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78718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6.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八年级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八年级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八年级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八年级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1.docx

《八年级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1.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1.docx

八年级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1

【关键字】八年级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中国的主要产业

第一节农业

一、农业及其主要部门: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副业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种桑养蚕、栽培茶树的国家。

2、我国农业的发展

1、粮食、肉类、花生、油菜子、水果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棉花人均超世均。

2、农业生产条件改善,但基础设施仍较薄弱。

3、农业生产地区分布趋于合理。

三、主要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纤维作物、饮料作物的分布

分布地区

粮食作物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纤维作物

饮料作物

北方

小麦等旱地作物为主

花生和大豆

甜菜

棉花

秦淮以南的丘陵山地是茶叶的主产区。

华南是热带经济作物基地:

椰子、可可、咖啡

东北是春小麦,华北是冬小麦

山东河南是花生的主产区。

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

黄河流域

南方

水稻等水田作物为主

油菜子

甘蔗

棉花

长江流域是油菜子最大产区,

华南、四川盆地和广西

长江流域

特色

新疆长绒棉

福建、浙江、云南是主产茶区

四、主要农产品出口基地和商品粮基地

1、农产品出口基地:

山东半岛、太湖平原、闽南、珠江三角洲

2、商品粮基地: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汉平原、太湖平原、成都平原、江淮地区、珠江三角洲、

一、畜牧业分布:

农耕区畜牧业的牲畜占主要(80%)

两类畜牧地区

分布地区

主要畜禽种类

发展的有利条件

西北部的天然放牧业

(我国四大牧区)

内蒙古

三河马、三河牛

草原辽阔,牧场宽广,水草肥美,畜牧业历史悠久。

新疆

新疆细毛羊、伊犁马

青海

青海牦牛

西藏

藏绵羊、藏牦牛

东南部农耕区的禽畜养殖业

四川、湖南、河南、江西、江苏

生猪、鸡、鸭、鹅等

农耕区饲料丰富

二、影响农业的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市场、交通、政策等

因地制宜:

丘陵—副业、经济林;山地—林业;

平原盆地—种植业;高原—畜牧业;水域—渔业

第二节工业

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二、我国工业的发展

1、煤炭、钢铁、棉布、电视机、电冰箱、等产量居世界首位。

2、新中国工业布局的变化:

旧中国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少数城市,新中国一方面加强了沿海地区原有工业和工业中心的建设,另一方面在中部、东北和西北地区扩建或新建了一些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

三、能源工业的分布

1、最大能源的煤炭工业分布:

(1)我国是世界上煤炭产量最多的国家,山西省是我国产煤最多的首。

(2)基地:

山西的大同、阳泉;河北的开滦、峰峰;河南的平顶山;内蒙古的霍林河;黑龙江的鸡西、鹤岗;贵州的六盘水、江苏的徐州;安徽的淮北、淮南。

2、第二大能源的石油工业分布:

(1)基地:

黑龙江的大庆是我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

山东的胜利油田;河南和山东交界的中原油田;河北的华北油田;新疆的克拉玛依油田;陕西和内蒙交界的神府—鄂尔多斯油田

(2)新疆是未来我国石油生产的龙头。

3、潜力巨大的水能开发地区:

长江、黄河、珠江、澜沧江、松花江的上游。

四、钢铁工业的分布:

钢铁工业大多分布在铁矿和煤炭资源丰富的地方,如辽宁的鞍山、四川的攀枝花、湖北的武汉;上海宝钢有靠近市场和便利的海运等条件。

五、机械工业的分布:

(1)主要门类和标志图案p15

(2)基地:

辽宁、上海—南京、北京—天津。

六、纺织工业的分布:

门类有棉、毛、丝、麻纺织和化纤;基地有上海、天津、青岛、石家庄、郑州、西安、武汉。

七、影响工业的因素:

原料、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土地、水源等。

第三节高技术产业

一、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世界十大高技术出口国之列;产业结构上呈多元化趋势。

二、高技术产业的分布:

