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第五单元学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80033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语文第五单元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初三语文第五单元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初三语文第五单元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初三语文第五单元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初三语文第五单元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语文第五单元学案.docx

《初三语文第五单元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语文第五单元学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语文第五单元学案.docx

初三语文第五单元学案

九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孟子二章》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两篇短论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及条分缕析、环环相扣的论说语言特色。

2、了解并掌握课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学习课文中的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

重点、难点:

1、正确理解并认识“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反复诵读,理解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及条分缕析、环环相扣的论说语言特色。

一、导学过程

 1、交流预习情况,简介孟子和《孟子》。

  孟子,名轲(“孟子”是人们对他的敬称),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辩论家。

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诸子散文中极有影响的著作。

《孟子》一书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

孟子的主要政治主张是“非攻”与“兼爱”,主张和平,反对一切战争。

显然,孟子的主张带有极大的片面性,但在我国古代战国时期诸侯混战的时期,却有着积极的意义,至于课文中提及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断,其最终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但对生活在今天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

二、初读课文,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正音:

“夫”,fú,发语词,放在句首,以引起议论。

“粟”:

谷子。

与“栗”区别。

  

(2)对照书下注释,疏通文句,翻译全文。

  (3)重点注意下列词语及句子: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

“城”为————,“郭”为————;“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人和”:

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

“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

  “固国”“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

  “威天下”:

“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寡助之至”:

“之”,动词,作“到”讲。

“畔”:

“叛”的通假字,背叛。

三、理解课文,整体感知

 1、 提问: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提问:

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3、提问:

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段?

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什么关系?

四、归纳全文。

1、提问:

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1)————————————————————————

(2)————————————————————————

五、达标检测

把课文按下列标示①天时…。

②三里之城,…。

③城非不高也,…。

④故曰,…。

1.按提出论点,论证论点,得出结论的顺序划分层次,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

2.第①②③段论述的中心是。

3.第③段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4.第③段中“城”“池”“兵革”的意思分别是:

()

A.城市护城河兵器甲衣B.城墙水池兵器甲衣C.城墙护城河泛指武器装备D.城郊池塘泛指武器装备

5.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之”用法和其他不同的一句是:

()

A.委而去之B.亲戚畔之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D.夫环而攻之

6.解释第④句中加点的词:

⑴故:

⑵固:

⑶至:

⑷威:

⑸多助之至:

⑹以天下之所顺:

⑺域:

7.“是地利不如人和也”一句翻译是:

()

A.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B.这种情况是地理形势不如人心所向,内部团结C.这是因为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民和睦D.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统一

8.翻译上文最后一句:

9.文中的通假字是——,通——,正确的读音——,含义是______

10.上文第④段表达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用波浪线画出来。

11.文中的君子是指:

六、布置作业:

1、练习一、二

2、补充练习:

指出下列句子中“之”的不同用法

 

九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鱼我所欲也》学案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

3、学习本文对人生的正确抉择。

4、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重点难点: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

3、学习本文对人生的正确抉择。

一、预习交流: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箪()蹴()苟得()不屑()恶(wu4)

2.阅读全文,查字典,对照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新课:

1.作家作品简介。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

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

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

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

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

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

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拭等影响很大。

2.解题。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

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

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

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

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

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

见利忘义的人。

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生动形象;排比铺陈,气势恢

弘。

体现了《孟子》一书的文笔特点。

三、学习第一段:

注意以下字词的解释。

【熊掌]熊的脚掌,是一种珍贵的食品。

【得兼]同时得到。

【有甚于】比……更重要【苟得]苟且得到,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恶]wu4,厌恶,与“欲”相反。

[患]祸患,灾难。

[使]假如,假使。

下文“使”义同。

【何不用也]有什么不可以使用的呢?

【由是]按照这种方法。

【是故】因此,由此可见。

[非独]不仅仅。

【勿丧]不丧失(其本心)人

翻译第一段

四、请学生学习并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字词的解释。

【罩]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豆]古代盛饭或其他食品的器皿。

[羹],煮或蒸成的汁状、糊状、冻状的食品。

【呼尔而与之]没有礼貌地呼喝着给他(吃人尔,助词。

【蹴尔]用脚践踏着。

[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不愿意接受。

[万钟]钟:

古代的一种计量器名。

六斛(hu2)四斗为一钟。

万钟:

很厚的俸禄。

【何加](有)什么益处。

[奉]奉侍。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识穷乏者:

所认识的贫穷的人。

得,通

“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动词。

与:

通“钦”,语气词。

【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以前。

为,为(之)全句:

从前为了“礼义”宁死也不接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第一个“为”,Wei4,介词。

第二个“为”,wei2,动

词,这里是接受的意思。

【是亦不可以已乎]是,此,这。

已,停止,放弃。

【本心]天性,天良。

五、朗读课文,翻译整篇课文。

六、达标测试:

