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高职学校园艺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80600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高职学校园艺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山西高职学校园艺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山西高职学校园艺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山西高职学校园艺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山西高职学校园艺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高职学校园艺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

《山西高职学校园艺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高职学校园艺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高职学校园艺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

山西高职学校园艺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园艺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精神,我们与盐湖果业局等单位进行了沟通与合作,特制订本专业建设方案,通过两年重点建设,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全面提升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水平、条件装备水准和产业服务能力,大力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一、专业建设基础

运城是一座拥有千年文明、百年繁华的城市,现在已成为中部地区的高效生态农业基地,新兴的粮、棉、果、菜、畜工业基地已成为地区凸显的优势之一,近年来,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的创建,拉动了园林园艺行业的快速发展,使之成为城市建设的巨大必然需求。

社会对园林园艺技术方面人才需求越来越大。

作为我院所在地运城市自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佳魅力城市”、“中部地区最佳投资城市”殊荣后,市政府将以此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建设青山绿水蓝天绿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园艺是生态家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小区的绿化、美化、香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园艺产品尤其是优质果蔬、花卉等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长,园艺生产的经济效益日益提高。

为此,对园艺技术人才需求更为迫切。

经研究分析仅运城市至2011年园艺技术和植物保护专业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需求约为5000人,运城市政府要求我院尽快做大做强园艺技术专业,扩大园艺技术专业招生规模,满足人才市场需求。

为此,我院特申请“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项目”支持,,以加快园艺技术专业建设。

我校园艺技术专业是于1999年根据多次进行社会调查、行业调查,经过对职业岗位需求、职业能力需求、知识结构需求等反复考察论证的基础上成立组建的,从1999年开始招生。

几年来在进一步调查、论证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讨论,形成本专业改革建设的基本思路:

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全新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人才培养方案;基础理论教学服务于职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按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建设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适应社会,直接走向工作岗位,实现学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

通过不断的探索、研究、实践,逐渐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教学、科研、生产、技术服务”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为主线的教学体系,突出“1+2+X”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和社会可利用资源,按照岗位职业群的要求,建立一批高水平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科研、生产、技术服务的载体;依托实践教学基地搞生产,强化师生实践技能,实现基地滚动发展;依托实践教学基地搞科研,师生教、学、研相长,在科教兴农中作贡献;依托实践教学基地进行技术服务,在为“三农”服务中长才干。

办学模式贴近社会需求,符合职业岗位群的需求,培养的学生实践技能过硬,整体素质高,全面发展的应用性、技术型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1、师资队伍

园艺技术专业创建于1999年,成立之初,凭借原运城农校园艺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时间较长的优势,抽调学历、职称相对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任本专业专业及专业基础课。

近几年又根据本专业教师专业结构和需求状况,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和录用了7名具有研究生学历、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充实本专业教师队伍,目前共有专职专任教师24人,其中副教授8人,占33.3%,讲师7名,占29.2%,硕士学位1,2人,占50%;农艺师、助理工程师、园林规划师、职业技能鉴定师职称9人,占37.5%,年龄结构都比较合理、职称、学历结构相对合理;具有“双师型”证书的教师还有欠缺。

教师科研成果丰硕,近四年来,承担院级及院级以上科研课题3项,在国家级、省部级刊物上发表论文25篇,主编教材1部,参与编著教材、著作9部,指导学生参加两届全国高职高专学生技能竞赛并多次获奖:

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2、校内校外实验实习基地建设

通过近几年的筹建和更新,初步建立了一套适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

校内拥有园艺综合实训室、植保实训室、食品贮藏与加工实训室、植物学与植物生理学实训室、土壤肥料实训室、微生物实训室、测量实训室和千亩农场实训基地等设备先进、功能完善的实践教学场所,保证了实践环节的有效进行。

校企合作密切,与河津隆兴科技有限公司、临猗县果业局、绛县农业局等联合,建立了一批比较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保证了产学研结合以及校外实践教学的要求。

但是,我们仍有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

(1)、“双师型”教师队伍还有欠缺

(2)、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有待创新

(3)、社会服务能力仍需提升

(4)、充分发挥山西省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的作用,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发展:

园艺技术专业子创建以来,多次根据社会调查和行业调查,对职业能力需求和知识结构需求等方面进行反复论证,人才培养方案先后修改过5次;教师近几年每年引进研究生学历的教师至少两名,外派教师进行“双师型”师资培训;招生规模逐年增加,现有在校生322人,除普高招生外,逐步扩大中职对口招生规模,拟开展农村干部全日制脱产单独招生;统筹规划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制定课程标准,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加快信息技术应用,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

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有特色、有专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养,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纪守法,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植物及植物生理、农业微生物、农业气象等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果树、蔬菜、花卉生产管理技术及实践动手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并且具有较快适应第一线工作岗位的能力。

