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石混凝土挡墙施工方案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80916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埋石混凝土挡墙施工方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埋石混凝土挡墙施工方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埋石混凝土挡墙施工方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埋石混凝土挡墙施工方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埋石混凝土挡墙施工方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埋石混凝土挡墙施工方案1.docx

《埋石混凝土挡墙施工方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埋石混凝土挡墙施工方案1.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埋石混凝土挡墙施工方案1.docx

埋石混凝土挡墙施工方案1

××××××××××××××××××××

××××××××××重建工程

 

埋石混凝土挡墙施工方案

 

×××××××××××××××××××××

×××××××××项目部

批  准  页

 

审定:

          年  月  日

校核:

          年  月  日

编制:

          年  月  日

 

×××××××××××××××××××

×××××××××项目部

一、概述2

1.1、工程简介2

1.2、编制依据:

2

二、施工现场布置2

2.1、布置原则2

2.2、施工用水电及照明、通讯设施布置3

2.3、施工临时设施布置3

三、施工方案3

3.1、施工准备3

3.2、埋石混凝土挡墙施工方案4

3.2.1、定位放线4

3.2.2、基槽土方开挖4

3.2.3、模板及脚手架施工5

3.2.4、埋石混凝土挡墙浇筑及泄水管安装6

3.2.5、挡土墙后回填土8

3.2.6、回填厚度控制9

3.2.7、回填压实度检测9

3.3、工程难点及措施9

3.3.1、工程难点9

3.3.2、采取的措施9

四、施工进度计划11

五、质量保证措施11

5.1、材料技术要求11

5.2、质量保证措施12

5.3、埋石混凝土质量通病与预防措施14

5.4、质量检查14

六、安全保证措施15

6.1、安全措施15

6.2、危险源辨识、控制措施16

七.机械设备配置17

八.劳动力配置18

××××××××××35KV箱式变电站

埋石混凝土挡墙工程施工方案

一、概述

1.1、工程简介

×××××××××35kV箱式变电站位于四川省会东县新马乡麻栎村四队,变电站场平大致呈长方形,长71m,宽58m。

该工程修建完成后由于自然灾害原因引起挡土墙垮塌,导致部分设施损毁,影响变电站正常运行,为尽快恢复变电站正常运行需对已损毁的设施进行修复。

1.2、编制依据:

1.施工招标文件中要求的相关行业标准;

2.《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

3.《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4.《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

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10.《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

11.设计文件及施工图纸;勘察单位提供的地质资料

二、施工现场布置

2.1、布置原则

结合本工程的施工条件,施工环境及施工特点,本工程施工布置按以下原则进行:

1、利于施工、方便生活、便于管理、体现精简适用。

2、临建设施不能影响工程的施工,规模和容量按施工总进度及施工强度的需要进行规划,力求满足工程施工需要。

3、各种施工场地及临建设施均按有关要求配置能满足要求的环保设施和消防设施。

2.2、施工用水电及照明、通讯设施布置

1、施工用水、用电:

施工期间的用水从山坡沟渠引水点用水管上接入,施工用电从现有变电站站用电变压器上接入施工现场。

2、施工照明:

施工现场采用220V的照明线路,照明用500~1000碘钨灯,施工中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88。

根据需要的各施工场地最低照明满足要求。

3、通讯:

对内、外联系采用移动电话(每个施工管理人员配置一个)。

2.3、施工临时设施布置

1、临时拌合系统:

由于施工场地狭小,计划将临时拌合系统和砂石料堆场设置在控制房和挡墙之间,为了安全考虑,搅拌系统和挡墙之间要留出一定的安全距离,拌合系统布置原则即在不影响场内交通情况下为方便施工可灵活布置。

2、临时生活用房:

根据施工场地需要,需将临时生活用房设置在变电站外,根据需求在不影响文明施工和安全的前提下灵活安排。

三、施工方案

3.1、施工准备

开工手续办好之后,立即组织人员、机械进场,并对入场人员作好安全技术交底。

机械、设备、机具等合理调配,合理安排,以确保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进场后先确定现场工作界线,根据设计提供的测量基准点放出施工边界线,采用警戒绳将施工区围起来。

然后采用反铲、和人工配合将垮塌部分挡墙的石头进行清理和妥善堆放,并将挡墙基础清理到位。

在清场及拆除工作完成,由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组织测量队对线路及地面标高进行复测,现场放出挡土墙开挖区具体位置,标明其轮廓。

