撤离后立即切断通向操作平台的供电电源。

8.0.4在施工的构筑物周围必须划出施工危险警戒区。

警戒线至构筑物(外边线)的距离不应小于施工对象高度的1/10,且不小于10m。

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用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8.0.5危险警戒区内的构筑物入口、地面通道及机械操作场所,应搭设高度不低于3.5m的安全防护棚。

滑模工程进行立体交叉作业时,上、下工作面间,应搭设隔离防护棚。

各种牵拉钢丝绳、滑轮装置、管道、电缆及设备等均应采取防护措施。

8.0.6制作滑模操作平台及相关系统的材料应有合格证,其品种、规格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材料的代用,必须经主管设计人员同意。

8.0.7滑模施工中所使用的垂直运输设备,应根据滑模施工特点、构筑物的形状、地形及周围环境等条件,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选择。

8.0.8滑模施工的动力及照明用电应设有备用电源或备用发电机。

如没有备用电源或备用发电机时,应考虑停电时的安全和人员上、下的措施。

8.0.9滑模施工中的防雷装置,应符合《建筑防雷设计规范》的要求。

8.0.10操作平台上应设置足够和适用的灭火器以及其他消防设施;

操作平台上不应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使用过的油布、棉纱等应及时回收,妥善保管,统一处理。

8.0.11滑模操作平台处于有害气体影响范围之内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下列两种防护措施中的一种:

1设置相应有害气体的报警装置或检测系统以及防毒用具。

如有害气体浓度超过卫生标准时,应戴防毒口(面)罩。

2由甲、乙双方协商,必要时停止施工、或采取相互错开班次及改道排放等有效措施。

8.0.12工程开始滑升前,应由设计、技术、质量、安全、机械等部门负责人对各系统进行全面的质量、安全、可靠性、稳定性检查验收,符合设计及有关规范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1对于未曾使用过的操作平台,须进行荷载试验,确认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套用原设计已使用过的平台,须视其工程具体情况决定,要否进行平台荷载试验。

2平台验收需对其液压提升系统进行试运转,检查其液压提升系统的工作性能受力后稳定性及变形,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及施工需要。

3平台验收须对整个平台结构进行检测,特别是试运转提升后平台等的变形,须满足设计要求及施工需要。

4平台验收须对整个垂直运输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各部位限位装置的工作可靠性及稳定性。

5平台验收前须对整个系统结构的紧固件和焊缝进行全面检查,并提出自检资料交平台验收小组进行复查。

自检时要求用油漆逐个进行“已检”标识消项,防止漏检。

确保每个紧固件紧固良好,焊缝符合设计要求。

6平台验收须对整个防雷接地系统、漏电保护接地系统、安全防护系统、通讯指挥、照明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稳定可靠、安全有效。

7在检查验收全部完成后,试运转正常确认满足设计要求及施工要求后,方可办理验收投入使用。

8各项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完善有效,并已完成全体员工上岗前的岗位责任制、技术、质量、安全、操作要点等交底。

9操作平台上不能集中堆料,均布堆料的总重量不得大于2吨/仓。

8.0.13任何机械操作人员定要精力集中、坚守岗位,精心操作。

8.0.14滑模装置拆除前必须组织拆除专业队,指定专人负责统一指挥。

8.0.15滑模装置拆除前应检查各支承点埋设件牢固情况,以及作业人员上下走道是否安全可靠。

当拆除工作利用施工结构作为支承点时,对结构混凝土强度的要求应经结构验算确定,且不低于15MPa。

8.0.16拆除作业必须在白天进行,宜采用分段、整体拆除,在地面解体。

拆除的部件及操作平台上的一切物品,均不得从高空抛下。

9.环境要求

9.1滑模施工中,应该做好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工作,依照ISO14000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做好这项工作。

9.2结合施工特点、环境影响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做到各方面达标、合格。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9.2.1噪声排放达标:

白天<

70dB,夜间<

55dB;

9.2.2现场扬尘排放达标:

现场施工扬尘排放达到当地环保机构的粉尘排放标准要求;

9.2.3运输遗撒达标:

确保运输过程无遗撒;

9.2.4生活、生产污水排放达标:

生活、生产污水中的COD达标;

9.2.5施工现场夜间无光污染:

施工现场夜间照明不影响周围社区;

9.2.6固体废弃物实现分类管理,提高回收利用率;

9.2.7节约木材消耗,保护森林资源。

9.2.8混凝土施工时,应采用低噪声环保型振捣器,以降低噪声污染。

9.3现场施工过程中,应按照国家现行和各种环境标准规定执行,尽量避免对环境的污染、破坏。

9.4施工现场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环境保护小组,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逐级落实责任,将组织、落实、检查、验收一体化、规范化、制度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