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80193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

《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

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八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八单元

一、教材说明:

本组教材以“科技成就”为专题,编排了4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展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神奇和威力。

《呼风唤雨的世纪》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电脑住宅》带我们走进现代化的电脑住宅,亲身感受电脑的神奇和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与舒适;《飞向蓝天的恐龙》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科学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向我们介绍了经过航天旅行的植物种子所发生的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发生变化后的用处。

这几篇课文既可以使学生领略科学技术的神奇,感受科学技术的威力,还可以使学生学到描写或说明事物的基本方法,同时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本组教材是这学期最后阶段的学习内容,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本学期学到的阅读方法,认真阅读课文,体会课文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乐于与同学讨论疑难问题,交流阅读体会;同时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畅想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将使我们的生活发生哪些变化。

在教学过程中,还应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现代科技发展的资料,以帮助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0~13课时。

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1课时。

二、单元目标:

1、认识“赖、耕、潜”等25个生字,会写“篇、荐、翻”等38个生字,正确读写“程控电话、欣喜若狂、农耕社会”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重点词句。

背诵自己喜欢的内容,积累语言。

3、学习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围绕“我们的奇思妙想”主题,展开想象的翅膀,畅谈自己对21世纪科技发展的各种奇思妙想。

4、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设问”的写作方法。

5、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现代科技发展的资料,以帮助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和初读,认识“赖、耕、潜、舶、哲”5个生字,会写“潜、核、程、控、改、赖、耕、驾、幻、联、哲、归”12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采用查词典、看图片、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呼风唤雨,地球村”等词语的意思,区别“发明”和“发现”,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遣词造句的准确性。

3、了解“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初步学习用这种方法写现代科学技术的其他发明、发现,感受科学技术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重点、难点:

领悟说明文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和了解“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搜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预习和初读,认识“赖、耕、潜、舶、哲”5个生字,会写“潜、核、程、控”4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采用查词典、看图片、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呼风唤雨,地球村”等词语的意思,区别“发明”和“发现”,领悟遣词造句的准确性。

3、了解“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初步学习用这种方法写现代科学技术的其他发明、发现,感受科学技术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重点、难点:

领悟说明文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和了解“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搜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质疑呼风唤雨

1.板书出示“世纪”,师生谈话理解“世纪”。

2.师写词:

“呼风唤雨”,看到“呼风唤雨”这个词语,你脑海中想到了什么?

(神仙、道士等有法力的人)呼风唤雨,就是使刮风下雨,比喻能支配自然,厉不厉害?

3.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把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同学自己当场解决掉,重点梳理出:

谁呼风唤雨?

靠什么呼风唤雨?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怎样的?

三个问题进行板书。

4.作者简介:

作者路甬祥,浙江慈溪人,曾担任浙江大学校长,现任中科院院长。

主编《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一书,书中介绍了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值得同学们一看。

这一节课,我们将走进第八组课文中的第一篇课文,去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请同学们把课文读通顺,字词读正确,并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2.检查字词。

(课件出示词语:

依赖农耕(gēng)潜入船舶哲学潜入深海(qián)

改观改变发明发现程度寄托幻想洞察联系探索登上历程原子核因特网千里眼顺风耳呼风唤雨腾云驾雾程控电话归根到底)

指名学生说一说在读音上重点要注意哪几个字?

重点强调“潜入深海”的“潜”读第二声和“农耕社会”的“耕”后鼻音,区分“幻”和“幼”

3.仔细观察最后一组词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词语描写的都是20世纪的高科技。

4、指导书写“潜、核、程、控”4个生字。

三、细读课文、感知呼风唤雨

1.默读课文,找一找

请同学们带着黑板上的问题默读全文,自己去文中寻找答案学习课文。

2、精读语段,品一品

①集体交流“谁呼风唤雨?

靠什么呼风唤雨?