开挖前在开挖区外围沿线人工或反铲开掘临时截排水沟,用于下雨时排水。

截排水沟与自然排水设施相联通,施工期间对排水沟渠随时清理,保持施工场地处于良好的排水状态,以防受冲刷、淤积。

3.2、埋石混凝土挡墙施工方案

3.2.1、定位放线

基坑开挖前,用石灰粉放撒出基坑的开挖边线,并在临近位置打入水平桩,在水平桩上标记出开挖深度。

挡土墙基坑宽均为6.6~7.1m,深均为9~10m。

开挖时根据基槽地下水位情况处理基槽,如无明显出现地下水,将基槽按设计要求尺寸平整夯实即可;如预见地下水较高将涌入基槽,可沿基坑两边分别加宽开挖300mm,作为预留施工工作面和集水井、排水明沟布设位置,以便及时将水排走。

3.2.2、基槽土方开挖

采用挖掘机沿已经放好的边线从东西面至南北面依次进行开挖,开挖时按照设计图的要求分台阶进行,从高处逐层开挖。

挖掘机开挖的土方沿基槽两侧堆放,土方堆放时要距离基槽边坡2米以上,多余的土方或者基槽两边不能堆放土方部位的土采用自卸车运往弃渣场。

为保证槽内施工安全,开挖时基槽按规范要求进行放坡,同时槽内应留有50~80cm的作业空间。

机械开挖至设计基底标高以上预留200mm,再由人工根据预留高差进行加深和平整达到设计基底深度,以防止基底土层受扰动。

现场设一个土方车辆调度总指挥,负责整个协调,各个区域再设技术人员、测量人员跟班作业,确保现场施工有序进行。

土方明挖过程中,如出现裂缝和滑动迹象时,应立即暂停施工,采取应急抢救措施,并通知监理人。

必要时,应按监理人的指示设置观测点,及时观测边坡变化情况,并做好记录。

开挖过程中指派专人经常校核测量开挖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挡土墙基槽土方开挖完成后经设计、勘察、监理、施工单位共同进行验槽,验收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

场地与边坡修整后的允许误差应符合3—1的要求。

表3-1边坡及场地允许误差

检查项目

允许误差(mm)

检查频率

基槽底中心标高

20

每100m三点

基底中心平面位置

50

每100m三点,弯道增检

起点和终点

边坡

50

每100m三处

横坡度

0.5%

每100m二处

平整度

10

每100m二处

边坡

不陡于设计

每100m三处

边沟

沟底标高

50

每100m二处

断面尺寸

不小于设计

每100m三处

3.2.3、模板及脚手架施工

模板支撑系统的选用;

模板:

以定型钢模板为主,局部采用木模拼装。

支撑系统:

钢管脚手架、木方支撑。

1、模板施工保证项目:

①保证结构放坡位置准确,各断面尺寸及相关位置正确。

②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的承受新浇混凝土的重力或侧压力、冲击力以及其它施工荷载。

③模板平整度、垂直度符合本工程的要求,接缝严密。

④拆卸时间必须保证结构安全。

本工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在支模前各专业对本专业的孔洞负责留设,保证位置、数量、尺寸正确。

模板安装后对于小于2mm缝直接用胶带纸贴严,对于大于2mm拼缝选用配制的腻子嵌缝,再贴胶带纸。

板面处理:

面板上模前涂刷脱模剂,涂刷要均匀,不宜厚,最好一次刷面。

模板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①支模过程中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如遇途中停歇,应将就位的支顶、模板联结稳固,不得空架浮搁。

拆模间歇时应将松开的部件和模板运走,防止坠下伤人。

②拆外边模板时,应有防高空坠落及防止模板向外倒覆的措施。

2、脚手架施工保证项目:

本工程从主体施工开始就采用ф48×3.5扣件钢管双排脚手架,四周采用密目网封闭,主体施工室内采用满堂脚手架,主要用于支模,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砖砌筑。

脚手架搭设拆除的主要重点:

①地基处理:

沿建筑物四周用宽2.0m厚100mm的C20混凝土进行场地固化,立杆下垫5cm厚30cm×30cm木板,并设扫地钢管。

②立杆离墙约30cm,内外热电厂立杆间距1.2m,大横杆,小模杆间距增为0.95m,并要求交错发放于立杆内外侧面。

③剪撑在每排脚手架两端必须设置,并根据脚后架的长度设计轩1-3道,以保证整个脚手架不变形。

④脚手架的操作层不得超过两层,严禁堆放石料在架子上,可将内外脚手架通过顶部钢管链接成一个整体。

⑤拆除要自上而下,按先搭后拆的原则拆除,拆除过程要均衡,严防因高差而引起架子倒塌。

3.2.4、埋石混凝土挡墙浇筑及泄水管安装

埋石混凝土挡土墙基础及墙身采用C25埋石混凝土浇筑。

基础浇筑前,应先检查基坑的尺寸和标高,清除杂物,平整夯实基槽槽底(采用立式电动打夯机机夯两遍),确保槽底不得有较大的突起。

接着进行基础放线,拉上准线放出基础轴线及边线,挡墙应分层浇筑,分层浇筑高度为100~150cm。

石料应选用粒径在30cm内的毛石,毛石应冲洗干净不得大量含土,埋石率应为15%。

浇筑墙身时,墙身长方向按图纸要求挡墙应分缝,分缝距离15m。

缝宽20mm,沥青麻筋塞缝,填缝深度不小于15cm

挡土墙墙身设两排PVC泄水管,管口直径为100mm,每排泄水管沿挡土墙长度方向间距2.0m排列,沿高度方向间距2.0m排列,梅花形布置,按5%坡度预埋在墙身内。

第一道泄水管布置在距自然地面35mm处,之后的泄水管按上述要求进行布置。

墙后设碎石滤水层,厚550mm,宽度为500mm,墙后泄水孔下设粘土夯实隔水层,厚300mm,宽度同墙后填土的宽度;挡土墙后填土采用原土(碎石土),填土内不得混有有机物或其它杂物。

填土时应边砌墙边填土,回填土必须分层夯实,每层厚度<300mm,压实系数不小于0.97。

挡墙坡度控制:

根据设计图放出挡墙基础底部两侧边线,在每侧边线两头用4*6cm木桩订入地下,桩间用线拉直,作为底部砌筑基准线;支模时严格按照设计坡度放坡支模,设计坡比挡墙外部为1:

0.1,挡墙内部为1:

0.4,具体见施工图。

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模板浇水湿润,柱模板的清扫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

混凝土浇筑的一般要求:

①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进行,每层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决定,一般分层高度为插入式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cm,平板振动器的分层厚度为20cm。

②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快插慢拔,插点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移动间距不得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分为300-4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一层混凝土面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③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超过2小时应按施工缝处理。

④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经常观察模板、预留孔洞、预埋件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浇灌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毕。

⑤柱浇筑前或新浇混凝土与下层混凝土结合处,应在底面上均匀浇筑50mm厚与混凝土同标号的水泥砂浆,砂浆应用铁铲入模,不能用料斗直接倒入模内。

混凝土的养护

①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左右开始,浇水养护。

②混凝土浇水养护日期不少于14天。

③每日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足够的润湿状态,常温下每日浇水不少于4次。

④养护用水与拌制混凝土用水相同

砼施工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①搅拌机应设置在平坦的位置上,用木枋垫起轮轴,将轮胎架空,防止移动。

②搅拌机上料提升后,斗下不准人员通行。

③使用振动器的作业人员,应穿胶鞋、戴绝缘手套,防止触电。

④夜间作业,应有足够照明设备,并防止眩光。

3.2.5、挡土墙后回填土

待墙身砌体强度达到75%的设计强度后进行土方回填,墙后填土主要采用原土(碎石土),由人工配合立式电动打夯机分层夯实,每层厚度<300mm。

在泄水管孔下回填并由打夯机夯实300mm厚粘土层作隔水层,孔四周铺设600×600×300(厚)的卵石作滤渗水层。

回填压实系数不小于0.97。

基坑(槽)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

填土前应将基坑(槽)底上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肥槽回填前,必须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将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浆、石子等杂物清除干净。

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上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回填土应分层铺摊。

每层铺土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

一般电动立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m;人工打夯不大于200mm。

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

回填上每层至少夯打三遍。

打夯应一夯压半夯,穷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

并且严禁采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所谓“水夯”法。

深浅两基坑(槽)相连时,应先填夯深基础;填至浅基坑相同的标高时,再与浅基础一起填夯。

如必须分段填夯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梯形的高宽比一般为1∶2。

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0m。

修整找干:

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

3.2.6、回填厚度控制

在回填区每隔15米布置一个高程控制桩。

土方回填时,采用用自卸汽车或装载机运土,运来的回填土分散倒在回填区内,然后人工将土料铲平,土料铲平厚度稍微比要求的每层回填厚度(30cm)高2~3cm,再使用电动打夯机进行夯实,夯实完成后进行取样送检,同时对回填区高程进行复测,局部不平整的部位采用人工进行平整。

