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79081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x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x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绝大多数学生怕作文,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的情景:

老师作文题目一出,学生就叫苦不迭,有的发呆,有的摇头,有的咬笔……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种,即学生的自身原因和教师的客观原因。

学生的自身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所处的区域限制,农村的家长缺乏对孩子智力投资的意识,大部分家庭没有太多的课外读物,没有良好的文化信息来源,导致学生学习基础薄弱,知识面窄,生活积累欠缺;二是读的书虽然很多,但会背的很少,语言积累不足;三是缺乏兴趣,练得少。

而在日常教学中有些教师不注意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等语文实践活动,积累写作素材,还有些教师重“写”轻“读”,造成学生写作时无米可炊,妨碍了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特别是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

所以对小学生而言,要想真正解决“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必须将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

为此,我们特提出“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课题研究项目。

二、研究目标

1、总目标:

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2、具体目标

通过优秀课题成果的推广运用和完善,改变我校语文教学读写脱节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读写兴趣,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三、研究内容

1、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活动,以“故事会”、“读书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不同年级的要求也不一样。

2、深入课堂,理论联系实际,探索语文课堂中“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教学策略。

(1)通过课堂实践,初步形成以读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

(2)通过课堂实践,构建有效的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读写结合的语文课堂教学。

(3)形成成熟的语文教学模式,行之有效的指导及训练学生。

3、将这种教学模式贯穿于语文教学,持之以恒的做下去,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4、通过研究和实践,引领我校教师积极参与,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参与课堂改革,提高自己,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研究重点。

(一)组织参加人员认真学习原成果的理论体系,深入领会其精神实质,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其操作方法和模式,验证原成果。

(二)寻找阅读习作教学的结合点,探索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训练的系列方法和途径,丰富、完善、发展原成果的理论和实践,创出自己的特色。

五、研究原则。

1、实践性原则

让学生在读写中获得直接经验,又把已获得的经验应用于读写实践中,在实践中学习,在读写中提高。

2、趣味性原则

应以激发小学生的读写兴趣为着眼点,使学生喜欢参加读写活动。

内容安排要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让学生在轻松活泼中学习知识,提高水平。

3、层次性原则

考虑各年级学生的特点,根据不同层次,设定不同的读写内容。

4、创造性原则

在运用验证原成果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新现象、新事实、新规律,创造性地探索出在开放的背景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科学方法。

5、可操作性原则

课题小组提出的途径和方法,要适合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实际具有可操作性。

六、研究对象

我校3—6年级的学生。

七、研究方法

1、调查法

以问卷、访谈、听课等形式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观察,从而掌握实验第一手材料,进而分析实验操作的得失。

2、观察法

以听课、检查、交往等形式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观察,进而分析实验操作的得失。

3、经验总结法

通过自己的课堂实践,对课题研究过程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进行提炼和概括,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范例、教学模式和研究经验。

4、文献研究法

通过搜集和分析相关的文献资料,形成对本课题的有关概念的认识与思考,寻求理论层面的支持,构建理论框架。

5、实践研究法

课题组成员边实践、边研究。

在课堂实践中研究,及时总结反思,对实践过程进行修正完善。

八、课题研究的过程(方法和内容)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养

主要学习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丁有宽与读写结合》、叶圣陶教育名家、前辈有关读写结合教学的论说,关于读写结教学的各种论文、研究报告等。

学习形式:

阅读书籍、杂志,上网查阅、收集资料,个人课题交流活动等。

2、调查分析现状,初拟实施方案:

通过向学生问卷调查、座谈、访谈和分析学生的作业、试卷等形式,了解目前学生对阅读课中读写结合的认知,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困惑,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思路和方法的不足,调查学生写作难的原因,为分析形成原因奠定基础。

在此基础上初步拟定加强指导教学的有效策略。

调查报告由二部分组成,具体如下

(第一部分)读写习惯问卷调查

同学们:

为了比较全面地了解大家的阅读习惯,使我们的教学更有针对性,使大家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成绩有较大提高,希望大家认真阅读,如实填写,谢谢!