②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③师生对读,让学生自主发现设问句以及它的的用处。

④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了许许多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同学们,“发现”和“发明”的意思一样吗?

有什么区别呢?

能不能说成“发明和发现?

(“发现”是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经过研究探索,看到了或者找到了前人不了解的事物或者规律,这一事物或者规律本来是存在的;“发明”是本来不存在的,是新的创造。

⑤说说“发现”与“发明”

请你默读课文,哪一段课文具体描写了介绍了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获得的发现与发明?

课文举了这么多的例子,来说明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获得的发现与发明创造。

从上面描写中找一找,人们发现了什么?

发明了什么?

发现:

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

在这一句话中,哪一个词语准确地说明是发现?

为什么?

(洞察:

观察得很仔细)

发明:

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

(4)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现代科学技术?

(例举高速火车:

杭州到上海不停站:

30分钟,停两站,45分钟)

(5)请学生欣赏人类的发明创造(播放图片以及介绍)

(6)有了这么多奇迹般的发现与发明,人类居住的星球就好像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你知道地球为什么变成了“村”了吗?

(如可视电话、飞机等大大缩短了地球上人们的时空距离,大家就像生活在一个村落一样,所以称地球为“地球村”)

3.模仿样子,练一练

模仿第四自然段第一句的写法,根据自己收集到的资料,用举例子的方法写一写20是世纪的科学技术。

课件出示“普及、制造、发射、使用、开启、欣赏”等词语帮助同学,尝试用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述。

四、作业:

课作本第4题。

板书设计: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设问

发现发明

准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书写“改、赖、耕、驾、幻、联、哲、归”8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3.通过具体的例子,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查,词语练习

1、完成课作本第1、2题。

2、校对答案,订正。

依赖、耕种、幻想、联系、归根到底、腾云驾雾、哲学

(发明)电灯(寄托)愿望(登上)月球

(洞察)天体(探索)奥秘(改变)生活

二、对比学习,加深理解

1、过渡:

科学技术的发现与发明,对于远古时期的人们来说,简直就是——(奇迹、神话……)课文哪一段描写让你感受到?

2.出示: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

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3.引读,农耕社会,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

填空练习

4.人们只能通过幻想来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

出示:

千里眼就是现在的(),顺风耳就是现在的(),腾云驾雾就是现在的()

还有哪些?

5.小结科学技术变化之多、变化之快。

从无到有,从幻想到现实,20世纪的百年历程可谓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变化之快、变化之大,用一句古诗来形容:

出示: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理解一下:

原来形容纷纷大雪好似梨花开放,现在形容某些生机竞发的事物或者蓬勃向上的形势。

指导读这一句古诗。

(赞叹的语气)

小结:

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三、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默读。

思考:

你认为20世纪是一个怎样的世纪呢?

(课件出示)20世纪是一个   的世纪。

同桌交流,补充空白。

2、现在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

假如你是一名小小设计师,请你展开想象,描绘一下美好的未来是怎样的。

四、作业

1、指导书写:

改、赖、耕、驾、幻、联、哲、归

2.课作本:

第1、2、3、5题

3.办一张科技手抄报。

板书设计: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千里眼

顺风耳20世纪是一个的世纪

腾云驾雾

课后附记:

 

*30、电脑住宅

教学目标:

1、认识“仓、储、烹、盗、综、判”6个生字,理解“数据、节能、分门别类、集装箱、储存、指令”等词语。

2、通过默读、交流,能够想象出课文描写的场景和事物,了解电脑的神奇以及电脑住宅为人们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

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和同学就感兴趣的课文内容展开讨论、交流,感受现代科学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舒适和便捷。

4、通过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了解电脑住宅的功能设施,并能按一定顺序介绍自己心目中的电脑住宅。

教学重点:

通过默读、交流,能够想象出课文描写的场景和事物,了解电脑的神奇以及电脑住宅为人们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按一定的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收集关于电脑住宅所具有的其他功能的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课前,我们来讨论一个话题:

根据你的了解,从古时候到现在,人类都居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呢?

