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拔高教案 岳麓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77011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2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拔高教案 岳麓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拔高教案 岳麓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拔高教案 岳麓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拔高教案 岳麓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拔高教案 岳麓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拔高教案 岳麓版Word文档格式.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拔高教案 岳麓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拔高教案 岳麓版Word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拔高教案 岳麓版Word文档格式.docx

►知识主线

列强主要侵略方式

主要方式

表现举例

军事侵略

近代西方列强主要发动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即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政治侵略

割占土地

《南京条约》:

英国割占香港岛;

《北京条约》:

英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

《马关条约》:

日本割占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等

获取特权

《南京条约》附件中“领事裁判权”的规定;

《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辛丑条约》规定的驻兵权等

以华制华

从瓜分中国到扶植代理人:

慈禧太后、袁世凯等

经济侵略

开埠通商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

《天津条约》:

南京、汉口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天津;

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处

中英两国议定关税;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列强攫取海关权、筑路权等

战争赔款

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

《北京条约》赔款英法各800万两白银;

《马关条约》赔款白银二亿两;

《辛丑条约》赔款白银4.5亿两

镇压革命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破坏辛亥革命

思想渗透

利用传教士的传教特权,进行思想文化渗透;

日本全面侵华时推行奴化教育

►真题优练

1.(2015·

天津高考,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4年,清廷官员至英国使臣律劳卑广州住处商谈贸易问题,双方在各自应处的座位、方向、次序等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歧。

中方要求将自己的座位安排在会见大厅的北面(上席),英方则坚持将自己的座位置于大厅北面主席的突出位置。

两者争执不下,商谈未能进行。

——摘编自王开玺《隔膜、冲突与趋同

——清代外交礼仪之争透析》

材料二 1901年,虽经李鸿章讨价还价,清王朝仍被迫接受西方外交使团的礼仪要求,将外国使臣觐见清帝的礼仪说帖,作为《辛丑条约》的附件十九。

其中规定:

外国使臣递交国书时,清帝须派高于王公规格的轿子往来使馆迎送,同时派军队保护;

清帝款宴各国使臣应在皇宫大殿内举行,并躬亲入座。

(1)材料一中中英双方分歧的焦点是什么?

反映了双方怎样的战略企图?

试从国内背景视角分析英方态度的原因。

(新思路)

(2)材料二中清廷对外国使臣外交礼仪的变更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试从国际背景视角分析此变更的原因。

答案 

(1)焦点:

座位次序之争。

企图:

争夺会谈主导权。

原因:

工业革命开展,国力强盛,政府鼓励对外殖民扩张,打败了一系列竞争对手,成为殖民霸主。

(2)本质:

处于外交屈辱地位,丧失外交主导权。

英国: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进入垄断帝国主义阶段,对外进行资本输出,瓜分世界,中国成为主要瓜分目标。

中国:

《辛丑条约》使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总结提升

对列强侵华的基本认识

(1)从发动者看:

侵华国家从一国到多国,再从多国到一国;

地域上由以欧洲列强为主到以日美为主,反映近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到向两侧转移的变化。

(2)从列强侵华目的上看:

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不平等条约规定的开埠通商、协定关税、资本输出等,都是这一根本目的的具体体现。

(3)从结果看:

除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外,其他均以中国的失败告终,说明了只有全民族抗击外来侵略,才能取得反击外来侵略的胜利。

(4)从列强侵华的影响看:

对中国产生了双重影响。

一方面,造成了中国的贫穷落后,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另一方面,冲击了中国旧的经济和政治秩序,扩大了中外交流的范畴和规模,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主线二 近代史上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

中华民族的觉醒

民族觉醒的本质内涵是民族认同感和为民族富强而奋斗的精神。

进入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中华民族的生存面临严重威胁,各民族之间空前形成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关系,中华民族精神也在各民族共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中达到了升华。

1.鸦片战争——民族意识的萌发

鸦片战争的惨败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开始发生改变,人们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反对外来侵略、保家卫国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2.甲午中日战争——民族意识逐渐强化

甲午中日战争、列强瓜分狂潮使民族危机空前强化,首先是知识分子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紧接着是农民阶级发动的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辛亥革命,民族意识逐渐强化。

3.五四运动——民族意识的升华

五四运动是一次全民族参与的反帝爱国运动,工人、农民、资产阶级空前团结,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表现出极大地爱国热情,使民族意识进一步升华。

4.抗日战争——民族意识的高涨

随着日本侵华的不断加剧,中国的民族意识进一步强化,形成高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民族复兴意识也达到了空前的觉醒。

