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国资本主义.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81563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英国资本主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英国资本主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英国资本主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英国资本主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英国资本主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英国资本主义.docx

《浅谈英国资本主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英国资本主义.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英国资本主义.docx

浅谈英国资本主义

浅谈英国资本主义

浅谈英国资本主义

Partone

英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作用下,人类社会经过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又经过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马克思指出:

“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

后者的解体使前者的要素得到解放。

”资本主义萌芽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出现,其途径有两个:

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早期的手工作坊中的师徒关系逐渐转变为雇佣关系,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形式之一。

而作坊主丧失了生产者的身份后,成了商人或高利贷者地工人,商人或高利贷者成为工业资本家,这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另一种形式。

资本主义最初发源于意大利,但是英国确是世界上最早进入资本主义的国家。

英国是较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

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一方面扫除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另一方面,资产阶级政权建立后,也必须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才能巩固自己的统治基础。

因此,资产阶级政权在英国的建立,既是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前提,也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

英国通过海外殖民掠夺和贩卖黑奴,积累了雄厚的资本,通过圈地运动获得充足的劳动力。

同时,英国的手工工场比较发达,分工较细,手工业工人技术水平比较高,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技术条件。

英国广大的海外殖民地,不仅为英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的充足原料,也为英国提供了广大的销售市场。

于是,工业革命就被提到了日程。

18世纪60年代,英国最早具备了进行工业革命的资本、劳动力、资源、市场这四个必要条件,所以,一场对人类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工业革命就在英国首先开始了。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除了资产阶级建立了统治、海外市场广阔、原始资本积累较多、自由劳动力丰富、国际贸易交通便利、农业资本主义发达等因素以外,还有许多其他有利因素,如:

煤铁资源丰富,英国可以大量炼铁,

者则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资本家将出卖了劳动力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在一起进行生产并取得剩余价值。

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资本雇佣劳动的关系。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早已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由于生产技术以手工劳动为主,资本主义增加生产主要依靠增加劳动量来实现,因此延长工作日就成为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

在英国,在14世纪到18世纪中叶的这段时间,政府就曾颁布过各种劳动法令,强迫工人延长劳动时间。

马克思对这种情况做出这样的抨击:

“资本主义的生产—实质上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就是剩余劳动的吮吸—通过延长工作日,不仅使人的劳动力由于被夺去了道德上和身体上正常的发展和活动的条件而处于萎缩状态,而且使劳动力本身未老先衰和过早死亡。

它靠缩短工人的寿命,在一定期限内延长工人的生产时间。

”资本主义社会在一段时间内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残酷剥削工人阶级的基础之上的。

发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现代社会的雏形也开始出现。

但是就其本质而言,资本主义制度和奴隶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一样都是剥削制度。

Parttwo

08年经济危机对英国资本主义的影响

08年次贷危机发生后英国大事记:

1.2008年1月21日

▲英国财政大臣达林宣布了一项旨在拯救诺森罗克银行的计划。

2.2008年1月29日

▲英国首相布朗主持欧洲领导人高峰会议,讨论如何应对动荡的国际经济局势。

3.2008年2月18日  

▲英国决定将诺森罗克银行收归国有。

4.2008年2月21日

▲英国议会批准国有化诺森罗克银行

5.2008年3月12日

▲英国政府公布2008财政年度预算草案,2008财年英国经济增长率将低于此前的预测,同时预算赤字将大幅增加。

6.2008年3月27日

▲英国首相布朗和法国总统萨科齐举行会晤,讨论如何提高金融市场透明度和敦促国际主要金融机构改革。

7.2008年3月31日

▲美国总统布什和英国首相布朗同意加强合作,应对金融市场动荡。

8.2008年4月21日

▲英国央行宣布,将动用500亿英镑的政府债券,调换商业银行持有的抵押资产,以帮助银行业复苏。

9.2008年5月1日  

▲英国央行在金融稳定报告中指出,次贷亏损可能只有一千七百亿美元;各大银行同意在特别流动性计划中保留最低资产额

10.2008年8月29日

▲英国财政大臣达林表示,英国正面临着6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11.2008年9月26日

▲英国首相布朗在联大一般性辩论中发言,呼吁建立全球金融新秩序。

▲英国首相布朗表示,英国无意推出美国式的金融救援计划来救助英国银行业。

布朗说,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已经为信贷机构注资超过1000亿英镑(约合1800亿美元)。

此外,英国政府还准备采取更多措施来稳定金融市场。

12.2008年9月29日

▲英国财政部宣布将接管英国主要房贷机构布拉德福-宾利银行的抵押贷款业务,并由西班牙最大银行西班牙国际银行收购其零售储蓄等业务。

至此,英国最大房贷银行布拉德福-宾利银行成为今年第二家被国有化的英国银行。

▲英国政府宣布将布拉德福德·宾利银行的最佳资产存款业务以6亿1200万英镑出售给西班牙的桑坦德银行,其余价值500亿英镑的房贷抵押业务则被国有化。

13.2008年10月3日

▲英国首相布朗对内阁进行部分改组,以应对英国目前出现的经济危机。

布朗同时宣布将成立一个国家经济理事会为英国经济度过全球危机提供经济决策。

14.2008年10月4日

▲法国、德国、英国和意大利的领导人在巴黎召开小型会议,以寻求共同应对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对策。

▲英国将会向欧洲联盟建议设立120亿英镑的基金,协助小企业应付国际金融危机。

15.2008年10月8日

▲英国政府公布救助银行计划,至少动用500亿英镑,计划将包括各主要银行,如巴克莱、莱斯、汇丰及渣打。

英国政府表示,英格兰银行将提供2000亿英镑的短期信贷额,增加各银行的资金流动性。

16.2008年10月9日

▲英国首相布朗宣布与冰岛进行外交战,他对冰岛“非法拒绝”归还英国投资者存在冰岛破产银行的数十亿英镑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由于担心英国大笔现金将遭损失,布朗动用了反恐法权力以冻结冰岛资产。