3.2.7、回填压实度检测

根据设计要求,挡墙后回填土压实系数为≥0.97,在每层回填完成后及时通知监理人员到位见证,进行取样送检,取样点要求为:

每100~400m²取一点,但应不少于10点;边坡、基槽每20米取一点;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应有1点。

3.3、工程难点及措施

3.3.1、工程难点

工程地处高山大岭,进场公路路况很差,物资、材料运输不方便,车辆行驶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3.3.2、采取的措施

1.施工措施

⑴积极和地方交通部门沟通,进快完善进场道路的修整;

⑵选派驾驶经验丰富的驾驶人员,加强驾驶人员的安全教育,在天气不好、

夜晚尽量不出车,确保行车安全;

2.加强组织机构

⑴充分认识本工程施工的特点、难点,严格按照标书要求的施工程序,技术要求组织施工。

⑵选派责任心强、素质高,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施工管理人员和队伍,配备先进的机械设备及物资装备。

⑶设专业人员分阶段常住工地,协助项目部解决各专业技术难题,并将成熟经验直接用于本工程,避免技术准备工作走弯路和提高技术指导工作的质量。

⑷配备1~2个经验丰富的专职安全员,组建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安全措施的落实以及对外安全工作的协调。

3.技术管理措施

⑴实施网络、形象进度管理制度。

建立每单项工程、每月、周进度网络计划和形象进度图,实行周形象进度控制,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⑵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各单项工程开工前预先编制施工方案,向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每个单项工程和重要工序均编制作业指导书,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施工。

4.资源配置

⑴设备的配置:

首先从最近点租用设备进场,进行前期施工,然后根据施工进度,新购置一定数量所需设备,用于本工程施工。

⑵人员:

选用特别能吃苦,具有丰富经验,业务素质高的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本工程建设。

⑶资金:

充分合理的利用工程资金,建立健全财务规章制度,做到专款专用,让每一笔资金发挥最大作用。

⑷材料供应

①组织专人对工区附近地区的原材料供货商进行联系,建立合格分供方名册,完善采购渠道,保证施工原材料供应;

②建立材料计划制度。

分项工程开工前编制材料计划,根据施工实际情况,提前采购,做到即不影响工程施工,又不造成材料的积压。

四、施工进度计划

本单位工程埋石混凝土挡土墙开工时间为年月日,计划完工时间为年月日完工,工期个日历天;

五、质量保证措施

5.1、材料技术要求

⑴水泥

①.进场时要有质量证明文件;

②.应按品种、强度、出厂期、生产厂等检查验收,并分别堆放,先到先用;

③.袋装水泥叠堆高度不宜超过10包;

④.不宜露天堆放。

如露天堆放,应下有防潮垫板,上有防雨风篷布;

⑤.使用期不宜超过出厂期三个月,超期应先行检验其强度。

⑵砂子

宜采用中砂,并应过筛,砂的质量要求,其密度应大于2.5g/m3,其松散体积密度应大于1400kg/m3,其空隙率应小于45%;用肉眼观察,不宜含有草根、树叶、树枝、塑料品、煤块、矿渣等杂物,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5%。

⑶毛石

毛石的强度等级为MU30。

采用的毛石应质地坚实,无风化剥落和裂纹;石材表面的泥垢、水锈等杂质,砌筑前应清除干净。

毛石应成块状,中部厚度不宜小于15cm。

⑷PVC管

采用符合国家制定的行业标准的合格产品。

外观检查管材的内、外表面应光滑、平整、无凹陷、分解变色线和其它影响性能的其它缺陷。

管材不应含有杂质,应不透光。

管材端面应切割平整并与轴线垂直。

⑸混凝土

混凝土使用前需作检测试验,保证混凝土等级和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的强度(C25)。

拌制混凝土用水泥、砂、石应符合上述技术要求,用水应采用不含有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拌制时应严格按照水泥、砂重量配合比用量配制,选用300L搅拌机进行。

拌合时间不得少于1.5min。

5.2、质量保证措施

1、组建高素质的施工队伍,加强全面管理

建立并完善决策层、管理层、作业层三级职责清楚及权限明确的质量管理体系,配齐各级专职质检人员和管理人员,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作。

组建一支精干、技术过硬的施工队伍,并加强队伍思想建设,强化施工质量意识,各级领导及管理人员带头抓施工质量,明确质量目标和职责范围,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

2、强化施工过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及有关施工规范、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进行施工。

(1)加强施工前的技术管理控制

施工前,由项目部总工程师组织技术人员认真会审设计文件和图纸,切实了解和掌握工程的要求和施工技术标准,带领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对线路进行初测及复测,并组织进行精测。