2.(2011·

新课标全国高考)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

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

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答案 A

解析 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在规模和影响上远大于“公车上书”,其主要原因是五四运动时帝国主义侵华程度以及广大民众觉悟的程度要高。

就选项而言,A项反映了五四运动的历史影响和评价;

B、C、D三项说法仅是两者相关历史信息的表层反映。

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的主要特征

(1)广泛性:

近代前期的主要阶级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中的许多政治派别。

其原因是外国的侵略对各个阶级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各阶级在反对外来侵略、维护国家利益方面具有一致性。

(2)开放性:

这是因为列强在打开中国大门的同时,也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看到了西方的先进与中国的落后。

(3)层次性:

在学习西方的内容上具有不同的层次,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

造成这一特点的原因不仅在于时间上的差异和对西方认识上的差异,更主要的是阶级地位的差异。

(4)继承性:

先后提出的各种救国方案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既有量变又有质的飞跃。

早期维新派又是由洋务派转化而来的,他们也继承了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思想,又发展为学习西方政治和经济,这就是质的飞跃,他们不是要维护封建统治,而是反对封建统治。

(5)阶段性:

从鸦片战争到《辛丑条约》的签订,以反侵略为主,表现为直接对外,原因是列强的侵华方式表现为直接的、公开的武装侵略。

《辛丑条约》签订后,则往往把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结合在一起,原因是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侵华工具。

十大全新押题视角

考向1 

·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下面是部分学者对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表述,最符合全球史观的是(  )

答案 C

解析 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历史作为一个整体考察,A项是从资本家要求获得商品倾销市场的角度分析鸦片战争的原因,属于现代化史观,故A项错误;

B项从中国和英国政教悬殊方面分析鸦片战争原因,属于文明史观,故B项错误;

C项从中国没有加入世界大家庭而引发战争,符合从整体考察鸦片战争原因,属于全球史观,故C项正确;

D项从英国对封建落后的中国抱有侵略野心出发分析鸦片战争的原因,属于革命史观,故D项错误。

考向2 

钓鱼岛主权中日之争的历史渊源

2015年4月17日在某一重大历史事件120周年之际,中国3艘海警船进入钓鱼岛12海里内巡航宣示钓鱼岛主权,和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相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此次中国战败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B.签订了体现帝国主义对华商品输出要求的条约

C.中国此后一度丧失台湾、钓鱼岛领土主权

D.事件发生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答案 B

解析 2015-120=1895,由此可知历史事件当为中日甲午战争及《马关条约》,其内容体现了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的要求,故B项说法有误。

考向3 

文字史料的主要类别与价值

一名学者针对其研究收集了以下资料:

①北洋舰队的有关文献记载;

②明治维新后日本内政外交的档案;

③李鸿章所著的《李文忠公全集》。

由此推断,该学者研究的对象是(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

解析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李鸿章领导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故题干所指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

考向4 

向西方学习

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镇压太平天国的李鸿章、曾国藩等发起了洋务运动。

这种殊途同归的历史现象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

A.已经开始了全面的近代化历程

B.向西方学习以摆脱危机的发展趋势

C.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学习

D.两个政权都推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解析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但并未开始全面的近代化历程,全面近代化应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故A项错误;

《资政新篇》主张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洋务运动希望“师夷长技以自强”,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来抵御西方列强侵略,实施自救运动摆脱民族危机,故B项正确;

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学习应是鸦片战争后新思潮的萌发,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

太平天国是农民阶级所建政权,洋务运动是封建清王朝的自救运动,故D项“两个政权都推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

考向5 

义和团抗击外来侵略

“当西方被定性为侵略者和剥削者(魔鬼般的西方)时,义和团对西方的反抗使中国的爱国者深感满足,并被冠以赞美之词。

然而,当西方被看成是现代生活的源泉(天使般的西方)时,义和团那种毁坏西方电报电话设施、铁路和汽船的行为,则往往成为造成严重困境的缘由而遭到严厉的谴责。

”上述材料体现的史观有(  )

A.革命史观、全球史观B.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

C.革命史观、近代化史观D.全球史观、文明史观

解析 当西方被定性为侵略者和剥削者时,义和团的反抗被赞美,符合革命史观中关于阶级斗争的内容,当西方被看成是现代生活的源泉时,义和团的毁坏行为遭到谴责,符合近代化史观的观点,选择C项符合题意。

考向6 

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

梁启超说:

“若夫吾人积愤于国耻,痛恨于和议,而以怨毒集于李之一身,其事固非无因,然苟易地以思。

当夫乙未二三月庚子八九月之交,使以论者处李鸿章之地位,则其所措置果能有以优胜于李乎?

