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高考历史解题方法指导与训练.doc
《综合高考历史解题方法指导与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高考历史解题方法指导与训练.doc(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
2009年高考历史解题方法指导与训练
指导与训练一:
灵活转化所学历史知识
一.扩大转化(等同替换)——把课本上学的特殊性知识或具体性知识要会转化为一般性知识。
①一类重要的历史问题一定要记准一个问题
②要学会用熟悉的历史知识推导不熟悉的同类历史知识。
用中国古代史知识推测同类问题中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反之亦可;用中国史知识推测同类问题中世界史知识,反之亦可。
例:
秦朝统一的原因:
1)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
2)民族之间、地域之间联系不断加强;
3)人民渴望统一;
4)秦国变法比较彻底,国富兵强,实力超过其他国家,具备了进行统一战争的条件;
5)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嬴政掌权后,广泛搜罗任用外来人才,部署统一全国的战略和策略。
分析统一原因模式:
1、经济2、政治3、思想文化4、民族、地区联系5、核心力量6、领导者
练习:
1、回答元朝实现大统一的历史原因。
2、归纳海峡两岸统一的有利因素。
3、回答美国建立的原因。
4、谈谈青藏铁路建成的意义。
二、缩小转化(平行替换)——把课本上学的一般性知识或普遍性要会转化为特殊性的具体化知识或区域性知识
①比较两个历史问题的相同点只需抓住一个历史问题
②回答区域性问题想全局。
例:
今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立50周年。
请回答党和政府在建国后是如何重视和加强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的?
有什么重大意义?
三、反向转化(逆向替换)——把课本上学的有关历史知识学会反面想
例:
辽宋夏金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大分裂时期,请你分析其分裂原因。
指导与训练二:
如何解答材料问答题
(一)解题步骤:
读、审、答
一、读题:
先读问题,带问题通读材料,做到“四读”
读题要求:
全读、分层读、多读、针对问题读,领会材料与题意。
1、找出几则材料的中心或线索;
2、画出与提问相关的词和句。
3、找出材料与教材内容的结合点。
4、特别注意引言和出处。
二、审题:
“四审”
1.问答题的结构。
(1)提示项:
限定解答的方式,包括考生答题的思维方式和表述方式。
(2)限定项:
指定解答的已知条件,例如:
时间、空间、角度、史实、观点、引语等。
(3)中心项:
规定解答所依据的内容。
它提示答案围绕的中心和落脚点。
(4)求答项:
指定解答的“未知”项目。
常见的求答词语有原因、经过、结果、性质、特点、意义、影响、相同点、不同点等。
还有“哪些”、“如何”、“什么”、“怎样”、“为什么”等,既是求答词,又是提示词。
【例】1、概括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领袖们“向西方学习”的主要主张、社会实践和各自特点,指出他们在目标追求上的共同之处,并分析这一追求过程中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例】2、依据材料一、二、三、四分析自耕农经济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中地位及中国封建经济的内在矛盾。
2.审题:
四审
审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审清中心项;
第二:
审清提示项,确定答题的方式方法;
第三:
审清题干的限定项,确定答题时、空、其它限制;
第四:
审清求答项,确定答题的内容;
三.答题:
四化:
规范化、条理化、要点化、具体化
第一,规范化
答案形式:
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
史实选取:
准确、典型、全面;
答案内容:
核心知识;
答案结构:
史实+结论(评论)。
观点正确,史论结合:
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是解答问题最基本的要求。
“史”是指具体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论”是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或观点。
史论结合,就是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去分析史实,得出正确的评价或结论,做到材料(史实)和观点相统一。
叙述史实是答题的基础,好比“画龙”;简要的分析、评论是答题的灵魂(即考生的立场和政治方向),犹如“点晴”。
答题既要反对缺乏分析的材料堆砌,也要反对缺乏史实的泛泛空论。
叙事有序,论证有力:
历史问答题各种类型题虽然各有其特征和能力考查的侧重点,但解答时都离不开史实的叙述和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评论、论证。
叙述史实要有序,或按时间顺序,或按空间顺序,或按逻辑顺序,切忌杂乱无章,颠三倒四。
分析史实,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论证某种观点正确与否,要抓住要点、切中要害,要言之成理、论证有力。
详略得当,要点全面:
试题要求的重点,应该多写详答,将各要点,诸要素交待清楚;非重点部分就须少写略答,以繁中求简,杂中取精。
当试题涉及到很多时,答案的每个要点就要简明扼要;试题要求的内容较少,答案则应相对比较详细具体。
文字准确,条理清楚:
有些考生答题时文字表达能力差,语无伦次,词不达意,不会概括,罗罗嗦嗦写了一大篇,不得要领,看不懂他究竟说什么。
有些考生采用“多答战术”,不管与题意有关无关,让阅卷老师去“拣破烂儿”。
这都是不可取的。
好的答案在表达上应力求文字准确、简炼。
这就要学会提炼和概括。
第二,条理化:
写清求答中心词,交代清楚;
第三,要点化:
把答案分成多个要点,每个要点前面有数字序号,做到“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使评卷人一目了然。
第四,具体化:
要尽可能使用课本上的规范化语言、标准化说法,少使用大而空,不着边际的话,紧扣题目要求,紧抓课本说法上的关键词、关键句子。
练习一.(20分)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153年,金迁都燕京。
据史书记载,在迁都前后,朝臣曾有激烈争论。
反对迁都者提出,“上都之地,我国旺气,况是根本,何可弃之”。
赞同迁都者的理由则是,“上京僻在一隅,转漕艰而民不便,唯燕京乃天地之中”;“燕都地处雄要……局庸、古北、松亭、榆林等关,东西千里,山峻相连,近在都畿,易于据守”;“燕京地广土坚,人物蕃息,乃礼义之所”;“本朝与辽室异,辽之基业根本在山北……我本朝皇业根本在山南之燕”。
1151年,有司据阴阳五行学说来规划燕都的布局。
金帝完颜亮言:
“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
使桀纣居之,虽卜善地何益?