根据工程的要求和特点,由总工程师组织项目部技术人员编写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按照质量体系程序的内容要求编制施工计划,确定适用的实施设备并落实配备,施工过程着重控制手段、检验设备、辅助装置、资源(包括人力)以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并对施工重要工序,分部分项地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向监理单位和业主上报,得到批复后,在施工过程中予以执行实施。

做好开工前各部位、各工序的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按照质量体系规定的内容做好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

若工程施工时因客观原因发生变化,及时对已制定的施工方案和有关程序进行修订和变更,并严格按照质量体系控制程序的要求,报送有关部门论证审批后,方可实施。

确保程序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并做好变更后的标识和记录工作。

(2)做好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

组织强有力的测量人员进行测量控制。

线路实行从立杆到竣工“一条龙”质量控制程序,严格执行复核制度、交底签认制度、向监理工程师报批制度,以“放准,勤复,点、线、面通盘控制”的方法,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无误,并做好测量原始资料保存归档工作。

对已经确定的施工方案、方法、工艺技术参数和指标进行严密监视和控制,保证在具体施工操作过程中,实现业主的期望,使工程的各个部位、工序均达到优良标准。

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操作规程,高起点、高质量地做好每一道工序的“第一个”,将每个“第一”的检验数据结果定在全优起点上,并以此做样板,通过高标定位的全方位控制手段,确保每道工序、分部、单位工程最终达到优良标准以上。

合理的施工进度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必要手段之一,对施工进度进行科学的计划和实施,通过网络计划、节点制定、工期中间排序法等现代施工管理方法,将施工进度控制在最合理、最便于质量控制的节奏上,确保实现优质、高效、低成本的目标。

积极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把工程的质量重点、难点和特殊点列为“TQC小组”活动课题或技术攻关项目,发动群众集思广益,把好各道工序的质量关,达到设计图纸、技术文件和验收规范规定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3、加强施工过程中试验、施工观测监控的技术措施

(1)做好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

严格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并根据甲方的要求选择适用的材料,所采购材料,必须满足甲方审定的设计技术规格要求。

做好材料进货的检验和标识工作,按质量体系标准和要求,在进货、检验、进仓、登记、标识、使用等全过程中,都必须严格执行“进货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文件要求,从采购的第一程序开始,层层把关,确保材料质量。

(2)加强施工过程的试验与检验

1)过程检验

在各个施工队设各级专职或兼职的工程质量检验人员,对施工中每道工序按规范有关要求进行自检,符合要求后,填写工程检验申请报告,向监理工程师申请检验,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作业。

项目部质量检查人员,每周抽查分部工程质量评定情况,并检查评定资料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2)最终检验和试验

项目部统一协调管辖标段范围内的最终检验和试验。

5.3、埋石混凝土质量通病与预防措施

(1)烂根、蜂窝麻面

1)现象:

已浇筑部位有蜂窝麻面,根部存在烂根现场。

2)原因:

a、根部存在漏浆现场;b、振捣不密实不到位或者漏振。

3)预防措施:

(a)模板施工时应严格控制缝隙,每层混凝土浇筑前应先铺上一层砂浆;(b)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快插慢拔,插点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移动间距不得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分为300-4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一层混凝土面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5.4、质量检查

(1)埋石混凝土质量检查

1)埋石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

2)混凝土表面无大面积蜂窝麻面或根部漏浆现象。

(2)反滤、排水施工

1)铺反滤层前,应将基面用挖除法整平,对个别低洼部分,应采用与基面相同土料或反滤层第一层滤料填平。

2)反滤层铺筑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铺筑前应做好场地排水、备足反滤料;

②不同粒径组的反滤料层厚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③应由底部向上按设计结构层要求逐层铺设,并保证层次清楚,互不混杂,不得从高处顺坡倾倒。

3)分段铺筑时,应使接缝层次清楚,不得发生层间错位、缺断、混杂等现象。

4)已铺筑反滤层的工段,应及时铺筑上层砌石,严禁踩踏。

5)下雪天应停止铺筑,雪后复工时,应严防冻土、冰块和积雪混入料内。

六、安全保证措施

6.1、安全措施

⑴深化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

施工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牢记“安全第一”的宗旨,安全员坚持持证上岗。

⑵推行安全标准化工地建设,抓好现场管理,搞好文明施工。

易燃易爆品妥善保管,工程材料的合理堆放,各种交通、施工信号标识完备,供电线路要畅通、架设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