1.通假字

1、辟通避————例:

故患有所不辟2)辩通辨________例: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得通德_________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4)与通欤语气词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5)乡通向__________例:

乡为身死而不受

2、一词多义

为介词为宫室之美()动词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得故不为苟得也()通“德”,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是非独贤者有是心()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与通“与欠”,语气词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呼尔而与之()

3、虚词

之代词呼尔而与之()助词为宫室之美()

而表顺接不译蹴尔而与之表转折却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表选折而舍生而取义者也

于表比较所欲有甚于生者()表对象万钟于我何加焉()

七、后作业:

1.完成课内练习二、三2.谈谈孟子“义”的思想

 

九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鱼我所欲也》学案第3课时

学习目标:

1、读背诵文言课文。

2、学习本文对人生的正确抉择。

3、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重点难点: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学习本文对人生的正确抉择。

3、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一、检查预习:

1.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2.思考课后练习一、三、四题。

二、重新阅读全文、整体感知

1、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2、“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

3、“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4、“故患有所不辟”“患”指什么?

5、“非独贤者有是心“是心”指什么?

6、为什么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7、我们学过(谈骨气)文中有一个论据,说是古代有一个穷人不接受不敬的施舍,最后饿死。

这个论据与课文第2段用的是同一个典故。

请用最简练的一句话概括这个典故。

 

8、(谈骨气)中引用孟子的一段来解释骨气的含义: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那么“万钟则……”这句话应指前面的哪一句?

9、为什么高官厚禄诱惑不了?

试举例说明。

10、文中说得了“万钟”是为了什么?

11、作者认为这种作法如何?

12、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

了什么样的人?

13、课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试找出两个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讨论并归纳:

(1)——————————————————————————

(2)--------------------------——————————————————————

(1)句意思相反,第

(2)句意思相近。

这些句式使行文流畅,论证严密,语气连贯,气势恢弘。

14、第3段运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好处?

15、从论证方法的角度看,本文除了“举例论证”外,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有力地证明了——————(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一中心论点。

16、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

17、文中多次使用对比这种手法,请举例说明。

18、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

”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

四、小结全文:

本文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他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告诫人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一、三、四题。

 

九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孟子二章》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两篇短论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及条分缕析、环环相扣的论说语言特色。

 2、了解并掌握课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学习课文中的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

重点、难点:

1、对文章多加疏通,逐段分析。

2、学习短论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及条分缕析、环环相扣的论说语言特色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是反映孟子个人修养和对人生态度的。

选自《孟子•告子下》。

二、依据书下注释,了解本文所讲的意思。

1、正音畎亩(quǎn傅说(yuè胶鬲(gé)拂士(bì):

同“弼空乏(kōng)

2、依据书下注释,试译第1段。

了解“发”“举”等动词的意义。

  发:

起,被起用。

举:

被举用,选拔。

“发”与“举”意义不尽相同。

“发”与“举”既表现了人物由低微向显贵转换的过程,又暗示了人物身分。

“舜”为君,是圣人,他的成功,固然与“尧”的赏识有关,但主要的还是他自身的才干与努力的结果,故曰“发”;傅说等人有的是臣,有的是贤人、平民,他们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主要还取决于明主的知遇,故曰“举”。

3、讨论第1段。

   

(1)第1段文字中,作者一共列举了几个人物?

(2)这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作者列举这六个人有什么作用?

4、学习讨论第2段。

(1)了解重点词语及句子

故”:

承接上文,引起下文。

“所以……“是”:

指示代词,这。

“苦、劳、饿、空乏”:

原来都是形容词,课文中均用为使动词。

“拂”:

违背、受阻挠。

“乱”:

动词,扰。

(注意:

读“行拂乱其所为”一句时,可以在“行拂”后稍作停顿。

“所以”:

介词,课文中的“所以”可译为“之所以……的原因”“曾”:

与“增”通假。

(2)提问:

第2段与第1段的关系:

5、学习讨论第3段。

(1)重点弄清下列词语及句子

  “恒”:

常常。

“过”:

过错。

这里用作动词,犯错误。

  “然后”:

这样以后。

“然”,代词,“这样”,指有过失。

  “衡”:

与“横”通假,梗塞,不顺利。

“征”:

观察到,检验。

  “入则无法家拂士”:

在国内如果没有善于法的世臣和善于辅佐的贤士的规劝讽谏。

“拂”,匡正过失。

 

(2)这一段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6、学习第4段。

  最后一段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常处忧患,多受磨难,可以促使人奋发图强,从而得“生”;耽于安乐,庸庸碌碌,可以使人腐败、堕落,从而得“死”。

人生是如此,国家的兴盛衰败亦是如此。

 三、归纳全文。

  1、讨论本文论证方法:

—————————————————————————— 

2、讨论写作手法。

 首先:

其次:

四、达标检测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环而攻之()池非不深也()委而去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寡助之至()

发于畎亩之中()空乏其身()

委而去之()人恒过()而后喻()而后作()

(二)、写出文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l.亲戚畔之畔:

本字_____,义:

_____

2.曾益其所不能曾:

本字_____,义:

_____

3.困于心,衡于虑衡:

本字_____,义:

_____

4.入则无法家拂上拂:

本字_____,义:

_____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三、四

九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庄子》故事两则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归纳相关的文言现象。

2、领略两则故事中的旨趣,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自学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归纳相关的文言现象。

2、领略两则故事中的旨趣。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割据,风起云涌;贤哲奔走,百家争鸣。

聚徒讲义,著书立说,遂有蔚为大观的诸子散文。

《论语》平实质朴、谆谆善诱;《孟子》笔力雄健,铿锵有力;《荀子》行文气魄雄浑;《老子》哲思清远深邃;《墨子》质朴;《庄子》恣肆……让我们一起走近庄子,感受先生的大智与幽默。

二、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

《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

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

《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第一,想象奇幻;第二,构思巧妙;第三,善用寓言故事和比喻;第四,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名周,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人,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曾做过宋国蒙地方的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

相传,庄子自幼聪明好学,与惠施为同学、挚友,曾南游楚越,探访古风,率性认真,崇尚自然,非毁礼法,傲视王侯。

楚威王曾以厚礼聘其为相,被他拒绝,从此终身不仕,退隐江湖,以编草鞋为生,寓言传道,著书十余万言。

三、反复读课文,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字。

(1)惠子相梁()

(2)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3)非梧桐不止()

(4)或谓惠子曰()

(5)于是鸱得腐鼠()

四、自学《惠子相梁》

1、练习课文直译

2、归纳相关文言现象:

句式方面:

如省略句、倒装句“惠子相梁”,应为“惠子相于梁”,即“惠子在梁相”。

词语方面:

如“相”名词用作动词,“做宰相”。

3、庄子讲鹓鶵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鹓鶵的故事里,鹓鶵比喻志向高洁之士,鸱(chī)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

庄子将自己比作鹓鶵,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

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五、学习总结:

从这篇课文中,你学到了什么?

 

六、达标检测:

1.读一读,并给加点字注音

相梁()鹓鶵()醴泉()鸱()

濠梁()鯈鱼()从容()吓()

2.文学常识积累

庄子,即,战国时蒙人,家,家代表人物。

本次两则故事均选自《》。

《庄子》是的著作集,为家经典之一。

惠子,即惠施,战国时人,家,在作宰相,是庄子的好友。

3.用你自己的语言将两则故事进行简单的复述。

4.庄子讲鹓鶵的故事用意是什么?

5.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七、布置作业:

1、做练习三2、课外阅读《庄子、秋水》

 

九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庄子》故事两则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归纳相关的文言现象。

2、领略两则故事中的旨趣、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自学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归纳相关的文言现象。

2、《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双方的辩论思维。

学习内容:

一、导入语:

庄子在《惠子相梁》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那么在第二篇中如何呢?

二、学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这个故事在《庄子》一书里显得别具一格,它虽然由庄子和惠子的辩论组成,但轻松、闲适,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深受感染。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直译课文;

课文直译:

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

“白鯈(tiáo)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施说:

“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说:

“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惠施说:

“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

”庄子说:

“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

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

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2、归纳相关文言现象: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

句式方面;

词语方面

3、把握故事中的辩论的实质。

庄子:

鱼之乐;惠子:

不知鱼之乐。

三、研读探究:

1、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2、你认为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

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

(1)从故事本身来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逻辑上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知识梳理:

1、两则短文分别反映了庄子的什么思想?

[提示]第一则庄子讲鹓鶵的故事里,庄子将自己比作鹓鶵,将惠子比做鸱,把功名利禄比做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

第二则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反映。

也反映了庄子推崇“自然”,反对“人为”的思想。

2、第一则,庄子不直截了当的阐述自己思想,而用故事进行比喻,这样写,有什么特殊的表达效果?

[提示]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形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体现了《庄子》语言机敏、幽默、诙谐,富有想象力的特点。

3、第二则,庄子的辩解显然是不符合逻辑的诡辩,如果你是惠子,你会继续怎样辩论?

五、达标检测: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非梧桐不止()②非练实不食()

③非醴泉不饮()④固不知子矣()

⑤安知我不知鱼之乐()⑥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⑦请循其本()⑧或谓惠子曰()

⑨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⑩欲代子相()

六、布置作业

1、分析庄子、惠子形象,怎样正确理解庄子的人生态度?

2、对对联。

上联:

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下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