一、选择题(每道选择题共设A、B、C、D四个被选答案,请您在备选项中选一个最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然后在上面打√。

1、背诵课文()

A、主动背诵课文B、教师要求背诵课文就背诵

C、不太认真背诵课文D、不愿意背诵课文

2、质疑问难()

A、能主动质疑B、有时在教师的点拨下能主动质疑

C、发现问题时主动质疑D、没有质疑

3、圈点勾画()

A、有自己的圈点勾画的符号系统,并且形成习惯

B、没有自己的圈点勾画的符号系统,能够圈点勾画

C、很少圈点勾画

D、从不圈点勾画在阅读课上,圈点勾画是提高学习效率,增强理解和记忆的重要方法。

4、积累语言()

A、经常抄摘、背诵、积累语言,并能灵活运用

B、有时抄摘、背诵、积累语言,有时也运用

C、有时抄摘、背诵、积累语言,但不运用

D、从不抄摘、背诵、积累语言,也不运用

5、学习写作技巧()

A、阅读时常思考文章的写作技巧,并能在写作中运用

B、阅读时有时思考文章的写作技巧,有时也能如何用

C、阅读时有时想到文章的写作技巧,但没想如何用

D、阅读时不想文章的写作技巧,也不想如何用

6、你们班在上阅读课时是否有写话训练?

A、经常有B、偶尔有C、从没有

7、习作教学()

A、习作教学经常借鉴单元课文写作方法

B、习作教学有时借鉴单元课文写作方法

C、习作教学从不借鉴单元课文写作方法

8、课外阅读()

A、有计划、能坚持并形成习惯B、有计划、但坚持不下去

C、较随意D、很少阅读

(第二部分)读写习惯问卷调查分析

通过前期的理论研究和调查研究,认识到教学中的弊端,具体分析如下:

一、读写分离。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发现许多的教师常把同是语文教学整体的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分离开来。

语文课程基本上还是分两类语文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

问卷第7题80%同学们的回答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不相干,不能用阅读文本给作文教学提供借鉴示范,学生潜意识中的分割直接导致读和写的教学行为的分离。

使阅读教学游离于作为习作教学示范的功能之外。

二、阅读教学贪多求全。

调查问卷的第5题显示85%的学生回答教师在阅读教学很少进行读写结合训练。

众所周知,阅读是写作的前提,阅读是知识储备的阶段,当然包括写作方面的知识。

然而在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发现大部分教师的的阅读教学都是从知识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教师很少去利用课文进行习作的训练。

三、学生阅读积累少。

阅读是保证作文能否写好的关键因素之一。

阅读习惯好坏或阅读量的多少对作文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调查结果第1、3、4、8显示:

教师在教学很少让学生自主积累优美词语、背诵精彩落,这样学生的积累就不够,不能在习作中运用好的词句。

教师在教学往往重视知识传授,人文性的启发,而忽略对课文写作方法的指导,课文空白点读写结合的训练。

这样的教学最终使阅读教学中的读写分离,让习作成为孤立的习作。

针对以上问题采取了相应措施,通过实验教师试验让课堂形成有效读写结合的方法。

3、上研究公开课。

在校内针对课题每学期开三次研究公开课,形成教学反思。

参与课题教师进行课题研讨沙龙活动。

形成好的教学方法,再一次实践与总结。

以下是指导学生阅读中读写结合的其中一篇教学案例

【案例】《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研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

2.在学生体会草原美景的过程中,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3.实践运用,实现读写结合的训练。

【主要的教学模式】

  自读──指导──积累──运用。

【具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积累优美的语言。

2.在学生体会草原美景的过程中,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3.实践运用,实现读写结合的训练。

【教学重点】

  实践运用,实现读写结合的训练。

【教学难点〗

在学生体会草原美景的过程中,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初步学习了《草原》这篇文章,回忆一下,课文是从哪两方面来写草原的?

二、学习景美部分,渗透学习方法

草原景色美丽,那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才把草原的景色写的如此美丽呢?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段,边读边画出你认为写得美的句子,并在旁边写出你的感受。

  (通过“静静地默读”“边读边画”,给学生充分时间独立钻研文本,潜心会文,想象画面,体会情感,感悟意境,促使学生走进文本,体会景色美。

2.生汇报:

3.置身于这样的人间天堂,作者都想做什么呢?

4.师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5.渗透学习方法:

 画句子、谈体会、看画面、读课文。

6.让学生说积累了哪些好词佳句。

三、自学2~5段,体会人美

  草原的天很可爱,景色也很迷人,草原的人民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四、读写结合,个性表达

  同学们,当你置身于草原的美丽景色之中,受到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款待,你想说点什么,又会做什么呢?