”这段话表明梁启超(  )

A.以个人好恶评价历史人物

B.强调说明个人历史作用微小

C.片面夸大个人的历史作用

D.主张结合时代背景评价人物

答案 D

解析 “痛恨于和议,而以怨毒集于李之一身,其事固非无因”,反映了以个人好恶评价李鸿章,认为他对清政府外交的失败负有责任,但非材料强调的内容,故A项错误;

材料没有认为个人历史作用微小,故B项错误;

材料也没有夸大个人的历史作用,故C项错误;

材料强调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的腐朽无能看,也不可能有谁比李鸿章有更好的措施,李鸿章签订《辛丑条约》也是形势所迫,可见要结合时代背景评价人物,故D项正确。

考向7 中外比较·

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的成败

对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两部宪法文件实践结果差异的原因是(  )

①中国封建主义根深蒂固,崇尚专制 ②美国有着民主的传统,崇尚法制 ③《临时约法》忽视了人民的权利 ④1787年宪法有种族歧视的烙印

A.①③④B.①②③④

C.①②D.①②④

解析 中国封建主义根深蒂固,崇尚专制集权,导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被废除,故①正确;

美国没有经过封建主义统治,有民主传统,崇尚法制,故②正确;

《临时约法》忽视了人民的权利,不符合史实,故③错误;

④表述正确,但与题干无关,故④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

考向8 

资产阶级的共和梦

中国梦的出现是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奋斗历史紧密相连的,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使中国的有识之士意识到要实现伟大复兴的民族梦、人人共享的人民梦,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

这里的“有识之士”的认识应该是(  )

A.农民阶级的天国梦B.洋务派自强求富梦

C.维新派的改良梦D.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共和梦

解析 由信息“现代化的政府”取代“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即可判断此时的“有识之士”当是戊戌变法之后、辛亥革命爆发前的进步人士,“推翻专制主义、建立民主共和国”是此时的主流思潮,故选D。

考向9 

自由精神

胡适和蒋梦麟在五四运动一周年之际提醒学生,最不可少的精神之一是,在团体生活中要容纳反对党的意见。

现在学生会议的会场上,对于不肯迎合群众心理的言论,往往有许多威压的表示,这是暴民专制,不是民治精神。

这里所说的“最不可少的精神”主要是指(  )

A.自由精神B.平等精神

C.民主精神D.科学精神

解析 材料中“在团体生活中要容纳反对党的意见”批评了对不同言论有威压表示的现象,主要说明在学生的团体活动中推行民治思想,要使各方面的意见都可以自由发表,体现了一种言论自由的精神,故A项正确;

平等精神主要是反对特权,反对阶级,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

民主精神主要是反对专制的思想,材料中没有体现专制的观念,故C项错误;

科学精神主要指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故D项错误。

考向10 

多元史观认识近代史的开端

关于中外近代史的开端,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标志着中国国家地位变化的开始,同时也是中国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变化的起点。

也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清政府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优越和先进性,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运动。

当然也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应从1911年辛亥革命开始,是基于社会结构的转型这一角度的。

——彭南生《一样历史多样观——中国

近代史的开端及主线》

材料二 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

目录A

目录B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一节 革命的社会经济前提

第二节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革命形势的成熟

第三节 革命的开始 第一和第二次内战 共和国的建立

第四节 共和国时期的阶级斗争

第五节 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

第六节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1688年政变

第二章 (略)

——摘编自《世界通史·

近代部分》,1972年版

第一章 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

同一时期东方中国和日本

第一节 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破·

商业革命

第二节 文艺复兴

第三节 宗教改革

第四节 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

尼德兰革命

第五节 16世纪的中国与日本

第二章 17世纪至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

第一节 17世纪英国革命·

1689~1742年的英国

第二节 (略)

——摘编自《世界史·

近代史编》,2011年版

(1)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推断这两种观点各自所用的角度,并结合史实分别加以说明。

(2)试从政治结构转型的角度,说明“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推断材料二两种教材关于世界近代史开端各自所用的史观,分别分析其史实依据。

答案 

(1)鸦片战争:

革命(侵略与反侵略、民族主义、民族危机、社会形态改变)的角度。

鸦片战争打开了列强侵略中国的大门,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并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洋务运动:

近(现)代化(文明)的角度。

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的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

创办近代工业,推动了中国早期的现代化;

创办新式海军和学堂;

选派留学生,开近代教育先河。

(2)说明: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3)1972年教材:

革命史观。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启了资本主义的新时代。

2011年教材:

全球(整体)史观。

16世纪新航路开辟,世界从分散孤立走向统一整体。

单元针对练(三)

                   

一、选择题

1.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凸显了中国古代“天下观”的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