使尧舜居之,何用卜为?
”迁都二十多年后,“女真人寝忘旧风”,“燕饮音乐,皆习汉风。
”(摘自《金大国志》等)
(1)指出1141年南宋与金“绍兴和议”所确定的双方界线。
(4分)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金迁都燕京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
(16分)
76.解析:
(1)本问考查的是考生识图的能力及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依据所给地图作答即可。
(2)解答原因时注意对材料的分析,可从燕京的地理位置、战略地位、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状况以及上京在统治方面的弊端等方面作答。
解答影响时可从对社会发展、民族融合以及迁都之后对北京地区的影响、对以后历代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
76.答案要点:
(1)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
(2)原因:
上京地处偏僻,不便实行统治;燕京地区是战略要地;利于控制全境,便于南下攻宋;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文明程度较高。
影响:
促进民族融合,加快社会文明和多民族国家发展进程;加速了北京地区的建设发展,为此后历代定都北京奠定了基础。
练习二.(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费累百万。
——《宋史》
材料二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
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材料三(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
……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
以夺富民之利。
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苏辙《栾城三集》
材料四(司马光)请更张新法,日:
“……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遂至民多失业,闾里怨嗟。
……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
”
——《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回答:
①北宋“积贫”原因,除材料一中涉及的以外,还有重要一项是什么?
(1分)
②王安石变法针对“积贫”采取的措施,除材料二中提及的以外,还有哪两“事”?
依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变法取得的成效。
(4分)
③依据材料三,材料四,指出王安石“新法”遭到废除的原因。
(2分)
④有关王安石变法的评价,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两种意见。
一是肯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一是否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是一场脱离实际的变法运动。
请选择其中一种意见,发表评述。
(3分)
77.答案要点:
(共10分)
①冗官。
②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农民得以安心生产(保证生产时间);政府财政收人大为增加。
③主要原因:
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反对。
其他原因:
新法在执行中存在着危害百姓的现象;变祖宗之法,遭到保守派阻挠。
④持肯定意见:
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国家收入,减轻了农民负担,对于改变北宋“积贫”状况起到一定作用。
持否定意见:
王安石变法既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百姓的利益,其变法的理念与措施脱离了当时实际。
指导与训练三:
原因、影响分析与评价
(一)原因分析方法指导
一、命题用语解释:
1、背景要素:
原因类
1)根本原因:
指在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各种原因中,起决定作用,影响全局并处于支配地位的必然性的原因。
一般从历史事件的本质的深层次的因素去分析,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阶级本性、内因等方面。
2)直接原因:
又称近因。
3)主要原因:
在各种原因中最重要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
针对次要原因而言。
4)主观原因:
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即人为的因素
5)客观原因: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在因素
2、背景要素:
目的和条件类
1)、目的、根本目的、直接目的、主要目的:
实质上也是原因,只是在语气上表现得较为直接、较为主观些,也是主观条件。
可参照原因来分析。
2)、条件:
也可分为根本条件、主要条件、次要条件、内部条件、外部条件。
二、几种常见的历史原因分析方法
1、根本原因
1)、政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层面入手
2)、生产关系层面的从生产力入手
3)、上层建筑层面的从经济基础入手
4)、社会意识层面的从社会存在入手
5)、一切历史事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内因入手
2、具体原因
例:
1、分析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1)生产力因素
2)生产关系因素
3)上层建筑因素
4)对外关系和民族关系(交流)
5)社会环境因素
6)地理条件因素
例:
2、分析中国古代发展的原因
1)、政治因素
2)、经济因素
3)、民族关系
4)、对外关系
5)、前代的基础
例:
3、分析实现国家统一的原因
1)、经济因素
2)、政治因素
3)、思想文化
4)、民族、地区关系
5)、核心力量
6)、领导者素质
例:
4、分析改革成败的主要原因
1)、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或趋势
2)、看当时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
3)、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正确
4)、看国际环境
5)、看改革者的素质
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