毕业后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能从事果品、蔬菜、花卉等园艺产品生产与管理以及产品销售与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成为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专业建设内容

1.推进校企对接,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推进校企深度融合

(1)院近几年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方面积极探讨,在全国农业职业教育学会举办的征文比赛中多篇文章获奖,为校企合作和对接提供了机制保障

(2)学院积极与多家企业合作,虽然校办企业方面还有欠缺,但我院积极推选专业教师进入企业,参与企业生产实践,现已有两名教师成为企业的“专家型”技术人才,为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和校企深度对接提供了人才储备,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按照互惠互利、专业对口、相对稳定的原则,积极探索校企合作。

与山西忠民集团在农产品加工方面进行合作;与山西河津隆兴集团在设施园艺及花卉栽培方面进行合作;与运城市盐湖区果业局在农村推广新技术服务方面合作。

2.探索系统培养,构建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

(1)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建设:

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需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形成“实时跟踪、定期调研、同步跟进”园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构建“校企双元,工学融合”育人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方案有校企双方共同完成,形成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格局;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课程与岗位能力需求融合、教学内容与岗位职业活动融合、实践教学环境与工作环境融合、人才规格与就业市场融合、考核标准与行业企业规程融合。

(2)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深入园艺行业和企业调研,与行业的专家共同确定工作岗位和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共同确定课程体系内容,以突出职业能力为根本,注重专业素质和职业岗位能力培养。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按照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岗位的工作任务,以工作任务为驱动,以工作项目为导向,将专业岗位能力要求与核心课程内容有机融合,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与山西忠民集团和河津龙兴集团联合开发新课程,预计利用两年时间,开发两门适用于生产的课程,共建教学与生产合一的开放式实训基地,合作开展兼职教师选聘,组织指导教师参与企业生产实践及学生实习工作。

3.强化实践育人,优化校内外实训基地。

按照“功能综合化、设备现代化、理实一体化、环境职业化、管理企业化”的建设思路,对现有校内专业实训基地进行整合;通过校企联办方式,成立“校中厂”(苹果树实训基地、花卉实训基地、蔬菜实训基地、园林苗木实训基地等)和“厂中校”(与山西忠民集团、山西河津隆兴集团、盐湖果业局对接,建立校外实习培训基地);完善实训管理和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建立校内外顶岗实习体系。

4.转变培养方式,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1)将“校企双元、工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分为“专业认知→基本技能→专业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四个能力模块,实行模块教学、阶段培养。

根据合作企业的工作情况和教学要求,安排教学内容和实施学期。

(2)在教学环节中,以真实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设置实践教学训练项目,在校内接受真实生产性实践教学,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与训练;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工学交替实训和顶岗实习,强化学生的岗位技能培训,实现零距离上岗,提高职业素质和岗位能力;通过各级职业技能竞赛,提升学生实际职业能力。

(3)推行“双证书”制度。

5.建设教学团队,培养“双专业”带头人。

坚持“立足培养、积极引进”的原则,2012年引进一到两名企业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到2013年培养一名省级专业带头;双师型素质教师2013年达到100%;到2013年底,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项,建立兼职教师库,逐步加大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的数量并实行动态更新。

6.实施第三方评价,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1)教学活动质量评价体系:

对学生参与的各项教学活动进行动态监测,注重职业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监测指标有:

理论学习成绩、实训成绩、职业技能考核、顶岗实习考核等。

(2)建立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

就业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监测指标有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并对毕业生毕业后至少五年的发展轨迹进行持续追踪。

四、改革举措

1、现有基础

从2009年开始我们就有针对性地对园艺专业的课程进行改革与探索,逐步确定了改革的目标,形成了较为清晰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思路。

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一套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坚持以就业岗位为导向,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宗旨。

通过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使我校转变教育发展理念,逐步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从被动适应型向主动服务型转变;从封闭式向开放式的转变;办学的层次上从学历化向终身化转变,提升了学校办学能力和为社会服务能力,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培养了300余名毕业生,为运城及周边省市地区输送了优秀的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在省级和全国的技能竞赛中多次获奖。

2、拟解决关键问题

(1)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

破解校企合作难题,单靠学校和教师去找企事业单位合作是不够的,关键在于制度进一步创新。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制定校企合作的办学法规,从制度上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

校企合作制度进一步创新的目标,是明确政府、行业、企事业单位、院校和师生在校企合作中的权利与义务,将由学校主导、以感情联络为主的浅层次合作,转变为由校企共同主导、以依法依规办事为主的深度合作,保障职业院校每个学生都能够到对口的企事业单位完成实习任务。

创新的难点是打破利益格局,保证相关方面的利益,创新的方式是要政府层面出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

具体如下:

①与企业合作,调整课程体系,开发顶岗实习位置。

②搭建校企数字传输课堂,信息实时传送,实现校企联合教学。

③聘请企业专家,联合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