A.中英战争B.鸦片战争

C.通商战争D.夷匪犯境

解析 中国古代“天下观”是以华夏为中心,体现出中国天朝上国的“天下观”的价值倾向,认为四周的其他民族和国家都是地位低于华夏的蛮夷,选择D项符合题意。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美收中国入口之米税,每包二角二分,每年五十万包计,税银已百余万两;

而美之麦粉入中国,竟不纳税。

……丝绸(输美)美收百分之五十,美之绸布入中国仍纳百分之五,两相比较已少收十之九”。

美国获得如此权益是通过(  )

A.领事裁判权B.允许外国在华设厂

C.开放通商口岸D.协定关税

解析 由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向美国出口货物需缴纳高额关税,而美国向中国出口商品却仅需缴纳极少关税甚至免税,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是通过《南京条约》之“协定关税”条款获得这一侵略权益的,故D项正确;

领事裁判权是指洋人在中国犯罪按照其本国法律判决,故A项错误;

允许外国在华设厂是在中日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中规定的,故B项错误;

开放通商口岸显然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

3.中国近代有一不平等条约规定:

“凡英民禀告华民者,必先赴管事官(即领事)处投禀,管事官先行查察……间有华民赴英官处控告英者,管事官均应听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

”该条款的规定,使中国丧失了什么主权(  )

A.领土主权B.贸易主权

C.关税主权D.司法主权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列强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领事裁判权是指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

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的规定是领事裁判权制度在中国的开端,中国开始丧失司法主权。

故选D。

4.恩格斯在论及某场战争时说:

“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

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

……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

”恩格斯所说的“这次战争”的历史影响在于(  )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

C.为中国思考制度变革提供了历史契机

D.极大地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合法性

解析 题干的核心信息是“……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说明中国已经开始了近代化,所以排除A、B。

洋务运动提出的“中体西用”,没有挽救封建政府的危机,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国人民开始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因此选择C项。

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5.“民族主义只有在短暂的时期内变得极为重要,即在民族建构、政府、外部威胁、领土争议、或内部受到敌对族群或文化群体的主宰危机时,民族主义才显得极为重要。

”最能反映该观点的时期是(  )

A.鸦片战争后B.甲午战争后

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D.解放战争后

解析 根据民族主义在民族危机加深时的作用排序,甲午战争大于两次鸦片战争,解放战争是国内战争,不属于民族危机的范畴,故B项正确。

6.“自道光后期以来,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农民战争。

这是一个对抗和失败交错的过程。

多次失败导致了屈服;

多次对抗又表现了逼来之势面前的不甘屈服。

”材料反映出晚清当局者在十九世纪后60年(  )

A.无法依傍和茫然自失的心理

B.面对民族战争的矛盾心态

C.民族抵抗意识的完全丧失

D.传统意识支配下的排外心理

解析 从材料中“这是一个对抗和失败交错的过程。

多次对抗又表现了逼来之势面前的不甘屈服”反映出晚清当局者在19世纪后60年民族冲突的矛盾心态,故选B。

7.梁启超在谈到太平天国时说:

“洪秀全之失败,原因虽多,最重大的是他那种‘四不象的天主教’做招牌,因为这是和国民心理最相反的”。

他认为太平天国(  )

A.拜上帝教与传统思想相对立

B.阻碍了近代民主化的进程

C.混淆西方文明与宗教的界限

D.信仰危机无法支撑其政权

解析 材料“最重大的是他那种‘四不象的天主教’做招牌,因为这是和国民心理最相反的”,说明梁启超认为太平天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它所宣传的拜上帝教的思想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所以得不到民众的支持,即“信仰危机无法支撑其政权”,故D项正确。

8.近代史上某一条约的签订,列强采取了所谓的“保全政策”,但当时就有先进的中国人指出其是“托保全之名,行灭国之实”。

此条约名称和“保全政策”的内涵是(  )

A.《南京条约》取得领事裁判权、租界等特权

B.《北京条约》将侵华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C.《马关条约》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

D.《辛丑条约》扶植并改造清政府作为在华代理人

解析 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但由于中国人民的坚决反抗、列强之间分赃不均,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转变了策略,由瓜分变为“保全”,由灭亡中国到“以华制华”。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故选D。

9.晚清政府曾收到某地民众一份公告,文中称:

“……百姓无依,惟有死守,据为岛国,遥戴皇灵……图固守以待转机。

”该公告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地点对应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香港B.第二次鸦片战争—九龙

C.甲午战争—台湾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北京

解析 从材料“惟有死守,据为岛国”“图固守以待转机”可以判断是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甲午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台湾被割让,C项正确,故选C。

10.关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有多种观点。

丁一平在《对甲午海战的再认识》中认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