1、三大高技术产业带: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

2、四大高技术产业密集区:

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中心的环渤海高技术产业密集区;以上海高新区为中心的沿长江高技术产业密集区;以深圳高新区为中心的东南沿海高技术产业密集区;以西安—杨凌为中心的沿亚欧大陆桥高技术产业密集区

3、中国的移动电话用户数居世界首位。

第四节交通运输业

一、重要作用:

发展经济的先行官和纽带作用。

二、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运输方式

运输

线路

运量

运价

运速

特点

陆路:

铁路

铁路

速度较快,运量大,运价低,长距离运输

陆路:

公路

公路

机动灵活,速度较快,适应性强,“门对门”,短途

水路:

海运

航海线

投资首,运量大,运价低,长距离,时效性不强

水路:

河运

内河

航空

航空线

速度快,舒适,安全

管道

管道

运量大运价低损耗少,安全,连续性强,管理方便

三、公路运输:

全国所有的县及95%乡镇通车。

青藏、川藏、新藏、滇藏、青新公路

四、铁路运输:

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的四横五纵铁路干线;记P24图和表

1、四横:

1)滨洲——滨绥线;2)京包——包兰线;3)陇海——兰新线;4)沪杭——浙赣——湘黔线——贵昆线;

2、五纵:

1)京沪线;2)京九线;3)京哈——京广线;4)焦柳线;5)宝成——成昆线

3、主要铁路枢纽:

北京、上海、徐州、郑州、株洲、兰州、包头、哈尔滨、九龙、广州等。

五、海洋运输:

(1)有利条件;

(2)运输航线分沿海航线和远洋航线,沿海航线以夏门为中心,分北方沿海航线(大连和上海为中心)和南方沿海航线(广州和香港为中心);远洋航线以沿海港口为据点。

六、内河运输:

长江、珠江、松花江、淮河、和京杭运河为航道。

七、管道运输:

西气东输工程

八、航空运输:

四大航空港:

北京、上海、香港、广州。

第二章沿海万里行

第一节祖国的心脏——北京市

一、位置和地位:

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

我国的首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

历史和文化名城。

二、地形:

山地为主

三、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四、科教文化:

1、大学和图书馆和博物馆多。

2、金、元、明、清朝和现在的都城。

3、世界人类遗址:

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故宫、天坛、颐和园、十三陵、明代长城

五、城市建设和人口:

多环路、地铁、等;特大城市(1400多万人)

六、环境问题:

1、主要方面:

一是自然环境问题:

浮尘、扬沙、沙尘暴和水资源缺乏。

二是人文环境问题:

人口急增,交通拥护,空气污染等。

2、解决途径:

治理内蒙古自治区的沙漠。

城市道路改扩建等。

第二节华北门户——天津市

一、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交通位置优越,丰富的海盐资源(长芦盐场)和棉花资源(华北平原)

二、工业部门:

纺织业和盐化学工业

三、海河水系和治理:

汇入渤海;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开辟入海新流。

第三节燕赵沃野——河北省

农业大省发展的条件:

1、有利条件:

地形上华北平原耕地多,气候上光照较好,位置上靠近京津,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上水陆交通便利。

2、不利条件:

地表排水不畅,土壤盐碱化,春旱夏涝。

3、发展方向:

调整产业结构,走新型农业之路。

如蔬菜、花卉等

第四节辽海重地——辽宁省

辽中南工业基地

1、有利条件:

资源丰富:

铁、煤、石油。

交通便利:

铁路公路与靠渤海湾。

工业基础雄厚。

2、主要城市:

沈阳(重型机床)、鞍山本溪(钢铁)、大连(东北海上门户)

第五节齐鲁大地——山东省

一、交通发达:

公路(高速公路)、铁路(京沪线、京九线)内河运输(京杭运河)、及航空

二、旅游资源丰富:

泰山和海滨、七十二名泉、水泊梁山、大明湖、孔府、孔庙、孔林、

四、海洋资源丰富:

海岸线长,滩涂多。

第六节富饶水乡——江苏省

一、自然环境特征:

地势低平(地势最低的省份)气候温暖湿润,河网密布,形成“水乡”

二、苏南地区的经济特点:

我国乡镇企业的摇篮。

三、经济地图的解读:

先看懂图例:

生产总值看圆圈大小,构成看比例。

再了解内容。

四、太湖的综合功能:

蓄洪、灌溉、航运、水产养殖等。

水污染: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

第七节东方明珠——上海市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地形和交通:

1、我国大陆南北沿海线的中点。

2、地形几乎是平原。

3、便利的水陆交通(长江和海洋)

二、功能齐全的大都市:

1、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

2、我国科技、教育、商业、金融、贸易、中心之一。

3、我国最大的海港和世界著名海港。

三、浦东新区的开发:

第一节钱塘江畔——浙江省

一、自然环境特征:

地形上:

北部为平原,南部和西部是山地丘陵;海岸线曲折,是我国最多岛屿的省。

二、丰富的旅游资源:

国家级风景区数量居全国首位。

有杭州西湖、钱塘江潮、普陀山[雁荡山及古镇。

三、经济:

加工制造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和渔业(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形成以杭州、宁波、温州为中心的区域发展格局。

第二节东南侨乡——福建省

一、自然环境特征:

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

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二、气候特点:

温暖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

三、主要资源:

森林资源(重要林区,竹林居全国首位);海洋资源:

渔场广阔。

四、侨乡优势:

五、发展旅游业的优越条件和旅游区:

条件见课文P48;武夷山和“花园城市”夏门。

第三节祖国宝岛——台湾省

一、位置组成与居民。

1、位置:

约22°N—26°N,119°E—124°E。

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临东海,南临南海。

2、组成:

主体台湾岛,周围有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兰屿、绿岛等200多个岛屿

3、居民:

人口2240万,汉族为主,福建籍为主,少数民族有高山族(居东部沿海和山区)。

二、地形与河流:

1、地形:

以山地为主(平原占1/3,山地占2/3)台湾山脉以中央山脉为骨干,东北—西南向平行分布。

平原分布在西部。

2、河流:

浊水溪是最长的河流。

三、自然资源:

气候上大部分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是热带季风气候,北回归线穿中南部。

温暖湿润。

森林覆盖率高,矿产、水能和水产丰富。

四、经济特点:

1、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水稻、甘蔗、柑橘等)2、工业以加工制造业为主。

3、交通运输业发达(桃园机场是最大的机场,高雄和基隆是大港口)。

4、旅游业发达。

5、经济类型:

进口—加工—出口型,即大部分原材料和能源要进口,大量产品要出口,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高。

五、主要城市:

省府——台北市(最大的城市);高雄是—最大的港口——夏门

基隆—港口—福州台南—赤嵌楼

第十一节岭南热土-----广东省

一、经济特征

1、珠三角地区发展经济的优势:

(1)地理位置优越:

毗邻港澳,利于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2)地形较为平坦.(3)是著名的侨乡.(4)国家政策.

2、主要产业:

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

3、经济水平:

国内生产总值居全国首位.

4、主要城市和特区:

广州、深圳、珠海、汕头

二、珠江:

西、北、东三江汇合成,华南最大水系,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第二大三角洲。

第十二节繁华都会——香港特别行政区

一、位置与组成:

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北与深圳相连。

包括新界、九龙、和香港岛等。

二、地形:

多低山丘陵,平原少,填海造陆面积大。

三、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暖湿润

四、经济特征:

1、国际经济贸易中心

(1)远东和西太平洋的国际贸易中心,以国际贸易为基础,以加工业、金融业、房产业、旅游业为支柱的多元经济结构。

(2)著名的自由港。

(3)世界金融中心之一。

2、产业升级:

由制造业到房产业金融业旅游业。

3、经济发展与祖国大陆的紧密联系:

(1)内地自然资源、劳动力丰富;

(2)香港是自由贸易港和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经验,两者可以优势互补。

五、交通运输发达:

亚太交通中心,有京九线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