生交流

从山洞到草房子,从土坯房到今天的高楼大厦,这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2、在你的想像中,未来世界里的住宅是什么样的?

(相机引导学生理解“理想”或“高级”的住宅就是智能型的住宅,即电脑住宅。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出示词语,指名认读,注意正音

仓库烹调  烹饪  储存 防盗  综合 判断

强调:

轻声火候hou

区分:

多音字调

同音字rèn

3、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三、再读课文,感受电脑住宅的神奇。

1、再读课文,思考:

电脑住宅与普通住宅有什么不同?

用一句话谈谈你的感受。

2、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探讨:

课文介绍了电脑住宅中的哪些设施?

有哪些奇妙的功能?

(完成表格)

地点

具体设施

如何工作哪些奇妙功能

大门外

风向标

根据室外的气象资料进行调节,为主人提供舒适的家居环境。

门口

微型摄像机

将客人面貌特征输入电脑,防止陌生人未经允许进入住宅。

会客室

地下仓库、“集装箱”

通过电脑,可以调运屋内自己需要的物品。

方便

厨房

教人做菜的电脑装置

储存了各类烹饪的资料,还能示范如何操作和自动控制烹炒的火候

卧室

有“休息”的开关

主人休息时,电脑给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

浴室

“预约”洗澡装置

可通过电脑“预约”洗澡的时间,做好洗浴的准备

3、交流:

让我们一个一个设施来说一说。

(PPT出示各种设施,板书地点)

小结:

同学们合作得很好,通过我们的合作,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我们详细了解了这所电脑住宅的神奇。

4、发现写作顺序:

现在,我们来看看,你有没有发现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这栋电脑住宅的?

(方位顺序)

5、谈感受:

如果让你住在这所住宅里,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神奇、舒适、安全、方便......)

四、课外拓展,想象创作

1、高科技化的电脑住宅给我们提供了方便,在同学们所了解的其它的电脑住宅,还具有其它不同的功能吗?

(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

2、小练笔

如果由你来设计一栋电脑住宅,你打算怎样设计?

如果由你来设计一座电脑医院、一所智能化学校,你打算怎样设计?

想一想,选择其中一种设想写下来。

五、总结课文

今天,我们一同走进了电脑住宅,不但领略到了它的神奇,还真真切切地感受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得舒适和便捷,让我们努力学习本领,在科技迅猛发展地21世纪,创造出自己的那份“神奇”,让我们人人都能住进这具有奇妙功能的电脑住宅。

六、作业

课后,可以以“我设计的电脑————”(教室、商场、学校、医院……),为主题来进行设计,设计方式可以画图,也可以用文字把自己的设计写出来。

板书:

30*电脑住宅  

电脑指挥

大门外—门口—会客室—厨房—卧室—浴室          

神奇、舒适、安全、方便......

课后附记:

 

31、飞向蓝天的恐龙

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和初读认识“钝、凌、仅、绘、吨、敏、捷”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恐龙、凶猛、鸽子、描绘、轻盈、敏捷、欣喜若狂、形态各异”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兴趣的部分。

3、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激起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新词,体会恐龙演化的过程,揣摩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恐龙演化的过程,揣摩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

2.学生准备:

图本、信息。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和初读认识“钝、凌、仅、绘、吨、敏、捷”7个生字,会写“恐、凶、笨、鸽、仅、顿、描、绘”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一、二两个自然段。

3、通过研读句子,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

教学重点:

1、学会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茹毛饮血”、“勿庸置疑”、“演化”、“后裔”等词的理解。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言激趣,引入课题

师:

出示图片。

同学们,你们对恐龙一定不陌生吧?

看了这么多恐龙的图片,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吗,的恐龙(笨拙的;庞大的;凶猛的……) 

出示课题。

当你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你脑中会出现什么问题?