把你的感受尽情表达出来吧!

五、小结全课

  虽然我们没有真正到内蒙古草原,但今天我们的心已经到过了草原,也感受到了。

让我们再聆听那首动听的草原赞歌,结束我们这节课。

4、制定我校阅读教学读写结合策略并付诸实践。

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反馈,制定了教师读写结合的训练点,要求教师善用文本资源,以随文练笔的形式紧抓读写结合,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1)关注语言表达,挖掘读写结合训练点

语文教材大多文质兼美,是学生积累、感悟语言和模仿参照的样本。

我们要以教材为依据,从教材中选择借鉴点,读中悟写,读中学写。

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有读写结合的自觉意识,深入研究文本:

备课时有意识地根据文本和年级训练重点,寻找读写结合训练点;讲课时有意识地关注文本中的表达方式和技巧,引导学生积累运用;作业和练习有意识地渗透相关的语言表达训练;课外阅读引导学生比较与创新。

如苏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这个单元的文本内容很具典型性,选编有3篇课文文质兼美,给人以教益和启示。

我们不要单纯从阅读的角度来上课,而应牢牢抓住阅读和写作的联结点,从写具体、写生动、有条理地写这几个目标出发,抓住课文的表达特点,引导学生读中学写,以写促读。

可以设计以下的读写训练点:

课文题目

课内读写结合点

课外读写结合点

《卢沟桥烽火》

1.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做到详略得当。

2.学习通过人物的动作、声音、神态等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品质。

3.找出描写人物方法的异同点。

1.仿写一个人物言行片段或者叙事文中的景色描写片段。

2.扩写练习,以写事为主体,注意学习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格。

《半截蜡烛》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2)关注学生水平,精心设计训练形式

读写结合训练的形式很多,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选取恰当的训练方式。

尤其要关注训练点的衔接,不要零碎进行,要通盘考虑。

首先要关注训练形式的多样化,做到说写结合,中年级多说,高年级多写;其次要关注训练内容的多样化,做到与学生生活相联系,提高练习的兴趣;此外,要及时跟进点评反馈,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练写可以有以下的样式,但务求做到常中有变,丰富多样。

a、经典处仿写(说):

如五年级《秦兵马俑》中经典片断,我们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仿写。

又如六年级的《我不期望回报》,可以依照诗歌的格式仿写或仿说。

b、结尾处读写(说):

如六年级《船长》的结尾,可以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说说,使学生体会船长的镇定、沉着。

又如六年级的《爱之链》的结尾,可以让学生说说,体味“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c、深刻处扩写(说):

一些古诗隽永短小,令人回味,让学生把古诗扩写成故事不失为古诗教学的创新之举,这同时又能训练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想象表达的能力。

如六年级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五年级的《黄鹤楼送别》等都是扩写的好材料。

d、留白处补写(说):

如六年级《半截蜡烛》的结尾,让学生想象德军走后,伯诺德夫人一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让学生发挥想像,进行补写训练,学生更能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与敌人的斗争中所体现出来的机智勇敢,镇定自若。

九、研究成果

主要阶段性成果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阶段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承担人

2014.3—2014.4

课题研究方案

论文

刘璐

调查报告

论文

田兴武

2014.4—2014.5

读写结合实施方法

论文、教学设计、调查问卷

课题组成员

2014.5—2014.6

课题研究资料汇编

文集

课题组成员

阶段报告

论文

王平

最终研究成果

2012.6—2014.6

课题研究资料汇编

文集

课题组成员

研究报告

论文

刘璐

通过研究,我们的语文课堂,能做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兴趣大大提高,养成了良好的读写习惯,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十、课题研究的反思

1、由于本课题研究只经过几个月的实验,时间短,完善“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训练”的理论还需经过实践的不断检验,还待进一步探索,使之完善。

2、本课题取得的成果是初步的,这说明在实践本课题目标的途径和方法上,还是大有潜力可以发掘的,有些方面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加以验证。

3、研究人员的学术水平有限,在某种意义上课题研究的深度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研究者的理论水平。

总之本课题是一个永恒的课题,需要不断修正、不断完善、不断发展。

我们将在已经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努力,争取在理论和实践上再有新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