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毕业数学总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78315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9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六年级毕业数学总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毕业数学总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毕业数学总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毕业数学总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毕业数学总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六年级毕业数学总复习资料.docx

《北师大版六年级毕业数学总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六年级毕业数学总复习资料.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六年级毕业数学总复习资料.docx

北师大版六年级毕业数学总复习资料

北师大版六年级毕业数学总复习资料姓名:

(一)整数和小数

1、整数和自然数

像…,-3,-2,-1,0,1,2,3,…这样的数统称为()。

整数的个数是()的。

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叫做()。

自然数个数的()。

()是自然数的单位。

最小的自然数是()。

2、小数

小数表示的就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可表示十分之几的数,()可表示百分之几的数,()可表示千分之几的数……

熟记:

=====

=====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计数单位是();第二位是(),计数单位是()……

小数部分有几个数位,就叫做几位小数。

如是()位小数。

3、整数、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

读整数时注意先分级再读数

读小数时注意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

读作:

写数时注意写好后,一定要读一读仔细校对。

五亿零8千写作:

三百八十点零三六写作:

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如只要求“改写”,结果应是准确数。

(先分级,在分级线处点上小数点)

如要求“省略”万(亿)后面的尾数,结果应是近似数。

(退后看一位≈()亿

4、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判断:

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

5、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十分之一(一百分之一,一千分之一)

6、正数、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负数<0<正数

注意两个负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2>-10

会根据具体的情景描述负数表示的含义,会用负数表示具体的量。

(二)因数和倍数

1、因数和倍数

定义:

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最大的因数是()。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最大倍数。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

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正整数(一般不包括0)

2、奇数、偶数

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0也是偶数),

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

最小的偶数是()最小的奇数是()

在全部自然数中,()。

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

3、2,3,5的倍数特征:

个位上是()的数都是2的倍数。

例如:

70321456158

个位上是()的数,是5的倍数。

例如:

70655

一个数()能被3整除3,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例如:

454+5=99÷3=3

一个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这个数的特征是:

个位上是0。

一个数既是2的倍数、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这个数的特征是:

个位上是0,同时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简单记忆为30的倍数,符合条件的最小两位数是30,最小三位数是120,最大两位数是90。

4、质数、合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

100以内的质数:

5、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列举法、分解质因数法、短除法)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

例如:

求20和15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①列举法:

20的因数:

1、2、4、5、10、2020的倍数:

20、40、60、80……

15的因数:

1、3、5、1515的倍数:

15、30、45、60……

②分解质因数:

20=2×2×5最大公因数:

公有的质因数相乘(上下两个数字一样只取一个)。

15=3×5最小公倍数:

公有的质因数乘独有的质因数。

2×2×3×5

③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成倍扩大大数,从大数的倍数中找小数的倍数。

20的倍数有20406080其中,60还是15的倍数。

④短除法(以42和56为例)

42和56的最大公因数:

2×7=14(简单记忆为最大公因数乘左边)

42和56的最小公倍数:

2×7×3×4=168

(简单记忆为最小公倍数乘一圈)

52015

a=3×5×2b=3×2×7a和b的公因数有()个,分别是()

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

互质数的几种情况:

⑴、两个数都是质数,这两个数一定互质。

(如5和13)

⑵、连续的两个非0自然数一定互质。

(如8和9)

⑶、1和任何数都互质。

(如1和8)

(4)、不成倍数关系的质数和合数。

(如3和2511和15)

如两个数是倍数关系,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例:

xy=5x和y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关系,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积。

例:

5和7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如x和y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6、判断一个分数能否换成有限小数。

(前提必须要最简分数)教材“你知道吗?

主要把分母分解质因数(和分子无关)质因数如果只含有2或5,那么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

如果还有别的质因数,那么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例如:

20=2×2×5只有2或5可以换成有限小数。

18=2×3×3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3)分数和百分数

1)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2)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3)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4)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如,的分数单位是(),再加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1.

5)分数和除法的关系:

a÷b=<b≠0>(被除数÷除数=)

在实际计算中,往往把除法转化成分数计算更简单一些。

6)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

真分数()1。

7)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

假分数()1。

8)像...这样的数叫做()。

带分数也是重要的考点:

注意:

有时还转化成假分数进行运算。

请你试着把转化成另外两种形式。

9)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大小不变。

7)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者百分比。

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采用百分号“%”,百分数后面不能带单位名称。

常见的百分率:

出油率、出米率、超产率、合格率、出勤率等。

永远达不到100%的:

出米率、出油率、出粉率

最多能达到100%的:

出勤率、命中率、达标率

可以超过100%的:

超长率、增长率

“几成”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如:

五成表示()%

“折扣”表示某种商品降价的幅度。

如:

7折就表示现价是原价()

八五折表示现价是原价的()

8)大小比较:

当小数、分数、百分数混合比较大小时,一般先把各类统一成小数进行比较。

如:

把67%从小到大排列。

9)倒数:

乘积是()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0没有倒数,1的倒数是1

(四)四则运算:

1)运算顺序:

加减乘除混合的算式要();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就要()

2)运算定律:

尝试用文字描述下面的规律

加法交换率:

a+b=b+a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交换率: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率:

(a+b)×c=a×c+b×c

减法运算性质:

a―b―c=a―(b+c)

除法运算性质:

a÷b÷c=a÷(b×c)

3)简便计算:

(写出简便的一步)

分配律×+÷15101×33×99+(+5)×

×+×(+)×7×8

乘法结合律×32×连减.8――连除8700÷25÷4

去括号(+)商不变性质÷

(五)比和比例

1、意义和性质

比: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最简单的整数比:

(最简比)

比例: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2、比例尺:

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换单位

在比例尺的应用里,单位“1”是实际距离。

具体应用时可以把这类题当作分数乘除法应用即可。

3、按比分配(先求每份数)

每份数的求法(总数÷总份数相差数÷相差份数甲÷甲的份数)

例:

用120cm的铁丝做一个长方形的框架。

长、宽、高的比是3:

2:

1。

这个长方形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120÷4=30(cm)-----先求出一组的长宽高的长度。

30÷(3+2+1)=5(cm)-----再求出一份的长度。

最后分别求出长方形的长、宽、高:

4、正、反比例:

正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

=k(k一定)

4x=y(x和y成什么比例)

反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

×=k(k一定)

1)熟记以下关系式以便于判断:

速度×时间=路程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单价×数量=总价

出勤人数÷总人数=出勤率出油(粉米)质量÷大豆(总)质量=出油(粉米)率

每天读的页数×读的天数=总页数

2)熟记以下两种量的关系:

同时同地的竿高和影长成()比例。

同时同地的竿高和影长的比值一定。

正方形的边长和周长成()比例。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一定)

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比例。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和宽()比例。

(长+宽)×2=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和宽成()比例。

长×宽=面积(一定)

圆的面积和半径()比例。

圆的面积÷半径的平方=∏

圆柱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成()比例。

圆柱底面积×高=体积(一定)

圆锥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成()比例。

圆锥底面积×高÷3=体积(一定)

圆锥底面积×高=体积×3(一定)

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成反比例。

a×b=1

5、式与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判断:

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做方程。

()

x=0是方程。

()

解方程、比例(写出下一步)

X+X=42×(X-5)=126

=30:

3=2X

(六)常见的量

1、熟记数学书第120页内容,特别要记得每种量中一些特殊的进率。

2、记得一些常用的量,以便比较判断:

填上合适的单位

面积1cm2(指甲面)1dm2(手掌)1m2(半扇门面)1公顷(两个操场)

体积1cm3(色子)1dm3(粉笔盒)1m3(讲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