你们真能思考,恐龙没翅膀,怎么能飞向蓝天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让我们走进这奇妙的恐龙世界。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师:

打开书31课,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自然段,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遇到不认识的字,查查字典。

 

2词语你们还认识吗,出示词语:

 自由读读词语。

笨重凶猛迟钝茹毛饮血

轻盈温顺敏捷凌空翱翔

演化繁衍脑颅毋庸置疑

形态各异五彩斑斓顿时数十吨

A、正音—— 有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B、有什么不理解的词语吗?

 质疑词语,逐个指名读,有不明白的词语吗,谁能来解答呢?

C、读读前面两组词语,你发现什么?

(分别是形容恐龙和鸟的)

3、师:

同学们,凶猛、笨重的恐龙与轻灵、敏捷的鸟儿无论从外形上,还是从生活习性上,我们都觉得它们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关联,可是文章却说恐龙和鸟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这是怎么回事呢?

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答案。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轻声的读第一自然段,找出介绍恐龙的句子和鸟类的句子,想想它们之间有关系吗,找到告诉了人们重要信息的一句话,

2.原本是没有关系的两个物种,但近年来却有了新的重大发现,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3.如果我把这句话改成:

“恐龙变成了鸟儿”可以吗?

为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语句表达要准确)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科学家证明了鸟类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科学家是怎么假设,又是怎么证明的?

请你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交流:

假设:

科学家根据恐龙和鸟类骨骼上的相似,假设鸟类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并推测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

证明:

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1)“画卷”指什么?

“点睛”指什么?

(2)为什么说这是“点睛”之笔?

(辽西长羽毛的恐龙为科学家的假设提供了最重要的证据。

3、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性:

科学研究是十分严谨,十分准确的,课文在介绍的时候,用了一些词:

他们推测,可能……你还能发现课文中表达得很准确的词语和句子吗?

五、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本第1、2、3题

板书设计:

31、飞向蓝天的恐龙

恐龙——————鸟类

漫长的演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吨、盈、敏、捷、崭”5个生字。

2、理解恐龙怎样演化成鸟类的过程,练习有条理的复述。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恐龙怎样演化成鸟类的过程、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

有条理的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精读三四段:

演化过程。

1、阅读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鸟儿是恐龙的一支演化而来的,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

让我们到三四自然段去寻找一下恐龙演化的过程吧!

2、默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恐龙的庞大家族及其演变过程

时间

恐龙名称

演变特点

两亿三千万年前

第一种恐龙

狗一般大小

像鸵鸟一样用两条后腿支撑走路

数千万年后

第一种恐龙后代

繁衍成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

有些用两足奔跑,有些用四组行走

有些身长…重达数十吨,有些身材小巧

有些茹毛饮血,有些温顺可爱

其中的猎食性恐龙

身体逐渐变小,越来越像鸟类:

骨骼中空,身体轻盈;

脑颅膨大,行动敏捷;

前肢越来越长,像鸟翼一样拍打;

体表长出羽毛,没有鳞片或鳞甲;

猎食性恐龙中的一些种类

逃避敌人而转到树上栖息:

具备了滑翔能力——主动飞行

科学家推测

生活在地上的带羽毛恐龙

在奔跑中学会了飞行翔

毋庸置疑的是:

恐龙变成了鸟儿。

5.小结整理:

恐龙变成鸟儿经历了漫长的演化,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演化的过程吗?

(指名1-2名学生说,出示填空提示同桌说一说,全班一起说一说)

二、学习第五自然段,体会用词准确性。

1、读最后一段:

亿万年前……

2、这段话中你有不理解的句子吗?

科学家们希望能够重现这一历史进程。

“这一历史进程”指的是恐龙家族中的一支──猎食性恐龙长出羽毛、学会飞翔、演化为鸟类的漫长历史过程。

这句话是说科学工作者十分希望在现有资料与条件的基础上,继续研究探索,搜集到更多的化石、更丰富的资料,将“恐龙飞向蓝天”演变的全过程展示在人们面前。

三、学了本文后,你有些什么感受?