对英国就业的影响:

据英国招聘和就业联合会与毕马威发布的一项就业报告显示:

2008年12月英国固定职位数量连续第九个月下降,该分项指数由11月的28.9降至28.6。

为该指数最低水准,临时职位数量也连续第五个月下滑,该指数由11月的31.7滑至29.8,也是1997年10月开始此项调查以来的最低水准(指数低于50表明就业市场萎缩)。

另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报告显示:

截止到2008年10月,英国2008年共有逾15万个职位被裁减;此外,从2008年1月至11月,英国申领失业救济的人数增加了257500人,使得总人数达到了107万,其中,从10月到11月这一个月中,申领失业救济的人数就增加了7.57万。

在具体的裁员情况方面,截止到2008年12月17日,在此之前的3个月中,英国主要的公司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成本提高、需求下降等经济现实导致的裁员达38588人。

在就业指标方面,截止到2008年10月份,英国经济活动人口占劳动适龄总人口的比例下降到74.2%,比三个月前和上年同期均下降了0.1%;就业总人数为8938万,从8月到10月,就业人数减少了11.5万,就业形势急剧恶化。

在失业指标方面,截至2008年11月底;英国失业人数已经连续10个月上升,失业总人数攀升到186万,失业率达6%,为1999年年中以来的最高水平。

在劳动人口的周工作时间指标方面,2008年8月至10月,英国劳动人口的周工作总时数是9.379亿小时,比5月至7月间的周工作总时数减少了760万小时;同时,从2008年8月至10月,英国劳动人口每周平均工时是32.0小时/人/周,比5月至7月间的每周平均工时下降了0.1小时/人/周。

在劳动人口的GB平均收入增长率指标方面,从2008年8月至10月,整个经济的劳动人口平均收入增长率(除奖金)为3.6%;若包含奖金,2008年度平均收入增长率则为3.3%,这一比例与上年持平。

但具体到不同的经济部门,增长率的变化情况有所不同。

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的深远影响目前还未完全显现,对各国就业的冲击也将持续并进一步深化。

就英国而言,据英国特许人事和发展协会的年度报告显示:

英国2008年已有逾15万个职位被裁减,2009年将有60万个,而在2010年将再有25万个。

该报告还预测,加上合同到期等其他原因,到2009年底英国的经济衰退将导致100万人失业,英国的总失业人口将因此达到280万,2009年将是自1991年以来就业形势最差的一年。

对英国资本主义的影响: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使资本主义遭受重创,西方资本主义可能陷入长期动荡,资本主义的光环不再。

第一,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新自由主义理论、政策和体制模式的缺陷和弊端,美国经济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市场原教旨资本主义开始式微。

英国资本主义也承袭了传统自由主义的核心要素,将自由化,市场化当做治理经济的金科玉律,此次危机代表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自由市场的最大失败。

发端于美国却硬着陆于欧洲的金融危机进一步暴露了欧洲发展模式隐藏的深层次矛盾,福利资本主义进退维谷。

英国的福利资本主义模式并不完美未能解决好自由市场和国家干预的关系,无法破解大政府必然招致小市场和低利润的宿命。

在存在过多国家干预的情况下,市场效率的发挥必然受到制约,资本利润率必然不高,也不能解决社会公正和经济效率之间的矛盾,实行近半个世纪的西方福利制度在令人羡慕的同时,也增强了人们对国家的依赖性,淡化了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意识,英国的公共开支和福利开支不断增加,政府财政负担加重,经济增长停滞,就业形势严峻,社会竞争力下降,老年人口和失业人口不断增加等。

此外,这次的经济危机使得英国陷入战后以来最严重的道德和信心危机,人们对现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合法性产生严重质疑,西方自由民主制度的神圣光环不再。

金融危机表明,资本自我调控的空间越来越狭窄,已发展到进退维谷的地步。

Partthree

英国采取措施和之后的发展

在全球拯救金融机构的行动中,英国的救援计划显得棋高一筹——政府拨出500亿英镑,采取直接注资而非购买不良资产的方式救助金融机构。

这种模式随后成为工业化国家争相效仿的对象。

10月8日,英国首相布朗宣布,政府将援助八家金融机构,八家机构承诺于年底前将资本金提高总计250亿英磅。

五天后,英国财政部宣布,政府对苏格兰皇家银行(RBS)、苏格兰哈里法克斯银行(HBOS)和劳埃德TSB银行(LloydsTSB),注入总额370亿英镑的资本金。

注资附带一系列条件,包括被救助银行承诺货款规模、尽量避免购房者丧失抵押品赎回权、高级管理人员薪酬限制等。

政府还与这些银行在股息政策上有所约定,并对新的独立非执行董事的任命有发言权。

金融危机在2008年9月深化后,英国央行连续三次减息,将其基准利率由5%降至2%,为195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并宣布将特殊流动性计划(SLS)的规模增加至2000亿英镑,政府还为银行发行的多达2500亿英镑的新债务提供担保。

与美国一样,对市场不断注入流动性,使英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快速膨胀。

截至10月底,英格兰银行的总资产较一年前增长了1.87倍。

然而,房地产和金融市场仍然没有被激活,经济陷入衰退。

10月,英国商业银行发放的购房贷款同比下降57%;最近一次(12月4日)下调基准利率后,两年期按揭贷款利率下降不到降息幅度的一半。

英国三季度GDP经季节调整后增长-0.5%。

8月至10月,失业率上升至6.0%,创1999年5月来新高,186万的总失业人数创近十年最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