根据恐龙化石,科学家能推出恐龙成鸟类的演变过程。

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科学技术发展;多学科学文化;去钻研事物……

四、作业:

1、科普文章用语准确,同学们可以背背感兴趣的句子。

(要求背诵第4自然段(从“数千万年后”至“最终能够主动飞行”)

2、完成课堂作业本第4、5题。

3、请你向爸爸妈妈介绍科学家提出的伟大假设和恐龙飞向蓝天这一演化过程。

板书:

飞向蓝天的恐龙

毫不相干

恐龙————————————————鸟类

第一种恐龙形态各异的庞大恐龙家族猎食性恐龙

 

课后附记:

 

*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教学目标:

1.认识例、筛、辐、汰、肴、尿、碱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大意。

3.学习课文,了解我国生物科学取得的新成就,感受科学技术所创造的奇迹,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及探索的欲望。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太空蔬菜的变化和作用,初步学习课文的说明方法。

课前准备:

 

1、查阅了解有关宇宙飞船的知识。

2、学生收集关于太空蔬菜、花卉的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在2003年的10月15日至16日,我国航天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神州五号”发射成功。

在“神州五号”飞船上,除了我们伟大的飞行员──杨利伟叔叔,还有一批特殊的乘客,那它们到底是谁呢?

(植物种子)是的,通过预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这批特殊的乘客就是——植物种子。

二、整体感知,梳理文章主要内容:

1.师:

同学们,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这就要求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老师的帮助下独立完成。

(出示阅读提示,学生读)

2.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齐读)

①(出示第一组词)

例如筛选辐射淘汰盐碱比较差异糖尿病美味佳肴用武之地

第一组词一起读一遍。

②(出示第二组词)再来看第二组词,谁来读读?

宇宙射线   微重力  高真空

细心的同学一定会发现这组词是描写什么的?

这是一组太空科技术语。

让我们把这些词语再读一遍。

3、通过读书,你知道了什么?

生交流。

(板书:

变化 原因 用途)

三、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2—5自然段,想一想植物种子为什么要去作航天旅行呢?

把你最感兴趣的语句勾画下来。

2.集体交流:

(1)有什么变化?

①搭乘过神舟一号无人飞船的茄子种子,栽培后结出的果实有的比篮球还大,有的却比鸡蛋还小。

这是一篇说明文,你发现它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举例子、作比较)

②它们普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生命力强等优点。

“它们”是指?

(“太空稻”“太空番茄”“太空辣椒”)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在浩瀚的宇宙中,由于宇宙射线的辐射,由于处于微重力、高真空的特殊环境,使得一部分植物种子内部的遗传物质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出示ppt简单解释“微重力状态”)

种子因此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太空蔬菜是怎么形成的呢?

(淘汰不良的,培育优良的,并经过四以上的培育,最终形成太空蔬菜。

(3)神奇用途

指名回答

师: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神奇的太空蔬菜(出示)

作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太空蔬菜与我们地球上的蔬菜有什么不同?

A.外形:

更大、更长、颜色的变化

B.味道:

更鲜美

C.营养:

更丰富,抗病力强

出示句子:

除了食用,太空归来的这些特殊乘客还有很多用武之地呢!

师:

读一读这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过渡句)

那它们还有哪些“用武之地”呢?

(良药、美化环境、绿化祖国)

(出示太空花卉图片)

四、总结

1、齐读第6自然段。

想一想,小小的植物种子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美妙的变化和神奇的用途,靠的是什么?

2、交流:

大自然的作用和科学的力量

3、我最想对科学家说的一句话是:

4、你也有这样美好的愿望吗?

师:

是呀,科学的力量真是太神奇了,就让我们从小亲近科学,探索科学奥秘。

课后,老师推荐大家读一篇文章,名字叫《人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